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钢大方坯连铸二冷配水数学模型.pdf_第1页
汽车用钢大方坯连铸二冷配水数学模型.pdf_第2页
汽车用钢大方坯连铸二冷配水数学模型.pdf_第3页
汽车用钢大方坯连铸二冷配水数学模型.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6卷第 2期 2 0 0 6年 2月 中国冶金 Ch i n a M e t a l l u r g y Vo 1 1 6 No 2 Fe b 2 0 0 6 汽车用钢大方坯 连铸二冷 配水数学模型 刘 青 曹立 国 王 良周 张立 强 齐永革 丁 秀中 粱 玫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2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3 1 摘要 应用开发的连铸传热数学模型对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 司炼钢厂 电炉车 间所 生产 的 5个钢种 及 2 种 规 格铸坯的二次冷却配水进行了模拟计算 根据铸坯凝固冷却过程冶金准则的要求 经反复模拟及优化 得出了二 次冷却区各段 水量 与拉 速的二 次关 系式 综合考虑了过热度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 建立了新的二次冷却水控制 模 型 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连铸 大方坯 二次冷却 配水模 型 汽车用钢 中图分类号 T F 7 7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9 3 5 6 2 0 0 6 0 2 0 0 3 3 0 3 M a t h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 o f W a t e r Di s t r i bu t i o n a t S e c o n da r y Co o l i n g Zo ne i n Bl o o m Co nt i nu o u s Ca s t i n g o f Au t o mo b i l e S t e e l L I U Qi n g C AO Li g u o WANG Li a n g z h o u ZHANG L i q i a n g QI Yo n g g e DI NG Xi u z h o n g LI ANG Me i 1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c h o o 1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S t e e l ma k i n g P l a n t S h ij i a z h u a n g I r o n S t e e 1 C o I t d S h ij ia z h u a n g 0 5 0 0 3 1 He b e i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Us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e d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f o r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i n c o n t i n u o u s c a s t i n g t h e w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e c o n d a r y c o o l i n g z o n e s f o r 5 s t e e l g r a d e s a n d 2 s e c t i o n b l o o ms w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Ac c o r d i n g t O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c r i t e r i a f o r b l o o m s o l i d i f y i n g p r o c e s s c o n i c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s e c o n d a r y c o o l i n g wa t e r f l u x a n d c a s t i n g s p e e d we r e r e g r e s s e d T h e n e w c o n t r o l m o d e l o f s e c o n d a r y c o o l i n g w a t e r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t a k i n g t h e s u p e r h e a t o f mo l t e n s t e e l i n t o a c c o u n t M o r e o v e r q u a l i t y o f b l o o m wa s i m p r o v e d a f t e r u s i n g n e w c o o l i n g wa s c o n t r o l mo d e l t O r e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Ke y wo r d s c o n t i n u o u s c a s t i n g b l o o m s e c o n d a r y c o o l i n g w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o d e l a u t o mo b i l e s t e e l 铸坯的二次冷却在整个连铸生产过程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汽车用钢的连铸而言 由 于钢种的裂纹敏感性很 强 连铸坯质量缺陷在二次 冷却区形成和扩大的可能性急剧增大 因此连铸二 次冷却配水的研究和优化亟待深化 二次冷却控制 的目的是 在一定 的设备与工 艺条件下选择合适的 二次冷却制度 既要得到高生产率 又要保证 良好的 铸坯质量 为此 以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 石钢 炼钢厂 电炉车间的大 方坯连铸 机为对 象进 行了研究 该机组 主要工艺参数 铸坯尺寸 为 2 2 0 mm 1 8 0 mm 3 0 0 mmX 2 2 0 mm 浇注钢种 有 4 5 4 0 C r 4 2 C r Mo 4 O Mn 2 2 0 C r Mn Ti 等汽车 用钢 机 型为弧形 3机 3流 圆弧半径 R 9 m 1 7 5 m 二次 冷却区有 4 个冷却段 为气一水冷却 1二 冷 配 水优 化 方 法 国内外扩大连铸品种钢的生产实践表 明 浇铸 不同的钢种 对其 沿铸机长度方 向二次冷却段铸坯 表面温度分布的要求也各异 即不同的连铸钢种对 应的二次冷却制度也不尽相同 故应 根据钢种 的高 温力学性能及质量要求和铸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 的 二次冷却控制制度 应用开发 的连铸二次冷却模拟软件 1 输入设 定的二次冷却工艺参数 各钢种的热物性参数 铸机 几何参数 计算出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铸坯温度场 凝 固壳厚度 液芯长度 温度梯度等 并按照冶金准则 进行反复的模拟及优化 得出二次冷却 区最佳水量 分布与最佳拉速的关系 作者简介 刘青 1 9 6 7 男 博士 副教授 E ma i l q l i u me t a l 1 u s t b e d u c n 修订 日期 2 0 0 5 1 0 1 0 维普资讯 中国冶金 第 1 6卷 反复模拟及优化二次冷却水量的过程 就是确 定各钢种 目标 温度 的过程 引 选定 钢种 的 目标 温 度 首先要考虑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然后根据二次冷 却区的冶金准则来综合考虑 针对具体的钢种和浇 铸断面对铸坯的冷却速度 表面温度 结 晶器出口坯 壳厚度 液相穴长度 特别是在矫直点处的温度要求 等进行相应的优 化 并根据石钢大方坯 连铸典型钢 种的高温延性和塑性 测试 结果 结合铸机二次冷 却的特点 确定了各 钢种及铸坯断面的 目标 表面温 度 表 1 表 1 连铸坯二次冷却 配水的参数 Ta bl e 1 Pa r ame t e r s f o r s e c on da r y c o ol i n g wa t e r di s t r i bu t i on o f b l oo m 钢 种铸 坯 m m 星 中 间 包 t m s徘 h i 腿 m in 1 温 度 O 段 1 段 2 段 3 段 2 2 O 1 8 O 3 O 0 2 2 O 2 2 O 1 8 0 3 00 2 2 O 2 2 0 l 8 O 3 O O 2 2 O 2 2 O 1 8 O 3 O 0 2 2 0 2 2 O l 8 O 3 O 0 2 2 0 2 铸坯冷却控制的冶金准则 在连铸过程中钢水热量的导出决定 了铸机产量 和铸坯质量 其产量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 的制约关系 而在实际生产中二者又均受冷却过程 中的传热状态控制 从工艺 角度看 当连铸机条件 一 定时 应寻求一种能同时满足铸机产量 和铸坯质 量 的二次冷却制度 并根据钢种提出铸坯冷却控制 的冶金准则 限制沿液相穴深度 连铸坯凝 固冷 却的过程实质上是沿液相穴的加工过程 在外力作 用下 如果凝 固前沿承受的应力超过了固相线温度 时钢的断裂强度 就可能导致 内部裂纹 因此 应避 免凝固过程中的变形 特别是对弧型连铸机应控制 液相穴在矫直点前完全凝 固 限制矫 直点铸坯 表面温度 为 了提高铸机 的拉速及产量 矫直点处 的铸坯表面温度 应控 制在第 脆 性温 度 区上 限以 上 避开脆性 口袋 区 限制铸坯表面温度的回 升 铸坯表面温度回升会导致凝 固前沿张应力增 大 而产生内部裂纹 B r i ma c o mb e的试验表明 温度 回升超过 1 0 0 m会引起内部裂纹 因此一般在二 次冷却区沿拉坯方 向将其控制在 1 0 0 m 以内 限制铸坯表面冷却速度 铸坯冷却速度过快 则 会促进裂纹的扩展 或使铸坯表面处于低延性阶段 且在热应力及机械应力 的作用下 产生新 的裂纹而 恶化铸坯质 量 一 般认 为 最 大 的冷 却速 度应为 2 0 0 m 限制二次冷却 区铸坯表 面温度 为 避免温度过高 过低和过大波动 将其表面中心温度 限制在 8 0 0 1 1 5 0 铸坯鼓肚将导致 中心偏 析 裂纹 疏松等缺陷 矩形坯鼓肚较方坯要 明显 铸坯 表面温度小于 1 1 0 0 C则对防止鼓肚有利 控制 出结晶器坯壳 的厚度 铸坯在出结晶器下 口时 应 保证其有均匀和足够的坯壳厚度 以免拉漏 一般 方坯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应不小于 8 1 2 mml 5 从生产角度考虑 在设备一定的条件下 为保证 铸机的高生产率和合格铸坯质量 应根据不同钢种 来确定最佳的二次冷却水量控制参数 以满足冶金 准则的要求 3 配水 优 化 结 果 与水 量 回 归模 型 以 4 5号钢 2 2 0 mm 1 8 0 mm铸坯 的二次冷却 配水为例 说明二次冷却配水优化 的情况 4 5号钢 2 2 0 mm 1 8 0 mm铸坯在不同拉速下 的配水计算结 果见表 2 二次冷却区最佳水量分布与最佳拉 速的 关 系式见 表 3和图 1 4 连铸 二次冷却 配水模 型 对大方坯连铸 的二次冷却 拉速 和过热度变化 共同影响着二次冷却水量 借鉴文献 6 本文 在此 设计一个新的二冷水控制模型 即 Q 一A B C D 一 2 5 1 式 中 Q 一 二次冷却各段的水量 L mi n 一 拉 速 m rai n 5 5 6 5 7 0 O 8 O 5 7 6 8 5 6 5 O 6 8 6 O O 0 O 0 0 1 O O O l O 0 7 5 O 7 5 7 9 O 9 0 9 8 9 8 2 9 9 9 O l O O O 0 l O O 0 5 O 6 5 6 0 O 5 3 4 6 7 7 6 6 7 O 7 7 7 0 O 0 0 O 0 l O O O O O 6 5 0 2 5 4 0 6 4 d 5 3 4 4 7 5 5 4 0 O O O 0 O 0 O 0 O 5 5 5 5 O O O O O O l 7 l 7 1 7 1 7 l 7 口 l 0 l 0 1 O 1 O l 0 O O O O 5 5 5 5 5 5 9 6 9 6 8 5 8 5 8 5 O O O O O 0 O 0 O 0 O O O O O 0 O O O O 5 6 5 6 5 6 5 6 5 6 9 9 5 5 7 7 7 7 9 9 l 1 2 2 1 1 3 3 l l 5 5 5 5 5 5 5 5 5 5 l 1 8 8 6 6 3 3 9 9 3 3 9 9 3 3 3 3 6 6 4 3 3 4 4 4 4 4 4 4 4 O 0 2 2 2 2 4 4 9 9 O 2 9 9 l 1 9 9 4 4 5 5 4 4 5 5 4 4 一 一 2 维普资讯 第 2 期 刘 青等 汽车 用钢 大方 坯连铸二冷配水数学模型 一一 钢液的过热度 AJ 系数 常数 B 系数 常数 c 系数 常数 D 一系数 常数 二次冷却段的序号 i 0 3 确定 系数 AI B C 主要考虑拉速对二次冷却 各段水量的影响 其确定方法是 运用编制 的二次 冷却模拟软件 在确定钢种和在最常用的过热度下 进行模拟和优化计 算 可获得不 同拉速下的二次冷 却各段合适的冷却水量 将各段水量与拉速的对应 表 2 4 5号钢 2 2 0 mm 1 8 0 mm 断面铸坯在 不同拉速 下的配水计算 结果 Ta bl e 2 Re s u l t s o f wa t e r di s t r i bu t i o n a t di f r e r e nt w i t h dr a wa l s pe e d s 表 3 4 5号钢 2 2 0 mm 1 8 0 mm铸 坯二 冷区水量 分布与拉速 的回归关 系式 Tab l e 3 Re g r e s s i v e e qu a t i o n s on s e c o n d ar y c o o l i n g wat e r f l o w Q a n d c a s t i n g s p e e d 重 毫 棚 图 1 4 5号钢 2 2 0 mm 1 8 0 mm铸坯二冷 区水量 分布与拉速 的关 系 Fi g 1 Re l a t i o ns b e t we e n s e c o nd a r y c oo l i n g wa t e r f l o w Q a n d c a s t i n g s p eed v 数据 回归 可确定合理 的 AJ B C 系数值 系数 D 项的引入是考虑过热度对二次 冷却各 段水量的影响 过热 度 是 由中间包温度 与钢种 的液相线温度确定的 采用测温仪连续测定中间包 内的钢水温度 并将其传至计 算机而得到适时的中 间包温度 中间包温度减去所浇钢种的液相线温度 即可确定其过热度 在最通常 的钢水浇 注温度 A t 为 2 5 左右 时 不考虑过热度项对 二次冷却 的影 响 此时系数 D 为零 不为 2 5 时则系数 D 不为零 A t 大于 2 5 时要增加二次冷却各段的喷水量 反之则减少 各段 喷 水量 图 2为 4 5号钢 2 2 0 ml rn 1 8 0 ram 在不 同的 一2 5 下二次冷却 水量的修正值 Q 一 A 7 3 B 7 3 c 曲线的斜率为 D 值 用同法可获得其 他钢种和规格铸坯的二次冷却各段的 D I 值 见表 4 该二次冷却配水模 型的应用 不但稳定 了铸坯 表面温度 减少了二次冷却 区的质量缺陷 改善了铸 坯的疏松及缩孔 而且为特殊 钢连铸机二次冷却水 过程控制系统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星 棚 冷 0 段 二冷l 段 二冷2 段 1 二冷3 段 矗 一 6 4 摹 一 2 i I 2 4 6 量 Tab l e 4 Di o f di f f e r en t c o o l i ng z on e s f o r 5 s t e e l g r a de s and t wo s e c t i o n b l oo m s 下转第 4 8页 维普资讯 中国冶金 第 1 6卷 为配重翻板式密封阀 只不过在安装 时调整好密封 角度并定期清洁其密封面即可 3 3 卡 的对策 根据分析 结合氮破真空的各类参数条件 将氮 破真空系统 中分别控制 2个真空室的 GI O 一 1 0型气 动高真空碟阀改为 Q6 4 1 F 一 1 6型气动球 阀 由于球 阀对减压阀 快切阀的响应滞后 的适应能 力要优于 蝶阀 且其工作压力也提高了一个等级 使得改进后 氮破真空阀 卡 的难题得以解决 由于 V 破空阀在设 备布置 中只能选型为 1 O 一 1 O型 使得 卡 的难题很难解决 通过将 V 关闭 运用 V V V V 等空气破真空阀的开启试验表 明 关闭 V 可减少或避免高真空及大流量吹氩条件 下的钢包溢渣问题 据此 去掉 V 破真空阀 并将 其进 出口封堵 彻底解决了 卡 的难题 4 结 语 通过上述改进 1 0 0 t 双工位 VD的 漏 堵 卡 等难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VD在接受钢水后 由 6级真空状态抽至小于 6 7 P a真空脱气工作状态 的时 间从 1 0 1 5 rai n缩 短到 6 6 5 mi n 工 作 真空 度 由 7 0 5 P a提 高 到 4 0 5 P a 在工 序 时 间 不 变的情况下 钢水进入真空 6 7 P a 脱气 的有效时 问由 1 O 1 5 mi n延长到 1 8 7 mi n以上 提高了 VD 效率 满足了高质量 的高碳钢脱氧 氮和氢 的要求 达到了钢水真空脱气标准 参考文献 1 童健 民 1 0 0 t VD设 计缺陷 分析 及改进 J 炼 钢 2 0 0 1 8 6 5 2 J 童健 民 1 O 0 l VI 设 计缺陷 分析及 改进 J 炼 钢 2 0 0 l 8 6 6 3 潘毓淳 炼钢设备E M 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 出版社 1 9 9 2 r 4 金殿禄 钢液真夺处理 M 北京 冶金 下业 出版社 1 9 7 9 5 刘忠 懋 热 力设 备安 装 与检修 M 北京 电 力工 业 出版 社 l 9 8 2 上接第 3 5页 5 结 论 1 应用连铸二冷模拟软件分别对 4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