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10课嫦娥奔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方面: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三)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下了九个太阳。第二部分(第三至七自然段)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这是全文的重点。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写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课文情节生动感人,文字优美。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美丽的嫦娥飘飘悠悠的一直朝着月亮飞去。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一)本文的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品质。3、本文教学难点是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二)教学准备:1、老师制作编辑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 ,搜集神话故事。四、教学方法我运用四步三读法,四步是谈神话、读神话、讲神话、写神话。三读是初读-精读-品读来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具体词句探究人物性格特征,同时体会故事中的意境美,人物美,通过讲故事,即复述故事、写故事,等教学方法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五、教学过程:教师引领教师与学生活动预设(一) 谈神话(二)读神话:(三)讲神话:(四)写神话:(五)作业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攀登神话山,看谁最先登上山顶,夺走红旗。(师画一座神话山,山顶上插着红旗)先谈谈你知道的神话故事。(学生交流)老师也搜集到一些神话故事,请看大屏幕。/g/g4/Index.html(/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E6%CF%B6%F0%B1%BC%D4%C2%CD%BC%C6%AC&s=0&oq=%E6%CF%B6%F0%B1%BC%D4%C2&f=3&rsp=1出示各种神话故事名称,学生齐读)神话故事是远古时期人类对万事万物的一种美的艺术想象。看神话故事的特点【屏幕出示:1、个性鲜明的人物2、曲折动人的故事3、丰富离奇的想象4、独特合理的夸张】(学生齐读)同学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学生答)想知道把这一天定为期盼团圆的中秋节的原因吗?今天我们来读一个久远而优美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2、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找出课文中易混易错的字词及最不好读的句子,想办法自己解决。【大屏幕出示,读书要有方法:1、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3、读书课文4、读懂意思)(1.)学生自主学习(2.)老师巡视 3、通过学习,你已经到第几级了,自我评价一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字词的掌握情况。(1.)找出易混易错的字词。(学生说,共同纠正)(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学生说)4、我们再来过下几级看大屏幕【出示:(1)嫦娥为什么飞到月亮上去?(2)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1)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2)找好了就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3)老师看到许多同学已胸有成竹了,谁先来交流?(学生交流,师板书,美丽、善良,机智)(4)看大屏幕,【出示】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指名读,给他评价一下,谁来挑战?再指名读。(鼓励)老师听出来了,这些不同字体的词你都读成了重音,为什么?(学生说)让我们带着对逄蒙的气愤,对嫦娥的敬佩的感情再读这段。(男女分读)这段话中哪句让你最受感动?(生读)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体现了嫦娥的什么精神?(师板书:舍己为人)闭上眼睛,感受事情就发生在眼前。【放录音】kugoo:/|Music|铃声_嫦娥奔月朗读|652527|7064b7248fd201419694b80783d71a3a|/5、吞下仙药的嫦娥怎样了?齐读第六自然段。【出示奔月图】(1)看着这幅图,你有何感受?(生说)(2)从这两个重叠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6、从此嫦娥与丈夫天上人间两分离,忍受相思之苦。乡亲们之所以非常想念嫦娥,是因为美丽善良的嫦娥(生读,“经常接济贫苦的乡亲。”)更重要的是机智的嫦娥(生读,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一口吞下仙药,为了百姓的幸福而舍弃了(生读,自己的幸福。)这种精神是,(生答,舍己为人【板书】)7、乡亲们非常想念嫦娥,就怎样?(齐读最后一段)。1、你知道怎样才能讲好故事吗?看大屏幕【出示提纲:(1)民除害,射下太阳(力大无比、为民造福)(2)仙药,飞上月亮(美丽善良、机智)(3)念嫦娥,企盼团圆(摆食品、祝福)】2、同桌互相讲一讲,四人小组内讲一讲。3、谁来先讲(指名讲)给提评价一下。(生评价)谁来挑战?(指名再讲)4同学们讲的故事生动感人,谁来说说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传诵着,课后同学们编写神话故事【大屏幕出示,嫦娥到月宫后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八月十五后,“天宫一号”顺利上天,假如嫦娥看到了会怎么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下来。【屏幕出示】同时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player/index.html?_methodName=mboxCtrl.playSong&_argsValue=1044213&fr=mp3#loaded板书设计:10 嫦娥奔月美丽、善良、机智舍己为民六、教学反思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在充分感受人物外在表现的同时,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掌握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从中受到启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做细节分析。小组交流探讨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感受人物的意境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学生交流的很投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制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议、多写。学生写故事时,让学生想象嫦娥飞向月宫中的感想,以及到月宫后的情况,联系天宫1号上天,并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交流出来,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所有图片,编辑成课件后,图文结合,是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样使学生更能体会人物的心灵美。吟唱歌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音乐能起到身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太宗十疏书》课件
- 语文教学研修汇报
- 亲戚关系单词课件
- 《诗经·何草不黄》课件
- 亲子健康调理课件
- 亮丽的城市风光课件
- 事故安全培训感受体会课件
- 事业单位财务
- 气体行业的年度工作总结
- 汽车外饰工程师年终总结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海船船员适任 评估规范(2024)轮机专业
- DB50-T 1463.2-2023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人员防护
- 20世纪宋史研究:主要趋势、热点领域与未来展望
- 2025年度餐饮店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伙人合同
- 《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
- 农行公务卡管理办法
- 2025河南水投资源开发管理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反邪教责任管理制度
- 林业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的实施途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