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弟子规二十五个经典案例(上 1. 感恩让我们倍感幸福 在深圳,很多的孩子都学圣贤教诲。一个孩子跟长辈们一起吃饭,所有的长辈看菜上来了,马上动手要去夹,突然看到这个孩子低着头念念有词。本来他们要夹菜的,觉得很奇怪,就都停下来。等这个孩子念完以后,就问他,你刚刚在念什么?怎么不赶快吃?这个孩子对着全桌的长者说:“我刚刚在念饭前祈祷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诲,感谢农夫的辛勤的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这些长辈拿着筷子上了一课。 我们只想到吃,这个孩子把感恩常存心上。各位朋友,这个孩子幸福吗?活在感恩当中的人特别幸福。 2. 家庭不是谈利益的地方 用物质跟孩子互动,孩子就会物质化,变得自私。 有位家长看了穷爸爸富爸爸以后很高兴:“这本书真有效果,它可以让我懒惰的女儿瞬间变成勤劳的女儿。帮我晒衣服,给她两块;帮我洗碗,给她三块。” 一两个礼拜过去,她脸色不大好看。“出状况了。那天我跟我的女儿说,我说:女儿,今天妈妈很累,你去帮我把已经洗好的衣服晾起来,妈妈给你两块钱。她跟我说:今天我也很累,我不赚了!” 她突然警觉到,这服所谓的特效药已经产生副作用了。家庭是不是谈利益的地方?不是。可是你已经把功利主义带到最温暖、最祥和的地方,都被功利主义袭卷了。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有理智的判断,才能够防止书籍里面不正确的知识污染孩子的思想。 3. 教孩子从夹菜开始 三代同堂一起吃饭,妈妈夹起第一口菜,给谁吃?小孩吃。但是这一口菜夹下去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儿子,这是妈妈特意为你煮的,多吃一点。”爷爷奶奶看了不甘示弱,也帮着孙子夹菜。一家人,就只有孩子的菜满满的。全家人就围着孩子转,孩子就变成家庭里面最受宠的一个。 这样下去,孩子就变得自私,只会想到自己。你对他百依百顺,十件事顺了他九件,第十件不顺他,他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一发脾气,父母就只会说:“好了好了,给你买!”那父母节节败退,孩子就攻城略地,爬到长辈的头上去了。现代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产生了。 小地方大学问,每个动作做出来都是给孩子学习的榜样。你的第一口菜夹起来,马上给你父亲:“爸爸,多吃一点。”你的孩子就看到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他会很感动,因为人性本善。菜夹对了,就教了孩子正确的为人子之道。 4. 留福德与智慧给子孙最珍贵 史学家司马光说:“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福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炼、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父母的钱。撑不下去了,回去找老爸,说:“爸,我没钱了。”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不听,来!要多少?”一边生气一边给钱。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福德不只在可以庇佑后代,当我们在行善,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有智慧的父母会有好的抉择。 古代很多读书人都明白这点。汉朝开国,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甚至流落街头在讨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便有名臣萧何。分封土地时,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而其它人分封了很好的地,就好吃懒做,而且好的地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被设计陷害。只有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5.散财聚财有智慧 为何我们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中国古代财神范蠡,俗名陶朱公。春秋战国时代,范蠡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光复越国后,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文种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离开。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而范蠡就带着西施,到了江南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名人,获得“三聚财,三散财”的美名。 6.让天下,周朝兴旺八百年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周朝最悠久,国运也最昌盛,延绵了八百年,因为周王朝是一个为孝悌忠,连天下都可以让出来的家族。 周太王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王季生了周文王。当初太王看到他的孙子周文王诞生的时候,觉得周文王有帝王之相,有圣主之相。但是他的父亲排老三,按帝位传长子的规定,周文王不能当帝王。结果大儿子泰伯看到了父亲对小孙子的喜悦,明白到他的父亲想把王位传给王季,希望往后能传到这位孙子的手上。泰伯很体谅父亲,就和二弟仲雍相约以帮父亲采药为理由,上山去了,再没有回来。这样父亲能够不用顾及他是长子,传位给他的三弟王季,继而再传给周文王。 这个家族什么都能让,天下都能让出来。因为体谅父亲,成全了父亲的心意。同时也是由于对兄弟的友爱,还有忠于天下人民。因为这一让,可以让一个圣主领导全国人民,是真正的德行。所以孔子对泰伯、仲雍的赞叹是“德之至也”,没有这样的至德绝对做不出这样的行为。如此,孝、悌、忠的周朝兴旺了八百年。 7.孝感动天 三国时代,有个孝子叫孟宗,他的母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吃不下东西,突然很想吃竹笋煮的羹汤。那时候是冬天,是不会长竹子的。他想到,母亲长期胃口不好,突然很想吃一个东西,假如吃不到一定会怎么样?很痛苦。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就走到竹园里哭泣。结果,他的这分孝心与真诚感动了竹子。眼泪滴下去,竹子就长出来了。他的母亲吃了这个竹笋煮的羹汤,病就好了,真正孝子能够让父母宽慰,让父母身体健康。 古代的孝子,为什么能感动竹子?日本的江本胜博士有一本著作水知道答案,阐述了当人有善的念头,水就会结晶得很漂亮,连很肮脏的湖水都会变得清净。大自然跟人心是互动的,相通的,而孝子的心也就能够感动竹子。 8.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典故源于东汉时期,有个孩子叫黄香,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身体不好,冬天黄香怕父亲晚上睡觉会太冷,就先钻到被窝里把棉被弄暖和了,才叫父亲上床睡觉;夏天天气太热,他就先拿扇子把床搧凉,再请父亲上床睡觉。 九岁的孩子能够尽这样的孝心,当地的官员看了很感动。黄香长大成人,当地的官员就举他做“孝廉”,后来他当上了尚书。有孝心的人,可以推而广之,去爱所有人的父母、子女。所以就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高的评价:“江夏黄香,天下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皇上带动了全国人民效法黄香,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么,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我们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 9.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有个人机缘巧合遇到了小天使,小天使跟他说,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你要先看天堂还是地狱?他说,我先看地狱。 到了地狱,看到有一排长长的桌子,差不多一公尺宽,有两排的人对坐,中间摆了很多菜。结果一喊开动,每个人只想到自己肚子饿,菜夹起来猛往自己的嘴巴塞。但是筷子太长了,都在中途打起架来,菜都夹不起来,互相指责,越骂越凶。他们活在哪里?地狱! 这个人看了觉得很难受,说:我不看了,我要看天堂。小天使就带他去天堂,桌子还是那一排长桌子,筷子还是这么长,菜还是那些菜,他就很纳闷,静静看下去。结果喊开动,所有的人拿起筷子,不慌不忙,一夹起菜来先放在别人的嘴巴里,帮对方夹菜。有一个人人缘特别好,有三个人一起夹过来给他,他说:慢一点,我快要噎着了。 当每个人处处为对方着想,那一口菜吃下去,不只肚子饱,心情也会变好。 天堂跟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10. 施比受有福 “勿私藏”,首先是不贪,其次自己的东西也要学习分享,培养孩子慷慨的态度。假如孩子有食物就自己一个人吃,那他的心胸会越来越狭窄。 有几位孩子一起上课,在学校住宿,其中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拿了几罐牛奶,跑到房间里面,来给他的孩子,告诉儿子:“这个都给你喝,不要被其它同学看到。”他的孩子在喝这个牛奶的时候也是偷偷摸摸的。这个牛奶确实是喝下去了,但是对他整个人格产生了怎样影响? 他们的老师很仔细,观察到这一点,就跟这个小朋友说:“你有这么多瓶牛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愿不愿意拿出来给大家喝?”结果孩子一口答应,就把所有的牛奶倒在一个大瓶子里面,然后分给每个人。大家喝的时候,都一起说谢谢,他也很高兴。 施比受更有福,当天晚上他写日记,就提到“今天请大家喝牛奶,觉得那一杯牛奶特别香,特别好喝。”人要慷慨才能赢得人和,这样人生跟事业才会有所发展。 11. 从微小处看大事情 楚王喜欢腰细的女子,结果宫中的女子很多都饿死。上所好,底下的人就会迎他所好。一个国的国君风气不正,国就垮,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纣王宠爱妲己致使商朝灭亡,其实在纣王那个时代有很多贤臣辅佐他,都是很有学问的。其中有位叫箕子,箕子看到纣王一个行为,马上就想到商朝可能保不住了。 他看到纣王送妲己一支象牙做的筷子。为什么看到一支象牙的筷子,就可以断定商朝要亡了?有这么严重吗?细细推敲一下,当妲己拿着象牙的筷子,她要用什么酒杯?犀牛玉杯。配着犀牛玉杯,拿什么盘子?金子、银子打造出来的盘子。那用金子、银子打造出来的盘子会不会盛的是豆腐青菜?盛的是山珍海味。穿什么?绫罗绸缎。那么住的就是豪华的宫殿。这些钱,都要对人民不断地压榨搜刮民脂民膏,到最后人民一定会起义跟他对抗。所以一人贪戾,一国就作乱。 古代的贤哲懂得抽丝剥茧,可以从细微的地方看到长远的影响。 12. 所有的成功都取代不了家庭的失败 常说人生是忙、盲、茫。忙得不能够去感受父母妻儿的需要,盲目地只知道赚钱,觉得人生很茫然。 我们的努力初衷,不就是希望能有个好的家庭生活吗? 成功的企业家,是能够兼顾事业跟家庭的。雅马哈前总裁就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在商场上日进千金,无往而不利,但每周日的午餐,一定和太太,孩子一起吃。他坚持这么做,家人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妻子跟子女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当我们认识到家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不会忙、盲、茫。 13. 人生三乐 孟子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父母能够让我们奉养,那是人生最大的福气。而当我们在回馈父母的恩德,你也会觉得人生非常踏实,非常快乐。而兄弟则是陪我们走最长久的亲人。家和,万事就兴,所以这是人生第一乐事。 而第二乐,每天尽自己的本分跟义务做人做事,所以活得很踏实,这样才能够做到能吃能睡。假如常常做亏心事,又很怕别人看到,遮遮掩掩,这样的人生绝对不会痛快。踏实做人做事的态度,一定会赢得更多人对你的赞叹与尊敬。 第三乐,不仅老师有此乐,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协助、关怀别人得到这个乐。当你帮助过的人说:“我就是遇到了你,这一生才走得如此顺畅。”你也会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来。在这位朋友的心目当中,你就是他的老师。 14.芦衣顺母 周朝时,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芦花做的不保暖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子骞牵车时因寒冷打颤,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闵子骞受到继母的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掉后妻。闵子骞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原谅了后妻。而继母听到,更觉得很惭愧,一个这么小的孩子都能为她的孩子着想,而她作为母亲却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闵子骞的孝心感化了他的继母,从此一家人和和睦睦。 15. 销售高手的秘诀 在行销界有一个销售高手叫乔吉拉德,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车销售纪录: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至今无人能破。 一天,他在家里睡觉,突然惊醒过来,跑到镜子前穿西装打领带。穿戴整齐后,就恭恭敬敬地打电话给他的客户。跟客户谈完以后,把电话放下,马上解开领带,脱下西装,又钻到被窝里面去睡觉。他太太说:“你疯了吗?”乔吉拉德就跟他太太说:“客户虽然没有看到我的样子,但是假如我穿得很随便,他在言谈当中也会感受到我的随便;假如我穿得非常地郑重,这样的尊重也会从言语当中传递给他。” 衣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态即使不面对面,通过语言也会传达出去。 16.总统与12.5美金 1920年,有一位孩子,把别人的玻璃给打碎了,要赔偿12.5美金。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把孩子叫到跟前说道:“你打碎了玻璃,就应该负责把玻璃安装好。”孩子回答:“我没有钱买玻璃!”父亲说道:“你没有钱买玻璃,我可以借给你,但是,这个钱必须在短期内还给我。”就这样孩子向父亲借了钱,装好了玻璃。然后,他从父母给的零花钱中节省,又在放学的路上捡拾些废品来卖,很快就还清了向父亲所借的钱。正是因为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使他有自信,敢于负责任,勇于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理想。他,就是美国总统里根。 让孩子去磨炼,既培养他正确的态度,增强责任心,同时又锻炼了他做事的能力。 17. 风雪还书 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宋濂。他小时候很穷,没有钱买书,就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借书。大户人家的态度很傲慢,借他一本很厚的书,跟他说:“借你十天,到了期限要立刻给我还回来。”结果十天以后,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主人就觉得他一定不会来。但那天,宋濂冒着大风雪把这本书送了回来。大户看了也很感动,就对宋濂说:“往后我们家的书,你都可以借。” 建立了信用,才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借别人的东西都谨慎地按时归还,往后别人就很乐意把东西借给你。 18.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名臣宋弘身居要职,为官廉洁,刚直不阿。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后,刘秀想给湖阳公主再选一个满意的夫婿,就和公主共同议论朝中大臣。公主认为宋弘的威望、仪容、道德、才华最高。光武帝明知宋弘是有妇之夫,仍对公主说:“慢慢想办法吧。”一天,光武帝召见宋弘,说:“人一旦成了权贵,就更换了朋友;富有之后,就另娶妻子,这大概是人之常情吧。”宋弘听了,斩钉截铁地说:“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不求名利,不贪美色,坚守夫妻之间的道义,富贵不易妻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19. 季札挂剑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国的君主。徐国君主很赏识季札,而且还察觉对方的佩剑非常典雅而又不失庄重。徐君虽然很喜欢,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不住地看它。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去世了。季札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剑挂在了树上,口中默默地念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的许诺却仍在。希望您在天之灵,看到这把剑的时候,还会记起我佩着它,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去世了,您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札说:“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自己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 20. 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话 宋朝名臣司马光,小时候跟他姐姐比剥核桃,总是剥得很慢。仆人就教他用热水烫一烫再剥。司马光趁他的姐姐离开一会的时间去拿热水来烫。姐姐回来看他剥得很好,就说:“弟弟,你怎么忽然这么厉害,谁教你的?”司马光就说:“我自己学会的。”结果恰好被他父亲听到,当场就批评他:“你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话,不是自己的能力就绝对不能夸大。” 由于父亲在他第一次犯错就给予严厉的指责,正确、适时地进行指导,后来司马光的一生都光明磊落,还有千古流传的名句:“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 21. 重利者必轻义 一个官员问老子:我有两个儿子,我不知道以后应该依靠哪一个?那老子就拿了一把钱放在桌上。然后就对他两个儿子说:“你只要打你爸爸一下,这些钱都是你的。”这大儿子比较憨厚,他就低下头说:不行,怎么可以打父亲。他宁死不从。而小儿子脑筋转得特别快,马上过去打一下,把钱收到口袋里面去。后来官员晚年时候,是他的大儿子在照顾他,小儿子到外地做生意。父亲去世的时候,小儿子闻讯说:“一来一回的时间,不知道又要少赚多少钱。”后来连他父亲的丧礼都没有参加。 “重利者必轻义”,只要跟他的利益有冲突的,他一定会漠不关心,把利摆在第一位。一般的父母会觉得,小儿子聪明伶俐,但是晚年往往都是那些比较老实的孩子在照顾老人。 22. 浪子回头金不换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为人非常谦恭。但他的马夫觉得自己替宰相驾车非常威风,就不可一世,对别人的态度很傲慢。结果马夫的太太看到了,就跟他说:“我要离开你。”马夫就很紧张,问:“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她说:“别人是尊重晏婴的德行才对他恭敬,你没有晏婴的德行,又没有宰相那么谦卑,人家有德行还谦卑,你根本没德行还这么傲慢,所以我要离开你。”结果这个马夫听完很惭愧,就跟他夫人说:“我一定会改过,你就不要离开了。” 后来这位马夫就痛定思痛,很认真地学做人。宰相晏婴也觉得他的德行进步很快,就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所以人只要肯改过,都会有相当好的前途。 23.立志向不为己 方能成大气 范仲淹小时候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你可不可以帮我看看,我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听了很惊讶,说:“你这个孩子小小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想象作文铅笔盒里的故事500字11篇
- 房地产租赁与回购协议
- 融资借款居间协议书
- 水产养殖技术交流与资源利用协议
- 2025短期用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酒店住宿入住退押金协议
-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合作协议书
- 产品分销代销合同协议
- 2025购销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儿童支气管哮喘
- 动物的繁殖行为
- XX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XX灌缝施工方案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保测评安全管理测评》PP课件
- 临床试验项目运行流程
- 河南省郑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灭虫害消杀记录表
- 起重作业吊装令
- YYT 0471.1-2004 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 液体吸收性
- 2022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如何写分论点课件(24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