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终结版.doc_第1页
开题报告终结版.doc_第2页
开题报告终结版.doc_第3页
开题报告终结版.doc_第4页
开题报告终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石岩沟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院、系(部) 能源学院 专业及班级 安全0801班 姓 名 XXX 指 导 教 师 XXX日 期 2012年3月30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石岩沟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选题类型设计 一、选题依据: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的比例为70%在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0%。在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初步设想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应逐步下降,由70%以上逐渐下降到65%左右。根据煤炭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6%;煤炭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2.8%。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同比分别增加2.1和1.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不降反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的需求增加,煤炭产量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不断提高,煤炭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但并未实现对灾害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重特大事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对对矿井通风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国家安全管理部门提出了“一通三防”的概念。“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杜绝重大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一) 国内外矿井通风研究现状(1) 国外矿井通风技术现状 国外矿井通风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爱尔兰就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叶片矿井通风机。这台通风机的安装使用使井下通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时起多叶片风机对于发展整个风机技术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该风机部件设计能保证安全可靠,噪音低、易维修,在正常生产时期流量变化条件下,运转效率比较稳定。1949年至1950年之间,丹麦诺迪斯克研制生产了首台运行中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这种风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保持运转状态的高效率的优点。之后这种风机制造技术被美国、俄罗斯以及日本等国家分别引进,从而使动叶可调轴流式通风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风机技术水平发展较快,至70年代初,随着矿井开采的大型化深度化,以及高强度采矿方法和无轨柴油运输设备的广泛使用,使矿井需要的风量和负压大大增加。因此这些因素使现代化矿井需要大型的矿井通风机,来满足大风量和高负压的要求。所以通风机的大型化和高压化在国外有了快速的发展。此时风机的最大直径达到5.38m,风量最大为250万M3/h,负压最大为915mmH2O。但是随着近年二十年来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依赖性较大,工业发展速度放慢,因此对各种大型工业装置的需求骤减。因而风机大型化、高压化程度基本上都停留在70年代的初期水平。与此同时,风机的发展则开始转向以节省能源和防止为目标的高效化、高速小型化、组装化和低噪声化。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风机设计,通风系统优化等方面广泛应用。 (2) 国内矿井通风技术现状目前,我国十分重视煤矿通风安全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和劳动保护法令,并成立了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不断的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走向了法制化的轨道。更重要的是,我国在矿井通风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各类煤矿普遍实现了机械通风,通风系统布置大体能够实现分区通风,在安全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管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推动了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检测监控工作的发展,并编制出了多种通风网络解算、主要通风机选型优化等应用软件。同时开发了一些功能更齐全的智能化通风仪表,其中坏境检测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今后一段时期,矿井通风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一步研究井底风流稳态的同时,注重非稳定流动理论及采空区渗流理论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矿井防瓦斯,防火和控制灾变时期的风流提供理论依据。(2)新型自动化通风参数测试仪表的研发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将更进一步应用到煤矿生产系统中。(3)矿井使用的通风设备将向大型化、高效率和自动控制的这一方向发展。(4)深、热矿井的通风理论以及改善其坏境技术措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这些通风的理论的突破和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型设备的应用,一定会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将会更有效的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完好,对矿井的节能降耗,对矿井的抵抗灾害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见,良好的通风系统和高质量的通风管理制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的系统保障。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是井工开采,因此就需要在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进入煤层,然后在煤层中布置工作面进行生产。与地面作业相比,井底作业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气候条件也非常恶劣。尤其是瓦斯、粉尘、炮烟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通风正是从技术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为矿井创造良好的生产坏境和安全的工作地点,为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提供护航。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有以下3各方面:(1)用机械的或自然的动力,将大量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和设备需要的氧气。(2)用新鲜空气冲淡稀释有害气体和矿尘后拍至地面,以达到保证井下作业坏境保持在规程的规定之中。(3)地面的新鲜空气到达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气候(井下的风速,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作业坏境。通过大学四年的对安全工程的认真了解与学习,我比较系统的掌握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几门重要课程,煤矿地质学、采煤概论、通风安全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等主要课程。我希望在通过对自己在实习单位收集的资料认真阅读和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得阅读,使我的毕业设计能够做的更好质量更高。通过指导老师张老师的帮助和建议,能够使我对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有更好的理解,能够更好的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能够提高我的实践能力。(三) 参考文献【1】吴中力.矿井通风与安全 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2】宁尚根.矿井通风与安全 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3】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4】张长喜.矿山安全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5】严建华.矿井通风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6】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7】叶钟元.矿尘防治.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8】赵全福.煤矿安全手册.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9】STate, Auxiliary and District Recirculation of Air in British Coal Mines , IME , November ,1992【10】金百考.煤矿安全好手册.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11】孙和应,常松岭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1)确定矿井通风系统(2)矿井通风计算和风量分配(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4)选择通风设备(5)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1)第一周至第四周在石岩沟煤矿进行实习,并收集煤矿的资料(2)第五周至第六周查阅相关的资料完成开题报告(3)第七周完成本设计的绪论(4)第八周完成矿井基本概括(5)第九周至十二周完成矿井通风设计(6)第十三周至十四周矿井安全技术措施与环保(7)第十五周完成论文的初稿(8)第十六周与老师沟通完成论文(9)第十七周完成论文的正式答辩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_年 月 日系(学科)审核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