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防治.doc_第1页
猪蓝耳病的防治.doc_第2页
猪蓝耳病的防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治猪蓝耳病是近年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主要表现为病猪发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绀、耳尖发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诊,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目前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发病特点: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几率高,20-80kg的猪都有发生,其中以20-50kg的猪多发,死淘率10-20%。其他阶段的猪发病率较低。断奶前后的仔猪若发病,死淘率极高,可达到50%以上。夏季多发,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疫病可通过空气传播。流行特点:1、流行快、发病广、危害重、多途径传播。2、对仔猪和育肥猪影响大,造成死淘较高。3、亚临床感染日趋普遍,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高热和食欲下降。4、免疫抑制,长激发其他疾病,也会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4、夏季多发,呼吸道时主要的传播途径,而环境因素可促进蓝耳病的流行。发病机理:单独的蓝耳病造成的危害并不大,主要是蓝耳病作为原发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康病例减弱,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对应激也变得十分敏感,一旦应激因素加强或饲养管理不良,就很容易激发其他病(主要有链球菌、猪瘟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临床症状:病猪眼结膜潮红,精神沉郁,嗜睡,体温升高到41-42度,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皮肤发红,耳尖发紫,有一耳颈部、腹部、会阴部明显,大便多干燥。一般抗生素如青链霉素、磺胺、泰妙菌素等治疗无效。最后卧地不起,死亡率升高。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的猪剖检一般可见肺脏病变,呈胰样变,散布斑点状淤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外翻多汁,呈弥散性出血。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胀到原来的2-5倍。脾脏、肾脏都有出血,有的病猪表现为胸腹腔积水、心包积液。防治措施:1、 主要病原体疫苗的使用:蓝耳病单纯感染造成的危害并不是很大,但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则危害会大大加强,所有应重点做好蓝耳苗、猪瘟苗和伪狂犬疫苗的注射工作;2、 疾病的确定:可根据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若需确诊应通过实验室进行蓝耳病的ELISA实验;3、 阶段性投药控制激发感染:对已发生蓝耳病的猪群,在发病初期应及早采取措施对猪群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根据临床效果,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或泰妙菌素粉、强力霉素等)、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有一定的效果;4、 其他综合措施:1、全进全出,缩短猪群的日龄差距,可减少因抗体水平不一致造成的水平传播;2、提高猪舍的空气质量。减少因空气质量差和温度不够对猪只造成很大的应激;3、及时淘汰病弱猪4、注意猪场消毒工作的有效性,主要包括消毒的次数和消毒液正确的配比浓度。猪舍及周围应每周消毒2次,可选用比较好的消毒液按要求进行配比;5、在治疗过程中,应以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补液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为基本原则,可使用的药物为安乃近、头孢噻呋钠、口服补液盐和电解多维等药物。 曾有一客户场,在猪群平均体重达到50kg时感染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眼结膜潮红,精神沉郁,嗜睡,体温升高到41-42度,采食量下降减半,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在治疗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在饲料中添加安乃近粉(解热);2、在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抗菌消炎)、3、在料盘中加多维水(增加维生素、刺激采食);4、在原基础上提高猪舍温度2度,增加通风(改善猪群生长环境);5、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