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历史新教材教学有感道德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和深层次判断的系统。社会需要青年学生成为接受道德价值体系,并以道德原则指导自己行为的人,故而需要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说教课程,它更多地借助各种载体达成育人目标。历史学博大精深,其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德育精髓是其他科学无法拥有的;历史学具体生动,其在汲取他时代和他民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行动的裁决和对人生的设计的德育功效是其他科学无法替代的,所以它是道德教育最理想、最有效的载体。就历史教科书而言,包蕴历史学德育思维,展示二期课改育人成果的新教材,凸现了历史学科的最新理念、目标、内容、要求、实施途径,体现了求真、求是、理解、宽容的态度和放眼世界、乐观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既显性,又隐性,其中的科学教育、社会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现代意识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学科德育内容,已成为每一位新教材的实践者进行学科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高中历史新教材对于学科德育的裨益。一、科学教育科学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价值观。历史教育需要之,因为它会使人实事求是,严谨处事。历史是现实问题的追溯,它不仅告知人们:是什么,更要提警示人们:为什么。道德教育需要之,因为它能褒善黜恶,垂训后世。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训练其历史研究方法论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学科德育的良好方法。比如,在新学期的导言课上,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从本体视角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人们对其认识的不同而改变本真形态;从认识论视角看,历史又是主观可变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思考与描述之中。随着新史料不断被发现,新答案将层出不穷。历史学允许有多种诠释,更认可多元理解。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求真、求是、理解、宽容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态度。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有关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理应贯穿始终。再如,在学习“金属工具”一课时,笔者向学生介绍金属工具的概念和特征、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划分的种类和意义,还向学生讲述了借助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科学进行史学研究的事例。笔者问学生:越王勾践剑为何历经2400多年依旧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毫无锈迹?并告诉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1978年,历史学家在复旦大学,借助静电加速器,利用原子核研究设备对该剑作了无伤害检测。结果发现,该剑的剑身含铁、铅量较低,主要为铜、锡。剑格处含铅量较高,表面经人工氧化处理,剑格花纹处含硫量较高。经科学分析,越王剑带来的许多历史之谜迎刃而解。这则事例说明,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随处可见。其实,新教材中,还有许多科学教育的生动素材,诸如人类的起源、断代的探究、服饰的演变、陶器的发明、建筑的产生、种族的形成、人群的迁徙,等等。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可引入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以多元的视角理解问题的能力。二、社会教育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提话语和基本论题,也是社会学的起家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社会学理论都是以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陈述或阐释。社会教育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是作为探讨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学的研究核心,更是启人心智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程社会教育,帮助学生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社会人”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新教材复习课中,笔者有意将“国家”、“公民社会”、“基督宗教”、“启蒙运动”、“儒家文明”这五个看似无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组成“人与社会的关系”课题,告诉学生: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由血缘部落到国家,再到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只能以群居方式共同生活。那时,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个人必须遵守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共同习惯与规则。进入文明社会后,国家诞生,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于人与国家的关系。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形成。信息时代,人类使用电脑等智能化的机器系统地大量处理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逐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此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是注重和谐。然而,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与界定:西方社会认为,人类通过主体化方式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个体与群体契约关系之上建立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基督教文化中的“约”(新约、旧约)和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约”(社会契约)均体现了这一内涵;而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华文化则推崇宗族式的和谐,赞美儒家、道家、禅宗精神释义为表现形式的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为文明的差异而不同。再如,在学习“土地与人口”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土地与人口始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看,统计数据表明,自西汉到明末的1600年间,中国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最高数值大约出现于西汉盛年,约6000万左右。而至清代,中国人口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1720年,人口增至1250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尖锐矛盾。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如是说:“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笔者提出问题,让其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后果?人类文明的拓展是否因人口问题而起?这些社会教育内容是帮助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良好素材。新教材中,有关社会教育的内容不胜枚举,诸如国家的诞生、人口的增长、法律的起源、交往的变化、仪礼的发展、婚姻的沿革、家族的组成、等级的划分、阶级的形成、宗教的产生,等等,都从不同程度阐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文化认同教育民族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使每个成员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并使之持久地维持下去,从而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为主要内容,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特征的伟大民族精神,她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已成为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成为推进民族历史演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形式。比如,在学习“国家”一课时,笔者强调:国家包括着政权、民族和疆域等概念。 国家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中国自秦灭六国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逐渐形成。经两汉,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清初巩固统一的许多措施,最终使中国成为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并奠定了当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家产生的原因,并比较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加深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从而使历史学科真正起到垂训鉴戒、道德训诲,保留民族“集体记忆”的作用。再如,在学习“礼治社会”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古代中国的礼俗形成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从伦理道德上对礼俗加以阐释,仪礼礼记周礼等书籍,使中国礼俗不断普及化和世俗化,由此形成中国古代礼仪色彩浓厚的生活习俗。宋代是中国礼俗的转折时期,礼俗与封建伦理相融合,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古代中国的礼俗在文化中有着“准法律”的作用,它体现了古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反映了儒家文化渗透于民风、民俗的过程。礼俗中,传统伦理的精华部分和其他待人原则,诸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等,构成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形成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核。而中华美德伴随着儒家完整的理论体系及体现儒家理念的成熟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传播至周边国家,并在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儒家文化的认同圈。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中,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真是不少,诸如: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儒家文明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国见面礼和称谓的演变、中华法系的沿革、中国家族制度的类型、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历史,等等,均可作为文化认同教育的有效素材。四、现代意识教育现代意识包括公民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生命意识、国际意识等内容。现代意识所推崇的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是包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生命以及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能提升其国际视野,使之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世界公民。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讨论、分析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什么?并告诉学生: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生产的主导地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但工业革命也给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供需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发生;发达国家为了开拓市场、获取原料,把人类拖进了世界大战。更有甚者,工业生产大量消耗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资源枯竭,并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贫富分化的出现,利益至上价值观的产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从而形成国际视野。再如,在专题复习课“中日关系”上,笔者从近来国人普遍存在的对日抵触情绪着手,讲述两国在历史问题、海上资源的开发问题、边界问题、未来关系问题等方面的明显分歧,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两国关系?进而指出: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简单而盲目地抵制日货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充分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缘政治,既要理解、尊重大和民族“菊花与刀”的传统,更应本着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求同存异,友好睦邻,合作交往,共同开发。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互相尊重、合而不同、共同发展的胸怀,正是现代意识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教材中,有关国际意识教育的素材数不胜数,诸如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工业文明与资源、环境、人口、城市等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等,都包含着现代意识教育的深刻内涵。五、人文主义教育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以至整个人类。人文主义教育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伦理道德教育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人文主义教育引申至学科德育,不难看出其包含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教育;提倡理解与和平;弘扬人的尊严与自由;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程人文主义教育,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给自己和他人、给集体和人类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在学习“等级与阶级”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自阶级社会诞生起,人类就被分成自由人和奴隶。进入中世纪后,以人为本曾被神本主义遮掩,被统治者以扭曲人性的思想、行为所摧残。随着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传播,人性才开始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可见,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为争取自身解放的历史,是为自由而奋斗的历史。弘扬个性,赞美自由,尊重人权,学会选择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本质所在。再如,在学习“人权”一课时,笔者强调:人权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是人基于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取得人权的进程。从法国大革命时制定的人权宣言,到独立战争后颁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从辛亥革命后的推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幸福等人的基本权利被加上天赋、神圣等概念,成为18世纪至今人类的追求目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关大道的时候。现在是使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道出了人类追求人权的心声。但是,人权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个人的权利也是集体权利,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有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二轮非事业编制教师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广东省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嘉兴市鑫茂物资调剂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授权书之房屋买卖委托合同样本
- 2025年合肥长丰县北城世纪城第一小学招聘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北鄂州华容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4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院拟聘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兴义市采购担保合同
- 2025广东韶关市始兴县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招募见习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教师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第2版 课件全套 程显毅 第1-7章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应用
- 国庆中秋课件
- 艾滋病合并马尔菲青霉菌感染
- 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查分级管理制度
- 科技金融管理课件下载
- 国内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指南
- 大健康连锁店商业计划书
- 停车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 腹壁切口疝课件
- 《人工神经网络设计 》 课件 第3、4章 感知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幼儿园培训返岗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