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教学法(1)(2)教学大纲( 2001年09月03日)“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专升本”英语教育专业第三学年教师职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和主要方法。本课程在适当介绍理论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实际课堂教学上,同时不受某一家理论的限制,但求实用有效。本课程本着五项技能合一、互为补充的原则,同时在单元结构的安排上要考虑学员的可接受程度。本课程介绍的各种方法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不断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内容深入思考,做到活学活用。本课程分(1)(2)两部分,分别使用教材英语教学法(上)和英语教学法(下)。教材上册为秋季下半学期使用,下册为春季上半学期使用。上册共5个单元,1个附录,设计学习周为5周,周学时为13小时。下册6个单元,1个附录,设计学习周为6周,周学时为13小时。教材配有录音磁带,并附有录像带,向学员演示一些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英语教学法” (1)第一单元:导论教学内容:(1)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一简单回顾;(2)英语教学法回顾;(3)课程设计类型及学生需求分析;(4)学员发展-自我反思与今后计划。教学目的: 对自己为什么教英语和如何教进行反思。 对学员为什么学英语和如何学进行反思。 了解英语教学的一些主要动向。 了解英语教学法的一些理论背景。 制订学习计划。 第二单元:交际法教学内容: (1)交际能力剖析;(2)语言理解与表达;(3)交际法基本要素;(4)交际活动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 对什么是交际能力有明确的认识。 更清楚地看到背景知识与语言技能学习之间的关系。 掌握交际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能针对教学需要设计一些交际活动。 第三单元:阅读教学教学内容:(1)阅读剖析; (2)阅读技巧分析; (3)阅读教学的三个步骤。教学目的: 对阅读作为一个意义生成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熟悉阅读技巧及其教学方法。 能够按阅读的三个步骤设计和安排教学。 第四单元:听力教学教学内容:(1)现实生活中的听力活动剖析; (2)听力技巧分析; (3)听力学习任务设计; (4)听力材料的筛选; (5)听力课实践操作。教学目的: 对现实生活中的听力活动有清楚的认识。 熟悉主要听力技巧。 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 能够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 能够按听力的三个步骤设计和安排教学。 第五单元:口语教学教学内容:(1)口语能力剖析;(2)口语教学技巧剖析;(3)口语教学活动设计;(4)学生口语操练评估。教学目的: 熟悉口语交际的要素。 熟悉口语教学技巧。 能够根据不同要求设计口语教学活动。 能够对学生的口语操练作出较妥贴的评估。 附 录:语音教学本附录供有语音教学任务的学员参考。教学内容:(1)语音、口音剖析;语音教学剖析; 语音教学法介绍。 教学目的:熟悉中国学生学英语语音应该注意的主要参数。掌握英语语音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英语教学法“(2)第六单元:写作教学教学内容: (1)学会识别好的作文;(2)写作前的准备工作;(3)文章的起草和修改(4)设计有指导的写作练习;(5)设计自由写作练习。教学目的: 学会区分为学语言而写和为了真实的交际目的而写。 学会识别一篇好的英文作文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对写作过程有较清楚的认识。 能够设计各种写作练习。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恰当地批改作文。 第七单元:语法教学教学内容:(1)学会区分两种语法学习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2)语法教学三段法;(3)三段法 1 - 介绍语法现象(4)三段法 2 - 帮助学员操练语法;(5)三段法 3 让学员正确使用语法;(6)语法复习和测试。教学目的: 对教语法、学语法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反思。 清楚地认识到两种语法学习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的学习效果及其利弊。 认识到教师教语法要考虑到学员学语法的方法。 学会使用语法教学三段法。 设计语法复习题。 第八单元:词汇教学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的基本规律;(2)引入新词汇的各种方法;(3)根据情景理解生词;(4)词汇的各种意义及其搭配;(5)如何记新单词;(6)词汇复习及测试。教学目的: 懂得词汇学习的本质及其规律。 能够抓住词汇意义的各个方面。 学会新单词的各种引入方法。 能够教学生使用根据情景理解生词的各种技巧。 能够教学生掌握记新单词的一些基本技巧。 能够设计生动有趣的词汇练习。 能够设计词汇练习测试题。 第九单元: 备课教学内容:(1)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2)如何写教案;(3)如何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与补充;(4)备课实践。教学目的: 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 把握备课的一些基本因素。 能够区分贝壳的各个环节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能够因人、因材施教。 能够写出好的教案,达到授课要求和目的。 第十单元:课堂管理(上)教学内容:(1)人的管理 - 教学自身、学生和师生关系;(2)课堂用语教学目的: 把握课堂管理的诸多方面。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能够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 扮演好教师应该完成的各种角色。 课堂用语做到清楚明了。 做到建设性的纠错。 课堂管理(下)教学内容:(1)课堂环境与布置;(2)教学组织;(3)教学手段与设施的利用。教学目的: 能够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布置教学和利用有限的空间。 对交际法的各种活动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 能够恰当地把握好课堂秩序。 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第十一单元:测试教学内容:(1)测试类型;(2)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3)学习进度情况测试。教学目的: 能够区分测试类型。 熟悉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 能够设计学习进度情况测试试卷。 注:第十一单元(测试)从97级开始实行,对96级学生不作要求,96级第十一单元为课堂管理(下)。附录: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利与弊。英语教学法(1)(2)实施方案( 2001年09月27日)“英语教学法”课程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英语专业(教育倾向)第三学年教师职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保证该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特指定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一、 教学内容与目的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英语教学法”不同于其它课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程在回顾外语教学历史、研究语言学习和习得规律、介绍先进教学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力、写作、口语、语法、词汇等课堂教学的实践,掌握教学理论,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因此,本课程具有知识介绍和理论实践两大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教学能力的培养。1)“英语教学法”提供应有的专业知识作为专业知识的一部分,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基础。”英语教学法”分11个单元分别介绍了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教学法简史、教学法的发展、课程和大纲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类教学的操作。语言学习理论包括Krashen的5个假说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学基本原则包括教案的设计原则、课堂组织原则、课堂评估原则、动机激发原则等;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和词汇教学中介绍了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可采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了解最基本的教学理论,为其自身的发展打下应有的理论基础。2)“英语教学法”提供教师业务发展的机会该课程的另一特点就是很强的自主性,教材设计了大量的“tasks”,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tasks的完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学理论从事课堂教学。教材不仅包括“理论理解”类的“tasks”,还包括“理论运用”的“tasks”,如教案的设计,微型课堂的开展等等。2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英语教学法”(1) Unit 1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结构学习理论;2Krashen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5个假说,“学习”与“习得”的不同,包括Ellis的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3外语教学发展史。要求掌握各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课堂操作方式、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优缺点等;4课程设置,各类大纲和课程之间的关系,评估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掌握LARA策略,合理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5需求分析理论(Needs Analysis)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6教师的自我发展,包括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7教学策略理论: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教学策略的组成。Unit 21交际教学法产生的背景;2交际的内涵以及对教学的启示;3交际教学法的特征;4交际教学法的原则;5交际教学法的教学目标;6交际能力的内涵;7不同学者对交际教学法的诠释;8交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9交际教学对学习材料的要求,“真实”材料的运用;10 交际教学课堂活动的安排,所采用的教学模式;11 交际教学中的语法教学;12 交际教学教案的撰写;13 根据自己的教材设计一堂交际教学课。Unit 31“阅读”的内涵,掌握有关阅读的几种观点,包括心理猜测理论和互动阅读理论。2影响有效/流畅阅读的因素;3有关良好阅读者的研究;4阅读教学中学生动机的激发;5阅读教学模式:top-down approach, bottom-up approach 和interactive approach;各模式的理论依据,课堂操作方式,优缺点等;6阅读的层次,包括read the lines, read between the lines 和 read beyond the lines (plain sense reading, deductive reading, projective reading)。能举例说明各阅读层次,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培养三层阅读理解能力;7阅读过程: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和post-reading。各阶段活动如何开展,运用的是什么教学模式,可开展哪些活动。要求能够就具体材料设计出各阅读阶段的教学活动,写成教案,进而在班内演示,能充分讨论具体材料的各种可能性操作;8认知阅读策略和元认知阅读策略;9阅读策略的培养,包括the Strategic Teaching Mode, 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和the Reciprocal Teaching Approach。Unit 41现实听与课堂听的不同,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2影响听力的因素;3听力教学中学生动机的激发;4听力教学模式:bottom-up approach,top-down approach 和interactive approach。掌握各类模式的操作方式;5听力教学的内容,如何教授和训练这些内容;6听力策略和听力教学策略有哪些;7听力材料的选择;8听力教学活动的安排;9听力教学的过程: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和post-reading,各阶段的教学目的,操作方式和可采用的活动。要求根据具体学习材料写出每一阶段的教案并在班内演示,充分讨论各种操作方式的适用性,有效性等。Unit 51现实生活中的口头交际特点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2会话技巧及其培养;3口语课的教学内容;4口语课的教学原则;5口语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3P模式和task-based approach;6口语课的课堂教学程序:presentation, practice 和production。掌握展示的内容、技巧方法和可采用的教学活动。要求能根据具体的学习材料设计各阶段的教案。“英语教学法”(2)Unit 61. ”good writing”的6大特点;2. 写作的基本要求;3. 写作教学的模式:结果定向(product-oriented approach),内容定向(content-oriented approach),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 approach)和交际定向(communication-oriented approach);4. 写作教学的原则;5. 过程定向写作模式的写作教学过程:pre-writing, drafting, revising and editing, 和second drafting;6. 写作与其它活动的结合。Unit 71. 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 2. 语法教学的原则(动机原则,效率原则,变化原则,全面原则,程序原则,交际原则和手段原则)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3. 语法教学的模式:演绎教学模式(deductive approach)、归纳教学模式(inductive approach)和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task-based approach) ; 4. 语法教学的程序:presentation,practice ,production和evaluation; 5. 阅读和听说课中的语法教学。 Unit 81. 单词的记忆方法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2. 词汇教学的内容(意义,语法,信息和运用); 3. 词汇的选择,即教学中词汇选择的标准; 4. 词汇教学的过程教学模式:“展示”“运用”和“测评”; 5. 词汇学习的策略和词汇记忆技巧; 6. 词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7. 要求能根据具体语言材料撰写词汇教学教案,设计出词汇教学的活动。 Unit 91. “lesson”所包含的内容(至少5部分); 2. 影响“教案设计”的因素(物理因素,人文因素和大纲因素); 3. 教案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至少8条); 4. “教案”的组成部分; 5. 教案设计中对教材的处理; 6. 教案的两种格式:图表式和文字叙述式; 7. 教案的语言要求; 8. 将本单元教案的撰写与听、说、阅读、写作等具体课型联系起来,要求根据具体的课程材料写出教案。 Unit 10 and Unit 111. 影响课堂组织的因素; 2. 课堂组织的内容; 3. 课堂组织中教师的角色; 4. 课堂组织中课堂交互模式; 5. 教师指令给予的原则; 6.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纠错”; 7. 如何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8. 课堂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 9. 动机的概念、分类、组成、表现形式、影响动机的因素、激发动机的原则; 10.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在课堂组织中的运用,提问的策略; 11. 如何处理不守纪律的学生; 12.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不平衡; 13. 应能举出课堂组织的各种实例,综合各个学生的意见,讨论处理方式的得体性,挖掘其对语言学习,语言教学,以及教育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14. 如何在教案中展示课堂组织的方式。 Unit 12 测试 1 测试类型;2 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设计阅读、词汇、语法、听力、写作等各项能力的测试;4 阶段测试与教学的关系;5 学习进度情况测试。(注:文中标有五角星形图案的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我们将逐步在以后的网上辅导中提供这些补充内容。)二、课程教学和学习要求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在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应贯彻自主学习的主体思路。1“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法”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基于任务”的特点,考虑到学员们的需求,依照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建议采用反思性互惠教学模式(Reflective Cooperative Approach),下面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先行组织先行组织指在课堂教学之前,由学生首先自学教材,可做如下要求:(1)学生首先概括所阅读章节的理论要点;(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自己对理论的理解;(3)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4)按照要求设计自己的教案,如一篇阅读材料的阅读教学活动,一篇对话的口语交际活动,一个假设问题的处理方式等等。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目的主要是信息共享以及丰富知识,观点交流以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理论的理解,完善其知识系统。小组讨论的操作包括以下几种操作方式:操作方式1:(1)自我陈述:由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陈述所学章节主要内容;(2)问题展示:学生展示自己难以理解或有争议之处;(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3-5人小组,合作解决所提出问题;(4)信息反馈: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解答;(5)归纳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陈述与讨论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本操作适用于对教材理论内容的处理)操作方式2:(1)小组信息共享: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与所学章节相关的材料(因为教材信息量太小,又没有配套教材,所以只能各显神通),课堂上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在小组内共享自己收集的材料,概括归纳;(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所共享材料,其它小组在第一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增补,不必重复;(3)综合归纳:教师将学生汇报材料归纳总结,并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信息内容。(本操作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教学理论知识,弥补教材的不足)操作方式3:(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各小组成员在小组范围内介绍自己对课前教师布置的自学tasks的完成情况(如自己对一段阅读材料所设计的读前活动),然后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大家公认为最好操作方式;(2)小组汇报:各小组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操作方式,然后班内讨论,分析每一小组操作方式所反映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出比较好的操作方式;(本操作适合于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活动)操作方式4:(1)在教学理论的展示之后,放映相关录像材料;(2)组织学生就录像材料进行讨论;(3)教师归纳总结(中央电大配有“Listening”、“Speaking”、“Reading”、“Lesson Planning”、“Classroom Management”和“Oral Testing”的录像材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3)微型课堂微型课堂指学生在课堂内分阶段地演示所设计的相应活动,操作如下:(1)根据各章节内容,指定一篇学习材料,或选择学生自己在教学中所使用教材中的材料,组织学生设计一个15分钟的微型课堂教学。可以提前布置,也可以课堂上临时安排。(2)小组内演习:如果提前布置微型课堂的设计任务,课上可首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演习,评出最好的操作方式,也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设计重新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操作方式。(3)小组设计:如果是临时安排,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设计一个15分钟的微型课堂;(4)微型课堂展示:各小组将自己选出的微型课堂设计或小组设计向全班同学展示;(5)综合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个小组的微型课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反思增进对教学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教学理论服务于课堂教学。2“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学习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意识。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在课前预习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预习教材,完成所有的tasks; 阅读相关的辅助材料,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研社都出版了成套的英语教学和研究类图书,另外很多国内的刊物,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国外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国外的如TESOL Quarterly, ELT Journal, Forum等上面都有很多理论与理论应用性的研究,阅读这些书籍和刊物不仅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学习一些研究方法; 自己应该能够根据教材中的教学理论,设计各种微型课堂活动。 2)注意互惠性学习所谓互惠性学习即在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合作,互惠互利,进行信息共享,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有可能可以结合成固定的学习小组。3)加强反思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将所学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从理论的角度评估自己的教学。如在学习“阅读教学”时,根据阅读教学的理论对照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寻找教学中的差距,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也可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4)注意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般是安排在教学法课程完成之后,但是,在学习教学法的过程中就应该将教学行为研究纳入自己的学习日程。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所学教学理论设计解决方式,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同时征求辅导教师的意见。二、 教学安排1进度计划及时间安排该课程分(1)、(2)两册,共11个单元,应安排11周的面授时间,每周一次面授,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和教学任务,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安排(1)册的学习,第二学期安排(2)册的学习。面授教师可以参照本实施方案中建议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等任务。2教材媒体使用文字教材:”英语教学法(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录像材料:6个25分钟的节目(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包括“Listening”、“Speaking”、“Reading”、“Lesson Planning”、“Classroom Management”和“Oral Testing”。3直播课堂本学年第一学期安排两次直播课堂,学期中一次,学期末一次。第一次直播课堂对”教学法”的教学进行专门辅导,期末直播课堂与“语言与语言学”一起就期末复习进行辅导。具体安排时间参见电大在线网页/上直播课堂时间安排表。三、 支持服务及其它1中央电大支持服务安排1)辅导答疑中央电大每周三上午有教师值班,对各地电大师生在教学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2)课程聊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网页/上设有课程聊天功能,广大师生可以通过它与在线其他师生进行广泛交流。同时,中央电大外语部会安排适当的时间就课程本身进行实时讨论,请大家留意电大在线网页/上动态信息里的通知。3)课程主持教师王笃勤 陈扬 Email: TEL: (010) 66412233-0707各地电大师生可以通过外语部信箱与中央电大联系交流,mailto:信箱与王笃勤老师就教学法问题进行交流。2各地支持服务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有效开展,各地电大工作站应竭其所能为学员提供以下支持服务:1)保证面授的顺利进行。要保证外聘教师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2)配置应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自学中心、语言实验室等,保证录像材料的使用;3)配备专业阅览室。由于我国有关英语外语教学的书籍等材料比较贫乏,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资料,因此各地工作站可以集体购买一些有关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专业书籍和期刊,供教师和学员借阅。建议配备以下图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应用语言学系列图书,王蔷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学法系列图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国外语教学”,ELT Journal, Forum等。4)创造有利于学员学习的环境。保证电话服务、传真、语音信箱、视听阅览室、英语角、学习小组、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渠道的畅通。4)严格考勤。各地电大要保证学员的出勤率,并且保证学员在面授期间的学习质量。5)严格监控学员的学习过程。检查学习课前预习情况和作业情况,保证自主学习的开展。6)做好学员与辅导教师、地方电大与中央电大之间的桥梁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保证问题的及时解决。7)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为学员提供机会使学员能够就学习和教学进行交流,表达意见或寻求帮助,以克服远距离自学者由于缺乏学习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考虑到学员们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又要照顾到个别学员的需求,提供个别化辅导。除此以外,还应该给学员补充适量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听材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3作业1)作业的安排为了督促并检测学员的学习,每一单元都应有平时作业,每学期应安排两次书面作业,书面作业可以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教案,也可以是对以往教学的自我评价或反思。具体作业的安排请各地工作站及时在网上查询。2)作业的批阅两次书面作业要求辅导教师给出成绩,并有指导性的评语。但评改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评改,也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最后由教师给出成绩。每次书面作业要求备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以保证平时成绩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各地电大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严格掌握评价标准。中央电大不定期地抽查学生作业,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部“英语教学法”课题组2001年9月15日英语教学法(1)期末复习( 2002年01月10日)刘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你们好。下面您接着收看的是“英语教学法(1)”的期末复习辅导,给我们主讲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王笃勤老师。王老师,你好。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学法“的复习要点吗?王“教学法”与刚才大家听到的“语言学”不同,它所侧重的不是知识的再认,而是知识的运用。考查方式为“撰写教案”,评卷老师也是通过教案评估同学们对教学理论的理解以及教学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谈教案的撰写以前,我们一起来回顾在一、二单元所应掌握的基本概念。1. 学习源于需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有必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主要包括“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目标需求包括掌握一门外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称为necessities,学生当前水平与此要求的差距,也就是lacks,以及学生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和发展的能力,即wants。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即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2. 需求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基础,除对学习的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之外,还必须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背景知识、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达成学习目标。所有这些都要求,课堂教学活动的涉及必须能够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学习习惯。3. 通过一、二单元的学习,应该掌握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然后按照这些原则安排自己的课堂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 过程性原则,根据过程性原则,课堂教学一般应包括“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即所应掌握的内容”,“训练”“应用”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评估”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检验。(2) 效率原则,教学必须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所有的活动都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原则。(3) 动机原则,教学活动应该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成就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及变化性需求,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等。(4) 策略性原则,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符合课程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5) 学生主体原则,教学应该上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一般说老师的活动最多不能超过50%,学生的活动不能低于50%。(6) 交际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课堂应该以运用为主,以知识的学习为辅,以隐性教学为主,以显性教学为辅,注意课堂中交互活动的安排,如小组活动、对子活动和角色扮演等。(7) 自主原则,培养能够管理自己独立学习的学生是教育的目标,为此教学中应该注意策略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有学习策略的活动,如skimming, scanning等阅读策略的培养。PPPPPP刘从王老师的介绍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的学习的确很重要,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把一、二单元的教学理论领会贯通。但是,毕竟期末考试所采取的还是写教案的方式,在教案的写作中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王本学期我们所学的是教学法的上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二单元为教学理论,其余三个单元分别为阅读,听力和口语,那么同学们所重要复习的也就是这三种课型。如何复习,复习中应注意什么,我们先从教案的要求说起。1. 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填表,第二部分是文字叙述。表格格式为segment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approachactivitytype of activityobjectiveclassroomorganizationinstructionrole of the teacher, materials and teaching aidsapproximatetimepercentage ofTTTpercentage ofSTTbackup plan这里所展示的是阅读的例子,如果是听力则分为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和post-listening,如果是口语则分为 presentation practice 和production三个阶段,但对每一阶段的要求大体是相同的。对每一阶段所能采用的活动、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目的、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形式、所利用的材料、学生活动指令以及教师和学生说话时间比例都必须叙述清楚。 学生王老师,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都有什么模式,什么方式,运用什么语言?王好,首先我们先看几项比较固定的项目。一般说来,活动方式包括role play, information gap, opinion gap, substitution, imitation, problem solving, rule-discovery, rule-application等,课堂组织形式有pair work, group work, individual work, whole-class work(plenary) ;估计时间指每个活动所用时间,下面列出几个活动,就要标出所用时间;教师说话时间与学生说话时间要成比例,但教师的说话时间我们刚才说过不能超过50%,应该说不要超过30%。下面我们分阅读,听力和口语来讲一下在复习时应注意事项。1. 阅读首先来看阅读。 就阅读而言,应掌握以下几点:模式(approaches):阅读的模式分top-down approach bottom-up approach和interactive approach。如果在阅读前阶段安排了单词的教学,所使用的则是bottom-up approach,如果安排的是根据话题所做的脑激励的活动,用于复习或学习相关词汇,那就是bottom-up approach,如果是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或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所采用的则是top-down approach。如果读前阶段这两种活动都有,那么你所采用的则是interactive approach。读中阶段,如果有词汇、语法等机械练习,可以是form-focused approach,如果有交际性的活动,则是communicative approach,如果有策略训练,则是strategy training approach,如果是完成具体的任务,可以称为task-based approach。读后阶段,一般是安排对文章所学知识的运用,对文章人物或事件评论,属于运用型活动,因此教学模式可以是task-based, communicative等。活动和目的:pre-reading:读前阶段的目的一般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必要的背景知识”,“展示话题”,“预测文章内容”,“扫除阅读语言障碍”(motivate the readers/ activate necessary background knowledge(schema)/present the topic/ smooth linguistic difficulty)可采用的活动一般有:预测、脑激励、标题选择、主题选择、词汇问题(prediction/brainstorming/topic (summary)choice/vocabulary questions)等while reading:读中阶段活动的目的有“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归纳句法结构、训练阅读技巧、巩固语言能力,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等(get to know the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discover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train reading skills, consolidate linguistic items,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writing),可以采用的活动有“信息图表化”“排序”“阅读网图”“回答问题”“查读/览读/猜测词义”,“完成句子”“选择填空”“写大意”等(information charting/ sequencing the happenings/ semantic-map for reading/ answering questions/ skimming, scanning and word guessing/sentence completion/multiple choice/writing summaries)post-reading:读后阶段活动的目的一般是“检查阅读任务”,“评估策略应用”,“运用所学知识”等。可采用的活动有“完成句子”“模拟情景”、“平行写作”、“角色扮演”等(sentence completion/simulated situation/parallel writing/role play)听力 听力课也分为三部分,与阅读课一样,每一部分都要求能写出可以开展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等等。刚才我们谈了一些共性的东西,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听力课中三个阶段可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模式(approaches):听力的教学模式主要有bottom-up 和top-down 两种。Pre-listening阶段如果安排的是词汇教学、语音教学等,所运用的则是bottom-up approach,如果所进行的是对听力内容的预测或话题背景知识的激活,则属于top-down approach,如果两者都有,则属于interactive approach。听中的教学模式也是看所采用的活动的性质可分为communicative approach或task-based approach。在听后的活动中,如果更多地是侧重对所听知识的运用,如角色扮演等,那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communicative approach, task-based approach,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等。活动及目的:pre-listening:听前活动的目的主要有:展示话题、激发学生的动机、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解决潜在听力困难、确立场景等(present the topic/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activate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solve potential, phonetic, language or knowledge problems/set the scene)。可采用的活动可以是“微型听力”“话题预测”“脑激励”等(micro-listening/topic prediction/brainstorm)。While-listening:听中活动的主要目的有“理解听力材料”和“训练听力技巧”(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rain listening skills),可采用的活动很多,如听填表、听画图、听选择、排序、听匹配等(listening charting/ listening drawing/listening choice/listening sequencing/listening matching )Post-listening:听后阶段的活动目的一般是“巩固听力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评估策略运用”等(consolidate what has been learned/apply what has been learned/evaluate application of strategies),可以采用的活动可以是“模拟情景”、“角色扮演”“复述”“改写”等(simulated situation/role-playing/retelling/rewriting)口语 与听力与阅读不同,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是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的三P教学模式,但每一阶段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每一阶段应该采用什么活动形式,目的如何等。首先就模式而言,口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一般所采用的是communicative approach task-based approach, interactive approach。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每一阶段的活动以及活动目的presentation:展示阶段主要用于展示交际功能以及表达这些交际功能的形式,也就是说展示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包括to establish the form/ to establish the meaning以及 to motivate the students/ to present the topic/ to activate the schema(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课课堂活动的动机,展示话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等。可以采用的活动主要有“提问”“举例”“图片预测”“演示”“录像讨论”“发现活动”(answering questions/example presentation/picture prediction/demonstration/video discussion/discovery)等。Practice:训练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强化以掌握知识”“运用以培养交际能力”,活动的方式也有机械和半控制的区别,如“对话重组”“信息沟”“信息卡对话”“流程卡对话”“完成句子”“找主人”“图片重组”“重复”( scrambled dialogue/ information gap/ cued dialogue/ flow chart dialogue/sentence completion/hot seat/ finding the owner/picture re-arranging/repetition)等Production:与训练不同,这一阶段的活动已经没有教师的控制,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自由运用。也就是说,本阶段活动的目的其实是“验收学习效果”(check the work of oral practice),所采用的活动可以是“虚拟情景”“角色卡片”“错误订正”(imagined situation/ role card conversation/ error sheet)等。PPPPPPPP刘语言的学习重在过程,上面王老师所谈了阅读、听力和口语的课堂教学都体验了这一点,同时还体现的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策略培养。除此以外,在各个阶段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指令的给予。那么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都有哪些呢?指令的给予又给如何?王在教学的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不同的,根据活动的种类,教师的角色主要有“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活动的控制者”“课堂效果的评估者”“信息帮助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敦促者”以及“课堂活动的参与者“(organizer/controller/assessor/resource-provider/prompter/participant)同学们应能根据具体的活动选择不动的角色。就指令给予而言,其所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活动时的直接话语,要求用直接引语表达,如“Please go through the tex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hen select the one which you think can best express the main idea from the four choices/Now turn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围栏安全管理规范
- 建设企业培训体系实施纲要
- 护理诊断教学
- 插件员工培训体系构建
- 2025年水处理试题答案
- 基础教研室工作计划与总结模版
- 化工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基础化工盈利能力边际好转石油石化业绩随油价短期波动15865kb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上半年工作总结模版
- 2025年酒店保安年度总结模版
- 青春期学生性教育PPT资料
- 多学科诊疗糖尿病足病例分享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
- 汽车起重机检查及记录表(月检)
- 公司委托经营协议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中办发〔1997〕16号,1997年6
- 实用美学第九讲饮食美学课件
- “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告知书
- 学校理发店经营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 职业卫生评价重要知识点概要
- 计算机应用基础-终结性考试试题国开要求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