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ppt_第1页
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ppt_第2页
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ppt_第3页
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ppt_第4页
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制 内容 一 造纸概述二 造纸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三 造纸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预防四 有关法律知识 一 造纸 纸的概念 以经过适当处理的植物纤维为主的水悬浮液在成型设备上脱水成形 并经压榨 干燥后制成的均匀片状物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显微镜下的纸张 纸品种类 按用途分文化用纸工业用纸灰板纸牛皮纸瓦楞纸等包装用纸生活用纸 按造纸方法分是否施胶是否涂布 按造纸原料分植物纤维用纸非植物纤维用纸 造纸过程 造纸包括制浆和抄造二个过程 纸张的组成 原料 造纸 植物纤维纸 原料及辅料 1 主要造纸原料木材纤维原料 针叶木和阔叶木为主 非木材纤维原料 植物的茎秆 我国造纸业一次原料主要为稻杆 麦秸 芦苇 芒杆 蔗渣 竹子 废麻 废棉 占造纸原料的95 以上 2 造纸辅料造纸辅料是指为满足纸张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到纸张中各种助剂 辅料由填料 胶料 色料 染料和其他化学助剂组成 填料能改进纸张的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胶料能使纸张具有抗水性能 色料能增加纸张的白度等 染料能给纸张上色 其他化学助剂可改变纸张的性质 以提供纸张某些特殊用途 主要工艺流程 制浆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备料 制浆 洗选 漂白 造纸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打浆 调料 抄纸 复卷分切 碱回收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蒸发 燃烧 苛化 二 造纸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造纸产品种类多 给产品使用的原料和造纸辅料等助剂的种类均不相同 因此 无法给出一个 造纸行业或企业的职业危害识别 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 企业应科学地识别与确定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性质和浓度 强度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粉尘主要存在于制浆的备料 造纸的调料及抄纸工艺过程 以备料工序较为严重 化学毒物化学毒物主要存在于蒸煮 漂白 碱回收 调料 废纸脱墨及加工纸等工艺过程 采用不同的制浆漂白工艺所产生的化学毒物不同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流体动力性噪声 主要存在于制浆的备料 废纸脱墨制浆 磨木制浆 造纸的打浆 抄纸 分切复卷 碱回收的黑液 红液 燃烧 空压站 锅炉 碱炉引风机及超压排汽等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温高温主要存在于制浆的蒸煮 预热 热磨 废纸离解 热分散 脱墨 漂白 黑液 红液蒸发 燃烧 白泥焙烧 调料制备 抄纸干燥 加工纸的颜料涂布 复合加工 变性加工 浸渍加工等工艺过程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主要存在于抄纸纸张测厚控制 浆板水分控制 固态料位测定等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备料木材原料的锯断 剥皮 劈开 削片 碎屑收集以及非木材原料的打包 打捆 堆垛 拆垛 切料 筛选等工种接触霉菌孢子等生物有害因素 废纸分拣等工种接触病原微生物 破布分拣接触带病菌的布屑粉尘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辅助车间岗位锅炉作业接触煤尘 矽尘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噪声 高温等 油漆作业接触苯 甲苯 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电焊作业接触的电焊烟尘 锰及其化合物 氮氧化物 紫外线等 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造纸过程可能存在的的职业病因素 三 造纸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预防 硫化氢 H2S 液氯三氯乙烯粉尘噪声电离辐射 高温 1 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H2S 造纸生产中的硫化氢来源 使用大量含硫化学品 亚硫酸纳 硫酸盐 原料中的植物纤维及植物碎屑含有的蛋白质 纸浆池 罐 密闭缺氧等 均成为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硫化氢的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具典型的臭蛋味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 列入 高毒物品目录 1 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H2S 职业接触 在工 农业生产中接触H2S的作业非常广泛 据WHO资料 接触硫化氢的职业有70多种 一 石油工业石油炼制过程中脱硫及排放废气时 二 采矿工业硫是矿石中常有的杂质之一 三 冶金工业 煤气工业 四 染料工业当制造硫黑 硫蓝 硫棕等染料时 五 化纤工业粘胶纤维的纺丝过程 六 化工工业制造二硫化碳 硫化胺 硫化钠等 制造农药 七 橡胶工业橡胶的硫化过程中有硫化氢产生 八 造纸 制糖 皮革鞣制 亚麻浸渍 食品加工等 九 市政工程污水处理 开挖整治沼泽地 沟渠 水井 下水道 遂道 以及清除垃圾 污物 粪便等作业 由于有机物质的腐败而生成硫化氢 十 日常生活中酿酒池清理 咸菜生产及病畜的处理 等等 浓度 时间与中毒表现对照 硫化氢职业接触限值MAC为10mg m3 现场环境判断 只要是工人所处环境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产生硫化氢 当闻到臭蛋味或现场测得硫化氢气体 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要考虑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可能性 密闭空间 卧式浆池 定义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 T205 2007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 进出口受限 自然通风不良 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 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造纸厂纸浆池的开口一般在0 6 0 6m左右 下水道作业硫化氢中毒死亡 2011年7月20日12时40分发生的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事件 人员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或者封闭的狭窄空间 应先进行强制通风 再放入小动物观察 用检测报警设备或试纸测试一下现场空气 确认安全之后才可在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进入 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的主要表现 1 1 缺氧窒息密闭空间在通风不良状况下 下列原因可能导致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或容器壁本身的氧化反应导致对空气中氧的消耗 微生物的作用导致空间内氧浓度降低 劳动者在密闭空间中从事电焊 动火等耗氧作业 工作人员置留时间过长 自身耗氧导致空间内氧浓度降低 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的主要表现 2 2 急性职业中毒密闭空间中有毒物质可由下列原因产生 密闭空间内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产生如硫化氢 氨气等有毒物质 在对污物进行处理时 大量散发到空气中 密闭空间内进行电焊等维修作业产生高浓度的氮氧化物 密闭空间内进行油漆作业产生大量的有机溶剂气体 比重较大的气体向密闭空间内聚集 H2S应急救援措施 造纸行业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原因均为 违章操作 的结果针对密闭空间 硫化氢中毒 的措施 1 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 便携式氧气及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个人呼吸防护用品 空气呼吸器 空气泵 安全绳 防爆照明及通讯设施 现场警示牌 2 建立密闭空间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 入浆池清洗审批制度 上墙 密闭空间 入浆池清洗 管理制度 上墙 应急救援设施及物品管理制度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及实施 作业前进行硫化氢浓度和氧气浓度检测 浓度符合安全指标后 方可准备进行作业 H2S应急救援措施 3 作业连续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h 遇有头昏 恶心 呕吐等现象应立即出孔救护 现场救助者应特别注意 救助者应注意自身防护 这对避免多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非常重要 中毒致呼吸停止者应尽量采用人工呼吸器 救助者应避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以防止救助者发生中毒 H2S应急救援措施 2 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液氯 接触机会 液氯泄漏 性质 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氯气比空气略重 一般没有风力作用 它会很长时间潜藏在低洼部位 化学活泼性使得它的毒性很强 可损害全身器官和系统 它的毒性远远大于硫化氢气体 危害 1 少量氯气可以引起呼吸道综合症2 大剂量氯气可以两分钟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 七窍流血 场面十分恐怖 3 氯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4 现代科学研究 氯气可以导致癌症高几率发生 严格的限制 2 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液氯 采用无氯或无元素氯漂白工艺 产生氯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机械化 自动化 尽可能密闭隔离操作 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 使用 贮存 液氯的场所应设足够体积的消氯碱池 设置位置应利于发生泄漏的液氯瓶 罐 能迅速推入 用液氯瓶 罐 方式加氯时应有防止氯气泄漏的措施 预防氯气中毒 在生产操作过程 应防止通氯设备和管道 跑 冒 滴 漏 安装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 并应限制氯的储量 液氯贮存间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 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的排风系统共同保证 事故排风的换气次数应 12次 h 在使用氯的场所和贮氯场所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 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容许浓度为1mg m3 液氯贮存间应远离厂房 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为岗位作业工人提供防氯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预防氯气中毒 预防氯气中毒 液氯使用和储存场所 有自动报警装置必要的泄险区现场配置急救用品 冲洗设备 毛巾有应急撤离通道发生泄露怎么办 一句话 制定应急预案 开展应急演练 按照标准的程序做 3 急 慢性职业中毒危害 三氯乙烯 1 性质 无色液体 有似氯仿的气味 2 接触机会 工业上主要用作金属的脱脂剂 3 毒性 急性中毒 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三叉神经麻痹 慢性中毒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肝脏损害等 接触性皮炎 湿疹 皮肤干裂和继发性感染 生殖 发育毒性 接触三氯乙烯的女工 先兆流产 自然流产及早产的发病率均较对照组为高 4 预防 我国目前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 m3 三氯乙烯 接触性皮炎 警示1 三氯乙烯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 2 有皮肤病 肝病和皮肤过敏者严禁从事三氯乙烯作业 3 一旦出现高烧 全身皮疹等异常表现 立即脱离岗位 诊治并报告 39 三氯乙烯中毒 多发工厂 电子厂 电镀厂 超声波清洗车间 4 粉尘 粉尘危害 尘肺预防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方针 教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查 粉尘产生于固体物料的破碎过程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如水泥尘 铸造型砂尘 打磨尘 木粉尘 棉尘 粮食粉尘 石棉尘 玻纤尘等 通常没有味道 粉尘的产生常伴随机械加工 伴随噪声 粉尘主要危害 呼吸道吸入 鼻腔鼻毛和粘液 30 50 粉尘 支气管黏液纤毛系统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粉尘主要危害 尘肺 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颗粒 巨噬细胞吞噬 细胞损失 炎症 坏死 溶解 纤维化机制 粉尘控制八字方针 革 工艺改革 根本途径水 湿式作业密 产生源密闭风 全面通风和局部排风护 个人防护管 现场管理和维修教 宣传教育查 定期检查粉尘浓度和定期工人健康体检 工程控制示意图 隔离 送新风 个人防护用品 防尘口罩 企业应根据粉尘的性质按照GB T18664 为劳动者配备阻尘率和透气率高 与面部的密合性好 重量轻 不影响工人视野及操作的过滤式防尘口罩 5 噪声控制措施 危害 50dB A 以上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 70dB A 以上干扰交谈 妨碍听清信号 造成心烦意乱 注意力不集中 影响工作效率 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长期接触80dB A 以上的噪声 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 甚至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预防 对噪声性耳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故早期进行听力保护 加强预防措施 至为重要 通过完善减振 防噪 隔声等工程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噪声作业点的噪声强度 对于无法通过改善工艺降低噪声强度的作业岗位 则应加强个人防护和监督管理 确保接噪工人佩带有效的防噪耳塞 耳罩 5 噪声控制措施 降噪方法 控制声源 凡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称电离辐射 来源 ionizingradiationsource 自然界 宇宙射线 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人工辐射源 射线发生装置产生的X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 中子 质子等 5 电离辐射 接触机会 电离辐射主要存在于抄纸纸张测厚控制 浆板水分控制 固态料位测定等 放射源的使用 贮存 运输 装卸 监督和管理等按照GB18871等有关规定执行 防护原则 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进口铅防护衣 防辐射手套 防辐射衣 防辐射眼睛 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 只能使组织分子旋转和颤动 这类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主要包括 可见光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紫外线 非电离辐射 noionizingradiation 有害光危及眼睛和皮肤 紫外线 存在于焊接弧光中 导致急性电弧眼 白内障 皮癌 红外线 存在于高温加热条件 如铸造 烘干和焊接 可致白内障强可见光 存在于焊接过程 可暂时致盲 激光 存在于某些激光加工过程 可危及眼睛 甚至皮肤 紫外辐射 红外辐射 可见光 急性角膜炎 波长nm 不可见光 不可见光 6 高温的防护 改革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车间的温度 选用合理的保温材料 对需要保温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 蒸煮 预热 脱墨处理 黑液燃烧 白泥焙烧 抄纸干燥 复合加工纸热熔等车间 工段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在制浆蒸煮工段 黑液 红液 回收 白泥焙烧 抄纸干燥部 动力车间锅炉 汽机等产生高温的工序宜设置控制室 控制室设空气调节装置 合理安排高温岗位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 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为接触高温的作业工人配备高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6 高温的防护 三 相关法律知识 62 2011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法律关系 安监 卫生 劳动 粉尘 化学毒物 物理因素 放射性危害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者 早期健康损害 慢性职业病 急性中毒 死亡 各监管部门的职业病预防控制环节 安监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 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