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以.pdf_第1页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以.pdf_第2页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以.pdf_第3页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以.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7卷 第 3期 2 0 0 9年 8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G ui z h o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0 1 2 7 N O 3 Au g 2 0 0 9 文章编号 1 0 0 4 5 5 7 0 2 0 0 9 0 3 0 0 3 6 0 4 3 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 景观格局分析 的应用 以普安县为例 姜鑫 安裕伦2 1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 以3 s技术为手段 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延伸到农业生态景观 针对农业生态景观的特点 研究贵州喀斯特山 区农业生态景观格局 以贵州省普安县为例 为贵州省农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 关键词 3 S 农业景观 格局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P 7 9 文献标识码 A The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s pa t i a l p a t t e r n t o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d s c a pe i n Gu i z h o u k a r s t a r e a b a s e d o n 3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c as e s t ud y o f Pu a n Co un t y J I ANG Xi n AN Yu l u n 1 P r o v i n c i a l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 o u n t a i n o u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 e o e n v i ron me n t al P r o t e c t i o n G u i z h o u N o rm al U n i v e rs i t y 2 Sc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i c and E n v i ron me n t al Sci e n c e s G u i z h o u N o r mal U n i v e rs i ty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3 S G I S R S G P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a p p l y i n g l a n d s c a p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i n c i p l e s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i e d o n a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pa t t e r n o f Gu i z h o u k a r s t mo u nt a i n a r e a wi t h P u h n c o u nt y a s a c a s e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a s c i e n t i fi c b a s i s a n d d a t a s u p p o r t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l o g i c a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Gu i z ho u p r o v i n c e Ke y wo r d s 3S a c u l t u r al l a n d s c a p e pa t t e rn an a l y s i s 0 引言 喀斯特地区 土层浅薄 保水保肥能力差 虽然 土地类型多样 但土壤肥力较低 坡地多 有效农业 资源较少 另外环境的劣变造成农业生态景观中 的多个指标被破坏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 自然 景观破碎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 盖发生变化等 这 也必将导致农业生态效益受到 巨大连锁效应导致 的伤害 景观泛指 由地貌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形成 的 具有特定结构 功能和动态特 征的一种宏观 系统 景观是由异质性的斑块组成 斑块的空间分布成为 格局 景观格局的空间结构是自然 生物和人类社 会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变化反映了 3者之 间的综合作用 农业生态景观研究较高等级的农 收稿日期 2 0 0 9 0 3 2 8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厅攻关项 目 遥感数据库与空间信息网络共享平台试点研究黔科合重大专项字 2 0 0 6 6 0 0 6 2 作者简介 姜鑫 1 9 8 1 一 女 硕士 助教 研究方向 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3 6 第 3期 姜鑫 安裕伦 3 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 业生态系统群体嵌块体 其范围既包括地 区 省 自治区 和大流域的大尺度农业 景观 也包括几 个村的中尺度小流域的农业景观 具体到内容 任 何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 的土地 利用方式及其组合 及农业景观空 间结 构 通过 3 S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研究上的应用 可 以实现 动态监测 实时监控 为综合评价研究 区的各种 自 然 社会经济等因素下的景观格局提供高效高质的 科学保障和技术支持 1 研究 区概况 研究 区贵 州 省普 安 县地 处 黔西 南 部 东 经 1 0 4 5 1 1 0 一1 0 5 0 9 2 4 北 纬 2 5 l 8 3 0 2 6 l 0 3 5 北与六枝水城接壤 南 与兴义 兴仁相 连 东 与 晴 隆 毗 邻 西 接 盘 县 全 县 总 面 积 1 4 2 9 k m 该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属亚热带气 候 年均温 1 4 年降雨量 1 4 3 8 9 ra m 碳 酸 盐 岩分布广泛 喀斯特面积 占全县 面积 6 5 2 地 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地面积 占全县面积 8 9 6 5 农作物主产玉米 水 稻 小麦 经济作物及名 贵药 材主要 有 茶 叶 烤 烟 银 杏 天麻 百合 红 皮 大 蒜 核桃 人参果 杜仲 薏仁米 生姜等 2 研究数据的选取 处理 2 1 数据选取 2 1 1 遥感扫描影像 本研究选取 由美国 L a n d s a t 卫星的 T M 影像 其空间分辨率约为3 0 m 影像获取的时间为夏季 从影像上可分辨出有大面积植被覆盖 有利于进行 普安县典型农业景观茶场的辨识 2 1 2 纸质地图 本研究主要采用地形图 土地类型图 土壤类 型图 政 区 图等 所 有 的地 形 图 的 比例 尺 均 为 1 5 00 0 0 2 2 数 据处理 2 2 1 遥感影像处理 遥感影像处理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 图像增 强 图像分类 矢量数据处理等步骤 同时在野外调 查的基础上 进行初步目视解译 为计算机解译做 铺垫 2 2 1 1 影像增强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主要包含有 3个大的类型 空间增强 辐射增强以及光谱增强 这里以实验的 方式对比增强效果 其处理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 影像图像质量 增加图像亮度 因此 通过多次 比对 确定使用辐射增强中的去霾处理 以便达到图像要 求 2 2 1 2 几何校正 以 1 5 0 0 0 0地形 图为基准 对选定图像进行 几何校正 选 择几何校正模型 的类型 为多项式变 换 并且采用双线性 内插 的方法进行重采样 按照 几何校正控制点选取的原则 将多项式的项数确定 为 3 即 n 3 通过 1 2 2的控制点 计算公式可知 图像 的控制点必须在 l 0个以上 同 时 这 1 O个控制点必须在全景 图像上均匀分布 并 且误差不得超过 3 个像元 选取阿尔伯斯等积圆锥 投影方式 并确定与普安所处 区带相吻合的位置参 数 分别为 第一标准纬线 2 5 第二标准纬线 4 7 中央经线 1 0 5 中央纬线为 0 椭球体参数选择 克拉索夫斯基 2 2 2 纸质地图的处理 将所有纸质地 图用大型扫描仪进行扫描 扫描 完毕后进行校正 首先校正地形 图 将所有收集到 的普安县内 1 5 0 0 0 0地形 图进行几何校 正 所选 参数与之前所述一致 待校正完毕后 通过软件进 行图像拼接 生成完整 的普安县地形图 作为遥感 图像几何校正的参照图 另外 其余纸质地图也以 地形 图为基础 根据 图像上 的同名地物进行校正 使所有地图都在 同一投影体系 同一坐标 系统之 内 为遥感图像分类打下基础 3 研 究方法 3 1 农业景观类型 景观类型的划分在我国通常采用土地利用的 分类标准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1 9 8 4年 9月颁布 的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 程 规定 全国土地 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 其中一级分为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土地等 8类 根据最新全 国土地利用分类 系统 可将一级地类从原来的8 类扩展到了 1 2 类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 社会机构与公共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 域 未利用土地 其他用地 根据普安县的实际情 况将景观类 型分为 7大类 耕地 园地 林 地 草 地 建设用地 水域 其 他用地 二级分类 共 9类 3 7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 7卷 表 1 表 1 贵州省普安县农业景观类型分 类表 r a b 1 C l a s s i fi e d t y p e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i n P u k n c o u n t y G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3 2 技术路线 在研究方法的技术路线上 从遥感图像计算机 分类的两种基本类型 即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中 选取前者 监督分类的关键在于野外调查 建立解 译标志 也就是通常的训练区 在野外调查 中 应 用 G P S即全球定位系统 作为调查辅助手段 精确 定位每一标地的地理位置 并将各位置的具体情况 详细记录下来 作为室 内解译的依据及标准 初步 解译完毕后 叠加植被 土壤等专题图 得出分类结 果 并以地形图为地图 生成普安县的土地利用类 型图 最后通过 G I S工具强大的分析功能 进行农 业景观格局的分析 选定遥感影 像 I I 1 5 o o o o t 野外调查 建标I I 增强处理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分类 I I 植被 土壤等专题 l s o o o o 形图 拼接 镶嵌I 1 分类结果图 普 安县 土地利用类型图 G I s Y 析 得出景观格局分析结论 图 1 贵州省普 安县 景观 格局分析流程图 F i g F l o w c h a r t o f 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 4 分析与结论 4 1 农业景观空间规律 通过所做出的普安县土地利用类型图 可以得 到以下普安县 的农业景观格局的分布规律 普安县 的农业景观比较丰富 耕地作为主体 由旱地和水 田构成 其中旱地占绝大部分 水田主要分布在地 3 8 势较低 邻近水源的区域 另外园地也有较多分布 包含两大类别即果园和茶场 果园的分布主要在江 西坡及楼下两镇 茶场在江西坡也有大量分布 林 地的状况则是有林地中的原始林地 以及退耕还林 还革的幼林地 草地 连片的草地较少 相对而言 地瓜及江西坡的草坡资源较为丰富 有较多连片草 场 可以发展当地畜牧业 普安草地面积较少这一 问题主要是由于贵州省所特有的喀斯特地形 地形 较为破碎 从基本上来看草地多是与坡耕地及少量 未利用地杂合在一起 的 这也是通常所说 的 插花 地 这也是应用遥感影 像进行贵州山地信 息提 取的一大障碍性问题 4 2 格局分析 格局分析主要是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植被计算 方法 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这里采取较为 容易理解的两个指标斑块密度 景观密度 斑块密 度是指斑块数量及分布 的稀疏情况 景观面积百分 比反应斑块及镶嵌体的大小 斑块密度 P D 斑块数 E l 总面积 1 0 0 景观面积 百分 比 P I 景观类型面 总面 积 j Ic 1 0 0 通过表 2的数据说明 可 以得到 以下结论 普 安县下辖 的八镇六乡斑块密度及景观类型各有不 同 选择其中 4 个较典型乡镇进行具体说明 龙吟 镇位于普安县的北部 全镇面积为 1 7 8 5 6 k m 其 中耕地的斑块密度达到 0 0 6 2 并且耕地景观 的百 分 比占到 0 0 6 8 大部分为旱地 占 0 0 5 3 另有少 部分为水 田 占 0 0 1 5 从 上述 数据也反 映出龙 吟 的实际情况 由于龙 吟地处普安较为偏远的地 区 交通欠 发达 建设 用地 的景 观百分 比较低 仅 占 0 0 1 3 其主要的生产收入还是来源于传统的农业 种植 高 棉 乡 位 于 普 安 县 以 北 全 镇 面 积 7 2 2 3 k in 是普安县 喀斯 特地貌特征最 为 明显 的 乡镇 对应数据可 以发现旱 地斑块密度为 0 0 5 4 其 中大部分为坡耕地 另外经济作物种植较少 因 此从遥感影像上反映出来 果园及茶场景观均未有 分布 草场及林地虽有广泛分布 但总体植被覆盖 率较低 仅达到 0 2 8及 0 1 5 其他的为例用地所 占比例较大 盘水镇 是普安县镇府所在地 位于普 安县中部 国土总面积较小 仅为 4 6 2 4 k in 2 其 中 耕地面积约为 8 9 2 6 3 7 m 旱地 占耕地面积 的 8 5 9 另 有 1 4 1 为水 田 建 设用 地 占总 面 积 6 3 9 是所有乡镇 中建设用地景观所 占百分 比最 大的乡镇 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 由于盘水镇为政 第3期 姜鑫 安裕伦 3 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分析的应用 府驻地 是普安县各类 活动 的中心区 地瓜镇地处 普安县中部 与盘水镇毗邻 较有地理优势 并且 自 然条件良好 从数据上来看 耕地面积约占本镇面 积的 6 6 共 1 4 1 3 k m 另外 园地 果 园及 茶 场 景观百 分 比为 2 5 2 草地 2 1 4 林地 为 3 3 5 草场及经济作物资源较丰富 成片的草场 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区的遥感解译及数据提取 可以得到 以下结论 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 1 农业生 态格局 主要是 由 自然 因素起 主导作 用 比如从数据分析来看 地势较平坦 自然资源较 丰富的地区 其农业景观主要就 以经济作物为主 比如茶场 烤烟种植 果 园等 而 自然条件较差 且 交通不便 的地 区则是主要 以传统农业模式 为主 因此 在制定农业区域规划时 主要根据各地情况 因地制宜 但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掘欠发达地区的潜 在资源 并改善交通条件 确保对外窗口的畅通 5 2 通过普安县 1 4个乡镇农业景观的具体数据 可以看出 传统农业还是 占主导地位 但是也可以 看出很多乡镇也正在大力发展新型的生态农业 尤 其对于地瓜 窝沿 江西坡 楼下 青山 雪浦这几个 乡镇更要重点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的扶持 使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均达到最大化的良性局 面 5 3 以普安县为代表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地 区 传 统农业占主导 社会经济发展较慢 如何在进行公 共 交通建设的同时 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