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doc_第1页
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doc_第2页
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doc_第3页
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doc_第4页
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测监控系统维修工试题一、填空题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的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器。 2.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 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3.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 )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掘进机必须设置( 机载式 )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4.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充电)、收发及(维护)。 5.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 )的通、断电状态。6.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须(报告矿调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7.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8.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 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9.当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10.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 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12.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甲烷传感器。1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工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14.煤矿应建立安全测控仪器检修室,负责本矿安全测控仪器的安装、(调校)、维护和简单(维 修)工作。15.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 ( 防护装置)、 (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 用安全。 16.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1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18.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19.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20.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接线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2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22.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时,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23.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24.传感器是借助于敏感元件,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检测和(信号变换),(输出)模拟量或开关 量的装置。25.矿井监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主站、主机、打印机、电视墙、管理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UPS电源、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 26.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转换器件、测量及(变换电路)和电源等组成。27.井下空气(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0024,(硫化氢)浓度不超过0.00066。 28.断电控制器是控制(馈电开关)或(电磁启动器)的装置。29.甲烷传感器是(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及抽放管道内(甲烷浓度)的装置。30.甲烷传感器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31.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和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安全测控仪器;应当报废。32.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33.煤矿应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3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35.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 力电缆等共用。36.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的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37.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38.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必须每(7)天用校准气样调校一次。39.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 (甲烷传感器)。40.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 )和(回风巷)中设置甲烷传感器。41.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42.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 (甲烷式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4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 内全部非本安型电器设备。44.安全规程规定,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断电浓度为不小于(1.5%)。4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按照安全规程的规定,其采煤工作面的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进、回风巷)内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46.装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按安全规程规定起断电范围为 (回风巷) 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47.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和断电浓度分别为 (1.0%)、(1.0%)。48.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及(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49.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5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有(防雷)保护。51.入井人员必须 (戴安全帽)、(携带矿灯)和(携带自救器),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52.瓦斯矿井依照煤矿瓦斯等级进行管理,分为 (低瓦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53.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一氧化碳)和(温度)传感器。54.根据规定矿井监测电源备用电池(20 )天进行一次断电负荷试验。55.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光学瓦斯鉴定)或(瓦斯便携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 )h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56.在井下设备中,瓦斯传感器是一种常用设备,在入井安装前,应在井上至少送电(48h),观察其零点漂移,并每隔一定时间(如1h)给传感器送一次气样(如1CH4)考核其(指示精度)和(报警情况)。经考核无误后的传感器方可下井。57.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58.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59.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止突出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 A )次。A、1 B、2 C、3 D、4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 )和( )审阅。( C )A、矿长、主管队长 B、总工、主管队长 C、矿长、技术负责人 D、主管副矿长、总工3.甲烷校准气样的相对误差必须小于( B )。A、4% B、5% C、8% D、6%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 A )。A、1.0% B、0.8% C、0.6% D、1.1%5.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或低瓦斯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断电浓度为( C )。A、1.2% B、1.3% C、1.5% D1.0%6.安全规程规定,装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 B )。A、1.2% B、1.5% C、1.3% D、1.5%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专用回风巷的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 C )。A、1.5% B、1.0% C、2.5% D1.5%8.安全规程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浓度为( C )。A、1.5% B、1.0% C、0.5% D2.5% 9.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中,甲烷传感器的断电浓度为( A )。A、1.5% B、1.0% C、0.5% D2.5%10.瓦斯抽放泵站室内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 B )。A、2.5% B、0.5% C1.0% D1.5%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利用瓦斯时的瓦斯抽放泵站输出管路中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 D )。A、2.5% B、30% C1.5% D30%12.安全规程规定,当电网停电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C )A、3小时 B、50分钟 C、2小时 D1小时13.按照要求,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稳定性不能小于( B )。A、7天 B、15天 C、30天 D、20天14.采区回风巷内临时施工的电器设备上风侧 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D )A、5m-10m B、7m-10m C、5m-15m D、10m-15m15.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 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B )A、5m-10m B、10m-15m C 、7m-10m D、5m-15m 16.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 C )。A、0.0015% B、0.0025% C、0.0024% D、0.0020%17.机电硐室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B )。A、25 B、34 C、20 D、301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在井下连续工作运行( D )必须升井检修。A、3个月4个月 B、4个月8个月 C、5个月6个月 D、6个月12个月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机或显示终端应设在( C )。A、矿长办公室 B、监测室 C、矿调度室 D、安检科20.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应实行( C )值班制度。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2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的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A)处应设置 甲烷传感器。 A、10m-15m B、15m-20m C、20m-25m D、20m-30m22.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 C )和温度传感器。 A、风门开关传感器 B、风筒传感器 C、一氧化碳传感器 D、烟雾传感器23.(D)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尘,发放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零点和电压或电 源欠压值,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发放使用。 A、每10天 B、每班 C、每月 D、每天 24.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D )至少1 次。 A、年 B、半年 C、季 D、月25.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B )必 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A、月 B、7天 C、半月 D、10天2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 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D ) h;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 A、0.5 B、1.5 C、1 D、227.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C)%时,再 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A、2.0 B、1.5 C、1.0 D、5.028.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D)以上的 距离。 A、3.0mm B、0.1m C、0.2m D、0.3m29.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 A )%时,附 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A、2.0 B、1.5 C、0.75 D、1.0 30.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A ) %以下时,方 通电开动。 A、1.0 B、1.5 C、5.0 D、2.0 31.电气设备着火时,应:(D) A、立即采取直接灭火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B、首先抓紧利用当地的灭火器材灭火,并安排人于安排人员向上级汇报。 C、首先进行灭火,再切断其电源。 D、首先切断其电源;再利用常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3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D )% 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A、5.0 B、1.0 C、1.5 D、0.75 3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每(C )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 A、月 B、周 C、天 D、10天3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C)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A、24h B、12h C、8h D、48h35.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B)。A、10 B、12 C、15 D、1836.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瓦斯浓度为(C)A、0.51.0 B、1.02.0 C、516 D、0.755.03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井下分站吊挂在巷道中,距巷道底 板不小于(C)。A、5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3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安全测控仪器通过修理,虽能恢复 性能和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C)以上的应当报废:A、40% B、60% C、80% D、90%三、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是( A.B.C.D.)A.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拭,清除外表积尘,保持清洁。B.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C.每隔10d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D.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E.安全测控仪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1224h方能下井。2.甲烷传感器应(A.B.C.D.E.)A.垂直悬挂B.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C.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D.安装维护方便E.不影响行人和行车。3.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电缆的规定是(A.B.D.E.)A.电缆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敷设水平差相适应。B.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C.电缆可以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D.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E.严禁采用铝包电缆。4.监测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内容包括( A.B.C.D.E.)A.负责分站、传感器下井前的调试工作,确保下井后能正常运行。B.负责单位内各类监控设备的维修,对反修设备要认真询问故障情况,仔细检查并彻底解决,确保修复后的设备性能完好可靠。C.对返修设备应及时处理,保证待修率不超过20%,以提高使用率。D.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熟悉煤矿安全规程,遵守操作规程。E.注意环境卫生,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整齐。5.矿井主要通风设施有(A.B.C.D.E )A.风门、B.风桥、风硐、C.防爆门、D.反风装置、E.风墙和风窗等。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A.D.)A.井下空气二氧化硫浓度不超过0.0005B.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C.通风安全检测仪表。仪表必须由使用单位计量检验。D.呼吸性粉尘是能被吸入人体肺泡区的浮尘。E.在进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7.(A.B.C.D.E.)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甲烷检测报警矿灯。A.矿长、矿技术负责人B.爆破工、流动电钳工C.采掘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D.安全监测工E.通风区队长8.煤矿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A.B.C.D.E.)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A.种类B.数量和位置C.信号电缆的敷设D.电源电缆的敷设E.断电区域等9.井下分站应设置在(A.B.C.D.E.)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A.便于人员观察B.便于人员调试、检验C.支护良好D.无滴水E.无杂物10.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置在(A.B.C.D.E.)A.断电范围内;B.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C.掘进工作面内;D.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E.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11.安全测控仪器符合(A.B.C.D.E.)者,应当报废:A.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B.通过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和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80%以上的;C.严重失爆不能修复的;D.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E.不符合国家规定及行业规定应淘汰的。12.井下机电设备硐室(A.E.)A.应设在进风风流中。B.供电负荷不大时,可采用扩散通风。C.设在回风流中时,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D.设在回风流中时,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E.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13.(A.B.C.D.)应设置甲烷传感器。A.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的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处B.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C.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D.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1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煤矿应制定(A.B.C.D.)等规章制度A.瓦斯事故应急预案B.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C.操作规程D.值班制度15.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应包括有(A.B.C.D.E.)的内容。A.传感器设置地点;B.断电测试起止时间;C.断电测试相关设备名称及编号;D.校准气体浓度;E.断电测试结果四、判断题1.安全监测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2.每半月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