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doc_第1页
选修一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doc_第2页
选修一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doc_第3页
选修一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doc_第4页
选修一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105分)一、单项选择题(24*2=48分)请答在后面的答题卡上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2(2010年高考北京卷)在家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处3(2011年太原高二检测)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C从食醋中分离提取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4(2010年高考江苏卷)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5下列操作不能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无水酒精消毒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后,要密封充气口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6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图所示的装置中都加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能产生酒精的装置是()7食醋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类是()曲霉细菌酵母菌醋酸菌A B C D8(2011年烟台市高二检测)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 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将冲洗并除去枝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9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酒精,首先要把秸秆用相应的酶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特定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酒精。以下关于处理秸秆的酶、微生物种类和特定的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A淀粉酶、乳酸菌、充足氧气 B纤维素酶、酵母菌、密封C纤维素酶、甲烷杆菌、密封 D脂肪酶、酵母菌、充足氧气10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11.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 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 经管口3 取样检测酒精和CO2 的产生情况C. 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 连通1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氧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13、下列有关酵母菌的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秋天葡萄成熟落地后,由于营养丰富,会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大量后代B、冬天由于气温不适酵母菌会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中会散发出许多孢子进行孢子繁殖C、冬季酵母菌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D、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14.(2010江苏南通第一次调研)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15、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氧气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A、有1/4的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2的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16、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列过程加快的一项是()A、葡萄糖的利用 B、二氧化碳的释放C、丙酮酸的氧化 D、ATP的生成17、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分别装入100 mL 、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24h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 )A、100mL、100 mL B、400 mL、400 mL C、100 mL、400 mL D、400 mL、100 mL18、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19、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20、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是( )A丙酮酸+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内质网 D丙酮酸+核糖体21取500mL广口瓶,装入100mL的液体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接种少量新鲜的发面酵母菌,随后密封好瓶口,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抽样检测酵母菌的数量,最终得到广口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最接近以下哪一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数量) ()22.(2008年高考江苏卷)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是嗜温菌, 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 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24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大半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后密封。正常情况下下列坐标图不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7分)1(每空1分,共 13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时关闭,在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产生的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 (5)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_色。(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说明原因。_。2(每空1分,共 12分)(2010年高考海南卷)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产生的终产物是_和_。(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丙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操作步骤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3(每空1分,共 20分)如图所示酵母菌细胞的构造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_生物。(2)写出1、3、5的结构名称:1 _,3 _ ,5_。(3)与酵母菌细胞相比,醋酸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_,也没有图中1、2、3中的_(填写序号)。(4)图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_生殖,而醋酸菌进行的是_生殖。(5)用_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_倍体。(6)酵母菌细胞出芽生殖的意义是_。A产生新个体 B增加生命活力C增加变异性 D改变遗传性(7)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_,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_,以获得大量的_。(8)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_ ,其完成图示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_ 。(9)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10)酵母菌的菌落一般会散发出一股悦人的酒香味,相关的反应式是:(11)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pH的大小,pH越小取样越后。右侧生长曲线图中FG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 。欲收获酵母菌或其代谢产物,应选择曲线中的 段。4(2013广东高考,12分)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分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但目的是_。(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的浓硫酸溶夜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_,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高三_班(小写) 学号_(小写) 姓名_ 一单项选择题(24*2=48分) 1-5 6-10.11-15. 16-20 21-24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7分)1.(每空1分,共 13分)(1)_ (2)_(3)_ _ _ (4)_ _ _(5)_ _(6)_2(每空1分,共 12分):(1)_ (2)_ _ _(3)_ _ _ _ _ (4)_3(每空1分,共 20分)(1)_ (2)_ _ _(3)_ _(4)_ _(5)_ _ (6)_ (7)_ _ _(8)_ _ (9)_(10)(11)_ _4(12分)(1)_(2)_(3)_(1+4分)(4)(4分)_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4*2=48分)1-5BBACB 6-10.ACABC 11-15.BDBCD 16-20.ADCCA 21-24.CBDB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7分)1答案:(每空1分,共 13分)(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3)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无菌空气(氧)(4)酵母菌 二氧化碳(CO2) 剩余含氧量少的空气及二氧化碳(5)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灰绿(6)不能。因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且温度是3035 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2答案(每空1分,共 12分):(1)酵母菌(2)葡萄糖乙醇CO2(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葡萄酒(或果酒)葡萄酒(或果酒)(4)未及时排气3答案:(每空1分,共 20分)(1)真核(2)细胞壁线粒体 芽体(3)核算膜包被的细胞核3(4)出芽分裂(5)醋酸洋红液等碱性单(6)A(7)通入氧气密封装置(隔绝空气)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8)脂质和蛋白质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9)分解者酶(10)C6H12O62C2H5OH+2CO2+能量(11)发酵罐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EF 4【答案】(12分)(1)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便其增殖 排出部分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2)重铬酸钾(3)酵母菌数量(通气时间,木薯淀粉酶解物体积分数)组 别加酵母菌种的量三天后酒精含量15g27g39g411g513g615g(4)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则酵母菌数量是影响发酵的因素;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没有增加,则酵母菌数量不是影响发酵的因素(可能原因是高浓度的酒精抑制了酵母菌的活性或淀粉酶解物已完全利用)因而此装置和发酵时间为3天时,酵母菌的最佳用量为13克the second determination as a result. Results of two small The number. 5, allows the analysis of personnel simultaneously or in quick succession for the second determinati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ults: when the ash is less than 1%, should not exceed 0.02% of the average results when the ash is more than 1%, should not exceed 2% of the average result. Protein from starch-determination of Kjeldahl nitrogen-1, define the content: formed by hydrolysis of starch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he sample of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ammonia-containing compounds. To the sample n samples of the original weight weight weight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Principle 2,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sulfuric acid starch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reaction products of alkali, and distilling ammonia release. Using boric acid solution collects, and then calibrated sulfuric acid solution titrated, get the volume of sulphuric acid consumed the number that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