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治疗痤疮.doc_第1页
丹参酮治疗痤疮.doc_第2页
丹参酮治疗痤疮.doc_第3页
丹参酮治疗痤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参酮治疗痤疮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皮肤科王定邦 痤疮是青年人的常见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中药丹参酮治疗20例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32例痤疮患者未加选择分成二组,第一组(丹参酮组)20例,给丹参酮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第二组(对照组)12例,只给安慰剂、作为对照。此二组人均不再给予其他治疗。 丹参酮是中草药丹参提取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制作,每粒含0.25克丹参酮。安慰剂为与丹参酮外观等同的胶囊。 疗效标准显效:痤疮(包括寻常痤疮和脓胞痤疮)消退80%以上,残留或新生痤疮少于5个。好转:痤疮消退7080%,残留或新生痤疮少于10个,无效:痤疮消退70%以下,残留或新生痤疮多于10个。 治疗结果丹参酮组经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而对照组的疗效其差,见附表。 附表丹参酮治疗痤疮的疗效结果 注:同一患者可同时患有寻常痤疮,脓胞性痤疮及囊肿性痤疮。 附表显示丹参酮治疗组对寻常痤疮20例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15例,占80%,好转4例,占20%;而在对照组12例中,显效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仅为25%。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X2=22.29, P0.001)丹参酮组脓胞性痤疮18例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15例,占83.3%,好转3例,占16.7%;而在对照组8例中 7例无效,占87.5%。两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别, (X2=21.6, P0.001)。在丹参酮组8例囊肿性痤疮中,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5%;而对照组2例均无效。 本组患者平均服药2周后痤疮即开始好转,约68周痤疮数目显著减少,有3例服药10周始见疗效,平均疗程为68周,以后可以逐步减量,经过一般时间的维持量(一般为每日34粒)才可停药,服药期间未见病人出现副作用。 小结 痤疮的发生是由于皮脂毛囊的皮脂腺分泌过度,使其管腔被过多的脂肪和角化物所阻塞,再加上痤疮棒状杆菌的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治疗痤疮的理想药物应该具有抑制痤疮棒状杆菌的生长、减少皮脂的分泌、减少毛囊管腔的角化堆积以及消散炎症的作用。 现已证明(1)丹参酮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据报道(2)凡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对痤疮棒状杆菌亦有效,故丹参酮亦能抑制痤疮棒状杆菌,最近高氏等用于子宫重量法和阴道涂片法证明丹参酮有较温和的雌激素活性,又用精囊和前列腺重量法证明丹参酮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皮脂腺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维持主要靠雄性激素,而高浓度的雄性激素可以减少皮脂分泌的5070%(3),因此我们认为,丹参酮治疗痤疮的效果与其抗雄性激素和温和的雌激素活性有关。此外高氏等曾用小白鼠作试验,结果显示丹参酮与氢化可地松一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据我们在临床治疗中的观察,丹参酮对痤疮的炎症反应确实有效。 本组病人长期服用丹参酮未发现有内分泌失调现象和其他副作用。故丹参酮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痤疮的药物,它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口服四环素或维甲酸类药物(4)比较,具有作用快、疗程短和没有副作用等特点。 丹参酮治疗痤疮的初步报告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皮肤科 王定邦 刘爱生 提要:本文报告用丹参酮(部分病人加用丹参酮霜)治疗20例痤疮的结果:20例寻常性痤疮,其中18例伴脓疱性痤疮,全部有效:8例伴囊肿性痤疮者效果较差,黑头粉刺无效。只服丹参酮与加用丹参酮效霜无差别。作者还简要讨论了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给药途径。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难治皮肤病。我们用丹参酮治疗20例本病 ,取得一定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选择20例病情比较严重,多种治疗无效的痤疮病人,口服丹参酮片每日三次,每次4粒,平均疗程约6周。其中7例加2%丹参酮霜外用。不用其它药物。片剂由医科院药研所提供,每片0.25克;霜剂由本院配制。 二、疗效标准 显效:痤疮(包括寻常性痤疮和脓疮性痤疮)消退80%以上,残留或新生痤疮少于5个;有效:痤疮消退7080%,残留或新生痤疮少于10个;无效:痤疮消退70%以下,残留或新生痤疮多于10个。 三、治疗结果 20例,18例伴不同程序的脓疱性痤疮。经治疗绝大多数均获得较好的结果(附表)。 附表 丹参酮治疗20例痤疮的结果 疗效 病人服药后2周皮损开始好转,平均约6周即可见到较好疗效,服药超过10周者只有3例,其中2例显效,1例尚有78个脓疱性痤疮. 8例囊肿性痤疮仅2例伴继发感染者显效。6例伴黑头粉刺均无效。只服丹参酮片与加用2%丹参酮霜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别,服药期间未见病人出现毒副反应。 四、典型病例 例18患严重痤疮及脓疱性痤疮5年,其它药物多次治疗无效,服丹参酮2周后痤疮基本消退,6周后停药一个半月仍稳定,仅有少许新起痤疮。例 3患严重痤疮和脓疱性痤疮1年,服药2周后显著减轻,4周后脓疱性痤疮全部消退,治疗共6周。停药半年仍较稳定,仅脸部有34个新起痤疮,例19患病16年,服药2周后痤疮皮损60%好转,脓疱性痤疮基本消退,4周后药量减为3次/日,1粒/次,共8周,痤疮基本治愈,停药12周仍维持平稳。 关于丹参酮治疗痤疮作用机理:现已证明(1),引起痤疮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由于皮脂腺毛囊的管腔有大量痤疮棒状杆菌,后者能释放一种脂酶,使毛囊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当毛囊壁的上皮细胞被痤疮棒状杆菌产生的蛋白溶解酸破坏后,此游离脂肪酸渗入真皮引起强烈的组织炎性反应。我们认为丹参的疗效主要是它的抗菌消炎作用。Marple(2)用四环素治疗痤疮发现,痤疮好转的同时皮肤表面游离脂肪酸含量均减少一半,这是由于四环素对痤疮杆菌的抑制所致,临床实践证明丹参酮的疗效比四环素好,这可能是丹参酮的抗菌作用较强并对耐四环素菌株亦有抑制作用。 关于给药途径:丹参酮似以口服为好。实践证明丹参酮口服可以很快被机体吸收,在心、脾、肺、肾及尿内均可测出抗菌活性(3)。一般药物是通过皮脂腺或毛囊的下漏斗部的表皮细胞进入管腔,当药物达到皮脂腺细胞后,可以通过顶浆腺的分泌到达毛囊管腔,因此该处的药物浓度比血内高。例如,服用一般剂量的四环素,毛囊内浓度可达2530微克/公升,而血中仅有23微克/毫升。丹参酮在毛囊内的浓度也高,故疗效亦好。本文7例加用丹参酮霜效果不显,可能是痤疮损害的毛囊管腔被角化物、皮脂等所阻,药物不易进入之故,如伍用角质剥脱剂(如维生素甲酸霜)会有较好的效果。 雄性激素如睾丸酮可以促进皮脂腺发育,增加皮脂分泌,是痤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雌性激素如动情素可使皮脂分泌减少,皮脂腺缩小,如应用抗睾丸酮药物可以阻止皮脂腺对睾丸的反应(1),因此动情素或抗睾丸酮类药物对痤疮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服用可引起女性化,故临床上不常用。丹参酮具有雌性激素或抗睾丸酮样作用,其临床效果也可能与此有关。本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内分泌失调现象,似不妨碍临床使用。 综上所述,丹参酮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痤疮药物,它比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四环素作用快,疗程短,没有毒副作用,对孕妇及慢性肝炎病人也适用,伍用诸如角质剥脱剂等其它药物问题须进一步研究。 丹参酮与美满霉素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北京 210000)周展超 张国毅 关键词 寻常痤疮;丹参酮 中国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尽管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1,至今抗生素仍然是寻常痤疮治疗的传统和第一线药物,但应用哪种抗生素作为第一线首选药物却具有一定的经验性,美满霉素抗菌性能优越、亲脂性好、耐药性低2、3,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4,是目前首选治疗药物之一,故本研究选择美满霉素作为对照,观察了丹参酮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均来自南京地区的高校学生,轻中度寻常痤疮(按Pillsbery分类、痤疮)。进入治疗前4周内未使用任何其他治疗药物,实验组(丹参酮)26例,平均年龄为(19.422. 69)岁,其中男12例,女14例。对照组(美满美素)18例,平均年龄(19.782.57)岁,其中男6例,女12例,丹参酮(DST,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每粒含丹参提取物0.25g;美满霉素(MG,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50mg/片。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治疗,丹参酮组:4粒,tid当病情基本控制后,改为2粒,did(偏轻的患者)或者tid(偏重的患者),共观察12周。美满霉素组50mg,did,当病情控制后改为50mg,qd,共观察12周。 122观察方法 分别于治疗的0周、第9d、第四周、第8周和第12周对患者进行分类皮损记数,同时观察和记录病情基本控制时间和不良反应。病情基本控制是指患者自觉病情明显好转、无新发炎症性皮损或炎症性皮损记数明显下降(超过50%)。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的病例,记录不良反应但不记录疗效。疗效标准:无效:皮损消退少于20%,或增多,患者不满意;有效:皮损消退20%59%,患者不太满意;显效:皮损消退60%90%,患者较满意,基本痊愈;皮损消退超过90%,或完全消失,患者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组内治疗前后皮损数目变化采用t检验,组间疗效采用Ridit分析比较。 2、结果 21病情基本控制时间 丹参酮组平均服药(9.272.55)d,病情基本控制,美满霉素组服药(10.722.76)d,病情基本控制,药物明显见效时间无明显差别(P0. 05)。 22皮损消退情况 治疗后两组皮损分类记数从第9d开始明显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第12周,尤其是炎症性皮损记数下降更为明显,见附表1。丹参酮总皮损均数、炎症性皮损均数和非炎症性皮损均数分别从疗前的45.92个、23.69个、22.23个,下降到疗后第12周的13.46个、4.19个和9.27个,差别非常显著(t3.6602,P0.001)。美满霉素组总皮损均数、炎症性皮损均数分别和非炎症性皮损均数从疗前的50.05个、26.44个和232.61个,下降至疗后第12周的24.00个、8.00个和16.00,差别也非常显著(t4.1846,P0.001)。 附表1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消退情况 注:两组比较t3.662,* P0.01 23疗效 第9d时两组疗效分别为26.92%和27.78%(P0.05)。12周时两组有效率分别达92.31%和72.22%差别不显著(P0.05) 24不良反应 经过12周的治疗,丹参酮组26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皮肤轻度干燥、口干和主诉服药后口中有中药味各2例;炎症性皮损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5例。所有这些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治疗。而美满霉素组20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有12例,其中1例因 既往有肝sGPT酶升高史,服用美满霉素1周肝sGPT酶明显升高并感恶心,头痛和头晕,退出治疗,停药后肝酶转为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1例患者服药后第2d出现面部明显水肿也退出治疗。其他18例 患者中出现胃部不适有2例,恶心1例,头晕6例,食欲下降1例,炎症状皮损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5例。 3讨论 一般认为寻常痤疮的发病主要与以下四个发病环节有关: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和阻塞、痤疮丙酸杆菌(P.acnc)的异常增生及宿主的炎症反应。临床各种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对以上痤疮发病的四个环节进行干预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据报道丹参酮具有明显的抗雄激素作用3及皮脂腺抑制作用 6、7和抗炎作用8、9,临床报导无论局部给药10或系统用药6,11,治疗寻常痤疮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既往的研究中均采用每日口服12粒的治疗方法,而且疗程相对较短,疗程共3月,观察其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从药物控制病情时间疗效分析等方面来看,两组治疗药物疗效间无明显差异。丹参酮12粒/d平均用药9.27d,美满霉素0.1g./d平均用药10.72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当丹参酮药物减量给予4粒6粒/d,在4周复诊时疗效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部分患者可能减量过快,4粒/d偏小,在改为6粒/d后,随着疗程的继续,疗效不断提高。至12周时丹参酮组和美满霉素组疗效分别达92.31%和72.22%.患者的依从性在痤疮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决定了治疗的成败,在治疗的早期使用较大的标准剂量快速控制病情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使用小剂量维持治疗对痤疮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丹参酮组中出现皮肤干燥及口干,可能与丹参酮的抗雄性激素性作用/抗皮脂分泌作用57有关。由于皮脂腺功能亢进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丹参酮的这一不良反应在治疗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既往有人观察到长期使用美满霉素治疗痤疮时眼、牙和皮肤等组织可发生明显的色素沉着性改变。本组发现色素沉着发生率为62.5%(5/18),丹参酮组为19.2%(5/26),前者不但发生机率明显要高于后者而且色素沉着也较严重,这一不良反应也影响了患者对药物满意程度的评价,这种色素沉着性的改变有可能是炎症色素沉着,但不能排除药物本身参与了这一过程。 综上所述。丹参酮标准剂量控制病情后用小剂量维持是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非常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美满霉素相似,但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Cooper AJ。Systematic review of propnidacterium acnes resitanco to systemic amtidios tics.Med Jaust 19998;169(5)259261 2 Noyon V,Legallou F, Richet H,et al. The resistance of propionibaolenium acnes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