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荦年谱.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荦年谱.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荦年谱.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荦年谱.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荦年谱.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宋荦年谱 研 究 生 刘万华 指导教师 李复波 教授 年级 二 五级 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 历代文学文献研究 内容提要 宋荦 1634 1713 字牧仲 号漫堂 又号西陂 别自署绵津山人 沧浪寓公 西陂 放鸭翁 西陂居士等 河南商丘人 年十四 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 康熙三年 授黄州通 判 历官江西 江宁巡抚 以吏部尚书致仕 康熙五十二年卒 年八十 荦能诗文 工书 画 精鉴赏 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 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 故对其行迹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 本年谱搜集宋荦生平事迹 师友交游 并加以考辨 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 基本理清了宋荦的生平行迹 对一些史传错误或历来论述欠详的问题加以辨释和 补正 二 对谱主生平交游作以搜集考证 在此基础上将与谱主有关之人的生平情况加以梳 理 三 注重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排比 以求对相关问题研究能起到基础性的资料作用 本谱共分以下两个部分 凡例 以说明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年谱 正文按年编排谱主生平行迹 注解加以举证说明 考误辨疑 关键词 宋荦 年谱 清代 ii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of song luo graduate liu wanhua thesis advisor li fubo professor grade 2005 major chinese classic philology direc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philology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abstract song luo 1634 1713 alias muzhong with poetic names mantang and xibei his other alternative names were person of mianjin mountain canglang pavilion master of duck raising and xibeijushi a kind of assumed name he was born in shangqiu henan province in 1634 when he was 14 years old he served as shiwei a kind of official title he was granted as tongpan a kind of official title in huangzhou 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kangxi emperor the second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1664 and then as xunfu in jiangxi and jiangning an official who was in charge of the two provinces and then as libushangshu an official who took charge of the staff personnel department until he resigned from his official post he died at the age of 80 in the fifty second year of the kangxi emperor 1713 he was adept at poem handwriting and drawing and was well known for his poems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any scholars and poets traveled and made friends with him at that time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tries to widely collect the data of song luo s life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sort out verify and finally make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m the main studies are as follows i basically sorting the chronology of song luo s life experiences and having made some explanations and proofreading about some non detailed and ambivalent issues ii making some col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on the intercourse of song luo s and others related experience of his mentor and friends as well iii attaching to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related data so as to play a fundamental and data availed role in song luo s research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the common examples making some explanations towards exam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isting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making the chronicle by listing song luo s life and experiences and writing the items beneath the outlines to make detailed comments key words songluo chronicle biography qing dynasty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西师范 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 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凡 例 一 本谱用干支纪年 所记年月日以郑鹤声 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 为准 并于年份下注 明公历 以便于今人阅读 谱文纪事以时间先后为序 日期确定者按日为记 无确定日期 按月为记 无确定月份者按季节为记 季节亦不定者附于年末 一 本谱以目见的宋荦著作 如自撰 漫堂年谱 西陂类稿 等 为基础 通过对各类 文献的爬梳剔抉 互证考索 尽可能详细地勾画谱主生平事迹 反映谱主的思想及创作发 展道路 尤其对其文学创作 学术活动 交游唱和等作较为详细地考订 一 谱中所记宋荦亲友的生卒年月 凡习见而无异说者 一般都不再注明出处 其为一般 工具书所未收 或有异说的 则皆注明出处 间附考辨 一 谱主交游广泛 主要交游人物 凡为学者熟知人物 或史传有载 或有行状 碑铭可 考者 皆列相关资料之索引 以备考察 相关文献资料不作详录 除身世无考者外 一般 非著名人物 皆详录其相关资料 凡出于今人研究 考证所得之结论 悉注明所本 以示 不掠美 未加说明者 属作者考证所得 一 宋荦杂著杂编宏富 版本情况亦很复杂 如见存的 绵津山人诗集 有二十二卷本 二十七卷本 二十九卷本等 以 二十九卷本 为主 西陂类稿 有康熙五十年辛卯 1711 宋氏家刻本 简称 康熙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简称 四库本 光绪四年戊寅 1878 吴元炳刻本 简称 光绪本 民国五年丙辰 1916 宋氏重刻本 简称 民国本 等 康熙本搜罗作品较全 以之为主 还有诗文集单行本存世 各本增删去取情况复杂 为慎 重起见 引文时各本不一致者酌情作必要说明 一 本谱所采 漫堂年谱 资料 以 续修四库全书 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清宋氏漫堂抄本 为主 一 本谱与史料矛盾 记载歧异者 以宋荦自记为准 若确实有误者 间作考订 以免讹 误 一 本谱不设 时事 一栏 一 为阅读方便 醒目 本谱引用文献资料以小注形式出现 一般依次注明书名 卷次 篇名 方志类年号与书名分而置之 年号详于参考文献中 一 本谱所录谱主相关文献 凡其题名过长 使用频繁者皆简略相关称谓 如 西陂类稿 简称 类稿 漫堂年谱 简称 年谱 汤右曾 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吏部尚书宋公荦墓 志铭 简称 墓志铭 但引用他人年谱 传记等时则不加简略 2 宋荦年谱宋荦年谱 崇祯七年 甲戌 1634 一岁 正月二十六日酉时 生于京邸 命名荦 一 父权三十七岁 二 时官吏科给事中 三 生母赵氏十八岁 四 母刘氏二十六岁 五 郝氏十二岁 六 外祖父赵涝丘五十六岁 七 岳父叶廷桂五十岁 八 贾开宗四十岁 张自烈三十八岁 九 徐邻唐三十四岁 十 袁于令三十三岁 吴伟业 纪映钟二十六岁 曹溶二十五岁 方以智 高珩 杜浚二十四岁 周亮工二十三岁 顾炎 武二十二岁 龚鼎孳 宋琬二十一岁 徐作肃十九岁 魏象枢十八岁 侯方域 施闰章 尤侗十七岁 梁清标 孙枝蔚 宗元鼎十五岁 梁熙十三岁 刘体仁 汪琬十一岁 陈维 崧十岁 计东十岁 姜宸英 田兰芳七岁 梁佩兰 朱彝尊 董以宁 丘象升六岁 十一 徐乾学 彭孙遹四岁 王翚 方象英三岁 十二 王士禛 曹贞吉一岁 一 年谱 卷一 明崇祯七年甲戌 荦以正月二十六日酉时生于京邸 命今名 中华大 典 清文学部一 宋荦 收汤右曾撰 墓志铭 生前甲戌正月二十六日 二 文康公年谱 明崇祯 甲戌七年 先文康三十七岁 春正月次子荦生 三 年谱 卷一 明崇祯七年甲戌 先文康官吏科给事中 四 类稿 卷三十 先生母赵太孺人行略 年十八 育不孝荦 太孺人生于万历丁巳年十 二月十七日子时 卒于康熙己酉年十月二十二日丑时 五 类稿 卷三十 先母刘夫人行实 夫人享年六十有二 以万历戊戌年二月十一日辰时生 以顺治己亥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卒 以文康公官诏封夫人 六 类稿 卷三十 庶母郝太孺人行略 太孺人生于明天启癸亥正月初六日 卒于康熙乙丑正 月初八日 享年六十有三 七 类稿 卷二十八 跋外祖涝丘赵公像 此荦生母赵淑人之考涝丘公七十六岁像也 康 熙癸卯十月 以微疾终 享年八十有五 案 由此推之 则赵涝丘生于明万历七年 公元 1579 年 是年五十六岁 八 邵长蘅 青门剩稿 卷六 明少司马叶公家传 以顺治三年十月日 殁于逆旅 年六十二 计东 改亭集 卷十四 前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叶公墓志铭 生万历十三年乙酉 十一月十八日 顺治丙戍 将归里 十月十九日午时次衢州 卒于逆旅 九 芑山文集 卷三 自撰墓志铭 烈张氏 字尔公 芑山其号也 万历己酉 年十三 受业仲思袁先生 万历己酉是 1609 年 是年十三 本年当为三十八岁 十 刘榛 虚直堂文集 卷九 蔡徐两先生传 三人最幼者邻唐 字迩黄 晚年别号我庵 世所 称我庵先生者也 先生颖敏非两兄比 而父教益严于两兄 崇祯己卯 上虞先生试乡闱 已中式 3 是时 先生年三十 我庵先生少上虞一岁 同几席学 同传 尚书 业 才名同噪于时 而我 庵先卒 卒年六十九 又四年 上虞先生卒 由此可知 徐邻唐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己卯 1611 卒 于康熙十八年庚申 1679 十一 董以宁 正谊堂集 答陈其年书 仆因念足下更长于仆五年 其年生于明天启五年 1625 则董以宁是年六岁 十二 据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王翚生于明崇祯五年 1632 二月二十一 方象英 健松斋续集 卷二 七十自序 往辛未秋 余虚度六十 辛未 为康熙三十年 1691 则方象英生于崇祯五年 崇祯八年 乙亥 1635 二岁 父权调工科右给事中 疏请特设重臣于涿州 通州 一 四月十二日 夫人叶氏生 二 十月 父权疏给贫军布花 调兵科左给事中 三 是年 刘榛生 一 文康公年谱 二 类稿 卷三十一 亡室叶淑人行实 三 文康公年谱 崇祯九年 丙子 1636 三岁 五月 父权外补山西副使 荦随任 一 十月 父权刊 三垣疏稿 四卷 二 十月十四日 阎若璩生 三 一 文康公年谱 明崇祯 丙子九年 先文康三十九岁 夏五月 补山西按察司副使 年 谱 卷一 明崇祯八年 五月 先文康外补山西副使 荦随任 案 二者记载相差一年 文康公年谱 成书早于 漫堂年谱 当依其为准 二 文康公年谱 三 张穆 阎潜丘先生年谱 崇祯十年 丁丑 1637 四岁 五月 父权请终养 携家归里 一 七月 父权构亭西郊 摹刻五老像于碑 五老者 宋太子少师杜衍 侍郎王涣 司农 卿毕世长 郎中朱贯 冯平 二 一 年谱 卷一 文康公年谱 二 文康公年谱 崇祯十一年 戊寅 1638 五岁 里居 崇祯十二年 己卯 1639 六岁 里居 九月二十三日 弟炘生 一 4 一 商丘宋氏七编家乘 卷二 崇祯十三年 庚辰 1640 七岁 里居 商丘大饥 人相食 父权蓄养无主童子百余人 一 冬 长姐年十五 归于侯虑 二 一 文康公年谱 商丘县志 卷三 二 文康公年谱 冬 长女归于侯氏 自注 名虑 明太常卿执蒲公子 同书天启七年谱 夏四月 长女生 母李氏 崇祯十四年 辛巳 1641 八岁 里居 入塾读书 父权为取字曰牧仲 一 六月 叔祖母刘氏卒 二 一 年谱 卷一 二 年谱 卷一 文康公年谱 夏六月 从王母刘氏卒 案 刘氏为荦叔祖渥配也 同祖母丁氏嫠居三十年 崇祯十五年 壬午 1642 九岁 二月 父权葬叔祖母刘氏 一 三月 李自成起义军逼近归德城 二十七日 城陷 随父权渡黄河 寓于山东曹县 兄焞年十二 亡 二 六月 迁寓山东成武县 父权买田躬耕之 三 九月 随父权迁寓江南镇江 四 游北固山甘露寺 五 一 文康公年谱 二 文康公年谱 春三月 寇李自成破宋 先文康负母丁太夫人避寇渡河 寓于曹 长子焞亡 先文康曰 老母无恙足矣 遑恤其子 类稿 卷二十六 记壬午脱难始末 明末 李寇披猖中 州 大河以南无乐土 岁壬午三月二十五日 贼逼归德 先文康公同守令及诸乡老登陴死守三日 力不 支 城陷 贼大肆屠戮 公自拟必死 家且破 顾独不得一见丁太夫人为恨 忽晋人为贼者 喘遽 遍 索公 既见 曰 公非宋公耶 吾活公 即引至营 掘小窖匿公 戒卒守护 而自引予仆丘山贾进孝 入城 遍求太夫人 刘夫人及家口 俱至 得保全无恙 予时年九岁 随乳母仓皇走匿民舍三日 文 康公年谱 崇祯四年 春正月 长子焞生 母李氏 三 文康公年谱 四 年谱 卷一 五 年谱 卷一 康熙八年 三月 抵淮 还 游金山 北固山 念二十七年旧游地 慨 然久之 西陂类稿 卷二 蒋母楼稿 有 重游北固山甘露寺从礀道过放生池慨然有作 案 由康熙八年上溯二十七年为本年 此游当在避乱寓居镇江之时 5 崇祯十六年 癸未 1643 十岁 正月 迁寓京口 父权刊 白华堂诗 一 三月二十七日戍时 弟炌生 二 八月 父权起补大名道副使 三 十月 二姐年十五 归于侯懃 父权调顺广道 四 十二月 父权调遵化 宋荦俱随任 五 是年 荦精骑射 六 生乱离中 幼失学 又往来边塞戎马之场 好骑恶马 习射猎 常飞骑误坠眢井中 遇田夫救之出 一日追黑白兔 出塞外百里 不移时 还 七 一 文康公年谱 二 类稿 卷三十 亡弟介子行状 三 文康公年谱 案 年谱 载宋权起补大名道在三月 四 文康公年谱 案 同书 崇祯三年 春二月 二女生 母李氏 是时年十五 五 文康公年谱 年谱 十二月 先文康调遵化道 荦俱随任 六 计东 改亭集 卷五 赠宋牧仲序 年十岁精骑射 七 年谱 卷一 案 年谱 将此事系于顺治元年 误 筠廊偶笔 卷上 余性喜射猎 十 岁时 随先文康公于喜峰口 飞骑逐黑白兔至塞外 得兔而返 清稗类钞 技勇类 宋牧仲尚书荦 精骑射 百部穿杨 百发百中 十岁随其父文康公于喜峰口 飞骑逐黑白兔 至塞外 得兔而返 顺治元年 甲申 1644 十一岁 三月 父权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巡抚顺天 到任甫三日 李自成起义军陷京师 遣 将黄锭等略地至遵化 勒兵诛之 适清军入关 宋权因籍所部降清军 一 五月 父权疏请解官归里 不许 二 六月 诏巡抚如故 父权上 治平三策 一曰 请崇祯庙号 一曰 裁加派财赋 一曰 牧散佚人才 宋荦随任 三 七月 通州凤河营一带 祁得珍等作乱 父权讨平之 宋荦侍行 回经石门 游汤泉 四 十二月 父权荐地方人才李孔昭 杜立德等十二人 五 始能制义 诗歌 六 一 文康公年谱 年谱 卷一 类稿 卷二十六 记文康公遵化平伪始末 二 文康公年谱 三 文康公年谱 年谱 卷一 四 文康公年谱 年谱 卷一 五 文康公年谱 六 计东 改亭集 卷五 赠宋牧仲序 十一能制义 诗歌 顺治二年 乙酉 1645 十二岁 6 随父权游览独乐寺 一 遵化城东北隅有泉 父权开府畿东日易名练 暇日筑亭种树 与宾客泛舟游宴其间 二 奉父权庭训从事声律 三 随父权寓长安 见大内所藏龙盘 四 父权为属吏萧五云作 十友图 五 是年七月初一 洪升生 六 一 类稿 卷五 回中集 独乐寺二首 注云 先文康开府渔阳日 曾携荦来游 今三十六年 矣 宋荦此诗作于康熙二十年 逆三十六年则在本年 二 类稿 卷八 漫堂草 重过遵化练泉恭步先文康韵 有序 序云 遵化城东北隅有泉 澄澈流周于隍 旧名乌龙 先文康开府畿东时 易名曰练 暇日筑亭种树 与宾客泛舟游宴其间 曾有 泉上作 后入相 诸将士置酒饯别 公复留断句一首 刻石置泉上 时为顺治二年 荦方稚龄 三 类稿 卷二十七 漫堂说诗 余年十二 即奉先文康庭训 从事声律 案 年谱 卷 一 顺治 三年丙戌 余十三岁 学声律 学诗 漫堂说诗 成书早于 年谱 当依其记载为准 四 筠廊偶笔 卷上 顺治二年 余随先文康寓长安 见大内所藏龙盘贮一箧中 一角五爪 五 类稿 卷二十八 文康公十友图跋 此卷本朝初年开府畿东时 为属吏萧五云氏作 记 荦童子时 于渔阳官舍见公醉后泼墨 题为 十友图 六 章培恒 洪升年谱 顺治三年 丙戌 1646 十三岁 父权擢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 宋荦随任 一 七月二日 上出大内历代珍藏书画赐廷臣 父权以大学士蒙赐 二 十月十九日 岳父叶廷桂次衢州 午时卒 三 一 文康公年谱 年谱 卷一 徐作肃 偶更堂文集 卷下 太子太保国史院大学士赠少保谥 文康宋公墓志铭 二 筠廊偶笔 卷上 三 改亭集 卷十四 前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叶公墓志铭 顺治丙戍 将 归里 十月十九日午时次衢州 卒于逆旅 顺治四年 丁亥 1647 十四岁 随父权居京师 三月 宋荦尊谕入朝为三等侍卫 一 作 驾出 驾入 赐宴 诗 二 九月 上大羽猎 宋荦自午门前乘马佩刀矢 扈跸行 历文安 霸州 西山 凡二旬 而返 还经桑干河 天寒水缩 尚数丈余 扬鞭大呼 跃马而过 上顾之色喜 途次 蒙 赐鵰羽箭五 三 作 大猎 诗 四 十月 迎娶同邑叶氏 五 7 一 年谱 卷一 墓志铭 公年十四 例以大臣子入宿卫 清史稿 卷二七四 宋荦列传 顺治四年 荦年十四 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 二 三诗俱写扈从及御宴之事 故当为此时之作 驾出 驾入 二诗见于 绵津山人诗集 卷一 古竹圃稿 晚年编 西陂类稿 时删去 三 年谱 卷一 今世说 卷六 豪爽 世祖章皇帝 尝猎 过滹沱河 宋牧仲从行 时天 大寒 河冰阔二丈余 宋扬鞭大呼 一跃而渡 上壮之 四 西陂类稿 卷一 古竹圃稿 大猎 讲武天王事 观风圣主心 三驱宽肃杀 八骏鄙荒淫 龙幄留中野 霓旌出上林 佽飞随卫士 夙昔荷恩深 当为此次扈从之作 五 年谱 卷一 文康公年谱 冬十月 次子荦娶妇叶氏 叶氏 商丘人 父廷桂 明天启 进士 官至兵部左侍郎 顺治五年 戊子 1648 十五岁 上命内大臣 率侍卫诸臣赴内院 同大学士考察 试书一纸 分别文武 文以通判 州判 武以都司 守备用 宋荦拔第一 应授通判 父权以其弱龄 不谙政事 乞停铨 督令读书 候乡试 诏允 一 得清羸之疾 二 九月十七日 孔尚任生 三 十二月二十三日 祖母丁太夫人卒 四 一 年谱 卷一 案 上谕在四年十月已下达 王先谦 东华录 顺治九 载 顺治四年冬 十月 己丑谕入朝侍卫 各官子弟内 通文理者 吏部酌用 寻部议监生以通判用 廪生附以州同用 有未入庠者以州判用 从之 时宋荦年十五岁 拟监生以通判用 二 年谱 卷一 余自罢侍卫以来 得清羸之疾 三 袁世硕 孔尚任年谱 四 商丘宋氏七编家乘 卷二 庶丁氏 明封太孺人 旌表节妇 清谕祭 奉旨合葬 赠一品 夫人 生万历戊寅四月十四 卒顺治戊子十二月二十三 享年七十一 顺治六年 己丑 1649 十六岁 随父权居京师 二月 父权总裁会试 一 是科 施闰章中进士 出宋权门下 宋荦约在此时与之订交 二 五月 父权京师别墅枯兰复花 集同乡诸先达暨子姓赏之 时王铎在坐 援笔画兰为 长卷 并跋于后 时宋荦年十六 侍立旁观 三 时同观画者有梁云构 黄甲第 张缙彦 张鼎延 薛所蕴 傅景星 刘昌 宋之城等 同饮三槐下 四 十月 父权加太子太保 五 十一月 随父权归里 葬丁太夫人 六 遍交天下士 斐然有令名 七 8 一 文康公年谱 二 施侍读年谱 施愚山文集 卷二十六 书宋文康公手迹后 章己丑释褐 获出文康夫子 门下 荦始交施闰章已无时间可考 或约于此时 施闰章 1618 1683 字尚白 号愚山 又号蠖斋 安徽宣城人 顺治六年进士 授主事 因试高等 擢山东提学使 诗与宋琬齐名 被王士禛目为 南施 北宋 有 施愚山全集 三 类稿 卷二十八 跋王文安公 梦园书画录 卷十六 王文安公枯兰复花图 长卷 亦载此文 四 梦园书画录 卷十六 王文安公枯兰复花图长卷 载王铎跋曰 己丑五月夜 同观画梁眉 居 黄于石 张坦公 张玉调 薛行坞 傅梦桢 刘瀛洲 宋牧仲 宋赤城 主人玄平号雨恭 时同饮 三槐下 王铎 1592 1652 字觉斯 河南孟津人 明天启二年进士 授编修 官至礼部尚书 东阁大 学士 入清 又授礼部尚书 博学好古 工诗文 善书 兼画山水梅竹 有 儗山园帖 卒赠太保 谥文安 清史列传 卷七十九有传 梁云构 1649 字眉居 河南兰阳人 官至户部右侍郎 卒赠 右都御史 谥康僖 黄甲第 生卒年无考 字于石 河南洛阳人 曾官东阿令 张缙彦 1661 字 坦公 河南新乡人 明崇祯四年进士 授知县 官至兵部尚书 先迎降李自成 自成败走后降清 又南 投明弘光帝 南京陷落后 再降于洪承畴 入清官至工部侍郎 降授江南徽宁道 顺治十七年 坐编刻 无声戏 自称 不死英雄 籍其家 流寓宁古塔而死 张鼎延 1659 字玉调 河南永宁人 降清 官至兵部右侍郎 薛所蕴 1600 1667 字子展 河南孟县人 抱素子 明崇祯戊辰进士 入清 朝 历官礼部左侍郎 为官清廉 仕宦三十年 家无遗金 所著有 澹友轩集 桴庵集 等 案 据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康熙六年丁未 公元 1667 年 三月初六日 薛所蕴卒 年六十八 故得出其生 卒年 傅景星 1669 字梦桢 河南登封人 明进士 入清 官工部右侍郎 刘昌 1654 1670 字瀛洲 河南祥符人 明天启乙丑进士 历任陕西三原县 直隶元城县 举卓异 考浙江道御史 寻补 户科给事中 入清 授太常寺少卿 迁太仆寺卿 历刑部尚书 持法平允 葬亲假满 补工部尚书 晋 少傅 卒谥勤禧 案 据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康熙九年庚戌 公元 1670 年 六月 昌卒 年七十 七 故得出其生卒年 宋之城 字赤城 诸生 荦族侄 五 文康公年谱 六 文康公年谱 十一月 归里 葬丁太夫人 年谱 随先文康公归里 葬丁太夫人 七 计东 改亭集 卷五 赠宋牧仲序 顺治七年 庚寅 1650 十七岁 四月 父权还朝 一 十月 因上颁赐书画以崇文寓规导 父权重刊米芾 宝章待访录 二 约此年王铎为撰 古竹圃稿序 称荦为诗 受铸于唐音调 并勉励 不贵与人争一 旦之名 而臧修潜德 且不仅仅以 一能诗之人 期望之 三 一 文康公年谱 二 文康公年谱 冬十月 重刊米芾 宝章待访录 自注 因颁赐书画以崇文寓规导也 三 王铎 古竹圃稿序 公卿大夫之子弟 蹋鞠击剑按瑟饮燕而已 商丘牧仲独不相从 何也 9 其迂疏不近人情耶 其握算持筹而求厚实耶 若然 则牧仲即杜门拥膝耗日磨月 亦何异于蹋鞠击剑按 瑟饮燕辈哉 盖牧仲学书学诗 学经生应制义 而诗受铸于唐 音调清新 范我驰驱 游意乎无穷之次 方额额焉 奚暇蹋鞠击剑按瑟饮燕以及握算持筹为耶 迹而视之下帘静居 即谓之迂疏不近人情也 不 亦宜欤 牧仲勖诸不贵与人争一旦之名 而臧修潜德 千秋不朽之业具见于此 牧仲仅仅一能诗之人也 耶 案 此文 绵津山人诗集 西陂类稿 除四库全书本 俱收入卷首 写作年月无考 据文意或 作于是年 顺治八年 辛卯 1651 十八岁 三月 父权致仕 一 五月十四日 长子基生 二 七月 妹许字刘士元 三 八月 父权携家归里 修西郊亭 重刻五老遗像 延故人贾开宗 门人侯方域校文赋 诗 宋荦与焉 四 荦与侯方域 贾开宗 徐作肃 徐世琛 徐邻唐 重修雪苑旧社 侯方域为撰 雪苑 六子社序 称赞荦 年少有异材 五 是时 河南巡抚吴景道知侯方域 豪横 又以布衣参弘光将帅军事 且其父恂隐居 明降清大臣多欲恂出裸将 河南抚按亦交章论荐 恂坚谢不起 将案治方域及恂 父权从 中调解 语景道 公知唐有李太白 宋有苏东坡乎 侯生 今之李 苏也 景道笑而止 有司命方域应河南乡试 事方解 六 侯方域 徐作肃应河南乡试 方域中副榜贡生 作肃中式举人 七 荦清羸之疾至此益甚 遂药饵终身 豪气不复往日 八 一 文康公年谱 春三月 致仕 案 关于宋权致仕 清史稿 宋权 云 八年 条陈时 政 又言宜复设巡按 给事中陈调元 王廷谏等劾权前后两端 且追劾其母丧未除 入闱主试 下部议 权老病宜罢归 遂命致仕 类稿 卷一 嘉禾堂稿 中 送胡去骄七十四韵 辛卯夏五月 先子遂 勇退 言权致仕于五月 二 商丘宋氏七编家乘 卷二 三 文康公年谱 秋七月 三女许字刘氏 自注云 名士元 刑部尚书刘公昌子 四 文康公年谱 八月 归里 修西郊亭 重刻五老遗像 延故人贾开宗 门人侯方域校文赋 诗 荦与焉 召故旧会饮 贾开宗 1595 1661 字静子 别号野鹿居士 河南商丘人 明季诸生 尝 北游燕齐 南游吴越 结交天下磊落奇人 弘光时 入刘泽清幕府 见其所为 不肯受职 入清 常往 来徐淮间 为雪苑六子之一 有 溯园全集 行世 侯方域 1618 1654 字朝宗 河南商丘人 侯恂 子 少时为复社 几社诸名士所推重 与方以智 冒襄 陈贞慧号明末四公子 弘光时 以不受阮大铖 笼络 险遭迫害 夜走依总兵高杰 得免 又曾入史可法幕 入清 应顺治八年乡试 中副榜 文章富 才气 与魏禧 汪琬号清初古文三大家 有 壮悔堂文集 四忆堂诗集 清史稿 文苑传 有传 国朝三家文钞 有荦为撰 侯方域本传 五 年谱 卷一 八月 先文康延故人贾静子先生开宗 门人侯朝宗方域 与荦讲习诗文 里 10 中旧有雪苑社 又名应社 以应江南复社 故名 鼎革后 风流云散 独二公在 复邀徐恭士作肃 来 玉世琛 徐迩黄邻唐及余 为雪苑六子社 朝宗为之序 侯方域集校笺 卷十一 雪园六子社序 乙酉 余自吴返 贾子自淮阴归 两徐子相见唏嘘 言及学院旧事 留连者久之 于是三年焉 而徐子邻唐者出 徐子 宿儒之 是吾昔者雪园四子之所未及收也 于是五年焉 而宋子荦学成于 燕而以至 宋子年少有异材 是吾昔者雪园四子之所未及见者也 于是相于左之右之 朝夕而切磨之 又二年焉 而六子之社以成 侯子曰 吾昔者雪园四子 不可追矣 求之三年焉 而得一徐子焉 求 之五年焉 而得一宋子焉 又二年焉 而合徐子 宋子与吾四子者 而乃为六子焉 然则社之以六子名 也 夫岂存乎见少哉 徐邻唐 1601 1669 字迩黄 号我庵 河南商丘人 顺治岁贡生 善古文 晚年专研理学 主讲范文正公书院 雪苑六子之一 卒后刘榛等为编 徐迩黄先生制义 我庵语略 等 案 关于雪园六子社成立时间 各种记载颇有异议 主要因为 雪园六子社序 记载之时间颇为隐 晦不清所致 乙酉为顺治二年 1645 于是三年焉 于是五年焉 又二年焉 这三处记载极易 引起歧义 一为顺治八年 一将三者叠加为顺治十年 王树林在 侯方域集校笺 中将 雪苑六子社序 一文系于顺治十年 即是用了此法而得 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 于是五年焉 而宋 子荦学成于燕而以至 如果能确定宋荦归里时间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考之 文康公年谱 漫堂年 谱 荦归里有两次 顺治六年十一月和顺治八年八月 若为后者 则雪园社成立于顺治十年 若为前 者 则雪园社成立在顺治八年 与 漫堂年谱 记载一致 又 刘榛 虚直堂文集 卷十四 徐恭士墓 志铭 君与朝宗 静子 迩黄 牧仲及其兄子世琛为六子社 时予年方十七 榛生于崇祯八年 1635 其 年十七 在顺治八年 1651 徐作肃 偶更堂集 卷首载刘榛 徐作肃传 顺治辛卯 作肃登 贤书 方域复修社事 而益以徐邻唐 世琛 宋荦为六子 加之 漫堂年谱 中当事人的记载 足能 证明重修雪园社在顺治八年八月 侯朝宗撰 雪园六子社序 也当作于此时 王树林及 侯方域年谱 将 雪园六子社序 系于顺治十年 误 六 侯方域集校笺 附 侯方域年谱 国朝三家文钞 首 侯方域本传 国初 河南抚军某 公廉知方域豪横状 将案治 先太保文康公方家居 从容语抚军曰 公知唐有李太白 宋有苏东坡乎 侯生 今之李 苏也 抚军笑而止 后有书与荦曰 方域叨受太保公深知 常援其难 指此事也 七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案 刘榛 虚直堂文集 卷十四 徐恭士墓志铭 流寇既险郡城 霖苍 恭士哥徐作霖 与社中诸君子多以死殉 君退耕于城南之野 无意当世事 有劝驾者 笑谢之 顺治辛卯 朝宗密与陈将军谋 诱之出 嗾数人掖拥而趋 强入闱 遂荐贤书 但邓之诚先生在 清 诗纪事初编 卷八则云 方域命力士劫徐作肃入试 此事世人不知之 然则方域应试非被迫也 八 年谱 卷一 余自罢侍卫以来 得清羸之疾 至是 益甚 遂药饵终身 曩时羽林期门豪 气 刬除略尽矣 顺治九年 壬辰 1652 十九岁 里居 二月 弟炌以荫入监读书 一 作 戚家堰 二 11 三月十八日 王铎卒 五月 同侯方域 贾开宗东村观刈麦 作 东村刈麦同侯朝宗贾静子赋 三 六月十二日 父权卒于家 赐祭九坛 造葬 赠少保兼太子太保 给与诰命 荫弟炘 中书舍人 四 六月 宋荦疾却 与徐作肃握手定交 五 侯方域将其诗集删削 定名为 四忆堂诗集 宋荦为撰 序 六 父权卒后 有人劝荦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侯方域从贾开宗处闻之 有书贻荦 赞其 清 才标映 才气超轶 并亟劝力学笃行 守道读书 多收古今书籍 七 九月末 侯方域有江南之行 临别以诗留赠 八 一 文康公年谱 春二月 荫四子炌入监读书 二 诗云 远树重重杂暮烟 荒滩流水自潺湲 漫言此地行人少 解甲归农始二年 案 集中置于 东村观刈麦同侯朝宗贾开宗赋 前 又有句 解甲归农始二年 故系于此 三 诗中有句云 五月东村麦 芃芃没垄高 案 此诗四库本 西陂类稿 作 东村刈麦 与 他本皆不同 想为四库馆臣窜改所致 四 文康公年谱 商丘宋氏七编家乘 五 徐作肃 偶更堂文集 卷上 嘉禾堂诗序 辛卯 予谬与贤书 受知于少保公门下士 而值 公归 宜当上谒公 因通刺牧仲 然遇牧仲病 不能出见客 友人贾静子者 少保公故交也 而朝宗又 公之门人 当时号为雪园社者 予等不数人在 乃窃闻公命牧仲交予三人 故牧仲及疾却 遂握手于壬 辰之六月 一见尽欢 徐作肃 1616 1684 字恭士 河南商丘人 顺治八年举人 不仕 工诗文善书 计东称其诗能自出机杼 为人落落穆穆 矜重自持 为雪苑六子之一 有 偶更堂集 六 侯方域年谱 方域继文集定名后 又对其诗进一步整理 将少年时期的 晋斋诗集 重新 删削 存诗四十三首 编为一卷 又将崇祯十二年以后诗编为三卷 共四卷而付梓 并将其诗集定名为 四忆堂诗集 作文记之 贾开宗 宋荦序之 案 今见 续修四库全书 影印顺治刊本 四忆堂诗集 前并有贾开宗 宋荦 练贞吉 彭宾四序 共六卷 遗稿 一卷 每卷首都有 同里贾开宗静子 徐作肃恭士 练贞吉石林 宋荦牧仲选注 另 袁行云 清人诗集叙录 卷二 四忆堂诗集 六卷 遗稿 一卷 叙录云 初刻顺治十二年 不知 何据 今见各版本 西陂类稿 均未收此序 当辑入 七 侯方域年谱 将此事系于是时 从文意揣之 似可从 侯方域集校笺 卷三 与宋公子牧 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 尝援其难 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数下交 质以所为文业 仆窃见郡中 自吴 徐二三子凋谢之后 近二十年 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 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仆闻之贾子 曰 诸人以太保既薨 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一如太保在日 以为克似太保者 今公子善 病 体不任衣 太保清节 仆之所谅未有厚赀贻公子也 所谓财与力者 公子自审能之乎 破其业以致 贫 劳其身以致病 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 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夫克似之道 在于守道读书 公 子才气超轶 何施不可 愿且朝夕自爱调病 病愈之后 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 多收古今书籍 以交结 之力 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12 八 侯方域年谱 九月末 离乡南下访友 临行 以诗留别友人 有 徐大邻唐 再别 宋二荦 四忆堂诗集 卷五 再别宋二牧仲 尽此一杯酒 诘朝赋远游 客中过旧国 岁晚付轻 舟 橘柚红渔浦 星辰白蜃楼 怀人殊漭瀁 不敢更淹留 顺治十年 癸巳 1653 二十岁 里居读书 方域有诗赠荦 勉励荦乘少壮多读书 一 春 何杲自京师归金陵 道过商丘 主侯朝宗家 盘桓六日而别 荦与贾开宗 徐作 肃送之以诗 推朝宗为之序 二 十二月十二日 葬宋权于阏伯台 三 一 四忆堂诗集 遗稿 偶作呈宋二 精悍推徐五 飞腾忆贾三 每当穷正变 细与辨青蓝 万卷攻吾短 千秋愧汝谙 幸为乘少壮 努力事幽探 案 此诗在 送何三杲 前 姑系于此 二 侯方域集校笺 卷十一 送何子归金陵序 龙眠何子之归金陵也 道出雪苑 其友人贾子 徐子 宋子送之以诗 而推方域为之序 西陂类稿 卷九 漫堂草 何次德见过漫堂感赋 注云 曩 次德游梁 主侯朝宗家 余同雪苑诸子赋诗赠之 偶更堂集 偶更堂诗稿 卷上 送何次德还金陵何 归自都门 有句云 追随余六日 意绪寄千秋 四忆堂诗集 遗稿 送何三杲 自注 何 龙眠人 回首论交十五年 旧游常自忆龙眠 何杲 字次德 安徽桐城人 案 绵津山人诗集 西陂类稿 皆未收送何次德之诗 可能已佚 三 文康公年谱 冬十二月十二日癸酉 葬于阏伯台之左 年谱 卷一 十二月 为先文 康毕葬礼 顺治十一年 甲午 1654 二十一岁 里居读书 九月 葺东郊古竹圃 刻 古竹圃诗集 一 侯方域 徐作肃等社友常游古竹圃中 樽酒相会 并为之题诗 二 侯方域为撰 古竹圃稿序 赞荦之诗 神苍骨劲 格高气浑 三 孙奇逢贻书荦 劝学 荦因附弟子行 四 一 年谱 卷一 案 这是宋荦最早的一部诗集 所收诗歌为十四至二十一岁间的作品 前有王铎 侯方域二序 见 存 又据张自烈 嘉禾堂稿序 余由友人贾静子 侯朝宗二子知宋子牧仲 一时名硕士颇推牧仲少好 为诗 诗辄工 牧仲由二子稔知余 然两人相慕不相见也 见牧仲则始今年 已读牧仲近诗 侯 贾二 子皆有序 知此集尚有贾开宗序 今集中未收 二 四忆堂诗集 遗稿 题宋牧仲古竹圃 悠然过竹圃 长夏有清阴 何处孙登啸 偏宜向秀 林 善交翻闭户 高卧本从心 浊酒劳相劝 今知静者深 偶更堂集 偶更堂诗稿 卷上 宋牧仲古 竹圃 胜迹怜无恙 青青十亩阴 凉吹长夏雨 幽入乱鸣禽 养疾封三径 开樽时一吟 知应同潦倒 遇我顾情深 13 三 侯方域集校笺 卷十一 宋牧仲诗序 此文亦见于 绵津山人诗集 西陂类稿 除四库 全书本 卷首 题作 古竹圃稿序 四 年谱 卷一 孙奇逢 1584 1675 字启泰 号钟元 学者称夏峰先生 直隶容城人 明万 历二十八年举人 入清 讲学嵩山 居河南辉县苏门之夏峰 凡二十五年 屡征不起 有 夏峰集 等 顺治十二年 乙未 1655 二十二岁 五月 为江南之游 道滁州 访醉翁亭 琅琊寺 一 月底 抵金陵 二 六月 与张自烈 杜浚 康范生 吴濯时 陈允衡 董以宁会于秦淮 赋诗纪事 过 高座寺 访无可大师 即方以智 游牛首 献花岩 燕子矶诸胜 三 张自烈为撰 嘉禾堂稿序 四 购秘书名迹甚富 五 有诗 乌江 六 为胡贞开题画 有诗 题胡循蜚画石 七 至芜湖 与萧云从 唐允甲诸人会于识舟亭 还经采石矶 欲登天门 以风驶 扬帆 而过 八 七月 返里 九 有诗赠汪孟初山人 十 冬 郭卧侯归沐 荦以诗送之 十一 一 年谱 卷一 案 类稿 卷一 嘉禾堂稿 中 宿州道中 过凤阳 夜发大山铺至关山 作 琅琊寺 归云洞 楚江曲 均为途中之作 二 年谱 卷一 案 江南曲 咏史二首 偶成 均未到金陵之作 其中 咏史二首 见 类 稿 卷一 嘉禾堂稿 中 其它二首仅见 绵津山人诗集 卷二 当是入 类稿 时删去 三 年谱 卷一 张自烈 1597 字尔公 号芑山 江西宜春人 入清 累征不就 晚年卜居 庐山 有 四书大全辨 古金文辨 等 杜浚 1611 1687 字于皇 号茶村 湖北黄冈人 有 变雅 堂诗集 康范生 字小范 崇祯己卯举人 晚居金陵 授徒撰书 卒于里 吴濯时 字汉若 陈允衡 1673 字伯玑 江西建昌人 侨寓金陵 编 国雅 徐世溥遗文 等 撰 爱琴馆集 等 董以 宁 1629 1669 字文友 号宛斋 江南武进人 诸生 博学工诗文词 有 正谊堂诗文集 蓉渡词 等 方以智 1611 1671 字密之 号鹿起 安徽桐城人 入清为僧 名大智 字无可 别号弘智 愚 者大师等 明崇祯进士 复社名士 明末四公子之一 学问广博 有 通雅 药地炮庄 浮山集 等 案 绵津山人诗集 卷二 嘉禾堂稿 中 赠无可大师 夏日同杜于皇康小范陈伯玑董文友倪闇 公过高座寺访无可大师复至万松庵访张尔公吴汉若即事有作 二诗 皆为此时之作 类稿 删去 赠 无可大师 四 张自烈 嘉禾堂稿序 余由友人贾静子 侯朝宗二子知宋子牧仲 一时名硕士颇推牧仲少好 为诗 诗辄工 牧仲由二子稔知余 然两人相慕不相见也 见牧仲则始今年 五 年谱 卷一 14 六 诗云 落日乌江系小舟 拔山气势想当年 次于 夏日同杜于皇康小范陈伯玑董文友倪闇公 过高座寺访无可大师复至万松庵访张而公吴汉若即事有作 后 当为此时之作 七 诗云 知君不尽西湖兴 特写飞来第一峰 此诗次于 乌江 之后 又后有诗 寄胡循蜚 非家居之作 或为此时之作 胡贞开 字循蜚 生平事迹无考 八 年谱 卷一 类稿 卷二十六 记 谪仙楼题名 予识萧尺木在顺治乙未 萧云从 1596 1673 字尺木 号默思 又号石人 无闷道人等 安徽芜湖人 复社名士 入清不仕 又擅绘 事 为清初著名画家 撰有 易存 杜律细 诗文集 梅花堂遗稿 等 唐允甲 字祖命 号山次 一号耕坞山人 江南宣城人 在明官中书舍人 工诗善书法 亦为复社名士 有 耕坞山人集 九 年谱 卷一 十 嘉禾堂稿 有诗 赠汪孟初山人 石耳山中七十翁 往来梁苑鬓如蓬 可怜大有吟诗癖 一日新篇满一筒 由诗句看 当为家居之作 汪孟初 生平事迹无考 十一 类稿 卷一 嘉禾堂稿 中 送郭卧侯给谏还白门 有句云 承恩给事新归沐 此日褰 惟雪正飞 梁苑可能留赋草 江乡未许恋渔矶 此诗亦为家居之作 时在 雪正飞 的冬日 顺治十三年 丙申 1656 二十三岁 刻 嘉禾堂诗集 一 与刘榛定交 二 计东客游中州 过商丘 荦由徐作肃得交东 二人遂定交 三 计东有 赠宋牧仲序 许以 天下非常俊杰之士 四 七月初八 次子至生 五 秋 有 西风 诗 六 有诗寄胡贞开 七 一 年谱 卷一 案 此集前有张自烈序 集中见收 另外 还有徐作肃序 集中未收 见于 偶更堂文集 卷上 徐序云 予时时过牧仲斋中 即其祖若父所读书处 而嘉禾适产其庭 遂以名篇 起初是集所收为顺 治十二年南游之作 但未见原刻本 不知收录情况 今见 绵津山人诗集 和 西陂类稿 所收诗作已 超出这一范围 最明显的如 送胡去骄七十韵 有句 丁酉孟秋月 与尔倏然值 丁酉乃顺治十四年 可能是康熙二十七年刻 绵津山人诗集 时有所删并 二 刘榛 虚直堂文集 首宋荦 序 云 予与山蔚论交于丙申 刘榛 1635 1690 字山蔚 号董园 河南商丘人 诸生 工文 文笔秀洁 兼擅诗词 性至孝 以不及事父为憾 因名其庐曰 事 庵 有 虚直堂文集 女使韵统 等行世 清史列传 卷七 商丘县志 卷九 文苑 归德府志 人物略四 有传 三 计东 改亭集 首宋荦 序 改亭集 者 亡友计君甫草所为古文辞也 君以能文章早负 盛名 交游皆海内知名士 顺治丙申 客游中州 过予邑 交徐恭士 恭士予石友也 予亦因以定交 计东 1625 1676 字甫草 号改亭 吴江人 年十五补诸生 顺治十四年举顺天乡试 十八年以奏销 案被黜 生平好交游 所交皆贤士大夫 对客议论风发 人目为狂 卒后 至宋荦巡抚江苏 为其刊刻 15 改亭集 前有尤侗所作 传 四 计东 改亭集 卷五 赠宋牧仲序 五 商丘宋氏七编家乘 卷二 六 嘉禾堂稿 中 西风 有句 一夜西风急 闲门落叶稠 青烟收旷野 白日媚穷秋 此诗 次于 送郭卧侯给谏还白门 后 当为是秋之作 七 寄胡循蜚 有句 忽忆西湖客 端居岁月淹 此诗次于 西风 之后 姑系于此 顺治十四年 丁酉 1657 二十四岁 六月 入京 一 与侯抃 王锬同处逆旅 并与计东时相过从 二 七月 与胡去骄订交 三 约于此时与谢尔元订交 四 八月 应顺天乡试 不第 五 与前辈孙承泽 王崇简 熊伯龙 宋征舆诸人时相过从 为文酒之会 六 二十六日 三子陆生 七 十月 返里 八 归途作 过卢沟桥 涿州道中 宿金堤驿有感步申凫盟壁上韵 清风店口号 邯 郸道上 山斋 等作 九 计东中举人 一 年谱 卷一 二 计东 改亭集 卷十四 贡士侯君墓志铭 丁酉夏 予遇君燕市 君与王锬 宋荦同逆旅 每招予酒酣 予与王 宋皆慷慨为大言 为调笑 起舞 属君 君凝然不苟言笑 侯抃 字辅之 河 南商丘人 执蒲子 方域叔父 子方至 宋荦婿 三 类稿 卷一 嘉禾堂稿 中 送胡去骄七十四韵 丁酉孟秋月 与尔倏然值 夙昔未相逢 一朝快把臂 不遑问出处 先自述家世 胡去骄 生平事迹无考 可能是胡统虞之子 统虞字孝绪 湖南武陵人 秘书院学士 据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统虞卒于顺治十一月二十八日 与诗中 呜呼壬 辰冬 师也复长逝 合 四 类稿 卷十八 清德堂诗 有 余四十七年前与侯官谢孝廉尔元 天枢 订交辇下 后尔元 自柳州司理归 余正判黄州 盘桓数日而别 又二十余年弃世 今其子孝廉清裁令武进 得所著读之 感悼漫赋二首 诗作于康熙四十三 1704 年 订交约于此时 谢尔元 字天枢 五 年谱 卷一 六 年谱 卷一 孙承泽 1592 1676 字尔伯 号北海 又号退谷 退翁 退道人等 山东益 都人 崇祯四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