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具中心刘夕东 安装假肢的康复评定和训练 刘夕东2014 11 25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一 患者基本情况的评定 1 年龄2 身高 体重3 职业4 性别5 生活地区6 活动量 含冲击力 7 经济来源及支付能力 二 全身状态的评定 注意截肢的原因 截肢后时间长短 是否有高血压 糖尿病等 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 三 其他肢体的评定 其他残缺或功能障碍情况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残肢评定1 残肢有无畸形 残肢有无畸形及畸形程度对安装假肢非常关键 如大腿截肢后残肢外展屈曲畸形 对假肢设计 对线等均有影响 2 残肢皮肤情况 检查瘢痕 溃疡 窦道 松弛 肿胀 皱褶等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四 残肢评定3 残肢长度 指残肢起点与残肢末端之间的距离通常残肢短于5CM很难发挥其功能 大15CM控制力较好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臂残肢长度 辅具中心刘夕东 前臂残肢长度 辅具中心刘夕东 大腿残肢长度 辅具中心刘夕东 小腿残肢长度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四 残肢评定4 残肢围长定义 指残肢的周径或周长方法 每隔3厘米测量一次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四 残肢评定5 残肢肌力6 残肢就近关节活动度 主动 被动 7 残肢外形 以圆柱状为佳8 残肢感觉 残肢感觉减弱 缺失残肢感觉过敏 多见于部分足切除残端残肢痛 常见原因是神经瘤幻肢痛 切除肢体存在着一种虚幻的疼痛感觉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9 非理想残肢的评定如短残肢 圆锥型残肢 腓骨比胫骨长 髋关节屈曲畸形 残端骨刺 神经瘤等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假肢处方 假肢处方 prostheticprescription PP定义 截肢康复组成员进行假肢诊断后 对患者所需假肢的品种 结构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作出的书面处理意见书写 康复医生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假肢处方 主要内容一般情况截肢情况医学情况主要部件假肢接受腔必要的辅助用具装配中特殊的医学要求和注意事项社会情况假肢结构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三 截肢后的康复训练 目的 1 防止关节畸形2 促进残肢定型3 防止卧床并发症4 促进早日康复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残肢定型训练 保持正确的关节位置 防止关节畸形 方法 1 术后即装假肢 硬绷带技术2 弹力绷带包扎3 临时接受腔假肢 辅具中心刘夕东 术后即装假肢优点 减少残肢肿胀 早期下地 早期康复 预防卧床并发症缺点 术后不易观察 无菌条件要求高 辅具中心刘夕东 术后硬绷带技术优点 减少残肢肿胀 早期装配假肢 早日康复缺点 术后不易观察 手术无菌条件高 辅具中心刘夕东 弹力绷带包扎 小腿 目的 促进残肢定型 辅具中心刘夕东 弹力绷带包扎 大腿 目的 促进残肢定型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临时性接受腔假肢 目的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残肢定型减少卧床并发症开始装配时间 伤口愈合 拆线后即可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PT OT训练1 术后24小时内的康复训练 冷冻治疗 呼吸训练 截肢侧体位姿势的保持训练 2 截肢后24小时以后的康复训练1 心理治疗2 减轻疼痛和肿胀的物理因子治疗 热敷 蜡疗 电热疗 超短波 微波3 减轻幻肢痛的康复治疗 拍打残肢 辅具中心刘夕东 4 残肢皮肤耐力和弹性训练 扯皮训练 毛刷训练5 如果残端能负重 则可做残端承重训练 6 残肢肌肉及控制残肢运动的主要肌肉的肌力训练 7 残肢就近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8 平衡训练及健肢训练 躯干肌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三 上肢肌电信号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安装假肢后的评定 一 临时假肢的评定1 接受腔适合程度的评定接受腔的松紧度 残肢与接受腔是否全面接触 残肢是否全面负重 大腿 小腿 2 悬吊能力的评定拍摄患者站立位残肢负重与不负重的X光片 测量骨残端与接受腔底面的距离 差距小于1CM为优 1 1 5CM为良 1 5 2CM为尚可 大于2CM为差3 对线的评定 工作台 静态 动态对线4 穿戴临时假肢后残肢情况的评定 皮肤是否檫伤 过敏或压迫 疼痛 红肿等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安装假肢后的评定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安装假肢后的评定 二 永久性假肢的评定1 下肢假肢 界面检查 包括接受腔的悬吊 形状 边缘高度 承重部位与残肢静态 动态解剖形态吻合情况等假肢对线工作台对线 是将假肢立于工作台上 检查假肢各部分的对线过程静态对线 假肢穿在患者身上 让患者在站立位进行的假肢对线检查和调整动态对线 患者穿着假肢行走时检查和调整假肢的对线功能检查 对穿戴假肢后基本功能恢复情况的检查 辅具中心刘夕东 假肢智能对线分析调节系统 辅具中心刘夕东 卡伦系统的评定 辅具中心刘夕东 初检 定义 是假肢初步安装 试样 调整后的检查方法与处方对照站立位检查坐位检查步行检查取下假肢后的检查 辅具中心刘夕东 终检 定义 是假肢康复质量的最终评定方法 在初检基础上 增加假肢是否达到处方设计要求假肢配件是否适用于截肢者初检发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接受腔的口型 外观和软性装饰套是否圆滑 平整 无划痕假肢整体外观是否近似健肢 颜色是否近似肤色询问患者对假肢的外观 功能 穿着感是否基本满意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2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与处方对照是否符合处方要求假肢尺寸与重量抗下垂 下拉力稳定性检查抗扭转力的稳定性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上臂假肢的对线检查肩离断假肢的对线检查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尺寸 前臂假肢可比健侧短1cm 上臂假肢可比健侧短1 2cm重量 腕手假肢 0 3 前臂假肢 0 5 上臂假肢 0 8 肩关节离断假肢 1 4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抗下垂 下拉力稳定性检查末端装置加20kg向下的垂直牵引力 接受腔位移量 2cm 残肢皮肤无变色 肩吊带无损伤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抗扭转力的稳定性1kg的力向内或外拉前臂 假肢无明显角度变化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侧面 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 连接盘与水平面保持5 10 屈曲位前面 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 连接盘与水平面成5 10 内收角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臂假肢的对线检查侧面 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 连接盘与水平面成5 10 前倾角前面 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 连接盘面内收5 10 辅具中心刘夕东 肩离断假肢的对线检查侧面 肩中轴线与肩峰下垂线成5 10 屈曲位前面 肩关节相对于肩峰下垂线内收5 10 顶部 肩关节相对于通过肩峰的人体中心线内旋5 10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前臂索控假肢的评定 辅具中心刘夕东 肩离断和上臂假肢的评定 辅具中心刘夕东 双上肢假肢的功能评价 争取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必要的ADL项目拿起 使用和放下物体时 动作自然使用物体中 无物体松脱或其他不安全现象 不属于硬性要求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肢肌电假肢的功能评定 辅具中心刘夕东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五 下肢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 穿脱假肢的训练站立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平行杠外的步行训练体位转移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斜坡训练越障训练实景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穿脱训练 小腿假肢 穿假肢脱假肢 双手握住假肢往下拽 坐位 残肢 残肢袜 软接受腔 尼龙袜 接受腔 坐位 屈膝 站立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穿脱训练 大腿假肢 穿戴假肢脱假肢 先打开接受腔阀门 然后握住假肢往下拽 拉出残肢 残肢缠上引入带 打开接受腔阀门 残肢插入接受腔 拉出引导带 从排气孔 进入接受腔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站立训练 A 平行杠内站立B 重心移动训练C 交替屈膝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站立训练 前后踩脚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站立训练 侧向移动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三 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 假肢的迈步训练 健肢的迈步训练 交替迈步行走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三 平行杠内外的步行训练 假肢的迈步训练 健肢的迈步训练 交替迈步行走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体位转移训练 椅子坐站训练 坐椅子训练 站起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四 体位转移训练 地板坐站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五 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梯训练 下楼梯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六 上下斜坡训练 上斜坡 健肢步长要大些 残肢屈髋后假肢再迈步 躯干尽量前倾下斜坡 假肢步长要小些 健肢快步跟下 谨防失去平衡而跌倒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七 越障训练 向前跨越 健肢先跨 假肢后跨横向跨越 健肢先横跨 假肢向前上方抬起后跨 辅具中心刘夕东 八 实景训练 如跌倒后的自救 紧张的人流中上下公共汽车等 辅具中心刘夕东 新型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下肢功能性反馈治疗 训练前 辅具中心刘夕东 新型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下肢功能性反馈治疗 下肢功能性反馈训练15天后 辅具中心刘夕东 六 上肢假肢安装后的训练 索控假肢的训练肌电假肢的训练日常生活项目的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一 索控假肢的训练 残肢和肩部的五种基本动作训练前臂假肢的控制训练上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前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1 前臂假肢的穿 脱训练单侧截肢者 先穿残肢 再将健肢伸入 8 字带中 脱则相反双侧截肢者 背对假肢 双残肢放入臂筒内 类似穿衣服 2 前臂假肢的屈肘训练 3 开手训练 4 腕关节的屈伸和旋转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上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1 上臂假肢的穿 脱训练 同前臂 2 三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3 双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辅具中心刘夕东 三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辅具中心刘夕东 二 肌电假肢的训练 残肢肌电信号检测皮肤肌电信号要求和电极位置的选择残肢增强肌电信号的训练肌电假手的使用训练 辅具中心刘夕东 1 残肢肌电信号检测 肌电测试仪 动态肌电图仪 辅具中心刘夕东 2 皮肤肌电信号要求和电极位置的选择 1 肌电信号要求足够的肌电信号强度拮抗肌电信号 20 V主动肌电信号稳定性高 2 电极位置选择 寻找肌电信号最好部位 3 常用部位和方法双通道前臂假肢 前臂伸 屈肌群 控制开 闭手上臂假肢 多用混合控制 肱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