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测定分析.pdf_第1页
恶性血液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测定分析.pdf_第2页
恶性血液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测定分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著 恶性血液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 K细 胞活性测定分析 陆紫敏 顾凤英 申远 吴金莺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 肿瘤实验室 上海200065 摘要 目的 检测4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观察胸腺肽免疫功能 方 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 结果 1 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活性细胞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2 晚期和复发 型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初发型恶性血液病 3 AL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低于其它恶性血液病 4 治疗后 A B两组比较 A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 A组治疗后CD3 CD4 CD4 CD8 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 结 论 T细胞亚群 NK细胞活性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受到抑制并随病情程度而进一步加剧 其中AL患者受抑更甚 胸腺 肽能明显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尤其对NK细胞 它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T细胞亚群 NK细胞活性 胸腺肽 中图分类号 R733 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8664 2002 02 0014 03 Determination of T cell subsets and NKcell a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LU Zi2min GU Feng2ying SHEN Yuan et al Affiliated Tongji Hospital of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and NKcell activity in 46 cases of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and to observe thymopeptides TP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The activities of pe2 ripheral blood T cell subsets and NK cell were determ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1 The im2 mune indexes of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immune indexes of the ad2 vanced and recurrent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first occurredpatients 3 The immune indexes of the acute leukemia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malignant hemopathy 4 After treatment the NKcell activity in 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B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D 3and CD 4cells ra2 tio of CD 4 CD 8and NK cell activity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activity of T cell subsets and NK cell in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was further inhibited with the advancing of illness The suppression on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is more sig2 nificant The thymopeptid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ell immune function of malignant hemopathic patients particularly for NK cell It is a highly effective biological2response2regulator with few side effects Key words malignant hemopathy T cell subsets NK cell activity thymopeptides 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机体免疫防御体系重要部 分 而N K细胞作为一种天然免疫活性细胞 在肿瘤的 发生发展上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已有报道 胸 腺肽是体内胸腺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必需要素 它可促 使骨髓产生的干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成熟的T细胞 本文采用双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和双激光型流式细胞 仪对4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进行联 合测定T细胞亚群和免疫活性细胞 以进一步探讨患 者细胞免疫状况与肿瘤关系 同时应用胸腺肽 为恶性 血液病免疫治疗及判断予后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 检测对象 观察组 选择住院的恶性血液病患 者46例 其中男18例 女28例 年龄20 83岁 平均 收稿日期 2001 01 09 作者简介 陆紫敏 1960 女 浙江宁波人 学士 副主任医 师 从事血液内科专业 52岁 均经骨髓细胞学 组化染色 生化或病理活检 确诊 本组急性白血病 AL 18例 多发性骨髓瘤 MM 8例 恶性淋巴瘤14例 慢性白血病 CL 6 例 以上病人分别采用COMP CHOP VAP VDP DA等 联合化疗方案进行全身化疗 将患者随机分为A B 两组 A组25例 白血病13例 MM 4例 淋巴瘤8 例 A组为化疗 胸腺肽治疗组 B组21例 白血病 11例 MM 4例 淋巴瘤6例 B组为单纯化疗 所有 病例在化疗前后一周内采血检测 所有患者在本次治 疗前3周内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 对照组 为同期住 院的非肿瘤患者38例 男21例 女17例 年龄28 70岁 平均48 3岁 其中缺铁性贫血 IDA 10例 巨 幼细胞性贫血6例 急性支气管炎11例 淋巴结炎3 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7例 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1例 二 研究方法 46例患者分别采用COMP CHOP HAD等方案 均21天为一周期 A B两组患者均化疗 41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9卷 第2期 一周期 A组患者开始化疗时即加用胸腺肽100mg 西 安长城制药厂生产 每日静滴连续21天为一疗程 三 检测方法 采血1ml放入肝素抗凝管中摇匀 取100 l全血 分别加入CD32FITC CD42FITC CD82 PE CD16 CD562FITC各20 l进行双荧光染色 室温 孵育40分钟 加溶血素50 l后 室温置放30分钟 加 生理盐水1ml置放15分钟 离心取沉淀物 再加生理 盐水500 1 用Bryle2Hs流式细胞仪检测 记录阳性细 胞百分率 减去非特定对照值 四 统计学处理 各项数据均用 X S表示 两组 间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 检验 结 果 一 恶性血液病化疗前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和 N K细胞活性测定值比较 见表1 肿瘤组的CD3 CD4 CD4 CD8 N 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降低 P 0 01 有显著意义 CD8细胞高于正常 二 恶性血液病临床病情变化与T细胞和N K细 胞活性变化 初发患者较对照组的CD3 CD4 CD4 CD8 N K细胞活性均低 有显著差异 P 0 01 完全 缓解患者较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 而N K 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 有显著差异 晚期和复发病人CD3 CD4 CD4 CD8 N K细胞活性明 显低于对照组及其它两组 见表2 表1 恶性血液病化疗前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 活性测定值 X S 组 别例数CD3CD4CD8CD4 CD8NK 血 液 肿瘤组 46 43 14 5 32 25 80 4 41 27 21 3 71 0 94 0 25 8 96 1 23 对照组38 63 47 4 15 35 83 3 20 23 02 2 14 1 53 0 12 13 21 0 89 P 0 01 0 01 0 01 0 01 表2 临床病情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X S 病例例数CD3CD4CD8CD4 CD8NK 初发型14 40 74 8 64 3 3 19 76 6 21 3 3 25 12 3 21 0 78 0 43 3 3 8 07 1 10 3 3 晚期 和复发 22 28 61 8 26 3 3 16 24 5 31 3 3 24 90 3 42 0 61 0 52 3 3 7 14 1 23 3 3 完全缓解10 64 70 7 13 34 81 3 27 22 32 3 16 3 1 56 0 31 17 53 2 03 对照组38 63 47 4 15 35 83 3 20 23 02 2 14 1 53 0 12 13 21 0 89 3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3 3P 0 01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三 恶性血液病临床类型与T细胞亚群和N K细 胞活性关系比较 见表3 AL组CD3 CD4 CD4 CD8 N K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其它类型恶性肿 瘤 CL MM的CD4 N 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下降有差 异 P 0 05和P 0 01 淋巴瘤组CD3 CD4 N K细 胞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四 治疗前 A B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 A组治 疗后 CD3 CD4 CD4 CD8 N 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 前 B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A组 N 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 表3 临床类型与T细胞亚群和NK活性变化 X S 类型例数CD3CD4CD8CD4 CD8NK 淋巴瘤14 48 41 3 14 3 3 28 60 5 21 3 3 24 10 2 46 1 18 0 52 3 9 43 2 37 3 3 AL18 12 14 2 79 3 3 8 53 2 63 3 3 16 84 1 40 3 3 0 56 0 21 3 3 5 41 4 32 3 3 CL6 60 18 4 17 31 36 4 22 3 3 27 30 1 51 1 12 0 37 3 8 22 1 85 3 3 MM8 58 21 4 65 3 30 70 2 62 3 25 30 2 31 1 26 0 64 10 32 1 03 3 3 对照组38 63 47 4 15 35 83 3 20 23 02 2 14 1 53 0 12 13 21 0 89 3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3 3P 0 01 讨 论 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抗肿瘤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 免疫反应 其中T细胞亚群起着主导作用 N K细胞能 够杀伤肿瘤细胞 在免疫监视中也起着主要作用 本研 究应用流式细胞检测发现恶性血液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比值 N K活性细胞均明显下降 显著低 于对照组 CD8上升高于对照组 见表1 说明了恶性 血液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 这可 能与癌细胞产生大量免疫抑制因子有关 1 同时 本 研究发现CD3 CD4 CD4 CD8比值 N K细胞活性在晚 期和复发型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较初发型患者减少更为 明显 见表2 而完全缓解组恶性血液病患者CD3 CD4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见表2 这表明随着恶 性血液病临床病程的进展 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到 进一步的抑制和破坏 其结果更使肿瘤增殖 2 这与 近年来有关肺癌等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 细胞免疫受 损 3 报道相一致 有关恶性血液病报道尚不多见 本 研究还发现完全缓解患者N K细胞活性和上升与对照 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5 见表2 作者认为 N K 细胞活性上升反映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有研 究认为N K细胞在形态上类似大颗粒淋巴细胞 L GL 而L GL数与N 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随不同疾 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变化 4 由于恶性血液病与淋 巴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因而显示恶性血液病患者N K 细胞活性变化更显著 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细 胞亚群和N K细胞随病情不同阶段出现特征性改变 这一定量检测结果对恶性血液病判断预后 指导评估 起辅助作用 引起恶性血液病的因素很多 其中机体免疫机能 失调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恶性血液病按临床不 同类型进行T细胞亚群和N K细胞活性测定发现AL 组CD3 CD4 CD4 CD8比值 N K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 51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9卷 第2期 其它类型恶性血液病 更低于对照组 见表 3 这提 示AL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较其它恶性血液病 更严重 有研究认为 当肿瘤处于相对早期 未侵及淋 巴系统时 机体通过减少CD8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机体自身对肿瘤的免疫能力 一旦侵及淋巴系统 机体 这一功能将会受到打击而减弱 4 这提示了AL可能 较其它类型恶性血液病更早更密切接触淋巴系统 以 致CD8增多 CD3 CD4 CD4 CD8比值 N K细胞活性 下降更显著 因此 对于判断恶性血液病的类型 T细 胞亚群和N K细胞活性的定量测定指标可以作为一个 参考 肿瘤患者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化疗进一步抑 制了已经降低的免疫功能 有研究认为胸腺肽可以增 强肿瘤治疗效果及疫苗接种的效果 5 胸腺肽治疗 肿瘤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的 免疫效应 本文将其中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同 时应用胸腺肽并动态观察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和 N K细胞活性 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 研究结果表 明 化疗同时应用胸腺肽组CD3 CD4 CD4 CD8比值 N K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化疗前以及单纯化疗组化疗 后的水平 单纯化疗组化疗后较化疗前相比 CD3 CD4 N K细胞虽有一定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这就 提示胸腺肽有明显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有研究认为 化疗后CD3 CD4和N K细胞活性升高者 可能与肿瘤细胞大量坏死所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减少 有关 6 当然细胞毒性药物对这些免疫活性细胞有 直接杀伤作用 而化疗同时应用胸腺肽来进一步保护 增强这些免疫活性细胞 一方面以保证化疗的预期进 行 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细胞达到机 体免疫功能良性循环 胸腺肽副作用少 本组25例应 用胸腺肽后无不良反应出现 这对临床综合治疗恶性 血液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尤其对缓解后恶性血液病患 者用免疫机制进一步治疗有待随访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王中和 吴直江 陆顺娟等 头颈部癌患者手术及放疗前 后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J 实用口腔医学杂 志 1994 10 4 235 2 Ohovada S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subsets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gastric cancer J Jpn J Clin Oncol 1994 24 7 3 陈伟强 张世能 肝癌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SIL2 2R水平的变化 J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8 18 4 238 4 朱理玮 李克敏 薛承锐 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 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国肿瘤临床 1994 21 3 209 5 Goldstein 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ymosin alpha21 J Cancer Invest 1994 12 5 545 6 尹浩然 朱正纲 陈雪华等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自 然杀伤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J 中华消化 杂志 1992 12 5 276 小儿急性白血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积岚 盐城市城区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224001 中图分类号 R733 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 8664 2002 02 0016 01 我们于1997年5月 1999年6月对20例小儿急性白血 病进行了NK细胞活性检测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检测对象 本组急性白血病20例 根据 临床 骨髓及细胞组化染色检查确诊 均为初发者 男13例 女7例 年龄4 13岁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例 经化疗后完全缓解者9例 复发 者5例 对照组 正常健康儿童27例 男12例 女15例 年龄 5 13岁 二 NK细胞活性检测 取病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用肝素抗 凝 按常规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C 计活细胞数 用1640 培养液调细胞数为5 106 ml备用 靶细胞为传代24小时的 K 526细胞 效靶比为5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