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发言材料.doc_第1页
东南西北发言材料.doc_第2页
东南西北发言材料.doc_第3页
东南西北发言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面失败在不懈的探究中享受成功重庆市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参赛小记北碚区人民路小学王鸿2011年11月3日,我代表北碚区参加了重庆市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因独特的教学设计及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赢得了评委及听课教师的高度肯定,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教学内容为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东、南、西、北。这一教学内容是组委会抽签决定的,从开始设计教案到最后参赛,历时四十多天,我一共试讲了12次。这虽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磨炼、成长的过程。课堂从最初的粗糙到最后的精致,无不凝结着整个团队的智慧和心血。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回味、分享这一过程的点点滴滴。一、第一次试讲,我们失败了第一份教案来得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一节课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想要超越非常难,必须要有创新才行。因时间的关系,第一份教案其实是团队成员们在充分领会教材、课标后深思熟虑后集体备课形成的。其教学结构是这样的:1、激趣引入。因为参赛地点是江津,所以我们从江津“四面山”的名字入手引入课题东、南、西、北。2、了解认识东、南、西、北的重要性。创设李叔叔为找不到红光中学而犯愁的情境,引出例1的教学。3、教学例1,学习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引导学生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填一填等活动中辨认方向,随后完成书中的课堂活动1。4、教学例2,学习在生活中辨认方向。先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办法,再用指南针辨别教室的方向,接着开展书中的课堂活动2。5、总结全课及延伸。用“四面八方”这个成语结束新课,引发学生对“八方”的思考。第一份教案基本上是按教材的编写顺序设计出来的,按照这样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结果是学生烦、听课老师累,我也上得全身冒汗,整节课我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平淡如水,教学效果十分低下。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教学容量较大,每个环节都想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二是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了解不够,完全不顾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经验,教学设计低于学生实际情况;三是整节课的设计过于平常,基本按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教学,没有新意。二、重新开发教材,面临“烦人”的课堂活动有了第一次试讲的失败,我们决定大胆重组教材内容,将例1和例2进行调换,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经验,可先学习例2,再学习例1,即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辨认生活中的方向,体会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例1。师:“在图上辨认方向也很重要,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地图,你能确定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主观察这幅地图,确定好方向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用写一写、画一画等方式在图上表示出来。”以这两个问题为抓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通过路名、方向标等去发现、认识地图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一来,本节课的基本结构也就形成了。不过,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课堂活动2的实效性问题。教学例2后,教材安排的课堂活动是五人一组说方向的活动,活动要求是:五人一组,中间的同学面向北方站好,其余四名同学分别站在他的前后左右,首先,站在中间的同学说一说,其余四名同学在自己的什么方向,其次,站在四周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对面的同学在自己的哪个方向。认真开展好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的参与度是百分之百,因此这个活动我们一定要开展而且要开展好。第二次试讲中,教学完例2,也就是借助指南针辨认了教室的四个方向后,我们就立刻开展了这个活动。不过,试讲下来,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刚刚掌握了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办法,但用语言表达“谁的哪面是谁”,“谁在谁的哪面”还很困难,虽然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这个活动,但只有少数学生会说,多数学生不会说或者乱说,没有达到活动的效果;二是学生参与活动后再让他们安安静静地来学习后面的例1,情绪已经受到到了一些影响;三是活动耗时较多,从开课到活动结束,已经用时25分钟,25分钟后再来学习例1,学生已经很不耐烦,而且整节课超时严重,已经没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了。因此,第二次试讲虽在教学结构上作了很在的调整,但还是失败了。于是,我们把如何高效组织这项课堂活动列为专题进行研究。第三试讲时,我们又作了一些调整,将这个课堂活动放在整节课的最后,我们认为:学生学完例1后,就会积累一些语言表达的经验,再来开展这个活动,学生说起来就要容易得多,再加上这个活动属于“动”的活动,让学生们在“静”中学完知识后最后再来“动一动”,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而且安排在最后,时间可长可短,便于教师调控。不过,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观愿望,第三次试讲下来,我们发现活动效果仍然很差,学生们说起来还是很困难,以至于后来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试讲,我们都不断地进行改进,但都没有解决耗时多、效果差的问题。我困惑了,不由得产生想放弃的念头,这“烦人”的课堂活动,咱们就不组织了吧。但多数团队成员不同意,因为这是教材安排的主要活动,不能因为有难度就轻意放弃,我们需要再努力,再研究,再改进。于是,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加强示范,请一个小组先来玩一玩、说一说,教会其他学生活动的方法;二是课前先进行站位的训练,提早告知学生该怎样分组站位;三是在教室里为学生事先确定好活动的点,让学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四是确定小组长,让小组长来组织活动等。这些努力没有白费,相较以前,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明显增强了,但仍然没有解决耗时多的问题,不少学生依然不会站位,不会表达,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局面了。不过,柳暗花明就在第6次试讲后。那一次讲完课,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因为时间已经不多了,临近比赛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但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将整节课从头到尾进行重新思考,想着想着,灵感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出现了。我们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中间一组面向北方坐好,其余四组分别坐在中间一组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因为学生的位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十字方向标,按照这样的位置来坐,第一、辨认教室的东、南、西、北显得非常轻松,第二,“知道一个方向就能辨认其它三个方向”这一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第三,这也是关键的,利用教室的位置,同样是课堂活动2的要求,我们把若干个小组活动变成了全班5个小组的集体活动,既保证了人人参与,又体现了活动的实效性,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且节约出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安排有层次的课堂练习。想到这里,大家豁然开朗,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感谢这“烦人”的课堂活动,它再一次证明了团队成员们尊重教材、开发教材的精神及能力,也体现了我们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信心及勇气。三、原来课堂也可以“磨”第7次试讲成功后,我们就重点打磨课堂。一开始,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抑扬顿挫做得不好,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肢体语言也很不到位,不具有启发性,团队老师们就一句一句地给我把关,一次一次地示范给我看,直到满意为止。后来,我的语言、手势越来越到位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逐渐增强了,团队老师们又精心和我一起设计课前谈话和课前游戏,因此,比赛那天,我的课前谈话和课前游戏非常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的畏惧感,为整个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好的铺垫。最后,我获得了这次赛课活动的一等奖,而且名次非常靠前,这是我的成功,更是团队的成功,对于我而言,从第一次试讲到最后的比赛,完全是一种质的飞跃,犹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般。五,赛课花絮最后,还有几个赛课花絮想跟老师们一起分享。12次试讲中,我均超时了,而超时2分钟,获奖等级自动下降。因此,不超时,在40分钟内完成所以教学任务是我的死命令。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做了很多努力,如:说话少说几个字,节约几秒钟,走路少走几步路,节约几秒钟,见学生时,也给他们交代怎样能节约时间,如递话筒要快,到屏幕来指的同学要小跑步上来,贴卡片时要加快速度等等,以至于脑子里全是这几个字“节约时间”。可是,在正式上课时,因为学生状态太好,我对每个教学环节也太熟练,使整节课堂都十分舒畅,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节奏,可能要提高前两三分钟下课了。这可急坏了我,只好想方设法拖点时间了,如在练习题时,让做完的同学对对答案,贴图完了后相互欣赏等。最后,下课的哨声响起了,我松了一口气,唉,终于下课了,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哨声!另外,在我第四次试讲时,讲着讲着,停电了,怎么办呢?正好讲到中国地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