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一、如何理解文昌鱼的分类地位1、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是典型的脊索动物。2、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特征而区别于脊椎动物,如: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的附肢,无心脏,表皮为单层上皮,终生保持原始分节现象的肌节,无集中的肾脏,仅有分节排列的肾管,排泄与生殖器官无联系。3、从胚胎发育上看,它一方面以简单的形式,即近似于脊椎动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其早期胚胎发育又像棘皮动物,因此文昌鱼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4、它不可能是脊椎动物的直接祖先:它具有一些特化的结构,如围鳃腔可防鳃裂被泥沙堵塞;口笠、触须、缘膜、轮器、内柱等具有从水中滤食的作用;脊索达身体最前端,和其前端挖泥沙相适应。由此看出,文昌鱼是走上了适于钻泥沙少活动的特化道路的一支,不可能是脊椎动物的直接祖先。 二、恒温的生物学意义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即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在高温下,机体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黏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速有力,显著提高了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恒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从而保证恒温动物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有利于其进化发展。 三、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脊椎动物?1、它们承袭了两栖动物初步登陆的特征。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水平更高:爬行动物的皮肤特点是高度角质化,约有10层细胞构成,且外被角质磷构成完整的磷被,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繁殖方式水平更高:爬行动物产羊膜卵,羊膜卵的结构和发育特点,使爬行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育初期对水的依赖,为爬行动物通过辐射适应向干旱地区分布及开拓新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4、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四、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羊膜卵出现的意义。1、躯体结构:(一)外形: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二)皮肤:表皮高度角质化;角质鳞的彼此相邻部分角质层变薄。(三)骨骼系统:大多由硬骨构成,骨骼的骨化程度高,很少保留软骨。(四)肌肉系统:一般起自躯干肌、附肢肌或咽部肌肉而止于皮肤。(五)消化系统:口腔与咽有明显分界,有发达的唇腺、腭腺、舌腺和舌下腺等口腔腺。(六)呼吸系统:内鼻孔呈裂缝状,开口在腭顶的中部或咽喉附近。(七)循环系统:血液为不完全双循环。(八)排泄系统:以后肾作为滤尿器官。(九)神经系统:脑的各部已经不是完全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延脑发展出颈曲。(十)感觉器官:嗅觉:鼻腔内首次出现鼻甲骨。 视觉:大多数都有活动性的上、下眼睑和瞬膜。 听觉:耳:首次出现耳蜗、外耳道。 红外线感受器。(十一)生殖系统:营体内受精,几乎雄性均有交配器。2、羊膜卵的意义:a、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b、羊膜卵行体内受精,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c、羊膜卵的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稳定。因此,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个很大的飞跃,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上对水的依赖,确保陆上繁殖的可能,摆脱了两栖类的两栖生活,为爬行动物通过辐射应向干旱地区分布及开拓新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五、试述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1)体表被角质鳞或角质盾片和骨板,蜥蜴和蛇有定期蜕皮的现象;表皮高度角质化防止水分蒸发。皮肤干燥,缺少皮肤腺,皮肤由多层的表皮和真皮组成。色素细胞发达,具有保护色、警戒色的作用以及吸收热能提高体温的作用。2)具典型五指(趾)型四肢,指端具爪;头骨有颞窝,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腭;荐椎和颈椎数目增多,胸廓出现;3)消化管分化明显,大肠和泄殖腔具有重吸收水分功能,草食性种类有盲肠,如陆生龟类。 4)以肺呼吸;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初步具有海绵体结构(即复杂的隔膜网分成许多小室),呼吸表面积扩大。具胸廓;以胸式呼吸,辅以口底呼吸运动。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仍为不完全双循环5)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6)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以尿酸为主;在干旱地区的种类膀胱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许多种类在鼻部或眼部附近具有盐腺,能排出浓度很高的盐溶液。7)体内受精,具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六、试述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的体制,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三个胚层,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没有体腔,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1、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其体可明显分前后端、左右侧、背腹面。体背面发展了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了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越来越向体前集中,逐渐出现了头部。2、两侧对称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官更为完备。迅速而有效使适应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3、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体的发展和生理的复杂化、完备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使运动加快,摄食增加,使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发展,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4、由于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耐饥饿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抗干旱。七、为什么昆虫能成为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1、昆虫的外骨骼(几丁质)都具有蜡质层,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2、昆虫具有2对或1对能飞翔的翅,增加了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的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3、很小的体形。极少的食物即可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4、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有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5、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有多种生殖方式,如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幼体生殖等,且繁殖力较高,一头昆虫产卵数百只上千粒。昆虫生活周期很短,一些种在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袋及数十袋,不利时可休眠滞育。6、发育虫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都经历了3、4个形态、生理甚至变态完全不同的时期,即卵、幼虫、蛹及成虫。7、昆虫在结构与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于生存。八、简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1对触角,3对口器附肢、1对复眼和若干单眼,3对足,大多2对翅,腹部附肢退化;有发达坚厚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消化系统由前、中、后肠三部分组成。呼吸系统由气门、气管和微气管组成,能直接把氧气迅速送入体内各组织器官,呼吸效率高。循环系统为一简单直管的开管式循环,血淋巴不携带氧气,只运输营养物质、激素和代谢产物。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周边神经和交感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食管神经节及腹神经链。排泄器官为马氏管,排泄物为尿酸。雌雄异体,生殖系统发达,繁殖方式多样,且变态类型也多样。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咽侧体(分泌蜕皮激素)和前胸腺(分泌保幼激素),还有多种外激素。九、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具有哪些进化上的特征?有发达坚厚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适于陆地生存;大多数节肢动物具有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环节动物为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则为异律分节,并发展为身体分部,增强了运动,提高了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环节动物具有疣足和刚毛,运动能力弱,而节肢动物则具有分节的附肢,内有发达的肌肉,并且附肢与身体连接处也有活动关节,运动能力大大加强;环节动物的肌肉是平滑肌,而节肢动物则为强劲有力的横纹肌,加强了运动机能;具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如复眼等,还有发达的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节较环节动物有明显的愈合趋势,从而能对陆地上多变的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具有独特的消化系统,其捕食、摄食和碎食的结构明显强于环节动物;产生了新的排泄器官马氏管。十、论述真体腔和分节现象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1、第一次出现了真体腔,与假体腔不同在于它具有体腔膜。2、使消化管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肠壁有肌肉层,增强蠕动,提高消化能力3、使血液循环完整化,有了心脏,推动血液流动;使后肾管形成,使生殖系统进一步完善。4、第一次出现分节现象,为同律分节,这为后来的异律分节打下了基础,更是将来动物体发展成头、胸、腹各部分的基础和前提。5、分节现象的出现使每个体节几乎为一个形态功能单位,使得动物有了更强的生命活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十一、鱼的上下颌出现的意义上下颌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有了上下颌,动物就能主动摄食,增加获取食物的机遇,开拓了广泛获取食源的领域。上下颌既是鱼类索食、攻击和防御的器官,同时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如:营巢、求偶、呼吸进水等。颌的出现及其多用途的活动机能,还促进了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其它相关器官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动物身体结构机能的全面提高。十二、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及不完善性。1、初步适应(1)发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由循环进化为不完善双循环。(2)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3)发展了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4)发展了适合陆地生活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2、不完善的体现:(1)皮肤角质化程度低;(2)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只能回到水中,幼体在水中生长;(3)五趾型附肢较原始,运动能力不强;(4)肺呼吸不够完善,必须用皮肤辅助呼吸;(5)体温随外界变化而变化,为变温动物,有休眠习性。十三、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1、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1)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2)化学性作用(3)机械性作用(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2、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寄生虫感染和寄主的免疫是一个斗争的过程,主要决定于机体的反应性。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寄生虫被寄主消灭;或是寄主体内虽有寄生虫寄生,但不出现症状,而成为带虫者;或是呈现疾病状态即患寄生虫病。3、防治原则总的原则是,切断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主要环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减少传染源,使用药物治疗病人和带虫者,以及治疗或处理保虫寄生。(2)切断传播途径,杀灭和控制中间寄主及病媒,加强粪管、水管以及改变生产力方式和生活习惯。(3)防止被传染,进行积极的个人防护(如服药预防、涂防护剂等),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寄生虫更换寄主有何重要意义?更换寄主是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寄生虫对寄主而言总是有害的,若在寄主体内繁殖过多,可能使寄主迅速死亡,这样寄生虫也会跟着一同死亡,这对寄生虫是不利的。而以更换寄主的方式,使繁殖的后代能分布到更多的寄主体内,就可以减轻对每个寄主的危害程度,寄生虫本身也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这对其种族繁衍有重要意义。十四、原生动物与人的关系1、对人造成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病原体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症状传播媒介痢疾内变形虫肠道米巴痢疾大便血多脓少经口利什曼原虫巨噬细胞黑热病肝脾肿大、发烧白蛉锥虫脑、脊髓非洲睡眠病昏睡、致死舌蝇危害牲畜的病原体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艾美球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血胞子虫: 引起牛、马血尿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2、有益于人类的方面(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和覆盖层的压力伤害下形成石油。(3)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指标。(4)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5)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草履虫、四膜虫是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器的实验材料。十五、论述哺乳动物在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进步特征。(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哺乳动物的呼吸进步: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肌肉质横隔参加呼吸运动,提高换气能力。(膈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二部分,并形成胸廓,有辅助呼吸作用。)进行腹式和胸式呼吸。十六、鸟类的双重呼吸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以及某些运动肌肉之间。气囊的存在,使鸟类产生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名词解释1、赤潮:生活在海水中,如夜光虫(鞭毛纲),如果这类动物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可使海水变色,称为赤潮。2、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特称为适应辐射。3、泛塘现象:由于池水中缺氧说引起,如不及时采取充气措施,常可造成大量池鱼窒息死亡,生产上叫做“泛塘”,渔业生产上称为“浮头”。4、辐射对称: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将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体制称为辐射对称。5、红腺:鱼鳔前腹的内壁上的气腺,因气腺的上皮细胞与下方稠密的微血管网相接而呈现红色,故又名红腺。6、羊膜卵: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7、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故称“领细胞”,主要有摄食和细胞内消化作用。8、假体腔:是动物体腔的一种形式,也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的体腔类型,它是由胚胎发育期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而形成的体腔,其中充满体腔液,没有体腔膜。9、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10、异律分节:体节进步分化,个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称异律分节。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同律分节。11、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12、颊窝:蝮蛇类头部两侧在鼻孔与眼睛之间各有一个凹下似漏斗形的感温器官。13、颞窝:为爬行类头骨最重要的特点。在头骨两侧:眼眶后部有1-2个孔洞,由周围一定骨片形成的聚了所围成。14、物种: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是客观性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明确显现;是生物界发生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形式。15、生物发生律(生物重演律):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说产生的生物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16、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布。为水生种类鲎的呼吸器官。17、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肢动物蜘蛛、蝎的呼吸器官。18、马氏管: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液中,吸收尿酸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19、包囊:指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阶段,周围有囊包围,富有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原虫的感染阶段。20、休眠:是动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恶化时,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滞育: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昆虫生命活动暂时的停滞,但通常不是由不良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滞育虽然也表现出活动停止、代谢降低等禁止现象,但它不是直接由外界条件所引起,而是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主要由体内激素的作用而引起,外界环境条件,如日照长度、温度等往往是在滞育虫态之前起作用。(意义:均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用停滞来度过不良环境阶段,为昆虫长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产物。滞育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休眠更强。)21、原肾管:是扁形动物门的排泄器官,是动物界第一次出现的专门化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具有分支的管状结构,它是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其功能单位是焰细胞,焰细胞又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帽细胞的鞭毛如火焰样悬垂在管细胞中央。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22、性逆转:像黄鳝,其生殖从胚胎发育到成体时都为卵巢,只能产卵;产卵以后,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产生精子。这种雌雄性别转变现象称之为性逆转。23、浮浪幼虫:腔肠动物具有浮游幼虫,即具有世代交替的水螅水母的实心原肠胚,其表面遍生纤毛,能在海中游动,称为浮浪幼虫。24、外骨骼:节肢动物包被身体的角质膜。保护内脏,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协助肌肉完成各种运动。使动物能适应比较广泛而复杂的环境,特别是陆生生活。25、个体发育:一般是指一个动物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广义上是指从生殖细胞的形成到衰老死亡,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发育的全过程。2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要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做洄游。27、胎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胚胎以胎盘和母体联系获得养料和保护,直到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生殖方式。28、哺乳:幼仔在产出后依靠母体乳腺所分泌的 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乳汁取得营养的现象。29、异沙蚕相:环节动物的多毛类沙蚕科的有些种类性成熟时,体后部具生殖腺部分的体节形态发生改变,转变为生殖节,此各体节变宽,疣足扩大,生出特殊的新刚毛,眼点变大,这种现象称为异沙蚕相。30、侧生动物:海绵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动物极及植物极细胞的后期分化不同于所有的其他后生动物(胚层逆转),另外海绵动物体内的领细胞除了与原生动物的领鞭毛虫类相似之外,在绝大多数其他后生动物中不曾发现,所以,一般认为在动物进化中海绵动物很早就分离出来,并进化成区别于其他后生动物的一个侧支,因此也常被称为侧生动物。31、皮肤肌肉囊:扁形动物中由中胚层形成的复杂的肌肉构造与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紧贴而组成的体壁,被称为皮肤肌肉囊,它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使动物更有效的摄取食物,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32、迁徙:是鸟类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的迁居,特点是定期、定向而且多集成大群。33、管鳔类与闭鳔类:鲤科鱼因鳔有一鳔管与食道相通,气体调节主要通过鳔管,被称为管鳔类。多数鱼的鳔无鳔管,不与外界相通,气体调节靠红腺和卵圆窗,被称为闭鳔类。 34、胎盘:胚胎的绒毛膜、尿囊膜和母体子宫壁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特殊器官,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判断1. 蛲虫的感染率一般城市高于农村,成人高于儿童。蛲虫可自体感染也可逆行感染。()2. 蚯蚓的循环系统属于闭管式循环。()3. 乌贼的第3对腕很长叫触腕,是乌贼捕食的主要器官。()4许多小型甲壳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而以体表直接进行气体交换。()5内柱是海鞘咽背壁内侧的一条纵沟,内有许多黏液细胞和纤毛细胞。()6. 七鳃鳗具有单一的鼻孔,主司嗅觉作用,与呼吸无关。()7鲤形目鱼类的鳞片为栉鳞,鲈形目鱼类的鳞片多为圆鳞。()8. 胸骨为陆栖脊椎动物特有,两栖类既有胸骨又有胸廓。()9龟鳖类无牙齿而代之以角质鞘。()10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又分出芽和形成包囊两种。()11. 海绵动物还是分化出简单的组织。()(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11.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12. 绿眼虫的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13. 眼虫的生殖方法一般是横二分裂。()(纵二分裂)13. 动物的卵裂方式与卵黄的多少有关而与分布无关。()14珊瑚纲动物生活史中只有水螅体,没有水母体。()15扁形动物排泄器官的功能单位是焰细胞。()16. 沙蚕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壁和疣足都可进行气体交换。()17鹦鹉螺尽管具有外壳,但它却是头足纲的动物。()18. 园蛛的幼体用马氏管排泄,成体的则退化,多以基节腺进行排泄。()19草食性或杂食性的鱼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20胼胝体是哺乳动物大脑特有的结构。()21. 线虫的原体腔是由胚胎时期的原肠腔发展形成的。()(囊胚腔)22. 中脑为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其他1、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少数种类有较多的鞭毛。营养方式:有些种类体内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也称自养。有的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称为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还有的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称为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也称异养。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二分法(眼虫)、出芽法(夜光虫)、同配生殖(盘藻)、异配生殖(团藻)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为辐射对称辐射对称的含义:是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2)身体的基本结构:内、外层和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笫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3)细胞分化更为丰富,且有了初步的组织分化六种细胞: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间细胞、刺细胞。出现了皮肤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具有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突起相联络,构成神经网。特点:呈网状,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最原始。(5)具有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6)海产种类个体发育要经浮浪幼体阶段:浮浪幼虫(7)生理特点: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呼吸排泄靠体表,生殖方式多样化。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2)中胚层的形成: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3)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系统。(5)排泄系统:原肾管。(6)神经系统:纵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了“脑”及 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7)生殖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不分节,一般左右对称。(2)身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头部:具口、眼、触手等感官。是觅食、感觉中心。结构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不同,有的明显、发达,有的结构退化、无头等。 足:运动器官。具发达的肌肉。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发达程度不同。斧状、蹠狀、柱状、腕状或退化。内脏团:(躯干)代谢、生殖中心。内脏器官所在。(3)外套膜和外套腔: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特有的结构。胚胎发育中,躯体背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整个内脏团和鳃。功能:分泌贝壳;保护躯体;辅助呼吸;形成外套腔。外套腔:位于外套膜与内脏囊之间的空腔,与外界相通.(4)贝壳:一般包被躯体外,有的位于体内,有的缺。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特点。形态有瓣状、管状、覆瓦状、螺旋状等各种形状。随动物生长而增大加厚。(5)消化系统消化管发达,多数种类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构成,锉刀状,摄食时可前后伸缩,刮取食物。(6)体腔和循环系统真体腔退化,真体腔和假体腔同时存在。 次生体腔仅残存于围心腔、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的内腔,而体内广阔的体腔是假体腔。初生体腔:形成血窦。循环系统:心室1个,心耳1个或2个开放式循环:腹足类,双壳类等。闭管式循环:头足类。血液无色,但有些种类因血中含血红素血液为红色。(7)呼吸器官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肺呼吸。鳃的发生:外套腔内的上皮伸展。鳃的形态:楯鳃:鳃轴两边均生有鳃丝栉鳃:鳃轴一侧生有鳃丝瓣鳃:鳃成瓣状丝鳃:鳃延长成丝状。(8)排泄器官:后肾管组成:腺质部分:富血管,肾口具纤毛,开口于围心腔。管状部分:薄壁管,内壁具纤毛。肾孔开口于外套腔。围心腔腺可排除代谢产物于围心腔,由后肾管排出。(9)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不同种类差异大:a. 最低等为梯形神经; b. 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 ; c. 发达的神经系统: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四对主要神经节:脑神经节:位于食道背侧,发出神经到头部及身体的前端,司感觉。足神经节:位于足的前部,它发出神经至足部,支配足的运动和感觉。侧神经节:发出神经至外套膜和鳃。脏神经节:发出神经到消化管和其它内脏器官。(10)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或同体个体发育除了头足类和某些腹足类为直接发育外,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幼虫阶段,某些淡水种类有钩介幼虫。 5、纤毛纲的生殖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接合生殖:(1)条件:环境条件差,食物少,温度低,水质改变时具有接合生殖。(2)过程:A.两个体口沟面结合。小核分裂2次(1次为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小核。B.3个小核消失,剩下1个再分裂成2个配子核。C.二个体互相交换一个配子核。与另一个体的配子核融合成合子,二个体分开。D.合子分裂3次形成8个小核,大核则消失。E.8个小核中的4个形成大核,4个小核中的3个消失,留下的1个分裂2次称为4个小核,并与4个大核相配成为4个新个体。6、孢子纲: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1)间日疟原虫有2个寄主:人和按蚊。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2)主要特征:孢子纲的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孢子纲动物很多具有顶复合器;生活史复杂,有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两个世代的交替,这2个世代多数在2个寄主体内进行。7、海绵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和芽球(2)有性生殖雌雄同体、雌雄异体(3)芽球是中胶层中一些储备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骨针形成芽球,当虫体死后或严冬、干旱过去,再发育成新个体.(4)两囊幼虫海绵囊胚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5)逆转两囊幼虫从母体随水逸出,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为内层,大细胞为外层,形成原肠胚.这与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形成不同。8、钵水母纲(1)代表动物海月水母形态:伞形,圆盘状。分为外伞和内伞。内伞中央有口,口的4角悬有4条口腕,口腕上有口沟.伞缘分布有触手,间隔有八个缺刻,缺刻中有触手囊(感觉).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胃、四个胃囊)和循环管道(辐管和环管)组成.三种辐管:正辐管:由口腕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间辐管:由胃囊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从辐管:位于正辐管和间辐管之间的辐管水流方向:口-胃腔-从辐管-环管-正辐(间辐管)胃囊-口-体外 神经系统:神经网,出现神经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感觉器:触手囊内有平衡石,上面有眼点,下面有缘瓣,缘瓣上有感觉细胞和纤毛,2个嗅窝。 生殖:生殖腺由胃囊壁产生(四个),雌雄异体.有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有性生殖在春夏,无性生殖在冬季.2、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为海产,大型,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中胶层发达,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有触手囊,无缘膜。钵水母的结构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9、蛛形纲的呼吸和排泄(1)呼吸系统书肺:蛛形纲动物特有结构。由内陷的100 125个扁平突起构成,这些突起称为肺叶。书肺孔1对。气管:外胚层细胞内陷形成。无分支,气孔1个。(2)排泄系统基节腺:后肾管演变而成,但肾孔封闭,12对。马氏管:1对,中后肠之间发出,细长而分支,末端封闭。来源于中胚层。与昆虫马氏管来源于外胚层不同。10、柄海鞘的外形和生活方式(1)柄海鞘的成体呈长椭圆形,基部以柄固着在海底岩石、贝壳或船底之上。(2)体外层为被囊。顶端具2个开口:顶部开口为入水管孔,侧面开口时出水管孔。海鞘无内骨骼,靠水流产生内压,以支撑身体;同时水流对海鞘的新陈代谢是必须的。11、胎生哺乳的意义:(1)完善陆上繁殖能力,提高后代成活率,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和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使哺乳类在生存斗争中优越于其他动物类群。(2)以乳汁哺育幼兽,使后代在较优越的营养条件和保护下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3)胎生和哺乳是动物与环境长期斗争的产物。12、真体腔(次体腔)出现的意义:次生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13、寄生虫更换寄主有何重要意义?更换寄主是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寄生虫对寄主而言总是有害的,若在寄主体内繁殖过多,可能使寄主迅速死亡,这样寄生虫也会跟着一同死亡,这对寄生虫是不利的。而以更换寄主的方式,使繁殖的后代能分布到更多的寄主体内,就可以减轻对每个寄主的危害程度,寄生虫本身也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这对其种族繁衍有重要意义。14、被毒蛇咬伤后的的处理:如果被毒蛇咬伤,在条件许可下应立即将蛇击毙,同时将蛇带往就医,这对根据毒蛇的种类来采取对症治疗是极为必要的。毒蛇咬伤的紧急局部处理原则是尽快排除毒液,延缓蛇毒的扩散,以减轻中毒症状。一般应立即在伤口上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阻断淋巴和静脉血的回流,并每隔1020min放松布带12min。结扎后,应用清水、盐水或0.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紧急处理后,要及时就近求医治疗。15、简述鱼鳔及侧线器官的作用:调节沉浮;传递声波;发声;呼吸。1)自身体重的调节器;2)呼吸作用;3)附助听觉:鲤科鱼类鳔的前端通过韧带与韦氏小骨相连,水中声波振动鱼体,引起鳔内气体振动,通过韦伯氏器的4对小骨传导内耳,使鱼感受到高频率的声波;4)发声器官:鲤科鱼类鱼鳔管放气时发出声音,尤其在生殖期集群洄游发出很大的声音,它可使鱼类辨别同类。侧线能感受低频率的振动,具控制趋流性的定向作用,同时还能协助视觉测定远处物体的位置。16、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1)受精与受精卵(2)卵裂(完全卵裂、不完全卵裂)(3)囊胚的形成(4)原肠胚的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5)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形成方式:端细胞法、体腔囊法)(6)胚层的分化17、五大寄生虫病(P5)疟原虫、黑热病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18、分类阶元的主观性与客观性:(P12)分类阶元有界 kindom、门 phylum、亚门 subphylum、总纲 superclass、纲class、总目 superorder、目order、亚目 suborder、总科 superfamily、科 family、亚科 subfamily、属 genus、亚属 subgenus、种 species、亚种 subspecies在上述所有分类阶元中,除种以外,其他较高的阶元,都是同事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所以是客观性的,是因为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划分实体;它们所以又是主观性的,则是由于各界远的水平以及阶元与阶元之间的范围划分完全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并没有客观准则。19、珊瑚纲(P104)只有只有水母型,没有水螅型20、线虫引起的疾病:1.蛲虫:成虫细小,乳白色,似白线头状,前端具翼膜。寄生在人的肠道中,虫体前部钻入肠粘膜,吸取营养。直接感染,儿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使肛门奇痒,造成儿童失眠、消瘦。自体感染和异体感染。2.十二指肠钩虫: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虫体小,口囊发达;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粘膜及血液为食,可造成慢性失血、肠溃疡、浮肿、人无力。卵在潮湿的土壤中发育,经杆状蚴及丝状蚴两期幼虫,脱2次皮。丝状蚴直接钻入人体,经血液或淋巴,过心、肺,再由气管到咽,后入胃抵肠,脱皮,吸附于肠壁,3-4周后再脱皮发育为成虫。3.斑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可引起组织增生,使下肢、阴囊等处畸形发展,造成“橡皮肿”。中间寄主为按蚊和库蚊。胎生幼虫称微丝蚴,在人体内可生活2周以上,白天在内脏血液中,晚上移至体表血液内。在蚊体内经10-17天即可发育成感染期微丝蚴,再传给健康人。多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4.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上的一种植物线虫。成虫体小,寄生在小麦麦穗上,使麦粒形成虫瘿,一个虫瘿内有数千条小麦线虫的幼虫。在干燥条件下,幼虫在虫瘿内可生活10年以上。进出口检疫对象之一。21、线形动物门的特征:(P150)身体呈线形,粗细一致,细长;体被较硬的角质膜,其下为上皮,细胞界限清楚;上皮内为纵肌;消化管退化,常无口,不能摄食,以体壁吸收寄主的营养;泄殖腔具有角质膜衬里;排泄孔开口于体后端腹面,无排泄器官;雌雄异体,雄体较小。22、为什么头足动物比其他动物要进化?(P231)因为头足类有机结构复杂,神经系统高度集中,且为软骨质包围;眼的结构类似脊椎动物;基本为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无幼虫期。23、半索动物门的地位:(P330)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鳃裂及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从胚胎发育和具有腮裂来看,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1)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2)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3)幼体形态结构非常相似;4)海胆和柱头虫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过去一直认为半索动物的口索就是脊索,而且有鳃裂,因此被认为是脊索动物门的一类。近年对半索动物的组织与胚胎的研究,表明口索与脊索既不同功,又不同源。同时还有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因此现多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属无脊椎动物的理由:无真正的脊索、具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属脊椎动物的理由:具口索、 背神经管前部有空腔、具咽鳃裂。 24、脊索动物门三大特征:(P331)1.有脊索:脊索是背部其支撑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与神经管之间。脊索在低等脊索动物中终生保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