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我国法学高等曾经深受德国的因此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的传统观念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德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几百年来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法学的繁荣和法制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也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很多国家在借鉴和以德国为首的大陆法系的立法、司法制度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承袭了德国式的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例如日本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直接移植了德国体制旧的法学教育也与此类似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学高等教育几经沉浮现在仍处在不断的摸索、改革之中与此同时德国的法学教育受英美法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近几十年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与我国现行的法学高等教育相比德国制度究竟有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特点呢笔者在本文中试图简要地介绍、德国法学高等教育中的几大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一、免试入学德国大学不实行类似于我国的入学考试制度但也不是可以随便进入的德国的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要进行毕业考试(Abitur)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标准由于德国高等教育可以接受的学生名额比较多一般高中毕业生向大学递交申请、获得批准后都可进入自己的志愿专业学习不过法学作为热门专业名额比较紧张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高中阶段成绩稍差的学生须等待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方可入学法学博士阶段也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比如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只要通过了第一次州法学考试并找到了愿意指导其完成博士生论文的导师基本上就算是入学了在形式上导师将报请院长批准并颁发博士生录取通知(Promotionszulassung)上述过程其实也是德国大学法学博士生录取的典型模式当然各个大学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略有区别的例如蒂宾根大学要求申请人正式提交附有论文计划的入学申请书是否录取由法学系讨论决定另外就专业而言由于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各州的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的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许多大学的法学院要求申请人在申请就读博士学位前须具有在该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例如汉堡大学要求除特殊情况外申请人至少要在该校学习过两个学期;特里尔大学法学院规定“如果申请者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担任过科研或教学助手则可免除对其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的课程和学习要求”但是“免试入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推行“免试入学”显然为时过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临近高校入学率不断攀升我们在招生方式上也应该更灵活一些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采用不同的招考办法特别是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学术功底要求申请人的水平往往不是一纸试卷能够反映出来的所以我国今后招收法学博士生可以德国等国的实质性申请法即除了考试成绩外更多地考虑申请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提交的论文写作计划、其个人陈述中对所做研究的综述等等二、注重研讨在德国大多数大学的法学院硕士阶段共7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学习基础课程、选修课程除了讲授课(Vorlesung)外学生必须参加所谓“习明纳”(Seminar也译为“讨论课”)每学期结束前不同专业方向的法学教授公布下学期的讨论题目每个题目下面再分为大约10至20个具体的小题目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写出报告在第二学期每个学生都必须将写好的题目拿到讨论课上讨论在轮到自己作报告之前的一周必须写好并发给每个成员阅读课堂讨论一般由两名教授(或者一名教授加上一名助手也有可能是从外面请来的律师)主持大家可以自由发言没有写论文的人也可旁听和发言但是没有成绩德国大学里非常重视“习明纳”他们认为作报告和参与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其笔头和口头表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任何德国大学的课程表里“习明纳”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尚有待提高我国本科生阶段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讲授课在有些专业中(如法律专业硕士)甚至硕士生阶段也很少开设讨论课这固然与我国目前的教学条件有关但是固有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刚刚接触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尚不具备上讨论课的能力所以上大课就足够了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年轻人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入门阶段他们对新知识感到好奇常常会提出一些尽管幼稚、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这时更应该多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三、特殊专业推行统一考试德国高校的学位只设硕士和博士两级没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在学习阶段上分为硕士前期(Vordiplom)或称基础学习(Grundstudium)以及硕士后期(Hauptdiplom)或称主课学习(Hauptstudium)两个阶段“修完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必须通过一个阶段考试(Zwischenpr櫣fung)才能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最后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或硕士学位考试后结束学业法学专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授予普通的硕士学位而是设置与硕士学位等级相当的州考试(Staatspr櫣fung)学历州法学考试分为“第一次”(Erste)和“第二次”(Zweite)两种通过第一次州考试就等于毕业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如果选择从事法律实务要随后实习两年以上便可报考第二个国家考试通过后即可取得律师的资格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学生在前六个学期学习新的课程从第七个学期开始进入复习及强化阶段德国的许多州要求法学院的学生在参加考试前必须提供实习证明如柏林要求考生有三个月的实习经历国内、国外均可汉堡要求学生在第二个学期和第六个学期之间的某个时段进行为期四周的入门实习其后还最早要在第四个学期后进行为期九周的深入实习满足这些条件后即可参加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法学专业硕士阶段的要求具备了相应的专业技能各个州在考核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在柏林没通过考试者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仍未通过者则视为硕士阶段没有毕业不得从事法律相关行业法律行业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因此其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及业务水平但是我国大学本科、硕士生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国家统一考试这就导致法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有时参差不齐甚至出现较大差距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国以前虽有专门的律师考试现在又开始推行统一司法考试但是这并不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学位考试并不能对教学质量和毕业生水平起到把关作用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德国的做法对法学这样的特殊专业专门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学位考试从制度上保障该行业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四、导师制所谓“导师制”主要是针对博士生培养阶段而言在德语中导师被称为“Doktorvater”直译为“博士之父”由此可以看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在学术上衣钵相传的亲密关系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规定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先找到一名导师与我国大学教师资格认定体制不同德国大学里并没有“博导”这种专门资格“导师是指辅导博士生完成博士论文并参与论文评价的本系人员”确切地说所有的大学教授及获得教授资格、但还未被聘为教授职位的讲师都有资格招收博士生确立于19世纪初期的导师制是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博士生从入学直到毕业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的这与我国及美国的制度有一定的差异美国大学中博士生的录取并不是完全由导师决定的而德国的大学没有“研究生院”这样的行政机构导师在录取上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读博期间博士生跟随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导师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无疑对博士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博士论文完成后要经过两名评议人的评议根据德国大学的规定导师是当然的第一评议人毫无疑问导师的意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博士生录取是以“公开招考、择优录取”为基本特征的为了“避嫌”导师与博士生在之前往往避免接触这种做法其实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导师是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领路人博士生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在确立这种关系之前双方应加强了解考分的高低有时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能力因此应当从制度上给予导师更多的机会在入学前增强对博士生的考查五、给博士打分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的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中明确指出:考试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博士论文以及口试表现进行打分分数各分为五档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分数拉丁文名称德文名称汉译100150summacumlaudeausgezeichnet优秀150250magnacumlaudesehrgut很好250350cumlaudegut好350450ritegen櫣gend及格450500insufficienternichtgen櫣gend不及格论文和口试均通过以后考试委员会为博士生打出总分总分中论文的成绩占80%口试的成绩占20%.在博士生获得的“法学博士”(DoktordesRechts)学位证书上清楚地用德文和拉丁文记录着该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成绩“给博士打分”这一点绝非柏林自由大学的特色也并非法学博士所特有的高等政策德国所有的博士(荣誉博士除外)学位证书上都记载着成绩德国大学对博士生在学期间的行政管理比较松散博士生在方式、时间分配方面享有较大的自由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推崇“学术自由”思想的一种体现在这种前提下“给博士打分”这种制度就在客观上起到了督促博士生努力从事、提高学术水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绝大多数的博士生毕业后都继续从事学术教研工作那么博士毕业成绩的高低往往关系到他们今后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前景因此博士生非常重视自己的毕业成绩在就学期间丝毫不敢松懈德国法学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这多多少少要归功于这种打分制度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入门难出门易在博士生培养阶段也不例外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水平差别较大但是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也许我们能从德国的打分制度中得到一些启迪六、重视学术研究自19世纪柏林大学创建伊始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就将学术研究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德国大学后来都秉承了这种传统在以“造就学术研究接班人”为目标的博士生培养阶段这一点尤为明显博士生在学校里往往是以研究助手、而并非学生的身份存在的德国高等教育理念认为在这一阶段应当培养博士生独立思考学术、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培养方式上绝对不能象培养硕士生那样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这种思想在制度上的体现是:德国大学的博士生没有必修课博士生就读期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一篇高水平的、展示其学术成果的博士论文这就需要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阅读相关材料在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没有课程安排他们在研究时间和灵活性方面便具有更大的余地和自主权当然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缺乏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去选听一些课程或参加讨论班完善其知识体系我国的法学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过多、过杂”是博士生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博士生培养阶段是高等教育领域学位教育的最高阶段博士生的专业知识已经比较扎实因此不宜为他们安排过多的课程而应该让他们集中精力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可加强对其研究成果的考核以达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不出成果的博士生可以延迟甚至取消其答辩资格每个国家的法学高等教育体系都有与本国教育理念、文化传统以及基础密切相关的特点但是培养出既有深厚的法学学术功底、又具备熟练的实务技能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恐怕是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各国法学教育模式之间的借鉴与吸收是非常必要的和我国有着一定程度上类似的法学观念和体系的德国其法学教育的许多独特经验都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即使某些做法在我国现阶段无法实行也能给我们法学教育的方向和改革目标提供一些启迪希望本文能作为引玉之砖给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的资料注释:靳军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A.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5361StudiuminDeutschlandZ.Beijing:DeutscherAkademischeAustauschdienst1999GesetzberdiejuristischeAusbildung(JAG)DB/OL.InderFassungvom14.Juni1995(GVBl.S.554)https:/.fuberlin.deLandesjustizprfungsamtbeidemHanseatischenOberlandesgericht.InformationenzurErstenJuristischenStaatsprfungDB/OL.https:/.hamburg.de/StadtPol/Gerichte/OLG陈洪捷德国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93(5)PetraKipphoffThomasvonRandowDieterE.Zimmer.HochschulfhrerB.Lengerich:KleinsDruckundVerlagsanstaltGmbH1966.453德国计数法中的“”相当于我国的小数点 摘要:我国法学高等曾经深受德国的因此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的传统观念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德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几百年来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法学的繁荣和法制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也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很多国家在借鉴和以德国为首的大陆法系的立法、司法制度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承袭了德国式的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例如日本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直接移植了德国体制旧的法学教育也与此类似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学高等教育几经沉浮现在仍处在不断的摸索、改革之中与此同时德国的法学教育受英美法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近几十年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与我国现行的法学高等教育相比德国制度究竟有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特点呢笔者在本文中试图简要地介绍、德国法学高等教育中的几大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一、免试入学德国大学不实行类似于我国的入学考试制度但也不是可以随便进入的德国的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要进行毕业考试(Abitur)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标准由于德国高等教育可以接受的学生名额比较多一般高中毕业生向大学递交申请、获得批准后都可进入自己的志愿专业学习不过法学作为热门专业名额比较紧张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高中阶段成绩稍差的学生须等待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方可入学法学博士阶段也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比如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只要通过了第一次州法学考试并找到了愿意指导其完成博士生论文的导师基本上就算是入学了在形式上导师将报请院长批准并颁发博士生录取通知(Promotionszulassung)上述过程其实也是德国大学法学博士生录取的典型模式当然各个大学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略有区别的例如蒂宾根大学要求申请人正式提交附有论文计划的入学申请书是否录取由法学系讨论决定另外就专业而言由于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各州的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的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许多大学的法学院要求申请人在申请就读博士学位前须具有在该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例如汉堡大学要求除特殊情况外申请人至少要在该校学习过两个学期;特里尔大学法学院规定“如果申请者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担任过科研或教学助手则可免除对其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的课程和学习要求”但是“免试入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推行“免试入学”显然为时过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临近高校入学率不断攀升我们在招生方式上也应该更灵活一些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采用不同的招考办法特别是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学术功底要求申请人的水平往往不是一纸试卷能够反映出来的所以我国今后招收法学博士生可以德国等国的实质性申请法即除了考试成绩外更多地考虑申请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提交的论文写作计划、其个人陈述中对所做研究的综述等等二、注重研讨在德国大多数大学的法学院硕士阶段共7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学习基础课程、选修课程除了讲授课(Vorlesung)外学生必须参加所谓“习明纳”(Seminar也译为“讨论课”)每学期结束前不同专业方向的法学教授公布下学期的讨论题目每个题目下面再分为大约10至20个具体的小题目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写出报告在第二学期每个学生都必须将写好的题目拿到讨论课上讨论在轮到自己作报告之前的一周必须写好并发给每个成员阅读课堂讨论一般由两名教授(或者一名教授加上一名助手也有可能是从外面请来的律师)主持大家可以自由发言没有写论文的人也可旁听和发言但是没有成绩德国大学里非常重视“习明纳”他们认为作报告和参与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其笔头和口头表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任何德国大学的课程表里“习明纳”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尚有待提高我国本科生阶段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讲授课在有些专业中(如法律专业硕士)甚至硕士生阶段也很少开设讨论课这固然与我国目前的教学条件有关但是固有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刚刚接触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尚不具备上讨论课的能力所以上大课就足够了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年轻人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入门阶段他们对新知识感到好奇常常会提出一些尽管幼稚、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这时更应该多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三、特殊专业推行统一考试德国高校的学位只设硕士和博士两级没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在学习阶段上分为硕士前期(Vordiplom)或称基础学习(Grundstudium)以及硕士后期(Hauptdiplom)或称主课学习(Hauptstudium)两个阶段“修完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必须通过一个阶段考试(Zwischenpr櫣fung)才能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最后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或硕士学位考试后结束学业法学专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授予普通的硕士学位而是设置与硕士学位等级相当的州考试(Staatspr櫣fung)学历州法学考试分为“第一次”(Erste)和“第二次”(Zweite)两种通过第一次州考试就等于毕业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如果选择从事法律实务要随后实习两年以上便可报考第二个国家考试通过后即可取得律师的资格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学生在前六个学期学习新的课程从第七个学期开始进入复习及强化阶段德国的许多州要求法学院的学生在参加考试前必须提供实习证明如柏林要求考生有三个月的实习经历国内、国外均可汉堡要求学生在第二个学期和第六个学期之间的某个时段进行为期四周的入门实习其后还最早要在第四个学期后进行为期九周的深入实习满足这些条件后即可参加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法学专业硕士阶段的要求具备了相应的专业技能各个州在考核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在柏林没通过考试者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仍未通过者则视为硕士阶段没有毕业不得从事法律相关行业法律行业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因此其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及业务水平但是我国大学本科、硕士生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国家统一考试这就导致法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有时参差不齐甚至出现较大差距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国以前虽有专门的律师考试现在又开始推行统一司法考试但是这并不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学位考试并不能对教学质量和毕业生水平起到把关作用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德国的做法对法学这样的特殊专业专门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学位考试从制度上保障该行业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四、导师制所谓“导师制”主要是针对博士生培养阶段而言在德语中导师被称为“Doktorvater”直译为“博士之父”由此可以看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在学术上衣钵相传的亲密关系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规定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先找到一名导师与我国大学教师资格认定体制不同德国大学里并没有“博导”这种专门资格“导师是指辅导博士生完成博士论文并参与论文评价的本系人员”确切地说所有的大学教授及获得教授资格、但还未被聘为教授职位的讲师都有资格招收博士生确立于19世纪初期的导师制是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博士生从入学直到毕业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的这与我国及美国的制度有一定的差异美国大学中博士生的录取并不是完全由导师决定的而德国的大学没有“研究生院”这样的行政机构导师在录取上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读博期间博士生跟随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导师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无疑对博士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博士论文完成后要经过两名评议人的评议根据德国大学的规定导师是当然的第一评议人毫无疑问导师的意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博士生录取是以“公开招考、择优录取”为基本特征的为了“避嫌”导师与博士生在之前往往避免接触这种做法其实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导师是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领路人博士生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在确立这种关系之前双方应加强了解考分的高低有时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能力因此应当从制度上给予导师更多的机会在入学前增强对博士生的考查五、给博士打分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的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中明确指出:考试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博士论文以及口试表现进行打分分数各分为五档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分数拉丁文名称德文名称汉译100150summacumlaudeausgezeichnet优秀150250magnacumlaudesehrgut很好250350cumlaudegut好350450ritegen櫣gend及格450500insufficienternichtgen櫣gend不及格论文和口试均通过以后考试委员会为博士生打出总分总分中论文的成绩占80%口试的成绩占20%.在博士生获得的“法学博士”(DoktordesRechts)学位证书上清楚地用德文和拉丁文记录着该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成绩“给博士打分”这一点绝非柏林自由大学的特色也并非法学博士所特有的高等政策德国所有的博士(荣誉博士除外)学位证书上都记载着成绩德国大学对博士生在学期间的行政管理比较松散博士生在方式、时间分配方面享有较大的自由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推崇“学术自由”思想的一种体现在这种前提下“给博士打分”这种制度就在客观上起到了督促博士生努力从事、提高学术水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绝大多数的博士生毕业后都继续从事学术教研工作那么博士毕业成绩的高低往往关系到他们今后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前景因此博士生非常重视自己的毕业成绩在就学期间丝毫不敢松懈德国法学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这多多少少要归功于这种打分制度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入门难出门易在博士生培养阶段也不例外博士生在读期间学术水平差别较大但是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也许我们能从德国的打分制度中得到一些启迪六、重视学术研究自19世纪柏林大学创建伊始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就将学术研究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德国大学后来都秉承了这种传统在以“造就学术研究接班人”为目标的博士生培养阶段这一点尤为明显博士生在学校里往往是以研究助手、而并非学生的身份存在的德国高等教育理念认为在这一阶段应当培养博士生独立思考学术、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培养方式上绝对不能象培养硕士生那样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这种思想在制度上的体现是:德国大学的博士生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江门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电生理知识培训课件
- 电焊课件模板
- 北中高三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北京高考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3-Oxoeicosa-cis-cis-11-14-dienoyl-CoA-3-Oxoeicosa-cis-cis-11-14-di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海物理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高温用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保利地产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考山脉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 制钵机的设计(机械CAD图纸)
-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 艾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LCM不良命名规范
- 《融资租赁业务介绍》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