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往高手之路 浅谈业余球友学打羽毛球过程中的几个瓶颈我觉得业余球友在学打羽毛球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期,如果悟性较好、练习得法,便可以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否则便容易停滞不前。第一个瓶颈:高远球技术。业余球友学球开始总是学习基本握拍技术、准备姿势、场上站位、发球技术及挥拍技术等等,此时学起来相对容易,进步很快。然而随着各项基本技术的进步,突然会发现,自己的高远球怎么都打不远!这就是遇到了第一个瓶颈期:高远球技术。其实不用着急,只要动作规范、击球点准确,勤加练习,随着蹬转侧身、引拍、转体、挥拍、亮肘及小臂内旋等动作的日趋连贯流畅,慢慢就会发现高远球越打越远了。第二个瓶颈:回位意识和基础步法。当高远球技术取得突破以后,平高、杀球、劈杀劈吊、滑板、头顶等各项后场击球技术便迎刃而解了,中场击球技术和网前技术也相对进步很快。然而虽然各项击球技术进步了,但是场上打球却依然十分吃力,经常接不到球,甚至被人一下打死!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你没有回位意识及基础步法。打完一拍后,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球在空中飞,而是应及时回位准备迎击下一个来球。上一拍与下一拍的衔接至关重要。明白这个道理后,怎样回位移动、怎样移动去击球呢?这就需要进行基础步法的训练了。第三个瓶颈:手指发力技术的运用。当基本步法有了一定基础,能满场飞奔打球了,此时进步会很快,涨球了,好爽啊!可是打着打着,你会发现,怎么场上失误那么多呀?!因为你又遇到瓶颈啦,这是你打球的动作太大了。有高人说:“菜鸟用大臂打球,好手用小臂打球,高手用手指打球”。场上击球动作大,则击球失误多。这时最应该练习的就是:抢高点、迎球打,利用好内旋与外旋,掌握好屈指与捻动。不要死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教条,当掌握好手上“快”与“慢”的关系,即:抢点快、出手慢、出球快。第四个瓶颈:节奏与控制。节奏是运动中所蕴涵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的综合规律,它由许多单一的运动节奏综合构成。羽毛球比赛的节奏不光包括运动节奏,甚至还包括生理节奏、心理节奏等等。当你突破了第三个瓶颈期以后,你就该把精力放在领悟羽毛球的节奏与控制方面啦!首先,你得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动作的节奏感,比如:蹬转启动、挥拍击球、步法节奏等等,应领悟这些动作的节奏感,形成自己的综合运动节奏;其次,要培养观察对方运动节奏感的能力,以便控制对手。举些简单例子:针对挥拍节奏慢的对手,把出球弧度控制低一点;针对挥拍节奏快的对手,则出球弧度控制高一点。步法节奏快的,多打重复落点;步法节奏慢的,多打四方球。等等。第五个瓶颈:技战术运用。当前面几个瓶颈都突破了以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会停滞不前,这是因为又遇到新的瓶颈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水平,应当进行技战术运用的练习。一方面是要将学习的各项羽毛球单项技术组合起来运用,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克敌制胜。这时应多进行一些多球练习和套路组合练习,并且尝试一些针对性的战术打法练习。第六个瓶颈:身体素质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手法、步法及战术素养之后,阻碍业余球友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就是身体素质了。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羽毛球运动对体力、耐力、精力、反应、速度、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要求非常高,没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做保证,再好的手法、步法和技战术素养都只不过是花拳绣腿。因此在球馆练习之余,需进行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保证羽毛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七个瓶颈:经验积累,建立自信。当你具备了良好的手法、步法、技战术素养及优秀的身体素质之后,最后一个瓶颈就是经验积累、建立自信了。这时应当经常参加一些业余比赛,不断积累比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场地、灯光、风向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经常感受比赛氛围,适应不同的打法,挑战不同的对手,并在比赛中战胜高手,为自己树立信心。走到这一步,恭喜你!你,已经是顶瓜瓜的业余羽毛球高手啦! (转)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很全面) 运动性损伤有多种多样、举不胜举,诸如各种擦皮伤、各种骨折、关节韧带损伤、运动后咯血、运动后血尿以及运动后猝死等。受伤情况以肌肉挫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韧带扭伤、肌腱拉伤、骨折、脱臼以及振荡性损伤。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广泛,如踝关节、膝关节、手、脚、腰等。有些是意想不到的,象掰手腕会引起骨折等。 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尤其要防范运动损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增强保护意识。要学会各项运动中的安全保护措施,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操作技巧。二,运动前应热身。即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因为没有预热的运动最容易引起损伤。运动前应先舒展四肢,活动躯体、转颈、旋肩、弯腰、弓背、压腿、扭胯、曲膝、绕踝以及适当的慢跑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才能让周身的血液循环活跃起来,以满足运动时各个部位的血液供应,确保有氧运动占主导地位。另外,准备活动还能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以确保运动中协调平衡的能力,可有效减少缺氧性、失衡性损伤。三,保护特殊部位。运动损伤以腕、膝、踝部损伤最为普遍,猪猪们在运动过程中应尤其注意保护好这些部位,必要时应该准备护腕、护膝、宽腰带等。四,防止“急刹车”。激烈运动中不要急刹车,比如长跑时,下肢肌肉收缩挤压血管使血液回流,将血液送回心脏,一旦运动突然停止,腿部肌肉放松,失去挤压能力,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致使回心血量减少,可导致“重力虚脱”,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严重时可以晕倒。另外,剧烈运动时,人体各器官均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使人心率异常加快、血压急剧上升。若运动骤停,则机体肾上腺素的消耗减少,致使血中含量剧增,可以引发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而致命。因此,剧烈运动后不要“急刹车”,应该缓慢减速再停。五,严格运动秩序。运动损伤往往发生在没有秩序的混乱状态中。猪猪们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应养成自觉遵守秩序、遵守运动规则的习惯六,及时进行伤后处理。万一受伤,要先冰敷、冷敷,以控制血肿的发展,24小时后再热敷,以促进血肿的消退。骨折应送医院进行复位治疗。受伤后最重要的是多休息,让韧带、肌腱有一定时间复元。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是要休息三个月以上。有的猪猪脚踝扭伤,休息一两周,又开始运动,结果伤情加重,反复损伤的结果,只能使外伤难以痊愈,会留下后遗症。运动受伤后,应根据具体伤情,做到充分休息和治疗,而后做一些康复性锻炼,逐渐地增强肌力体力,减少复发。 在羽毛球运动中容易发生的急性损伤有:膝关节损伤,跟腱断裂,腰肌扭伤,跟腱断裂,踝关节扭伤,大腿肌肉拉伤。 表运动损伤发生率受伤名称 人数 发生率 重复受伤人数 重复受伤发病率 手腕损伤 275 36.37% 145 52.73% 肩袖损伤 240 31.74% 122 50.83% 踝关节扭伤 207 27.38% 102 49.28% 腰肌扭伤 181 23.94% 108 59.67% 足跟痛 162 21.42% 74 45.70% 大腿肌肉群拉伤 141 18.65% 60 42.55% 膝关节韧带扭伤 103 13.62% 64 62.14% 网球肘 86 11.37% 46 53.49% 手指受伤 79 10.44% 32 40.51% 小腿骨肉群拉伤 51 6.74% 20 39.22% 眼部损伤 25 3.3% 1 4% 骨折 9 1.19% 3 33.33% 跟腱断裂 6 0.79% 3 50%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受伤患病率为36.37%,其次是肩袖和踝关节处,受伤患病率为31.74%和27.38%。而在专业运动员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则是踝部和足部,这是由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量过大而引起的。在羽毛球大众健身爱好者中,手腕和肩袖处容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打球中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在重复受伤的人数中,相对于同一类型的伤病发生率最高的是膝关节损伤,其次,腰肌扭伤,网球肘,手腕和肩袖处都容易发生重复受伤。跟腱断裂虽然发生的人数不多,但重复受伤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因此,在运动中也要注意这一种伤病的预防。标题:男双比赛中常用接前场发球战术(转自羽毛球杂志,中羽最完整关于发接发前三拍连贯 ) 发表于:2011-9-8 在我看来,男双接发球战术十分复杂,也十分重要,特别值得研究。由于规则的限制,双打项目中发球一方处于被动,而接发球则是主动一方,如果战术运用得好,接发球一方便可以将优势扩大,帮助得分。具体来说,男子双打在发球的落点上有六个区域。而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区分不用那么细致,主要分为前场内角、前场外角、后场内角和后场外角四个位置,接发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应针对这几个区域做相应的处理,运用自己擅长和熟练的技法,选择相应的回球路线和接发球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接前场发球的战术方法。接前场内角发球的方法男双项目中,最常见的发球就是将球发至一号位。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采用四种方式回应。一、扑对方正手区(图1)如果接发球选手像我一样是右手持拍,接一号位发球时,如果发球略高,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正手扑斜线到对方右后场底角。如果对方非发球选手也是右手持拍,那么他一般会注意自己的反手区,容易忽略自己的正手区空当,此时接发球正手扑斜线到对方右后场,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时对方的回球可能是平抽直线或对角线,这需要本方非接发球选手负责防守,而接发球选手此时要防守好本方前场右半区,专门负责封住对方切对角,同时,注意第三拍的结合和对出球线路的预判。这一方法也适用于对方发球选手是右手持拍、另一选手是左手持拍。因为右手持拍的接发球方扑球至左手运动员的反手区域,对手多以直线平抽及反手切对角来对应。接发球运动员应注意对手回球的线路,出球后看清来球做出相应的第三拍处理,可选择封网或搓球,如果对方来球较高可直接封杀。二、扑对方反手区(图2)同样,接一号位发球时,也可以快推右手持拍者的反手区。这是在对方反手比较弱的情况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迫使对手起高球。除此之外,对手还有可能平推直线或切对角线,这时,接发球选手可相应后撤,非接发球选手顾及前场左区。此为第二种回应方式。三、强“搓”中路(图3)这一方法在专业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发球选手站在前场中路的位置,这时,接发球选手快速搓球到发球选手身前,就会迫使他起球,从而让自己的搭档获得杀球机会。注意,搓球越靠中路对方越难有空间进行变化。当然,也要防止对方回搓网前,注意封网。四、“抹”左右腰部另外,接发球选手还可以“抹”左右两腰。“抹”不同于“搓”,要求把球拍竖起,拍头向上,拍面向前,由左向右地将球抹向对方场地。抹球的速度快,弧度小,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时,如果是抹向对方反手腰部,则要准备好接对方的直线回球,如果是对方正手腰部,则对方可以选择的回球线路会更多。接前场外角发球的方法如果接发球选手像我一样是右手持拍,接二号位发球时,其实就是我们大家说的外角发球时,就是我的正手区外角。这样的情况对于接发球选手来说,通常比较难处理,因为可以选择的线路和方法比较少。以下是我通常选择的出球路线。一、扑对手反手直线(图4)如果发球选手的搭档是右手持拍,那样多以扑对手反手直线为主,因为大部分选手的反手区域比较薄弱。扑出直线后,要迅速举起拍子,封杀对手来球路线,以封直线网前和对角线网前为主,身后应由自己的搭档来负责,不要跑错位置。二、放直线网前(图5)如果发球选手发网前外角,接发球选手也可以选择放直线网前,我的右手直线网前就是对方的右手发球选手的反手网前球,其战术目的是迫使对手挑球,给自己搭档创造进攻机会,同时自己盯住对手的回球路线,做好封网的准备。但要注意封网的手形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水市中医院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力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视频脑电图监测与分析医师专项技能考核
- 邢台市人民医院睡眠脑电图专项考核
- 2025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制“+1”培养生、管理培养生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大学课件剪辑
- 沧州市中医院颈淋巴结清扫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专科特色技术应用考核
- 2025年德州平原县公开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上海市中医院腹腔镜技能模拟训练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健康教育技能考核
- 吊装作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 YS/T 643-2007水合三氯化铱
- 幼儿成长档案电子通用版
- Linux操作系统课件(完整版)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重修课程自学申请表
- 第四章路面施工.ppt
- mr9270s文件包中文说明书
- 中国酒文化(课堂PPT)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 Wiley数据库使用方法(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