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几何图形18课时.doc_第1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18课时.doc_第2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18课时.doc_第3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18课时.doc_第4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18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沟初中七年级数学讲学稿课题4.1.1几何图形 (1)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圆锥、棱柱、棱锥等立体图形.【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立体图形.【预习导学】1几何图形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都在同一平面的图形是 图形;不在同一平面的图形是 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都是 图形.【探究新知】1矩形、正方形、圆都是 图形.2写出下图中各图的名称: 3连一连(1)圆锥 (2) 球 (3) 正方体 (4)长方体 (5)圆柱 (6)五棱锥 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 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 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 【随堂练习】1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 ,属于锥体的有 .图图图图图2.学生自己完成P116练习.【拓展训练】1判断题:(1) 柱体的上下两个表面一样大.( )(2) 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 )2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3.若要使右图中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6,x=_ _,y=_.123xy【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 4.1.2几何图形(2)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标】历从不同方面观察几何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教学重点】体验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教学难点】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的不同结果表述.【预习导学】学生自学P117-118,然后分组制作教学模具:正方体 长方体 圆锥 圆柱【探究新知】探究活动1: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 归纳: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称为正视图,又叫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正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探究活动2展示学生制作的教具:正方体请同学们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图形,把看到的平面图分别画出来:(1) 圆柱: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模具沿表面适当的剪开得到平面图形,此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随堂练习】1观察P117图4.17,完成下列问题:(1) 此图是由 个正方体组成的 图形.(2) 画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2.完成P118练习1、2题:【应用拓展】1、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的俯视图可能是( )ABCD2.若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 B.正方体C.球 D.圆锥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 4.1.2 点、线、面、体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标】识记点、线、面、体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预习导学】观察长方体盒子. 想一想:长方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形成几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几个点?【探究新知】活动一:观察实物:圆柱、圆锥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体的底面和侧面有何不同? 2面与面相交所得的线与预习导学中所得的线有何不同? 活动二:讨论下列问题:1流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一条亮线? 2线运动形成了什么?举例说明. 3面运动形成了什么?举例说明. 归纳:1我们学过的几何体有 、 、 、 、 、_、_等.2包围着体的是 ,面有 面和 两种.3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 ,线有 线和 线两种.4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 .5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 .6几何图形都是由 、 、 、 组成的, 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_、_、 、 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随堂练习】1.下列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几何体. 2.如右图,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几何体的面数和棱数分别为( )A6,13 B7,15C6,15D7,143P120练习.【应用拓展】1圆可以分割成几个扇形( )A2个B4个C8个D无数个2下列立体图形是由右边哪个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得到的( ) ABCD3.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沿某些棱展开后,能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2.1直线、射线、线段(1)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知识;2增强几何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预习导学】(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哪些线?生活中有哪些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形象,试举例说明? (2)请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线段?如何表示一条直线、射线、线段? 【探究新知】活动一:(1)你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吗? (2)你能结合自已所画图形寻找出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吗?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吗?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端点个数延伸方向直线射线线段(3)任意画线段AB,你能由线段AB得到直线AB和射线AB吗? 归纳: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活动二:动手做一做(1)过一点可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可画出多少条直线? (2)在墙上过定一个板条,你认为至少要几颗钉子? 引导学生得出直线的性质定理: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引申:过三点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活动三:PlQ点和直线的位置有_和_两种.如图:点P在直线_;点Q在直线_.画一画:(1)直线EF经过点C;(2)点A在直线m外;(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4)线段AB、CD相交于点B.【随堂练习】aCDAB1如图,直线a上有四个点,则图中有_条直线,_条射线,_条线段.ACB2如图,点C在直线_上,点A在直线BC_,B点是直线_与直线_的交点.3.P126练习【拓展训练】ACB1画一画,如图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1) 过A、B两点作直线.(2) 作射线BC.(3) 连接AC.2.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三个站.(1)乙CAB甲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2)准备多少种车票.【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2.1直线、射线、线段(2)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标】:1会用两种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两条线段的和与差;3理解线段的中点,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及线段的性质.【教学重点】: 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线段的中点概念.【教学难点】 用几何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用线段的中点概念求线段的长.【预习导学】1比较两同学的身高有几种方法?2要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探究新知】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a实际问题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作法:(1)作射线AM(2)在AM上截取AB= a。 则线段AB为所求。MBAab应用: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a+b。解:(1)作射线AM;(2)在AM上顺次截取AC=a,CB= b。 则AB= a+b为所求。CMBA做一做:作线段AB=a-b。二、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问题: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口答)(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如图)A(C)B(D)A(C)(D)BA(C)B(D) ABCD AB_CD AB_CD三、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ABMABMN(1)(2)()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随堂练习】1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求MN的长.CABNM2.课本P128练习题【拓展训练】CABD1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5cm,BC2cm,取AC中点O,求线段OB的长.2如图所示,线段AB4.8,C是它的一个三等分点,D是它的中点. 求CD的长?DC是AB的几分之几?BD是AC的几分之几 【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2.1直线、射线、线段(3) 课型:新授课 主备:张佳丽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学习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重点;【学习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难点。【预习导学】1按图形填空:如图(1) ACAB_;AC_;CDAD_;(2) 已知ABCD5cm,AC13cm,则BD_cm.CABD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延长直线ABB延长线段AB至C,使ACBCC延长射线OAD延长线段AB至C,使BC2AB【探究新知】思考: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例1:(1)判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 ( )(2)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在图中画出。你的理由是什么?【随堂练习】1.如图,在一条笔直的公路a两侧,分别有A、B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a上建一个汽车站C,使汽车站到A、B两村距离之和最小,问汽车站C的位置应该如何确定?AB2. “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拓展训练】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D为AC的中点且DC6cm,求AB的长.【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1 角 (1) 课型:新授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对角的认识,建立起几何中角的概念,并能掌握角的两个定义方法2使学生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3通过角的第二定义的教学,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中的运动、变化的情况,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使学生掌握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学习重点、难点】1角、平角、周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 2度、分、秒的运算.【学前准备】1. 45= 直角= 平角= 周角.2.1周角= 1平角= 1= 1 【新知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132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静的角度看 叫做角,从动的角度看 叫做角. 其中 是角的顶点, 是角的边.2角是几何图形,构成角的两个要素是 .如AOB中, 和 边, 是顶点. 试一试:如何表示下列各角 AOB 1(小组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角的表示方法一般有四种(1)如图1.角可以用 个大写字母表示,但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 ,其它两个字母是角的两边上的点.(2)如图1.角可以用 个大写字母表示,但必须是角的顶点处只有 个角时,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表示.(3)如图2.角可以用 个希腊字母表示,并且在靠近顶点处画上 .(4)如图3.角可以用 个数字表示,并在靠近顶点处画上 .特别提醒从角的一个顶点出发有多个角时,则不能用一个字母表示.思考并回答:如图,射线OA绕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又形成什么角?活动二:阅读课本133页内容,试着填一填(1)1= (2)1 (3)1 温馨提示注意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一样的.例:(1)图中有几个角?怎样分别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它们?那些只能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D(2)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吗? B【随堂练习】A C1、下面的三个图形是角吗?2、判断题(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2)画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3)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角(4)平角是一条直线3.3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拓展训练】1.3815和38.15相等吗?如不相等?哪一个大?【学(教)反思】 【错题集 】19课题:4.3.1 角 (2) 课型:新授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角的第二定义的教学,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中的运动、变化的情况,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使学生掌握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学习重点、难点】1度、分、秒的运算.【学前准备】1.下列4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 )2. 6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多少度的角?8时呢?8时30分呢?【新知探究】1角度计算例一: 例二: 2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画AOB=100;(2)在AOB的内部画射线OC,使BOC=50;(3)在AOB的外部画射线OD,使DOA=40;(4)在射线OD上取E点,在射线OA上取F,使OEF=90.【随堂练习】1计算(1) (2) (3)42蜂巢的入口处看,蜂巢由许多正六边形(六条边相等,六个角也相等)构成,按图示的方法,利用三角尺和圆规画出一个正六边形【拓展训练】1.如果把钟表的时针在任一时刻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那么时针旋转出一个平角及一个周角,至少各需要多长时间?2.用尺规画角:已知AOB,画一个角等于这个角.温馨提示作法:(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OA、OB交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L,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弧L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1) 课型:新授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找到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2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和、差、倍、分的作法,掌握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3使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以及数学表达式4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重点】角的两种比较方法、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角的平分线定义【学习难点】角的比较与角的画法.【学前准备】问题1:如图(1),已知线段AB和线段CD,如何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大小?CDAB图1 (1)用度量法:(2)用叠合法:问题2:如图(2),已知ABC和DEFABC图2DEF图2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1)用度量法:(2)用叠合法:【合作探究】A(A/)O(O/)BB/AOB_A/O/B/ 探究一:观察下图填空(用“”、“、”2,23,则1_33.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但少20,这两个角和为180.,求这个角的大小4.如图,已知BOD=2AOB,OC是BOD的平分线,试表示出图中相等的角【拓展训练】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OE为射线,试问,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几个?请一一列出【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2) 课型:新授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找到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2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和、差、倍、分的作法,掌握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3使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以及数学表达式4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重点】角的两种比较方法、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角的平分线定义【学习难点】角的比较与角的画法.【学前准备】 CBAO看图填空:(1)AOBBOC=_;(2)BOD-COD=_;(3)AOD-_=AOB(4)COB=_-AOB-COD【新知探究】OBAC探究一: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1. 试说一说左图中AOB与BOC的关系.2. 由此你得到OB是AOC的 3. 说一说,并且写出角平分线的概念 CBAO OB、OC是AOD的三等分线D 练一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三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三等分线。指出图中相等的角: 注意:1、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2、当一个角有角平分线时,可以产生几个数学表达式,可写成因为 OB是AOC的角平分线,所以 AOC=2AOB=2BOCBOC=AOB,OC例1: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E是BOC的平分线。已知:AOC=求:BOE的度数。例2:如图,BD和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DBCECB31,求ABC和ACB的度数,它们相等吗?ABCED 【随堂练习】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 (1)如果AOB40,DOE30,那么BOD是多少度?(2)如果AOE140,COD30,那么AOB是多少度?ABCDEO【拓展训练】1如图所示,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2 角的比较同步练习 课型:复习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填空:1.如图1,AOB_AOC,AOB_BOC(填,=,C,那么A一定大于C。5.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 A.75角 B.135角 C.160角 D.105角6.如图3,若AOC=BOD,那么AOD与BOC的关系是( ) A.AODBOC B.AOD4 B.3=4; C.34 D.不确定8.OC是从AOB的顶点O引出的一条射线,若AOB=90,AOB= 2BOC, 求AOC的度数.9.如图,把AOB绕着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 得AOB,指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如图,BD平分ABC,BE分ABC分2:5两部分,DBE=21,求ABC的度数. 11.如图,已知、 ,画一个角,使=3-.【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3余角和补角(1) 课 型:新 授 主 备:张佳丽班 级: 姓 名: 时 间: 【学习目标】1、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找出互为余角和补角的角,体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推导过程。3、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主要反映了角的数量关系。【教学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 有关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学前准备】知识回顾:你知道角的分类吗,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能讲出各类角的度数范围吗?【合作探究】1、合作学习(1)先观察如图,1+2与AOB相等吗?你是怎样判断的?12AOB (2)再观察如图,+与AOB相等吗?你是怎样判断的?AOB归纳:1.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_,简称_,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_。互余的数量关系: _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_,简称_,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_。互补的数量关系: _思考:1、定义中的“互为”一词如何理解? 2、互补、互余的两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或公共边?2、试一试ABOCDE如右图,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是 AOB的角平分线,添加一条射线OE,使得 DOE是一个直角,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DOC的余角有_2.图中 AOD的余角有_通过上述两小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余角的性质:3. AOD和 COE的补角分别是_通过此题,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补角的性质:例1如右图,E、D、F在同一条直线上,CDE=90,1=2(1)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2)ADC与BD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ADF与BD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随堂练习】P138 1 P139 2、3、4【拓展训练】1.已知:如下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1与2互余,OE、OF分别是AOC、AOD的平分线,求EOF的度数【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3余角和补角(2) 课型:新授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方位角的意义,掌握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2、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经验去体会方位角的意义3、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方位角的判别和应用【学习难点】方位角的应用【学前准备】1. 判断题:(1)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 )(2)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 )(3)如果两个角是同一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锐角和钝角互补 ( )2.填空:(1)如果1+2=1800且1+3=1800,则2 3.(1)如果1+2=900且1+3=900,则2 3.3、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少400,求这个角。【探究新知】1.方位角:方位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你知道么?不知道,认真读一读并填空:(1)方位角一般以正 、正 方向为基准.(2)描述物体运动时的方向,如要写成“北偏东300”、“南偏西600”,不要写成“ ”,“ ”.(3) “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 方向”、“ 方向”,“ 方向”、“ 方向”。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北偏西300; (2)南偏东600; (3)北偏东150; (4)西南方向.3、合作学习如图(1),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60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0、南偏西10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A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的方向的射线.画法:600【随堂练习】1. 如图,A地和B地都是海上观测站,从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600方向上有一艘船,同时,从B地发现这艘船在它北偏东300方向.是在图中确定这艘船的位置.【拓展训练】1.一只蚂蚁从O点出发,沿北偏东600方向,爬行了15cm,碰到障碍物B,又沿北偏西600方向行15cm,到C。(1)请画出小蚂蚁爬行的路线。(2)C在点O的什么位置?2.电视塔在学校的东北方向,那么,学校在电视塔的 方向3已知点O在点A的南偏东方向,那么,点A应在点O的( ) A.南偏东方向; B.北偏东方向; C.北偏西方向; D.北偏西方向【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4.3.3 余角和补角同步练习 课型:复习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填空:1.已知1=200,2=300,3=600,4=1500,则2是_的余角,_是4的补角.2.如果=3931,的余角 =_,的补角=_,-=_.3.若1+2=90,3+2=90,1=40,则3=_, 依据是_。二、选择:4.如果=n,而既有余角,也有补角,那么n的取值范围是( ) A.90n180 B.0n90 C.n=90 D.n=1805.如图,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走50m至点B,乙从A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80m至点C,则BAC的度数是( ) A.85 B.160 C.125 D.1056.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BAF=60,则DAE等于( ) A.15 B.30 C.45 D.607.已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的余角 和的补角. 8.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少40,求这个角的度数.9.在图中,确定A、B、C、D的位置: (1)A在O的正北方向,距O点2cm; (2)B在O的北偏东60方向,距O点3cm; (3)C为O的东南方向,距O点1.5cm; (4)D为O的南偏西40方向,距O点2cm.10.直线AB、CD相交于O,BOC=80,OE平分BOC,OF为OE的反向延长线. 画出图形并求出BOD和DOF的度数.11.如图所示,A、B两条海上巡逻艇同时发现海面上有一不明物体,A艇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东北方向,B艇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 请你试着在图中确定这个不明物体的位置.12.小华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50方向走了80米到达B地,从B 地他又向西走了100米到达C地. (1)用1:2000的比例尺(即图上1cm等于实际距离20米)画出示意图; (2)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出AC的距离,以及C点的方向角; (3)回答C点距A点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精确到1米),C点的方向角为多少.(精确到1).【学(教)反思】 【错题集 】课题:图形认识初步总复习(1) 课型:复习课 主备:张佳丽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填空1、过A、B、C三点中两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林说有一条,小颖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_的说法是对的。2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 个钉子,根据的原理是 3.手电筒发出的光束,舞台上的光束,投影仪的光都给人一种_的形象.123xy4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8,x=_ _,y=_.5阅读下面的材料:1750年欧拉在写给哥德巴赫的信中列举了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其中一条是:如果用V,E,F分别表示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则有VEF=2。这个发现,就是著名的欧拉定理。根据所阅读的材料,完成:一个多面体的面数为12,棱数是30,则其顶点数为_。6.画线段AB=1 cm,延长线段AB到C,使BC=2 cm,已知D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_ cm.7.如图2,1=2,则BAD=_. 图2图38.如图3,A、B、C、D、E是直线l上顺次五点,则(1)BD=CD+_;(2)CE=_+_;(3)BE=BC+_+DE;(4)BD=AD_=BE_.9.15=_平角,周角=_度,251218=_度.10.如图4,直线AB、CD相交于O,COE是直角,1=57,则2=_.二、选择题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射线是直线长度的一半C.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D.直线、射线及线段的长度都不确定13.如图5,下列说法,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图中有两条射线.A.0B.1C.2D.37101114、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相等,如图所示,你能看到的数为7、10、11,则六个整数的和为( )A51 B52 C57 D5815.已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 cm,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则AC中点与BC中点间距离是( )A.3 cmB.4 cmC.5 cmD.不能计算16.已知线段AB,画出它的中点C,再画出BC的中点D,再画出AD的中点E,再画出AE的中点F,那么AF等于AB的( )A. B. C. D.17.如图6,AOB为平角,且AOC=BOC,则BOC的度数是( )图6A.100B.135C.120D.6018.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行时,两次拐弯后,仍按原方向前进,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