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大家知道,对语文教学来说,切入点,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入手处。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一幅插图等。这些关键处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好的切入点,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讲,切入点的选取和设计恰当与否至关重要。首先,我请大家一同了解一下当前课堂教学切入点存在的问题:1.四面出击,贪多求全。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纷乱,教学活动花样翻新,使语文课变成不伦不类的人生哲理课、心理辅导课或自然常识课。再说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内容很多,一篇课文只要有一得,对学生而言就是收获,面面俱到的结果势必是贪多嚼不烂。2.不问文体,千篇一律。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多情感浸染式的文学语言,追求语言表达的形象含蓄。若不考虑文体,切入时一概而论,也就难免胶柱鼓瑟、南辕北辙。3.忽视全体,主体失落。课堂成了教师和部分精英学生的“高层对话”,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教学切入时,不能考虑到一般学生的学力基础,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频度得不到必要的保障。那么,教学切入点的“点”如何发现,又如何切入?接下来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设计切入点应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第一,从文本语言的角度入手,关注语文教学本体。语文学科不姓别的,就姓“语”。它与历史、政治等学科不同,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感,丰富情感。确切地讲,语言文字在这里绝不单单是一种了解内容的“工具”,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因此厘清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不仅是教学切入的思考起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至于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结合文本的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培育自己的语感和眼光,特别要注意备课时的“裸眼阅读”和“文本细读”,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阅读经验,反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及阅读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促发师生之间的深层对话。第二,从文体的角度入手,重视学生内隐言语的建构图示。任何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任何知识又都必须有一个载体。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同样需要一个依托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不同文体的文章,只要是语言学习,就不能忽略文体的存在。而当前所提倡的“淡化文体”也不是说“不要文体”。文体的认知,不应是静止知识的灌输,而应是活性知识的积极渗透。比如小说可从环境、情节、人物切入,散文可将借景抒情、借物寓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戏剧可以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当然,上述切入点如在每课中循环使用,面面俱到,也会使学生麻木。所以也需要不断更新。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切入点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恰当切入,首先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目标,以教材为依托,系统把握,面向所有学生。其次要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摩擦处、矛盾处、困惑处。另外,选择教学切入点还要注意两点:其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往往切点越小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其二,要透辟深刻,恰切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会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好的切入点,不是主观臆断的。教师对教材见识的高下深浅,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把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控制,都尽显在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之中。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可以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师而异,看起来似乎无方法可以参照,然而却有原则与规律可循,那就是“以少胜多,以点带面”,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以此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下面我向老师们简要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用过的几种切入方式。 1.文眼切入的策略。文眼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比如两小儿辩日,可以拎出题目中的“辩”字,分析“辩什么辩的观点辩的理由人物在辩斗中的表现辩带来的启示。这些内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2.关键词、句、段的切入策略。关键词或关键句指的是能够集中揭示中心、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文章风格的词语或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或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常见的切入课文的“关键句”有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矛盾句、总结句、蕴藉句等。关键段指表达文章中心、揭示作者情感、彰显文章艺术特点的精要语段,连接文章的过渡段以及文章的首尾段。教学切入时抓住这些关键词、重点段,就可以化繁为简,突破难点。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带动全文:“狂”“老夫”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引导学生理解“狂”的具体表现:装束狂、气势狂、举止狂,在此基础上深入解读“狂”的实质。从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作品主旨。3.质疑切入的策略。学贵有疑,质疑是有效阅读的手段。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总会发现文章的疑点,这些疑点有的被学生消化了,有的却遗留在学生脑中,这些问题最适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4.线索切入的策略。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及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线索提示行文方向,标示作者的思路,串连组成课文的丰富材料。从线索切入,可使散珠成串,纲举目张。5.结构切入的策略。任何文章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从文章的结构切入,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的关系,理清叙述顺序,把握重点内容。6.比较切入的策略。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范进中举,可以与孔已己进行比较。这些具体的策略并不是僵化机械的,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灵活选择,综合运用。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教学鲁迅的小说孔已己的教学片断。对于这篇小说的教学,我选取了“半”字作为切入点来设置问题,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已己的“半”字人生,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既抓住孔已己的人生特点,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长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而作为教者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一两个主打问题分析,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揉一团而有层次,品一词而含妙味”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可见,巧妙选取切入点是有效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一篇课文教学切入点和导语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为二者时或分行时或重叠。然而,无论切入还是导入,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既不能迷恋桃花林,也不能盲动而不得门径,更不可进入桃花源就走马观花。一名好的导游,应既对美景烂熟于心,对游览线路了如指掌,又对游客的需要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检监察组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谐振腔原理应用课件
- 2025定制环保建筑材料供应合同
- 2025版水利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云计算解决方案投资买卖合同书
- 2025年草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合作合同
- 2025年二手车居间业务佣金分配合同
- 2025别墅区物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柴油质量检测与认证居间服务协议
- 2025版生猪养殖基地与屠宰企业产销合作协议书
- 4.《花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诉讼业务培训课件
- 12345热线培训课件
- 危险废弃物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多彩的超轻泥教学课件
- 新学期,新征程+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赛事租赁用品租赁模式分析报告
- 学校防坠楼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护士长领导力提升与团队管理技巧
- 产前筛查答案及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