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doc_第1页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doc_第2页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doc_第3页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doc_第4页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六)及解答136、(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2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如图,内接于,为直径,弦于,是的中点,连结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结,分别交、于点、 (1)求证:是的外心; (2)若,求的长; (3)求证:【解答】27. (1)证明:C是的中点,CAD=ABCAB是O的直径,ACB=90。CAD+AQC=90又CEAB,ABC+PCQ=90,AQC=PCQ,在PCQ中,PC=PQ,CE直径AB,CAD=ACE。在APC中,有PA=PC,PA=PC=PQ,P是ACQ的外心。(2)解:CE直径AB于F,在RtBCF中,由tanABC=,CF=8,得。由勾股定理,得,AB是O的直径,在RtACB中,由tanABC=,得。易知RtACBRtQCA,。(3)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DAB+ABD=90又CFAB,ABG+G=90,DAB=G;RtAFPRtGFB,即易知RtACFRtCBF,(或由摄影定理得),由(1),知PC=PQ,FP+PQ=FP+PC=FC。137、(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28(本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点的坐标为,若将经过两点的直线沿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求直线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P是线段上一点,设、的面积分别为、,且,求点P的坐标;(3)设的半径为l,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求出圆心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探究:若设Q的半径为,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当取何值时,Q与两坐轴同时相切?【解答】28. (1)解:(1)沿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 ,。 将 代入,得。解得。 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如图,过点B作BDAC于点D。 , 。过点P作PEx轴于点E,PECO,APEACO, ,解得x= ,点P的坐标为(3)()假设Q在运动过程中,存在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 设点Q的坐标为。 当Q与y轴相切时,有,即。当时,得,当时,得, 当Q与x轴相切时,有,即当时,得,即,解得,当时,得,即,解得,。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Q,其圆心Q的坐标分别为,。()设点Q的坐标为。当Q与两坐标轴同时相切时,有。由,得,即,=此方程无解。由,得,即,解得当Q的半径时,Q与两坐标轴同时相切。图12138、(2010年四川省达州市)22.(6分)已知:如图12,在锐角MAN的边AN上取一点B,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AM于C,交MAN的角平分线于E,过点E作EDAM,垂足为D,反向延长ED交AN于F.(1)猜想E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osMAN=,A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22.证明:(1)DE与O相切. 1分理由如下:连结OE.AE平分MAN,1=2.OA=OE,2=3.1=3,OEAD.OEF=ADF=90,2分即OEDE,垂足为E.又点E在半圆O上,ED与O相切. 3分(2)cosMAN=,MAN=60,2=MAN=60=30,AFD=90-MAN=90-60=30.2=AFD,EF=AE=. 4分在RtOEF中,tanOFE=,tan30=,OE=1. 5分4=MAN=60,S阴=.6分139、(2010年四川省达州市)23.(9分)如图13,对称轴为的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顶点的坐标;图13(2)连结AB,把AB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l.点P是l上一动点.设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当0S18时,求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取最大值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OP为直角三角形且OP为直角边.若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23.解:(1)点B与O(0,0)关于x=3对称,点B坐标为(6,0).将点B坐标代入得:36+12=0, =.抛物线解析式为.2分当=3时,,顶点A坐标为(3,3). 3分(说明:可用对称轴为,求值,用顶点式求顶点A坐标.)(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A(3,3),B(6,0), 解得, .直线AB且过点O, 直线解析式为.点是上一动点且横坐标为, 点坐标为().4分当在第四象限时(t0),=1263+6=9+3.0S18, 09+318, -33.又0, 03.5分当在第二象限时(0),作PM轴于M,设对称轴与轴交点为N. 则=-3+9.0S18,0-3+918,-33.又0,-30.6分t的取值范围是-30或03.(3)存在,点坐标为(3,3)或(6,0)或(-3,-9).9分(说明:点Q坐标答对一个给1分)l140、(2010年四川省乐山市)25. (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D为BC的中点,O为AD的中点,直线l过点O.过A、B、C三点分别做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是G、E、F,设AG=h1,BE=h2,CF=h3.(1)如图(12.1),当直线lAD时(此时点G与点O重合).求证:h2+h3= 2h1;(2)将直线l绕点O旋转,使得l与AD不垂直.如图(12.2),当点B、C在直线l的同侧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如图(12.3),当点B、C在直线l的异侧时,猜想h1、h2、h3满足什么关系.(只需写出关系,不要求说明理由)【答案】25.(1)证明:BEl,GFl,四边形BCFE是梯形.又GDl,D是BC的中点,DG是梯形的中位线,BE+CF=2DG.又O为AD的中点,AG=DG,BE+CF=2AG.即h2+h3= 2h1.(2)成立.证明:过点D作DHl,垂足为H,AGO=DHO=Rt,AOG=DOH,OA=OD,AGODHO,DH=AG.又D为BC的中点,由梯形的中位线性质,得2 DH=BE+CF,即2 AG =BE+CF,h2+h3= 2h1成立.(3)h1、h2、h3满足关系:h2h3= 2h1.(说明:(3)问中,只要是正确的等量关系都得分)141、(2010年四川省乐山市)26(本题满分13分)如图(13.1),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连接AC,若tanOAC2(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9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3.2)所示,连接BC,M是线段BC上(不与B、C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直线ll,交抛物线于点N,连接CN、BN,设点M的横坐标为t当t为何值时,BC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C(0,2). x=2又tanOAC=2, OA=1,即A(1,0).又点A在抛物线y=x2bx2上. 0=12b12,b=3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x2(2)存在过点C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D,如图所示,x=.AE=OE-OA=-1=,APC=90,tanPAE= tanCPD,即,解得PE=或PE=,点P的坐标为(,)或(,)。(备注:可以用勾股定理或相似解答)(3)如图,易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点M是直线l和线段BC的交点,M点的坐标为(t,-t+2)(0t2)MN=-t+2-(t23t2)=- t22tSBCM= SMNC+SMNB=MNt+MN(2-t)=MN(t+2-t)=MN=- t22t(0t2),SBCN=- t22t=-(t-1)2+1当t=1时,SBCN的最大值为1。备注:如果没有考虑的取值范围,可以不扣分)142、(2010年四川省凉山市)26(本题满分9分)如图,B为线段AD上一点,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F,ABC的外接圆O交CF于点M (1)求证:BE是O的切线; (2)求证:; (3)若过点D作DG/BE交EF于G,过G作GH/DE交DF于H,则易知DHG是等边三角形设ABC、BDE、DHG的面积分别为、,试探究、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26、(1)证明:连结OB, 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C=EBD=60 1分 CBE=60,OBC=30 OBE=90 2分BE是O的切线 3分 (2)证明:连结MB,则CMB=180-A=1204分 CBF=60+60=120CMB=CBFBCM=FCBCMBCBF 5分即AC=CB, 6分 (3)解:作DG/BE,GH/DE 7分 ACBEDG BCDEHG 8分 ,, 即9分(第27题)143、(2010年四川省凉山市)27(本题满分11分)已知:抛物线,顶点C(1,-4),与x轴交于A、B两点,A(-1,0)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以AB为直径作圆,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E,依次连接A、D、B、E,点Q为AB上一个动点(Q与A、B两点不重合),过点Q作QFAE于F,QGDB于G,请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点H是线段EQ上一点,过点H作MNEQ,MN分别与边AE、BE相交于M、N(M与A、E不重合,N与E、B不重合),请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答】27、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1分 将A(-1,0)带入 得 2分即3分 (2) 是定值14分 AB是直径 AEB=90 QFAEQFBE 同理可得 5分 为固定值1.6分 (3) 成立7分直线EC为抛物线对称轴 , EC垂直平分AB AE=EB , FAQ=45 AF=FQ8分QFBE 9分MNEQ ,QEF=MNE ,又QFE=MEN=90 QEFMNE 10分 11分144、(2010年四川省泸州市B卷)7.(本题满分l0分) 如图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的一点,且AE与DE分别平分BAD和ADC。 (1)求证:AEDE; (2)设以AD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F,连接DF交AE于G,已知CD=5,AE=8,求值。【解答】7.(本题满分l0分) (1)证明略 (2)DE=6,AFGAED, 145、(2010年四川省泸州市B卷)8(本题满分l2分) 已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 (l)求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以及它与轴的交点坐标; (2)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在轴下方的部分沿轴翻折到轴上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请你在图10中画出这个新图象,并求出新图象与直线有三个不同公共点时的值: (3)当时,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不同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解答】8(本题满分l2分)解:(1)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2)当直线位于时,此时过点, ,即。当直线位于时,此时与函数的图象有一个公共点。方程有一根,即当时,满足,由知,或。(3)当时,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应同时满足下列三方面的条件:方程的判别式=,抛物线的对称轴满足,当时,函数值,当时,函数值即,解得。当时,函数图象()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不同公共点146、(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25(9分)如图,RtAB C 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连结CC 交斜边于点E,CC 的延长线交BB 于点F(1)证明:ACEFBE;(2)设ABC=,CAC =,试探索、满足什么关系时,ACE与FBE是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答】25(1)证明:RtAB C 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 AC=AC ,AB=AB ,CAB=C AB (1分) CAC =BAB ACC =ABB (3分)又AEC=FEBACEFBE (4分) (2)解:当时,ACEFBE (5分) 在ACC中,AC=AC , (6分) 在RtABC中, ACC+BCE=90,即, BCE= ABC=, ABC=BCE (8分) CE=BE 由(1)知:ACEFBE, ACEFBE(9分)147、(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26(12分)如图,RtABO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0,4),抛物线经过B点,且顶点在直线上(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若DCE是由AB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的,当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试判断点C和点D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3)若M点是CD所在直线下方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MN平行于y轴交CD于点N设点M的横坐标为t,MN的长度为l求l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l取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解答】26解:(1)由题意,可设所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1分) (3分)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4分) (2)在RtABO中,OA=3,OB=4,四边形ABCD是菱形BC=CD=DA=AB=5 (5分)C、D两点的坐标分别是(5,4)、(2,0) (6分)当时,当时,点C和点D在所求抛物线上 (7分)(3)设直线CD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则解得: (9分)MNy轴,M点的横坐标为t,N点的横坐标也为t则, ,(10分), 当时,此时点M的坐标为(,) (12分)148、(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24如图,ABC内接于O,且B = 60过点C作圆的切线l与BDFAOGECl直径AD的延长线交于点E,AFl,垂足为F,CGAD,垂足为G(1)求证:ACFACG;(2)若AF = 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24(1)如图,连结CD,OC,则ADC =B = 60 ACCD,CGAD, ACG =ADC = 60BDFAOGECl由于 ODC = 60,OC = OD, OCD为正三角形,得 DCO = 60由OCl,得 ECD = 30, ECG = 30 + 30 = 60进而 ACF = 180260 = 60, ACFACG(2)在RtACF中,ACF = 60,AF = 4,得 CF = 4在RtOCG中,COG = 60,CG = CF = 4,得 OC =在RtCEO中,OE =于是 S阴影 = SCEOS扇形COD =CEDGAxyOBF149、(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25如图,抛物线y = ax2 + bx + 4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4,0)、B(2,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E(1,2)为线段BC的中点,BC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F、G(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2)在直线EF上求一点H,使CDH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周长;(3)若点K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当K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K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解答】25(1)由题意,得 解得,b =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顶点D的坐标为(1,)(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因为EF垂直平分BC,即C关于直线EG的对称点为B,连结BD交于EF于一点,则这一点为所求点H,使DH + CH最小,即最小为DH + CH = DH + HB = BD = 而 CDH的周长最小值为CD + DR + CH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 = k1x + b,则 解得 ,b1 = 3所以直线BD的解析式为y =x + 3由于BC = 2,CE = BC2 =,RtCEGCOB,得 CE : CO = CG : CB,所以 CG = 2.5,GO = 1.5G(0,1.5)同理可求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 =x +联立直线BD与EF的方程,解得使CDH的周长最小的点H(,)(3)设K(t,),xFtxE过K作x轴的垂线交EF于N则 KN = yKyN =(t +)=所以 SEFK = SKFN + SKNE =KN(t + 3)+KN(1t)= 2KN = t23t + 5 =(t +)2 +即当t =时,EFK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此时K(,)150、(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21、(8分)如图,ABC内接于O,ADBC,OEBC, OEBC(1)求BAC的度数(2)将ACD沿AC折叠为ACF,将ABD沿AB折叠为ABG,延长FC和GB相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AFHG是正方形(3)若BD6,CD4,求AD的长【解答】21.(1)解:连结OB和OCOEBC,BECEOEBC,BOC90,BAC45(2分)(2)证明:ADBC,ADBADC90由折叠可知,AGAFAD,AGHAFH90,BAGBAD,CAFCAD,(3分)BAGCAFBADCADBAC45GAFBAGCAFBAC90四边形AFHG是正方形(5分)(3)解:由(2)得,BHC90,GHHFAD,GBBD6,CFCD4设AD的长为x,则BHGHGBx6,CHHFCFx4(7分)在RtBCH中,BH2CH2BC2,(x6)2(x4)2102解得,x1=12,x22(不合题意,舍去)AD12(8分)151、(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22、(8分)已知抛物线上有不同的两点E和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抛物线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B,M为AB的中点,PMQ在AB的同侧以M为中心旋转,且PMQ45,MP交y轴于点C,MQ交x轴于点D设AD的长为m(m0),BC的长为n,求n和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m,n为何值时,PMQ的边过点F【解答】22、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分)抛物线上不同两个点E和F的纵坐标相同,点E和点F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则,且k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分)(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4,0),与y轴的交点为B(0,4),AB,AMBM.(3分)在PMQ绕点M在AB同侧旋转过程中,MBCDAMPMQ45,在BCM中,BMCBCMMBC180,即BMCBCM135,在直线AB上,BMCPMQAMD180,即BMCAMD135BCMAMD故BCMAMD.(4分),即,故n和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m0).(5分)(3)F在上, ,化简得,k11,k23即F1(2,0)或F2(4,8).(6分)MF过M(2,2)和F1(2,0),设MF为, 则解得,直线MF的解析式为直线MF与x轴交点为(2,0),与y轴交点为(0,1)若MP过点F(2,0),则n413,m;若MQ过点F(2,0),则m4(2)6,n.(7分)MF过M(2,2)和F1(4,8),设MF为, 则解得,直线MF的解析式为直线MF与x轴交点为(,0),与y轴交点为(0,)若MP过点F(4,8),则n4(),m;若MQ过点F(4,8),则m4,n.(8分)故当或时,PMQ的边过点F152、(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27(11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30,AB是O的直径,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延长线于D,CD3cm,(1)求O的直径。(2)若动点M以3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同时点N以1.5cm/s的速度从B点出发沿BC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0t2),连结MN,当t为何值时BMN为Rt?并求此时该三角形的面积?【解答】27(1)解:AB是O的直径.ACB90 (0.5)又A30ABC60 (1)连接OC,因CD切O于C,则OCD90(2)在OBC中OBOC,ABC60OCB60BCD30(2.5)又OBCBCDDD30 (3)ACCD3(3.5)在RtABC中,cosAAB6(cm)(5)(2)BMN中,当BNM90时,cosMBC即cos60t1 (6)此时BM3 BN1.5 MN (7)SBMNBNMN (cm2) (8)当NMB90时,cosMBC即cos60 t1.6 (9)此时BMBN MN (10)SBMNBMMN(cm2) (11)153、(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28(12分)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为(1,0),B点在x轴上且在点A的右侧,ABOA,过点A和B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于点C和D,直线OC交BD于M,直线CD交y轴于点H。记C、D的横坐标分别为xC,xD,点H的纵坐标yH。(1)证明:SCMDS梯形ABMC23xCxDyH(2)若将上述A点坐标(1,0)改为A点坐标(t,0),t0,其他条件不变,结论SCMD:S梯形ABMC23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A的坐标(t,0)(t0),又将条件yx2改为yax2(a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XC、XD和y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关系式,并证明。【解答】28解:(1)由已知可得点B的坐标为(2,0)点C的坐标为(1,1),点D的坐标为(2,4),且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x。点M的坐标为(2,2),易得SCMD1,S梯形ABMC(1.5)SCMDS梯形ABMC23,即结论成立。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 即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3x2。由上述可得点H的坐标为(0,2),即yH2 (2.5)xCxDyH.即结论成立 (3)(2)结论SCMD:S梯形ABMC2:3仍成立. (4)理由如下:点A的坐标为(t,0),(t0).则点B的坐标为(2t,0)从而点C的坐标为(t,t2),点D的坐标为(2t,4t2).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则t2kt得kt直线OC的解析式为ytx(5)又设M的坐标为(2t,y)点M在直线OC上,当x2t时,y2t2点M的坐标为(2t,2t2) (6)SCMD:S梯形ABMC2t2t(t22t2)tt3(t3) (7)(3)xC,xD和yH有关数量关系xCxDyH. (8)由题意,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a0),且点A的坐标为(t,0)时,点C的坐标为(t,at2),点D的坐标为(2t,4at2)(9)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则得CD的解析式为y3atx2at2(11)则H的坐标为(0,2at2)即yH2at2(11.5)xCxDt2t2t2 (12)xCxDyH.154、(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23(本题满分8分)小明利用课余时间回收废品,将卖得的钱去购买5本大小不同的两种笔记本,要求共花钱不超过28元,且购买的笔记本的总页数不低于340页,两种笔记本的价格和页数如下表为了节约资金,小明应选择哪一种购买方案?请说明理由大笔记本小笔记本价格(元/本)65页数(页/本)10060【解答】23解:设购买大笔记本为x本,则购买小笔记本为(5x)本,1分依题意,得 3分解得,1 x 3 4分x为整数,x的取值为1,2,3;当x =1时,购买笔记本的总金额为61+54=26(元);当x =2时,购买笔记本的总金额为62+53=27(元);当x =3时,购买笔记本的总金额为63+52=28(元) 7分应购买大笔记本l本,小笔记本4本,花钱最少8分24题图155、(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24(本题满分l2分)将直角边长为6的等腰RtAOC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C、A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C及点B(3,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交AC于点E,连接AP,当AP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在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AGC的面积与(2)中APE的最大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24解:(1)如图,抛物线y=ax2+bx+c(a 0)的图象经过点A(0,6),c=61分抛物线的图象又经过点(3,0)和(6,0), 2分解之,得 3分 故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x+64分 (2)设点P的坐标为(m,0),则PC=6m,SABC = BCAO = 96=275分PEAB,CEPCAB6分 = ()2,即 = ( ) 2 SCEP = (6m)2.7分 SAPC = PCAO = (6m)6=3 (6m)SAPE = SAPCSCEP =3 (6m) (6m)2 = (m )2+.当m = 时,SAPE有最大面积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0)8分(3)如图,过G作GHBC于点H,设点G的坐标为G(a,b),9分连接AG、GC, S梯形AOHG = a (b+6), SCHG = (6 a)b S四边形AOCG = a (b+6) + (6 a)b=3(a+b)10分 SAGC = S四边形AOCG SAOC =3(a+b)1811分点G(a,b)在抛物线y= x2+x+6的图象上, b= a2+a+6. = 3(a a2+a+6)18 化简,得4a224a+27=0 解之,得a1= ,a2= 故点G的坐标为(,)或(,) 12分156、(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七、(本题12分)24. 如图1,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a绕顶点A旋转,若B、P在直线a的异侧, 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连接PM、PN; (1) 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2)。j 求证:BPMCPE;k 求证:PM = PN; (2) 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P在直线a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此时 PM=PN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与BC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 的形状及此时PM=PN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aABCPMNABCMNaPABCPNMa圖1圖2圖3【解答】24. (1) 证明 j 如图2,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 BMN=CNM=90,BM/CN,MBP=ECP, 又P为BC边中点,BP=CP,又BPM=CPE,BPMCPE, k BPMCPE,PM=PE,PM=ME,在RtMNE中,PN=ME, PM=PN; (2) 成立,如图3, 证明 延长MP与N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 BMN=CNM=90,BMN+CNM=180,BM/CN,MBP=ECP, 又P为BC中点,BP=CP,又BPM=CPE,BPMCPE,PM=PE, PM=ME,则在RtMNE中,PN=ME,PM=PN。 (3) 四边形MBCN是矩形,PM=PN成立。157、(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八、(本题14分)2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拋物线y=ax2+c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F(16,0)、与y轴正半 轴交于点E(0,16),边长为16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D与原点O重合,顶点A与点E重 合,顶点C与点F重合; (1) 求拋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 如图2,若正方形ABCD在平面内运动,并且边BC所在的直线始终与x轴垂直,抛物线始终与边AB交于点P且同时与边CD交于点Q(运动时,点P不与A、B两点重合, 点Q不与C、D两点重合)。设点A的坐标为(m,n) (m0)。 j 当PO=PF时,分别求出点P和点Q的坐标; k 在j的基础上,当正方形ABCD左右平移时,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l 当n=7时,是否存在m的值使点P为AB边中点。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ACDEFBOQPyBO(D)yxF(C)E(A)OyxFE圖1圖2備用圖【解答】25. 解 (1) 由拋物线y=ax2+c经过点E(0,16)、F(16,0)得:,解得a= -,c=16, y= -x2+16; (2) j 过点P做PGx轴于点G,PO=PF,OG=FG,F(16,0),OF=16, OG=OF=16=8,即P点的横坐标为8,P点在拋物线上, y= -82+16=12,即P点的纵坐标为12,P(8,12), P点的纵坐标为12,正方形ABCD边长是16,Q点的纵坐标为-4, Q点在拋物线上,-4= -x2+16,x1=8,x2= -8, m0,x2= -8(舍去),x=8,Q(8,-4); k 8-16m0,x2= -12(舍去),x=12,P点坐标为(12,7), P为AB中点,AP=AB=8,点A的坐标是(4,7),m=4, 又正方形ABCD边长是16,点B的坐标是(20,7), 点C的坐标是(20,-9),点Q的纵坐标为-9,Q点在拋物线上, -9= -x2+16,x1=20,x2= -20,m0,x2= -20(舍去),x=20, Q点坐标(20,-9),点Q与点C重合,这与已知点Q不与点C重合矛盾, 当n=7时,不存在这样的m值使P为AB边的中点。158、(2010年辽宁省丹东市)七、(12分)25如图,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 DMN也随之整体移动) (1)如图,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2)如图,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图图图第25题图ABCDEF【解答】25(1)判断:EN与MF相等 (或EN=MF),点F在直线NE上, 3分(说明:答对一个给2分)(2)成立4分证明:法一:连结DE,DF 5分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又D,E,F是三边的中点, 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F+FDN=60, NDE+FDN=60, MDF=NDE 7分在DMF和DNE中,DF=DE,DM=DN, MDF=NDE,DMFDNE 8分NCABFMDENCABFMDEMF=NE 9分法二:延长EN,则EN过点F 5分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又D,E,F是三边的中点, EF=DF=BF BDM+MDF=60, FDN+MDF=60,BDM=FDN7分又DM=DN, ABM=DFN=60,DBMDFN8分BM=FNB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