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doc_第1页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doc_第2页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doc_第3页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doc_第4页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学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学习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学习准备: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学习过程 : 课前谈话:1.游戏(老师说一句诗,学生来猜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 2.其实我们刚才猜的这些节日,都是传统节日一年有很多日子都是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生:十一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师: 4月1日?第二天4月2日是什么节日?板书:世界儿童图书节(简介世界儿童图书节)一.揭示课题,感受作者的选择师: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在献辞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她选了一本书,并且以此作为献辞的题目,那就是走遍天下书为侣(板书课题)师:侣是一个生字,很有意思,右边紧挨着2个口,看到侣字你会想到什么?读准字音,理解意思。(伴侣、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三.感知作者以书为友的理由(一)创设情境,质疑:1.初次读课文,我们要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深入学习课文,我们就要尽量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让我们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她要去环球旅行,需要多少时间呢?出示资料: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2.师:让我们跟随着这一叶孤舟到达茫茫大海:音乐响起: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雾,我静静地读这本书。当月光伴随孤独挥洒,我静静地读这本书。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静静地读这本书。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我还是静静地读这本书。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3.师: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预设生1:你要读那么多遍不厌烦吗?生2:为什么选择一本书?生3:不觉得孤单吗?)(二)切入文本,深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态度、语气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出示句子: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师:你发现这是什么句子?反问句的语气特别强烈,谁还愿意把反问句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师: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哪天回到家,突然发现家里有了新的感受?学生交流。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份心情送到书中读。指导朗读。师:回到这样的家,除了惊讶、高兴,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多形式地朗读)出示句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师:是啊,作者把书看成是朋友和家。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可见作者对书的感情有多深、有多切啊!朋友经常相见,可总是还能有新的了解,那叫常见常新;家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其实,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体会作者情感,还要触摸作者思想,作者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要说的是什么?出示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每一遍读都有新的感受,每一遍读都有新的发现,这叫做常读常新。(板书:常读常新)那么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本书,能发现什么东西呢?你已经读了一百遍了,第一百零一遍读这本书,你还会说什么?或者不经意的发现,或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你会说什么?当你拥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会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情?(三)反复引读,回归课题:师:所以,我相信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十遍,因为(引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想,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五十遍,因为(引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因为(引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愿意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因为(引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四)朗读指导、加深体悟多么独特的观点,老师多想与尤安.艾肯有一番面对面的交谈,你们愿意当一回尤安.艾肯女士吗?你们现在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你们要把作者的毫不犹豫、义无返顾,通过朗读、回答表现出来。(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四.存疑结课1.作家毕淑敏用一生的精力来读一本书人鱼公主,师配乐朗读毕淑敏常读常新。 2.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 ,就像 。3.通过大家的体会,你们已经深深地明白,书是能够常读常新,但是怎样才能常读常新呢,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一本书呢?相信我们下节课还能从这献词中有新的发现。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长满书的大树,里面收录了每年在世界儿童图书节中的献词,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并且能从中常读常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学习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在独自驾舟环球旅行时,爱书的作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理由是生读第15自然段。二.习题切入,悟读第7、8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请你给它列个清单吧。(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欣赏查漏补缺积累所得联想作者) (板书: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4.默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学生自由发表对句子的理解。5.练习。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6.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这种情感的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师:正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哪些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导学生多角度体会作者把书比喻为家、比喻为朋友、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比喻为伴侣的妙处)3.师:的确,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你深思,还能给你启示。好书,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请大家放声朗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画出书神奇的地方,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2.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背诵这首诗歌。 3.课外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4.师小结:我们平时总是很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两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多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在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时,我们一起来交流。板书设计: 3.走 遍 天 下 书 为 侣 理由:常读常新 以书为侣 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附教学资料:1.名人读书名言,/question/6688758.html2.名人读书故事,/bjwz/46/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