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公式-推销.doc_第1页
爱达公式-推销.doc_第2页
爱达公式-推销.doc_第3页
爱达公式-推销.doc_第4页
爱达公式-推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IDA模式的含义 AIDA模式也称“爱达”公式,是国际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Heinz M Goldmann)总结的推销模式,是西方推销学中一个重要的公式,它的具体函义是指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或转变到产品上,使顾客对推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样顾客欲望也就随之产生,尔后再促使采取购买行为,达成交易。AID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A为Attention,即引起注意;I为Interest,即诱发兴趣;D为Desire,即刺激欲望;最后一个字母A为Action,即促成购买。 编辑AIDA模式操作实务 AIDA模式代表传统推销过程中的四个发展阶段,它们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应用“爱达”公式,对推销员的要求是: 设计好推销的开场白或引起顾客注意。 继续诱导顾客,想办法激发顾客的兴趣,有时采用“示范”这种方式也会很有效。 刺激顾客购买欲望时,重要一点是要顾客相信,他想购买这种商品是因为他需要,而他需要的商品正是推销员向他推荐购买的商品。 购买决定由顾客自己做出最好,推销员只要不失时机地帮助顾客确认,他的购买动机是正确的,他的购买决定是明智的选择,就己经基本完成了交易。 “AIDA”模式的魅力在于“吸引注意,诱导兴趣和刺激购买欲望”,三个阶段充满了推销员的智慧和才华。 编辑AIDA推销法的四阶段 (一)集中顾客的注意力 面对顾客开始推销时,推销员首先要引起顾客的注意,即要将顾客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和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上”。有时,表面上看,顾客显得很专注,其实,顾客心理正想着其它的事情,推销员所做的努力注定是白忙一场。如何才能集中顾客的注意力呢? l、保持与顾客的目光接触。“眼睛看着对方讲话”,不只是一种礼貌,也是推销成功的要诀。让顾客从你的眼神上感受你的真诚。只要顾客注意了你的眼神,他的整个心一定放在你的身上。 2、利用“实物”或“证物”。如果能随身携带样品,推销时一定要展示样品。在英国从事推销工作有30年经验的汤尼亚当斯一次向一家电视公司推销一种仪器,仪器重12公斤,由于电梯发生故障,他背着仪器从一楼爬到五楼,见了顾客,一阵寒暄之后,亚当斯对顾客说:“你摸摸这台机器”。趁顾客伸手准备摸机器时,亚当斯把仪器交到顾客手中,顾客很惊讶:“喔,好重!”亚当斯接口说:“这台机器很结实,经得起剧烈的晃动,比其他厂牌的仪器耐用2倍。”最后,亚当斯击败了竞争厂家,虽然竞争厂家的报价比他便宜30。 3、让顾客参与推销过程。方法一是向顾客提问题,如:“布朗先生,你的办公室令人觉得亮丽、和谐,这是你创业的地方吧?”所问的问题要能使顾客容易回答、容易发挥,而不仅仅回答“是”或 “不”。方法二是促使顾客做些简单的事情,如让顾客念出标价上的价格、写下产品的型号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很自然的情况下促使顾客做些简单的事情,使顾客不会觉得“很窘”。 (二)引起顾客的兴趣和认同 假如顾客能够满怀“兴趣”地听你的说明,无疑顾客一定“认同”你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而你的推销努力也向成功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推销时,要选对顾客。向不需要你的产品的顾客推销,你所做的努力必然没有结果。有时,碰到主动前来问价的顾客,显然,这类顾客对你所推销的产品已经有了“需要”。而你最急需做的事是,找出他的“需要”到底是什么?然后强化他的需要,引起他对产品的兴趣和认同。 许多顾客的“需要”必须靠推销员自己发觉。发觉顾客 “需要”的最好方法是向顾客问问题。亚当斯常向顾客提问,以了解顾客对录音电话的需求程度:“贵公司在午餐时间有人守着电话吗?”“周末,有人值班吗?” “贵公司有没有驻外的推销办事处?”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联络”的问题,而录音电话可以在“ 无人值班”时,留下对方的“话”,以便尔后“答”,使公司的业务在 l天24小时内都可以进行,以免耽搁或遗漏业务。 “引起顾客的兴趣和认同”,属于推销的第二个阶段,它与第一个阶段“集中顾客的注意力”相互依赖;先要集中顾客的注意力,才能引起顾客的兴趣;顾客有了兴趣,他的注意力将愈来愈集中。 (三)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当顾客觉得购买产品所获得的利益大于所付出的费用时,顾客就会产生“购买的欲望”。 一位推销员唯有具备丰富的产品知识和了解顾客的行业规矩及作业方式,才能在推销中成功地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所谓“具备丰富的产品知识”,指的是对产品的各种特色有相当的了解。而“产品的特色”的含意是:与同类产品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地方。 如何适当地把产品特色推销出去呢?先看看下列“错误”的示范: 推销员:“在这台录音电话上有一个表示收到信息的红色指示灯。” 顾客:“嗯。” 推销员:“每当它收到信息的时候,红色指示灯马上亮灯显示。”。 顾客:“嗯。” 推销员:“当你进入办公室看到红色指示灯亮着,就马上知道有电话要回了。” 顾客:“嗯。” 推销员:“这可引起你的注意力,而不会忘了回答。” 顾客:“嗯。” 推销员:“如果是顾客打来的电话,你知道以后,马上回话,将会使顾客感到满意而不会抱怨。” 顾客:“嗯。” 推销员:“这样,你的信誉会越来越好,产品的销路会大开,利润会增加。” 顾客:“喔。” 在这个例子中,顾客总是“嗯”、“喔”地应付推销员,显然,顾客对推销员所推销的产品特色没有很大的兴趣。推销员没有把握住四个步骤。 推销产品特色包括四个步骤:引出顾客的需要并确认,确认产品的特色,推销产品的特色,说明“产品的特色可以为顾客带来什么好处”,使顾客确认这些“好处”。 回头分析上述例子,把例子中的推销程序倒过来,即符合上述的四个步骤,形成一个良好的“示范”: 推销员:“象大部分的企业家一样,你一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商誉,对吗?” 顾客:“对”。(引出顾客的需要)。 推销员:“安索风录音电话能使你提供比同业更好的服务,它能使你迅速地回话给顾客,让顾客觉得受到尊重同时也维持了自己的商誉,你说对吧?” 顾客:“对。”(确认顾客的需要)。 推销员:“这就是为什么这台录音电话装有收到信息的红色指示的主要目的(确认产品的特色)。红色指示灯能迅速地提醒你立刻处理顾客打来的电话,你的顾客一定会很欣赏你这种快速回话的作风(推销产品的特色以及因产品特色而带来的好处)。你一定会觉得这个红色指示灯很有用处,是不是?” 顾客:“是啊。”(使顾客认同因产品特色而带来的好处)。 在此例中,“红色指示灯”属于小的产品特色。如果推销过程不当,这种小的产品特色是很难发挥效果的。不过,只要推销过程依照着上述四步骤进行,小的产品特色一样有着相当可观的效果。 (四)促使顾客采取购买行动 推销的最终目的是要顾客“购买”商品。如何促使顾客采取购买行动呢? l、采取“假定顾客要买”的说话心态。这种心态常常在零售店里看到。汤尼亚当斯举了一个亲身体验的例子。他有一套新西装,但是缺少一条可以搭配的领带。他走进了一家服装饰品店准备选购领带。 店里有一个玻璃柜台,柜台后站着一位年约18岁的少年。见到客人进来,少年说:“先生,请问你想买什么?” “我想买条领带,溶配我那套蓝灰色的西装。”亚当斯回答说。 “好的”,少年很有信心地表示:“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你喜欢的领带。” 少年从柜台下面抽出三只木盒,木盒里放满了各式领带。放眼望去,一条条并列的领带煞是整齐好看。 少年说:“在你选领带以前,我想给你一个建议,选领带时,选择第一眼看去就喜欢的领带,不要想的太多,以为继续找下去可以找到更好的,结果,徒增困扰,下不了决心。” 亚当斯看中一条丝质领带,颜色既不是纯黑的也不是纯蓝的,好像是夜晚的天空。混合着黑色和蓝色。领带上面还镶着许多斑点,象金孔雀的眼睛。 “这条不错。”亚当斯说 “这条不错”,少年附和着“很适合蓝灰色西服。”少年从亚当斯手中取回领带,小心翼翼地叠好,说:“这条领带的价格是6英磅。” 亚当斯觉得太贵,一时竟犹豫起来,考虑“要不要买?”精致的包装袋吸引了亚当斯,从包装袋的质料上看,可以看出这是专门为高价产品设计的包装袋。禁不住“精致”的诱惑,亚当斯终于买下了那条“不错”的领带。 在这些事例中,少年采取了“假定顾客要买”的说话心态,这种心态使他说出来的话肯定有力,增强了客户对产品的信心,促使顾客采取购买行为。 2、问些小问题。推销员问顾客:“你需要多少?”、“你喜欢什么颜色?”、“下星期二交货可以吗?”等。这些问题使顾客觉得容易回答,同时也逐步诱导顾客采取“购买”的行动,不要直接问顾客:“你想不想买?”这会使多数顾客不知道如何回答,更不要说采取“购买”行动了。 3、在小问题上提出多种可行的办法,让顾客自己做诀定。如“整箱买可以便宜10,你想要一整箱还是零买?”: 不论是运用第二种方法还是第三种法,结果都是一样的让顾客说出喜欢的付款方式。所以这两种方法常交互运用。 以代表第二种方法,以代表第三种方法。由下面例子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被交互使用的情形。 一位推销员在顾客家里推销百科全书。推销员问顾客: “这本书的价格是1900英磅,包括长达10年的保证期,你喜欢一次付清还是分期付款?()你每月大约能支付多少钱?()分期付款可分36期和48期,每期一个月。如果是48期,利息负担大约是200英磅左右。你喜欢36期还是48期()?” 在此例中,推销员从来没有问过:“你要不要买?”,而是很有技巧地使用了第一种方法(采取假定顾客要买的说话心态),以及第二、第三方法。 4、说一些“紧急情况”。如“下星期一,价格就涨了”、“只剩最后一个了”、“紧急情况使顾客觉得要买就得快,不能拖延,使顾客及早采取购买”行动。 5、“说故事”。推销员可以把过去推销成功的事例当作“故事”说给顾客听。让顾客了解他的疑虑也曾是别人的疑虑,这个“别人”在买了产品、经过一般时间的使用之后,不再有所疑虑,而且还受益良多。“故事”能增加顾客对产品的信心和认同,进而采取“购买”行动。但是“故事”不能“凭空捏造”,要有根据 如顾客的感谢函或者传播媒体的赞誉等。 编辑经典案例分析 这是一只蟠龙花瓶网上营销的成功案例。当这只花瓶安静地躺在某陶瓷厂内等待买主时,它也许不会想到,迎接它的是即将是红透半边天的命运:eBay让它见了市面,Yahoo炒高了它的身价。 以消费者反应模式(AIDA)来分析蟠龙花瓶网上拍卖广告对消费大众产生了什么影响。 A(Attention)引起潜在客户的注意:这则广告从一则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入手。广告中的主角唐先生打碎了一只名贵的花瓶,他六神失守,如何向老婆交代?画面中出现了种种滑稽的设想。语言诙谐搞笑,夸张的剧情引起消费者的广泛注意。唐先生被老婆赶出家门,他跑到网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