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三.doc_第1页
必修一专题三.doc_第2页
必修一专题三.doc_第3页
必修一专题三.doc_第4页
必修一专题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专题三 民主革命第2课 辛亥革命一、准备 政治上: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专制统治危机加剧。经济上: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使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组织上: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兴中会、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思想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三民主义。军事上: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等)。外交上: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时机上: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汉兵力空虚。二、经过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湖北新军军的革命党人起义,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2.胜利: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三、建立民国1.政府:1912年1月1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首都:南京。(2)国旗:五色旗。(3)历法:公历。(4)纪年:民国。2.法令:见表格3.宪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 主权在民。 民族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2)意义: 孙中山提出的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弹劾权、考试权的五权宪法和分为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三阶段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它从法律上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四、功绩1政权更迭:(1)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3)1912年3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2性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旨在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腐朽的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意义:(1)政治上: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新世纪进步的大门,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石。(2)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壮大起来。(3)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外交上: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评价:(1)成功之处: 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作用巨大。(2)失败之处: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攫取,继而确立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中华民国成为装潢门面的招牌。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得到改变,中国人民仍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奴役当中。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分期1919-1927年:中共创立和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6-1949年: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内容线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党的领导:1.中共创立:(1)准备: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标志:一大(任务)和二大(纲领)。2.1927年,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反抗。3.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5.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战线:1.1924年1月1927年7月,革命统一战线四一二、七一五政变。2.1937年9月1945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武装斗争:1. 1922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19261927年,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3.创建红军:南昌、秋收、广州起义。4.19271930年,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5.19301934年,五次反“围剿”。6.19341936年,红军长征。7.19371945年,八年抗战。8.19461949年,解放战争:(1)1946年6月,内战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2)1947年,解放区土改。(3)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拉开大反攻序幕。(4)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5)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一、五四运动1.背景:(1)国际: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这就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3.经过:第一阶段类 别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罢课第二阶段6月3日起上海工人阶级三罢斗争初步胜利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签和约4.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5.作用: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路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中共成立1. 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4)国际基础: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起到了催化作用。(5)干部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2.成立过程:(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名称、纲领、机构、任务: 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2)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完成。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历史意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3)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4)新的前途(社会主义)。(5)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三、国民革命1.兴起: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根本:中国的国情。 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2)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挫折的教训。(3)可能性:孙中山认识的转变,以“俄”为师。 孙中山屡遭挫折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1)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高潮:1926-1927年: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解放上海。4.失败: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5.评价:(1)历史功绩:是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的纲领,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2)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后期放弃领导权。6.经验教训:中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的异同(表格)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中共独立领导武装的开始: (1)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2)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3)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1927年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涵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2)到1930年夏,已经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3.土地革命:(1)内容: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2)作用: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中国为何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的。4.根据地的巩固:(1)军事上:1930-1932年,粉碎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2)政治上: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长征原因:根本:李德,王明等“左倾”错误领导。 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长征时间:中央红军:1934.101935.10(吴起镇会师)。全国红军:1934.101936.10(会宁会师)。(3)遵义会议:内容:军事上辨明是非;组织上改组领导。意义: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长征路线:(5)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途中,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经过:(1)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2)1946-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事件:年 份时 间阶 段战 役第一年46.647.6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进攻第二年47.648.8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三年48.949.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思考题:国民党拥有经济、军事绝对优势,为何迅速败亡?根本原因:人心所向中共正确领导 (政治、军事、经济)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