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doc_第1页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doc_第2页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doc_第3页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doc_第4页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针对2000年至2011年间的粮食产量,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系统的探讨了我国在2000年到2011年间的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在所考虑的因素中,播种面积及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对粮食产量有正面影响,而技术水平上的改进影响不是特别显著。关键词:粮食产量;播种面积;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技术水平;回归分析一、研究目的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际民生的头等大事。虽然2005年左右,朱镕基总理在华商大会上已经说过中国人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吃饭问题,并且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粮食自给率很高,但是中国人民还是忧心忡忡,大部分人对于这种乐观的数据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之前由国外学者预言过,按照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与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来看,中国人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生活在饥饿之中。也许,这种预言以及中国人民的担心只是杞人忧天,但毕竟粮食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民生的大问题,所以这些担心也在情理之中。因而,研究一下现今中国的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清楚了某些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人们会对未来粮食产量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文就影响粮食产量的具体因素作些分析。二、建立模型(一)理论陈述我国粮食产量受多因素影响,如播种面积,虽然我国国土辽阔,但耕地面积稀少,因此,理论上播种面积对其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推行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其他要素的投入,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等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农业机械化等固定资产的投入。这些要素的投入使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大体上呈增长的趋势。(二)变量选取为了具体分析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本文选取粮食产量(Yi)作为被解释变量,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X1i)、播种面积(X2i)及技术水平(Ti)作为解释变量。本组收集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时间T粮食产量/万吨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元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2000146217.53321.66108462.542001245263.73544.085106080.0332002345705.83741.015103890.8272003443069.534152.74999410.3702004546946.954457.130101606.0342005648402.195179.463104278.3802006749804.235452.212104958.0002007850160.286006.220105638.3562008952870.926537.780106792.64720091053082.086991.860108985.74820101154647.717444.300109876.08620111257121.007985.000110570.000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公报(三)首先研究粮食产量与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间的关系1、描出X1i ,Yi的散点图用EViews软件建立样本区间为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文件,在命令窗口输入如下命令:DATA Y X1 X2 GENR T=TREND(1999) SCAT X1 Y 由散点图可看出粮食产量与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选择一元线性模型:Yi=0 + 1X1i+ i 模型一2、一元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S Y C X1得回归方程: =35620.14+ 2.5589X1i (25.3020) (10.2034)=0.9036 =104.1086 AIC=17.3728 SC=17.45363、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1=2.5589,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户固定资产投入1元,粮食产量平均增加2.5589万吨。(2)拟合优度检验:=0.9036,接近于1,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非常好。(3)F检验:=104.1086 (1 ,10) =4.96,说明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对粮食产量影响显著。(4)T检验:变量X1i的t统计量为10.2034,查表得临界值 t0.025(10)=2.228,显然,变量X1i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因此,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四)在变量X1i的基础上新增变量X2i1、描出X2i,Yi的散点图由散点图可看出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建立二元线性模型: Yi=0 + 1X1i+ 2X2i+ i 模型二 2、二元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在命令窗口输入:LS Y C X1 X2得二元回归方程: = -3552.973 + 2.0497 X1i +0.3960X2i (-0.3927) (10.7664) (4.3484) =0.9655 =154.7316 AIC=16.4077 SC=16.52903、二元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1=2.0497,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户固定资产投入1元,粮食产量平均增加2.0497万吨;2=0.3960,表示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播种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量平均增加0.3960万吨。(2)拟合优度检验:=0.9655,接近于1,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非常好。(3)F检验:=154.7316(2 ,9) =4.26,说明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及播种面积联合起来对粮食产量影响显著。(4)T检验:变量X1i 、X2i的t统计量分别为10.7664、4.3484,查表得临界值 t0.025(9)=2.262,显然,变量X1i 、X2i的t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因此,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及播种面积都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5)新增解释变量使模型的AIC、SC下降,、上升,因此,应保留此新增解释变量,模型二优于模型一。(五)在变量X1i 、X2i的基础上新增解释变量技术水平T在命令窗口输入:LS Y C T X1 X2得三元回归方程: = -15492.79 - 2.1125X1i + 0.6149 X2i +1729.037 T (-1.2839)(-0.7138)(3.4579) (1.4089) =0.9689 =115.1069 AIC=16.3528 SC=16.5144由方程可知,新增的解释变量导致模型中各个变量的t值下降,且部分变量通不过t检验(由各个变量的p值可看出),因此,应剔除该新增解释变量。故,模型二最优。三、模型应用这些数据表明,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及播种面积联合起来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很容易理解,每户固定资产投入增加相应地会提高劳动效率,机械化的投入会加大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对来说,对促进粮食产量增加有积极作用。在其他资源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播种面积的增加必然导致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政府可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机械化投入,提高土地可利用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来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四、点预测若2012年每户固定资产投入额8000为元,播种面积为111000千公顷,则,粮食产量可达到5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