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之脉学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谈中医记忆法1、公式记忆学生反映中医难学,太灵活,无规律可寻,无公式可用。在辨证的教学中我尽量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阴虚=血虚虚热。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燥热=嘶吠条状假膜,疫毒攻喉=嘶吠梗阻。这样学生有规律可寻,有公式可用,可以纲举目张,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率。2、浓缩记忆符号把学习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读书由厚到薄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既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又对这些浓缩了的、较生动的记忆符号有兴趣、印象深。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的内容用4个字可概括,寒(恶寒恶风)热(发热)痛(头痛,全身酸痛)浮(脉浮)。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次序内容多,可概括为12个字来记,肺大胃脾(比)心小(少)、膀肾(心)包(三)焦胆肝,12分钟内可记下来。又如手足太阴经阳明经行走于四肢的前线,我把这浓缩为3个字为太阳前。这样记,字又少,又生动。四逆散组成为柴(胡)(白)芍枳(实)(甘)草4个字。我归纳小儿丹痧诊断抓住4大主证为热、舌、疹、脱(高热、杨梅舌、猩红皮疹、脱皮)。3、对称记忆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如营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卫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外的具有保护作用之气。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4、对比记忆两者之间多数内容相同,记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就可记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进记忆。例如四君子汤组成为参术(茯)苓草,而理中丸组成为参术(干)姜草,一字之差。气血关系与气津关系文字结构相同,气能行血(津)、气能摄血(津)、血(津)能载气。5、歌诀记忆歌诀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中医药学习更是如此。如病脉主病中的弦(脉)主肝胆痰饮痛等,舌苔主病的白苔主表又主寒等,六淫风邪的致病特性内容多,我把这编成:风轻开泄袭阳位,善行变动百病长。我概括小儿疫毒痢重点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汤)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6、谐音记忆给相关材料以谐音,可给这材料赋予新意,甚至有趣味,记忆效果特别好,因为学生有好奇心,对此很感兴趣。例如麻黄汤四味药概括为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次序肺大胃比(脾)心少(小)、膀肾包交(焦)胆肝。7、身体标记记忆在腧穴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在身体上把腧穴定位用钢笔标点在身体上,例如合谷、手三里、内关、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地仓、颊车、太阳等穴。这样生动形象,又可在教室、宿舍时时复习回忆,又可互相提问,大大促进记忆,还可在课堂上抽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8、列表记忆将重要内容列表,是人们常用的学习方法,可促进记忆,在中医药的学习中亦如此。例如方剂或者中成药的主治、特点,可列表说明。中医儿科学发展史学术成就内容多,也可将重点内容列表记忆。9、图示记忆本法也是常用的促进记忆的学习方法,如中医水饮代谢图。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内容多,不好记,如果设计成简炼的图则有助于记忆。又如,画出腹部,在腹中线上可标出中脘、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天枢、梁门等穴位,同理在面部、四肢可标记许多腧穴,是记忆腧穴定位的好方法之一。10、重点记忆一个学期开设79科课程,如果不抓住重点,面面俱到,是学不好、记不住的。作为有经验的教师要突出重点,要求学生记下重点,学生做到这一步就不错了。有一些老师要求学生记下全部内容,这加重了学生负担,并且使学生在这一科花费太多精力而影响别的学科学习。例如中药学的重点为每味中药的功效,如果每一味药的归经、性味都要记,负担太重了,并且功效与归经、性味联系密切,由功效可大致逻辑推理推出归经、性味。因此学习中药学应抓住分类,每药功效、每药的特点。有的药功效较多时,可用8个字左右记下其主要功效,这样可以记得牢。11、袖珍本记忆作为一个进取的学生,把重点内容记在袖珍本上,散步等闲散时间拿出来记忆是一个好方法。12、互问互答记忆两个或几个同学之间,在室外、在宿舍互问互答,轻松有趣,既增进友谊,又促进记忆。13、闭目回忆在睡眠前,闭上眼睛,把重点内容过过“电影”,可复习记忆,有时又有催眠效果。14、遮盖回忆记忆把名词解释、简答题的题目内容放在左边标上页码看题目想答案,或者看自测题的题目,遮盖答案,回忆答案,尽量不要看答案,促进记忆,实在想不起来才看答案,这样效果好。多数学生把答案填进自测题内,这种做法不好,起不到促进回忆记忆的效果,应把答案放在另一个地方。针灸治疗经验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彭静山?针灸秘验?32灸方231、中风:关元、风市 2、哮喘:中脘、中府、膻中、关元、天枢3、痫证:中脘、筋缩、身柱4、泄泻:梁丘、昆仑、天枢5、水肿:涌泉、水分、关元、命门6、脉结代:关元、中脘7、腰痛:肾俞、关元8、噎膈、反胃:膈俞、命门、膻中9、小便不通:隔盐灸神阙10、急性肠炎:两肘尖11、失眠:隐白、间使、肝俞12、下血不止:于命门处寻痛点,灸之方效13、淋症:带脉、百会14、习惯性便秘:太乙、外陵15、积聚痛:幽门、肝俞、三焦俞、气海16、阴疽:骑竹马、关元、郗门17、疔疮:手三里、骑竹马、郗门18、皮肤病:肺俞、肩髎、曲池19、肠痈:两肘尖、合谷20、齿痛:肩髎、厥阴俞21、血崩:石门、隐白22、带下:带脉、胞门、子户23、转胎:至阴。灸双穴无效时,可灸单穴24、子宫后倾:关元、中脘25、阴挺:百会、中脘、气海26、小儿消化不良:命门27、小儿遗尿:命门28、小儿咳嗽:身柱29、小儿夜啼:大敦、中冲30、小儿囟门不合:脐上脐下各0.5寸,灸三壮31、口臭:劳宫32、小儿脐肿:命辨证论治处方口诀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真虚阳,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火旺连阿桂甘龙,水饮凌心苓桂术。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黄连温胆汤。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姜糖,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六种泄泻拉肚子,湿热芩连寒藿香,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痢疾也可分六种,毒用白头热芍汤,寒用胃苓阴驻车,休用连理虚桃汤,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柴胡小建中,饮食积滞用保和,重用枳实导滞汤。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肝胆湿热用龙胆,肝阴不足一贯煎。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热茵五方。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柴疏实脾寒,中满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积聚五种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虚八珍合化积。水肿六般越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脾虚实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六种淋证何人患,石石热八劳无比,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玉壶气海舒,心肝阴虚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眩晕六般天亢阳,痰浊半白火龙汤,阻窍活血虚归脾,脾肾阴虚左归汤。八种头痛有何难,风热芎芷寒川芎,肝阳天麻湿羌胜,肾虚补气虚八珍,痰浊头痛半白天,瘀血通窍活血汤。唯有中风不需记,一曰虚中二曰肝,虚用秦艽上扰镇,阳闭凉开阴苏合,脱用参附半还五,镇肝熄风莫糊涂,语言不利却分三,风痰阻络解语丹,肾虚精亏地黄饮,口歪眼邪牵正散。痹症不惟风寒湿,防风乌头薏苡仁,风湿热痹桂白虎,痰瘀桃仁亏独寄。不寐肝郁用龙胆,阴虚阿胶加黄连,心脾两虚用归脾,痰热温胆气虚安。四种鼻衄要记熟,桑菊玉女此中求,肝火上炎尤龙胆,气血亏虚归脾留。齿衄虚用清肝饮,胃火炽盛清胃散,咳血燥伤用桑杏,肝犯肺泻合黛蛤,阴虚百合固金治。吐血泻龙归脾完。便血地榆黄土汤。尿血蓟知无归方。紫斑犀茜归脾治,郁用柴丹半厚汤,其中虚症滋归麦。呕吐六种分虚实,藿保半厚理中麦,便秘麻磨济芪汤。四种腰痛不稀奇,湿热四妙身痛瘀。寒湿甘姜苓术用,肾虚却要左右归。虚劳十四莫慌张,各有各的代表方,稍有留意应详尽,何须此处添荒唐。机磷中毒概四种,犯脑涤痰热银黄,杞菊参苓无大用,若无解毒病乖张。肠痈三期看痈脓,大黄薏苡大陷胸。颈椎寒用桂附汤,舒筋温胆归脾天。痄腮柴普清龙用。急惊银黄琥珀丸。小儿泄泻不赘述,疳证六种记端详,资消八石泻防用,绝经左右二仙汤。崩漏三虚二为实,左归大补用固冲, 血热清热固经治,血瘀逐瘀止崩汤。中医临证也不难,难在辨证用药间, 各位网友要细心,妙手回春美名传。中医妇科辨证处方口诀女科治疗大如男,所异带乳经孕产。 月经先两补清丹,经后温艾乌补元。先后无定固逍散,过多保失举元煎。 过少滋归桃导痰,经延桃失两二丸。经间出血瘀逐止,湿清阴虚两二丸。 痛经可分五六般,温经少腹治胞寒。膈下逐瘀注清热,气血圣愈肾调肝。 闭经五种分二三,气血人养肝归丸。阴虚血燥用一阴,血府逐瘀佛导痰。 六种崩漏清保煎,左右归固四失散。经行泄泻参四健,经行吐衄顺清肝。 绝经前后左右理,带下五止知内完。产后血晕参夺命,腹痛肠宁生化堪。 恶露不绝生保补,产后身痛独寄寒。血虚黄芪桂五用,肾虚养荣壮骨煎。 产后发热荆外感,解读生化虚八珍。恶阻香砂治胃虚,不和苏胡痰小半。 胎漏血热加味阿,气虚固益肾寿丸。不安肾虚寿胎可,血虚苎根气举元。 血热保阴伤加圣,徵瘕桂枝茯苓丸。滑胎补固或泰盘,子肿白真四天仙。 子淋阴虚知柏地,火导湿热加五散。难产催生难产方,徵瘕开二桂香丸。 阴虚知龙虫萆薢,不孕少毓玉启丸。劝君用心牢牢记,女科九十七病完。中医辨证口诀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市南区初三数学试卷
- 2024年重庆师范大学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 2024年海南省政协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黔东南中考的数学试卷
- 青海大学专升本数学试卷
- 红细胞的功能
- 2025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宁波小升初海曙数学试卷
- 全国初中中考数学试卷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设备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外研版3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2024年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标准范文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
- 九江学院学位英语往年考题
- 陕鼓集团线上笔试题目
-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 不等式(组)中新定义运算&程序性问题(解析版)
- 娱乐场所营业日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