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综合器的故事原文转自:/ShowTopic.aspx?id=123258(一)FPGA设计流程中,逻辑综合的过程非常重要。 由于HDL代码的多样性,逻辑综合的质量对最终设计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在.18微米到.15微米的时代,FPGA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门延迟。根据我的经验,微米时代,FPGA内部延迟一般70%是逻辑门的延迟,而30%是线延迟。 也就是说,最高设计频率FMax取决于关键路径中寄存器间的逻辑层数。 而逻辑层数一方面取决于设计师在设计中对设计流水线的把握,另一方面就取决于逻辑综合器综合质量的好坏。因此,那个时代对逻辑综合的依赖程度那是相当强。 ALTERA的软件一直是不错的。从90年代的maxplusii就能够做包括HDL的逻辑综合在内的全流程。到后来的Quartus,也都能做。但是,性能都很弱。Xilinx的逻辑综合还不如altera,因为他们就没有逻辑综合器。 后来开发出了XST, 虽然也比较弱,但是好歹还可以用用,能凑成一套完整的流程。 所以两家公司都鼓励用户采用第三方的逻辑综合器。这样一来,逻辑综合器就很火爆了,用的人也多,买的人也多。价格很高,还不降价。那时的逻辑综合器一共有3个厂商在做,Synopsys, synplicity, Mentor.Synopsys的ASIC逻辑综合器DesignCompiler做的相当强。对于FPGA的逻辑综合器,Synopsys财大气粗,根本看不上,只是搞了一个小产品FPGAExpress. 虽然性能一般,但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了,因为比起A和X的工具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Synplicity公司抓住这个时机,推出的Synplify,和synplifyPro,性能就很强悍了,速度爆快,而且还有很多附加的功能,例如RTL图,工艺图,状态机转移图等等。非常好用,一时风靡整个FPGA设计领域。 Mentor公司也推了一个产品叫 Leonardo Spectrum,名字还是很好记,因为当时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也叫这,而且AC米兰有个球星好像也叫莱昂纳多,反正听着挺熟的。 这个小工具俺用的不多,因为基本上用FPGAExpress就基本够用了。 -微米时代就说这么多。明天开始纳米时代的故事。(二)FPGA发展到纳米时代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可以做的非常大。纳米这个概念已经被用滥了。FPGA这个行业内纳米一般是指连线的宽度。当连线变细后,相同面积的硅片上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所以FPGA的规模就比以前大好多。 现在最大的已经有数十万逻辑单元,数兆的RAM。 这里没有写实际的数量,实在是世界变化快。 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 连线的宽度越小,对信号的延迟作用就越明显。之前说过,微米时代的FPGA,逻辑延迟占到了70%,线延迟占到了30%。 而到了纳米时代,这个比例基本都在50%左右。 但是总体说来,芯片的性能还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对FPGA的综合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设计规模变大后,需要综合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结果。因为逻辑单元数太多,以前综合一次也就1小时最多了,而现在动不动就要数小时。这几个小时确实非常难熬。怎么办呢。EDA工具厂商早都料到这个结果,开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有的人开始开发出支持多进程的软件。也就是说,可以利用现在的多核CPU, 几个CPU同时跑一个工程,这样人多力量大,可以把编译时间缩短到几分之一。 想法是好的。现实很残酷。为什么呢。 当一个算法,如果后面的计算和前面的计算没任何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好几部分,各自跑各自的。 到最后大家把结果一汇总,行了。这样就能够节约很多的时间。 但是如果算法中前面的计算和后面的计算依赖性很强,那么不管怎么切,后面的总是要等待前面的结果出来才能继续走。 这样,即使切的再多,也无济于事。 而FPGA设计的编译似乎正是后面一种。 此路不通。另一种方法是,把设计先划分成几块,第一次编译的时候,把每次编译的结果记录下来。 当下次再编译时,先去查查看,和上次的结果相比,到底是哪些部分被改动了。 改动过的模块,用新的内容代替,没改动过的,就不要再动了。 这个技术最早被叫做modular design. 也有叫增量编译的, 也有叫做多点综合的。 总之一句话,都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过程的。到纳米技术的时代,综合工具的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FPGA厂商由于长期依赖与第三方的综合工具, 心里实在不舒服。 为什么呢。 因为逻辑综合器对设计的性能影响太大了。 如果逻辑综合器综合出来的结果altera的要好于xilinx的,那altera的芯片就要占很大便宜了。名声很重要。 谁也不能戴上“不行”的帽子。 咋办呢。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搞吧。 所以,XST就来了,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性能上来了。QuartusII的性能也上来了。 第三方那里,Synplicity的synplifypro一直队形保持的不错。而Mentor也崛起了:precision.虽然运行时间上还落后于synplify,但是主要性能指标上已经和synplifypro不相上下。现在大家的选择多起来了: 厂商自己的工具,precision,synplify. 怎么选呢。(三)FPGA的逻辑综合器搞的挺有劲。 ASIC也不闲着。 自从ASIC领域里有逻辑综合工具以来,一个强大的工具自始至终占领着王者的地位,它就是 DesignCompiler. 大家就叫他小名, DC。 从微米时代到纳米时代,不断有人试图和DC较劲,但都功败垂成。 什么原因呢。FPGA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重新下载。而ASIC就是一锤子买卖。 这就是本质的不同。 所以,FPGA对设计可靠性的要求相对来讲就要降低很多。即使设计有问题,重新搞一下,再下载一次就好了。而ASIC,如果不小心出一点点错误,那就全玩完。 带来的后果就是大笔的$付之东流。情节严重的,整个公司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这样的公司我见亲眼见过的就有2个。 所以,ASIC的设计对可靠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那如何才能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呢? 一方面需要对设计师加强教育,让他们在写代码时按规矩来。 另一方面,要对设计的各个流程严格要求,对使用的工具严格要求。 当HDL作为ASIC设计语言流行起来后, 业界著名的S公司和M公司最早就开始行动,各自出了一个牛人,合作编写了一本叫做. 这本书中的一部分就规定了HDL代码的可综合的规则。 然后,由于书是自己编写的, 规则是自己定的,所以S公司的DC就变成了业界的标准。如果结果不对,那一定是你的错。 当然,有软件就有BUG。 有BUG就给软件打补丁。打完补丁,下次再升级时,就顺手修复。 DC在数十年的时间,积累了无数多的处理BUG的经验,所以可靠性无与伦比。 当然,这些还不仅仅是全部。ASIC的另一个特点是会使用很多的IP.FPGA也使用IP。但是和ASIC不同。 FPGA的IP可以出现BUG, 而ASIC的IP如果出现BUG,结果是致命的。 所以,ASIC的IP供应商最重要的任务是证明自己的IP如何可靠。 很难。 但是对S公司来讲,就容易很多了。 因为他可以借助于DC的金字招牌。 S公司搞了一个很大的IP包,叫做DesignWare. 这个IP包中都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IP,例如UART,乘法器加法器之类的东西。总之大家也都习惯了用DC,干嘛不用他的DesignWare呢。这样,就造成了只要S公司的DW包中有的IP,就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再做了。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恶果,离开S公司,ASIC的前端设计就很难做。 到这个时候 S公司那是相当的强。 因为DC成为了一个垄断产品。 垄断,意味着暴利。 DC的价格直到现在,还是要数十万美刀。而且只要做ASIC,就不得不买。 如果你没买过,当人家问你:你用的啥综合器?你就无言以对。 在ASIC设计这个领域,这是不行的。(四)S公司借助DC的威力一支独秀,有时也欺负下其他人。 一些只要和综合沾边的小公司,都不得不屈服,大家都忍气吞声。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第一个看不过去的是Synplicity公司。 前文也提过,这家公司主要是做FPGA的逻辑综合器。 由于在FPGA综合领域里面做的风声水起,Synplicity公司的老大开始头脑发热了。第一个目标是要把Synplicity公司变为一个全流程公司。 FPGA的市场太小,每年虽然也能划拉个5千万刀,但是比起几亿刀的S公司,还是差好多。 因此,老大开始向ASIC扩展业务。由于自己研发产品时间长,而且要市场认知的话费时费力,他们走了一个捷径-收购, 买了一家做后端功耗分析的公司,整合了一下加入到了自己的产品线。 第二个目标,是要挑战DC的权威-把Synplify的引擎稍微改一下,加入了ASIC的库,凑成了一个ASIC的综合器,业界称之为SynplifyASIC.想法是好的,方向也对。但是返了一个根本的错误:缺乏自知之明。(五)要说Synplicity公司的产品性能,那还是不错的。但关键是选错了对手。 最初,S公司还不是很在意,由着他们去折腾。 所以Synplicity公司的产品有两年还真的很火,到处推销,同时,还喜欢在客户那里把两家的产品都拿来比一比,有时候性能能好一些,就到处宣扬。 终于有一天,搞大了,把工具卖给了芯片业老大Intel。这下S公司上上下下就火的不得了,开始对对手重视起来,随即制定了狠毒的策略。由于S公司家大业大,很快就攒出一个FPGA的逻辑综合器:FPGACompiler II. 工具的性能虽然差一些,但是可以用。这个工具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当遇到有人想买FPGA逻辑综合器的时候,S公司就会潇洒的说:FPGA逻辑综合器,一折甩卖,只要再买点Synopsys公司的其他产品就可以了。 由于S公司家大业大的优势,随便在哪个地方赚点,都能把FPGA逻辑综合器的损失弥补上。 这招真毒。 Synplicity碰到S后,要么一分钱也挣不到,要么也忍痛大甩卖。FPGA逻辑综合器是Synplicity公司的主营收入,如果这么搞下去,几年之内,不死也掉层皮。 而S公司根本不在乎,根子深,没办法。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砍后,Synplicity公司挺不下去了。忍气吞声的和S公司达成默契,把SynplifyAsic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编程师专业技能提升指南与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铜压延加工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办公商业空间设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浮子水管倾斜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震支架讲解课件
- 第3章 位置与坐标 单元测试(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 册
- 小学化学知识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涡轮螺桨发动机合作协议书
- 抗洪抢险知识培训课件
- 减数分裂题库及答案
- 创新产品设计方法论
- 2025年中国帽子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 2024年巴西白糖进口贸易合同模板一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防控指南》解读课件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六项精进读书分享会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