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主要内容 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第八节蛛网模型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 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个体经济单位 生产者 消费者 如何作出决策 以及这些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 研究目标 通过对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 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3 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 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理性人 假设 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其行为均是利已的 即都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 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1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 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 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 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意愿 购买能力 第二节需求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自身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第二节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Qd f 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d P 二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二节需求曲线 1 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图2 2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二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二节需求曲线 2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可以是线性的 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一 供给函数 第三节供给曲线 1 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意愿 供给能力 第三节供给曲线 2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的自身价格 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一 供给函数 第三节供给曲线 3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Qs f P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s P 二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1 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图2 3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二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2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即它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曲线可以是线性的 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一 均衡的含义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 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概念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说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 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图2 4均衡价格的决定 2 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三点 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结果 需求与供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 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 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的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 均衡价格的形成第一 当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 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况 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购买商品 另一方面 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 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 一直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第二 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 出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 一方面 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 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 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 直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 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一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虽然表示需求数量的变化 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 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二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图2 5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三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分 定义上的区别 需求量是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一组需求量 而需求是某一价格水平的特定的需求量 假设条件上的区别 需求变动是价格既定时 影响需求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一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是分析影响需求其它因素不变时 价格变动引起的相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 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一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 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二 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表示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 图2 6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图2 7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4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减少 图2 8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5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 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图2 9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响 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 最终的均衡价格上升 一 经济模型 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务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 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的形式包括 表格 曲线 文字 函数式等 经济模型表示方法 文字法 用文字来描述 例如 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点 几何法 用几何图形来描述 解析法 用数学解析式来描述 使用最多的方法 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参数 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三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一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 它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第二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它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第三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 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计算 已知某时期 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120 3P 供给函数为QS 5P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已知某时期 需求函数为Qd 50 5P 供给函数为Qs 10 5P 1 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 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 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 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 利用 1 2 和 3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解答 120 3P 5P P 15Q 75 解答 1 需求函数Qd 50 5P和供给函数Qs 1O 5P代人均衡条件Qd Qs 有 50 5P 10 5P得均衡价格P 6 代人需求函数Qd 50 5P 得 Q 20 所以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6 Qe 20 2 需求函数Qd 60 5P和供给函数Qs 10 5P 代人均衡条件Qd Qs 有 60 5P 10 5P 得均衡价格P 7 代人Qd 60 5P 得 Q 25 3 将需求函数Qd 50 5P和供给函数Qs 5 5P 代入均衡条件Qd Qs 有 50 5P 5 5P 得均衡价格P 5 5代入Q 50 5P 得 Q 22 5 4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1 题中 均衡点E就是一个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时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如 2 题中 均衡点变动 一 弹性的一般含义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被用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弹性分为弧弹性与点弹性 弧弹性表达式 2 8 点弹性表达式 2 9 令 X 0 有点弹性表达式 二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取正值 二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 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 它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根据给出的条件 运用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 计算出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系数 图2 10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 1 需求弧弹性的计算方式 有两种算法由a点到b点的计算 由b点到a点的计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两种计算的结果不相同 这是因为两种计算代表着不同的有理量 涨价与降价 由此产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系数值就不同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如果仅仅是一般地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 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 一般使用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一 需求富有弹性 ed 1 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即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 第二 需求缺乏弹性 ed 1 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即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欠敏感 第三 需求单一弹性 ed 1 它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 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四 需求完全弹性 ed 表示相对于无穷小的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的变化率是无穷大的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如两台软饮料机器里的饮料 第五 需求完全无弹性 ed 0 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量总是为零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比如胰岛素 图2 1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需求价格弹性 物品与劳务弹性富有弹性需求金属1 52电器工程产品1 30机械工程产品1 30家具1 26汽车1 14工具工程产品1 10专业服务1 09运输服务1 03缺乏弹性需求煤气 电力和水0 92石油0 91化工产品0 89饮料 各种类型 0 78衣服0 64烟草0 61银行与保险服务0 56住房服务0 55农产品与渔产品0 42书 杂志和报纸0 34食品0 12 四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根据给出的条件 运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 计算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四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线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 图2 12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线性需求曲线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值的推导 根据点弹性的定义 某点C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a 由此得出结论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可以通过该点向数量轴或价格轴作垂线 再计算两线段的比值即得 b 由此可以看出 线性需求曲线需求的点弹性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在线性需求曲线需求的点的位置越高 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 反之就越小 Q c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中点 ed 1 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ed 1 中点以上部分任何一点 ed 1 横轴交点ed 0 纵轴交点ed 四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非线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的几何意义 可以先过该点作需求曲线的切线 然后用与推导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相类似的方法来得到 图2 14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图2 15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直角双曲线的需求点弹性系数值均为1原因 价格的变化率与需求量的变化率相同 四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5 斜率与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斜率具有度量单位 弹性没有度量单位 需求曲线的斜率表示的是曲线在某一点或某一段弧上的倾斜程度 而根据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 需求弹性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在某一点或某一段弧上的斜率的倒数值 还取决于相应的价格 需求量的比值 五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第一种情况对于ed 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 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相反 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图2 16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五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第二种情况对于ed 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 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 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五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第三种情况对于ed 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 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由上述分析可知 在需求弹性大时 厂商宜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增加销售收入 当需求弹性小时 则可考虑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来达到增加销售收入的目的 六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 相近程度越高 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 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 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 用途越是狭窄 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六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4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 则越小 六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5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 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 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一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公式 弹点性公式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二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供给的价格弧弹性和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计算供给的价格弧弹性也会用到中点公式 图2 17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一 线性供给曲线点弹性值的求法供给曲线A点上的点弹性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三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五个类型eS 1表示富有弹性 eS 1表示缺乏弹性 eS 1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eS 表示完全弹性 eS 0表示完全无弹性 图2 18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二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第四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 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大于1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 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小于1 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 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等于1 水平的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均为无穷大 垂直的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均为0 图2 19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五 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时间 生产成本 生产周期等 时间因素 短期 供给弹性较小 长期 供给弹性较大生产成本 产量增加引起成本轻微提高 供给弹性大产量增加引起成本较大提高 供给弹性小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较短 供给弹性大生产周期较厂 供给弹性小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一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交叉弧弹性表达式 交叉点弹性表达式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二 商品相关关系与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 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 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二 商品相关关系与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一 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概念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 点弹性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二 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数值对商品分类正常品 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必需品与奢侈品 劣等品 需求量与收入反方向变化eM 0的商品为正常物品 eM 0的商品为低档物品 在正常物品中 eM 1的商品为必需品 eM 1的商品为奢侈品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 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三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 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 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 富裕程度越高 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 反之 则越大 一些现实世界的需求收入弹性 富有弹性的需求航空旅行5 82电影3 41国外旅游3 08电子产品1 94餐馆吃饭1 61本地公共汽车与火车1 38理发1 36汽车1 07缺乏弹性的需求烟草0 86含酒精饮料0 62家具0 53衣服0 51报纸与杂志0 38电话0 32食物0 14 15个国家的收入弹性 国家收入 美国的百分比 坦桑尼亚印度尼日利亚玻利维亚韩国智利巴西希腊以色列西班牙日本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美国 收入弹性 简明弹性术语表 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描述的关系 弹性值的大小 含义 完全富有弹性或无限弹性 单位弹性 缺乏弹性 完全缺乏弹性或完全无弹性 无限 价格最小可能的上升引起需求量无限大减少 小于无限但大于1 大于零但小于1 富有弹性 1 零 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在任何价格下需求量都相同 简明弹性术语表 需求的交叉弹性 所描述的关系 弹性值的大小 含义 完全替代 无限 一种物品价格最小可能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无限增加 正的 小于无限 替代 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也增加 无关 零 无论另一种物品的价格如何 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保持不变 互补 小于零 当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 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 简明弹性术语表 需求的收入弹性 所描述的关系 弹性值的大小 含义 收入富有弹性 正常物品 大于1 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小于1但大于零 收入缺乏弹性 正常物品 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负的收入弹性 低档物品 小于零 当收入增加时 需求量减少 简明弹性术语表 供给弹性 所描述的关系 弹性值的大小 含义 完全富有弹性 无限 价格最小可能的上升引起供给量无限大的增加 小于无限但大于1 富有弹性 供给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上升的百分比 缺乏弹性 大于零但小于1 供给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价格上升的百分比 完全无弹性 零 在所有价格时供给量相同 一 易腐商品的售卖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对于一些易腐的食品 销售者的定价应该既保证全部数量的商品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卖完 又能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 图2 20鲜鱼的定价 二 价格放开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 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 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 这适用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大于零的商品 但不适用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零的商品 图2 21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三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 最高限价第一 最高限价的概念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 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第二 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 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 有时也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 三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 最高限价第三 实行最高限价的后果最高限价的做法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产品供不应求 进而消费者排队抢购 黑市交易 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从而降低产品质量以形成变相涨价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又会建立配给制度 图2 22最高限价 三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 最低限价第一 最低限价的概念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 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第二 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第三 实行最低限价的后果最低价格政策会使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 这时政府通常会收购市场上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总结员工代表发言稿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无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3ds Max基础建模知到智慧树答案
- 矿业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状况评估报告
-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千回百转游响停云”–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经典赏析(长青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试卷A中英文答案
- 水边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保定高阳县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含答案)
- 火星基地建设方案-洞察及研究
- 【课件】新学期新征程 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心里减压培训
- 大健康产业趋势分析
- 工地交通保通方案(3篇)
- 建材公司叉车操作安全培训制度
- 人大换届工作培训课件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DB4201T 537-2018 武汉市房屋安全鉴定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