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优秀说课-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赤壁赋说课稿范文 说课稿:赤壁赋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是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2、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带着感情诵读文章,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2、通过讨论,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提高鉴赏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和感悟。 四、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影视导入片头曲 (二)、苏轼访谈录 1、走进苏轼 复习旧知:请学生简介苏轼生平。 2、与苏轼面对面 (1).苏轼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情境下与我们面对面?当时苏轼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美景) (三)、挖掘苏轼的内心世界 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客为何而悲?2.苏子是如何解劝他的?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赛来开展教学。 主要问题:(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多媒体播放客的吟唱,将学生带入1000年前的赤壁之下,带进苏子悲凉的内心)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面对江月客人发出了怎么的感叹?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3第四段,同样面对江月,?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4.开展辩论赛。把学生分成三组:正方: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反方: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裁判。 利用辩论赛,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 4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5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2)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6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1)、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3.请学生从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找出与课文中相应的信息点。(用多媒体出示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再次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四)、苏轼 你赞同苏轼这种面对不幸的态度吗?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五)、走出苏轼 听苏子一席言谈,我们心中对跨越苦难、不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我们生活中再次遇到不幸时,我们又会如何面对?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2、补写作文第二段(附后) 板书:苏轼访谈录 “三悲”:悲物是人非;悲生命短促;悲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二喜”: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二:果实处理与留种储藏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皖教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报告
- 零售门店数字化运营:2025年智能货架与商品展示效果优化报告
- 四级数学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工入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汽车专业应试题库及答案
- 英语卷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气象问答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DB65T 4387-2021 天然彩色棉花颜色测量与分级方法
- DB65T 4379-202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新城
- 2025年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烟草专卖行业招聘面试技巧与模拟题解答
- 灭火器年度检测维修标准
- 书桌劳动课件
- 2025年福建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4节气与习俗教学课件
- 供油船管理办法
- 2026届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实验中学中考冲刺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麻精药品管理课件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