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回乡偶书.doc_第1页
4-1回乡偶书.doc_第2页
4-1回乡偶书.doc_第3页
4-1回乡偶书.doc_第4页
4-1回乡偶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正页)课题4-1回乡偶书年级四年课型阅读课授课时间课时1总第( )课时撰写教师侯莉波教学目标1、认识“鬓”“衰”两个生字,会写“鬓”“衰”两个字。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3、体会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感受诗人流露出的浓浓乡情。4、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产生自豪感教学重点1、按照古诗学习六步法每一步要求朗读古诗。2、读懂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教学难点1、赏析古诗,感受这首诗的经典之处。2、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情。教具课件关于作者的预习资料和教学课件。板书板画设计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重返故乡乡音/无改/鬓毛衰。 思乡、爱乡儿童/相见/不相识, 变化巨大笑问/客从/何处来。 预习设计1、古诗学习六步法的内容是什么?2、运用学法完成下列预习任务 1、给“鬓”“衰”正音,扩词,区别“衰”“哀”“衷”三个字。2、学生搜集诗人资料。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 过程要精简 语言要精彩 方法要精当 板书要精辟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1、导言:家乡是淡淡的思念,家乡是浓浓的相思,家乡是每个游子心头永久的牵绊、留恋。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复习“六步法”:今天我们就来按照古诗的六步法来学习这首诗,首先我们复习一下这六步法(齐读六步法,检查作业1的完成情况。)二、研读古诗,达到目标。用“古诗学习六步法”学习古诗(一)一读扫生字1、生自由读一读古诗看看,提出来不认识或叫不准字音的字,结合课前预习,给“鬓”“衰”正音,指导书写,注意“鬓”上半部分的左边有几个横,区别“衰”“哀”“衷”三个字,并组词。2、 生字障碍扫除了,轻声自读古诗,要求读的正 确流利。3、 检查读的情况,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二)二读明韵律1、学生总结七言律诗的节奏,自由读一下这首诗,画出喜欢的韵律,师生点评,形成共识后教师标出朗读的节奏及要重读的韵角。(板书)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教师范读。3、指导朗读,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节奏。二次建构 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 过程要精简 语言要精彩 方法要精当 板书要精辟(三)三读晓诗意检查作业2的完成情况。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搜集诗人资料,课上交流介绍诗人,教师补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2、写作背景: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到底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理解诗意。(1)请同学读第一、二句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来,大家帮你解决。(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汇报你对这首诗的理解。(4)将诗意批注在书上。理解后两句诗意。(1)齐读后两句诗(2)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的诗意,师生点评。(3)将后两句诗意批注在书上。(4)整体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4、你能说说这四句诗的关系吗?5、多种方式再读古诗,要求不但能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句,还要读出正确的语气、语速及重音。四、布置作业。1、四读悟诗情。(1)画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情感变化。(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五读赏评析。(1)这首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你觉得这首诗哪句或哪个词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3、六五读成吟诵。有感情吟诵,要求读出正确的韵律重音,正确的语气语调,并熟练背诵。第二课时二次建构 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 过程要精简 语言要精彩 方法要精当 板书要精辟(一)四读悟诗情1、(1)汇报在预习提纲中画出的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汇报预习所得,全班交流、研讨,老师适时点拨。 3、2、有感情朗读古诗,读出诗人激动感慨,激昂豪迈之情。读出正确的语调。 (二)2、五读赏评析。 1、(1)这首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2)你觉得这首诗哪句或哪个词写得好,哪个词需要重读,说说你的理由?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时点拨:。(3)教师总结这首还乡诗写得气势宏大豪放,它融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的昔与今对比,色彩上红与黑的对比,感情上咒与喜对比等等。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灰暗凝重到明朗欢快的旋律。以往的还乡诗都是以感旧伤时为基调,而这首还乡诗,让我们感受的是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 3、(4)再读古诗,要求学生带着对诗的感悟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出正确语气,语调,读出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