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二轮复习_第1页
宋元二轮复习_第2页
宋元二轮复习_第3页
宋元二轮复习_第4页
宋元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1 政治 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 2 经济 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3 文化 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的发展与外传 理学有了较大发展 宋词元曲 风俗画成就突出 知识梳理 一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1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中央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 2 地方 把军权收归中央 派转运使把地方财物运往中央 派文臣做地方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加强了中央集权 探究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 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 1 中央 唐朝 继承并完善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之间互相牵制 互为补充 分工协作 提高了行政效率 程序上分割相权 宋朝 设立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但是相权被分割 枢密院掌军权 三司掌财权 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事务上分割相权 2 地方 唐朝节度使权力膨胀 唐末五代出现 藩镇割据 局面 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 收回地方的兵权 行政权和财权 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2 元朝的政治制度 1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2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影响深远 二 宋元时期的经济1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表现 南方农业产量超过北方 苏湖熟 天下足 2 手工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 宋五大瓷窑和景德镇 元代出现青花瓷器 3 商业 1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2 宋朝打破了坊市分界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 3 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三 宋元时期的思想1 隋唐出现 三教合一 2 程朱理学 1 二程 天理 是万物的本原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2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他提出了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3 陆王心学 1 南宋陆九渊 提出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 即 理 也 2 明代王阳明 主张 四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1 科技 1 宋 活字印刷 毕昇 火器 突火枪 和指南针 2 元 郭守敬制成了 简仪 编制 授时历 3 元代王祯的 农书 2 文学戏曲 1 宋词的兴起和繁荣 2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3 元朝散曲和杂剧 3 绘画和书法 宋朝画学兴起 绘画成为商品 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探究 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得以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这些伟大发明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1 条件 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业提出的新要求 促使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用于航海 北宋时 民族政权并立 战争不断 促进了火药武器的研制和发展 2 原因 这是由北宋以后 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和封建经济的封闭性 落后性以及传统观念的保守性决定的 学以致用 1 行政建制 省 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隋唐的三省又称 计相 总管国家财政B 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C 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D 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C 2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 分封制 郡县制B 分封制 行省制C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D 郡县制 行省制 C 3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语出宋真宗赵恒 这首诗不能说明A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 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 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 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D 4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的局面 这反映出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专制皇权的加强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 5 自宋代起 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B 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C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D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6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 山坡羊 中写道 一头犁牛半块田 收也凭天 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 早也香甜 睡也香甜 布农得暖胜丝棉 长也可穿 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 行也安然 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 鱼在一边 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 不是神仙 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小农经济的发展B 租佃关系的盛行C 土地的高度集中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金庸的小说 射雕英雄传 是一部以南宋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的武侠小说 它多次被拍摄搬上荧屏 下列剧中场景设计符合史实的是A 南宋初年 襄阳城内的铁匠普遍流行用焦炭冶铁制造武器B 杨康在发脾气时打碎了一个斗彩花瓶C 黄蓉为讨好洪七公 特意做了当地小吃烤蕃薯D 郭靖到秀水 浙江嘉兴 去接师父 得知苏 湖 常 秀有 天下粮仓 之美称 明代 明代 陕西民谣 我有一只小毛驴 我骑着去赶集 这里的 集 在宋代应属于A 城市B 都市C 草市D 夜市 不习六艺之文 不考百王之典 不综当代之务 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而曰 一贯 曰 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 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 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 宗社丘墟 日知录 中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A 先秦儒学B 魏晋玄学C 隋唐佛学D 宋明理学 1 朱熹说 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是理 又说 有理而后有气 虽是一时都有 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 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 A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B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 从天人感应出发D 从人的本性出发 1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 战国的 清新 六朝的 消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元的 粗壮豪放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百家争鸣 玄学盛行 民主政治 疆域辽阔B 罢黜百家 佛教修行 政治腐朽 行省制C 百家争鸣 佛教修行 国家富强 疆域辽阔D 百家争鸣 分裂战乱 国家富强 少数民族统治 1 一事不穷 则阕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阕了一物道理 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主张 格物致知 提倡研究具体事物 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具有怀疑 创新的科学精神 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A B C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破阵子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三句引文表达了相似的人生追求 这种追求同下面哪一家学派或教派对人的要求是一致的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佛教 1 2007年12月 宋代沉船 南海一号 的打捞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 南海一号 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上发现的是 A 胭脂盒和胭脂瓶B 珐琅瓷瓶 C 瓷器碎片D 铜钱 1 李约瑟在 中国科技史 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 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 个人与社会人 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 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 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 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对人本身的研究 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四大发明 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 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 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 甲 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 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 乙同学的看法 你认为 A 甲正确 乙错误B 甲错误 乙正确C 甲 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