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点4天气与气候_第1页
高考必考点4天气与气候_第2页
高考必考点4天气与气候_第3页
高考必考点4天气与气候_第4页
高考必考点4天气与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必考点4 天气与气候考点精析触及高考命题之魂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之一,而愈来愈剧烈的人类活动又深刻地影响了大气环境。本专题知识点很多,要求考生能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掌握天气系统的判断,气候的形成与分布以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等主干知识。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将提供典型区域位置,综合分析地形、盛行风、洋流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2、运用气压形势图,分析判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3、根据天气预报的有关信息材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利用数据或图像提供的背景信息,考查对气候类型的判读,分析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和特征,以及对气候与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多方面联系的综合考查。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B12 C 16D 18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45题。4.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B.18 C.21 D.245.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68题。6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7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 B C D8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l010百帕。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4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0当前丙地潜水补给量较丁地多,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丙地地形比丁地平坦 B丙地植被较丁地覆盖率高 C丙地地表水较丁地丰富 D丙地当前处于雨区,丁地为晴天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1题。11、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M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二、综合题(共56分)12、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气压状况看,A点气压值_ (高、低)于B点气压值。从气团性质看,A为_,B为_。(2)填写A、B两地风向:A偏_,B偏_;风力A比B_。(3)如果冷、暖锋面均能引起降水,则冷锋雨区在_侧周围,暖锋雨区在_侧周围。(填甲、乙、丙、丁)13、如图为等值线示意图,其中abc,读图完成(1)若此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OM线为锋线,则OM为 锋,M处是气压中心。(2)若此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请在图上画出OM锋示意图(用冷、暖锋符号表示)。(3)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且等温线闭合,则OM线处区域在地形上被称为。(4)若此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则OM所处区域在地形上为。若a线高度为200米,且等高距为100米,请在画出XY线地形剖面图。(5)若此图为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形示意图,此地农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体系,这一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以此图中ab之间的生产为主。高考必考点4 天气与气候解题策略把握科学解题之本1 学会科学审题临渊羡鱼对本专题的复习,重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抽丝剥茧,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核,如运用各种天气简图或语言描述,判断天气系统,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运用气压形势图,分析判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结合图表资料、气候分布图等,分析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和特征。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充分阅读课本和地图册,学习理解各个概念或名词的含义。熟悉各种示意图、天气形势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读懂图上每一个信息,通过相应题目的训练来领会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2回扣双基依据归而结网天气与气候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天气现象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锋面系统气团大气环境保护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形成因子分析3建构解题思想厚积薄发1)分析一地天气的技巧: 分析该地区是受那种天气系统的影响(锋面系统还是气压系统),然后根据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进行判断。锋面: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冷锋、暖锋的识别技巧:1)看箭头方向 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气压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气压状况气流状况水平运动方向中心气流天气现象低气压气旋南顺北逆,辐合上升阴雨高气压反气旋南逆北顺,辐散下沉晴朗2)气候分析一地的气候成因主要考虑:纬度因素 气温 :低纬高、高纬低降水:赤道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海陆因素 气温:(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降水:近海迎风地带降水较多,内陆及近海背风地带降水则较少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则较少气压带和风带:低压及西风控制时降水较多,高压及信风影响时一般降水较少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考虑气候类型判断:一般分三步进行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 论 判断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南半球判断所属的温度带最冷月和最高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5以上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5亚热带的两种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2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02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010苔原气候寒带(极地)最热月平均气温0以下冰原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1.C解析:此类题目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等值线的掌握和应用,从图中看到等值线的等值距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范围(21-23)最小的取值范围(5-7)可以得出温差范围(14-18)(注意是开区间).应为C 162、B 需要同学们认真看图,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应该找白天的时间段,白天变化晴天的等值线比多云天密集,从正午到午夜的气温先升高后降低;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所以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3、B解析:首先应知道什么是热岛效应,就是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最强烈应该找市中心与郊区温差最大的是(也就是弯曲度最大的地方)4、D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5、C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6、C解析:据图分析(纬线、海陆分布),区域定位,进而联系所学该区域的相关地理特征。7、B解析:注意把握甲地的区位特点:近海、副热带、南半球;海洋性气候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小。8、B解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已知降水量、地形特点,四要素结合。9A解析:由题干可知,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而在甲、乙连线的上面有暖锋的符号,根据相关知识,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而低压槽在等压线上表现为等值线向气压变高的方向凸起。10D解析:在暖锋中,降水区域出现在锋前,所以丁地位于降水区域,而丙地应为晴天。11、 B解析: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树木生长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反映在年轮上的间隔越大;反之越小。由图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过程,反映了气候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12、答案:(1)低 冷气团 暖气团(2)北风 南风 大(3)甲 丁解析: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A点介于10051010之间,B点介于10101015之间,可知B点气压数值高;图示为锋面气旋,且位于北半球,从其旋转方向可知A地位于冷气团控制下,B位于暖气团控制下;判断A、B两地风向可分两步走,一是过两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直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二是过两点作风向线,由于位于北半球,故向右偏,使风向线与气压梯度力线呈约45夹角,此线即为风向。据等压线的疏密可判定A地风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