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new1).doc_第1页
调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new1).doc_第2页
调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new1).doc_第3页
调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new1).doc_第4页
调试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new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电电力力行行业业标标准准 P P DL TDL T XXXXXX 20102010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 TheThe unitunit commissioningcommissioning technicaltechnical codecode forfor fossilfossil powerpower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projectproject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2010 XX XX2010 XX XX发布发布 2010 XX XX2010 XX XX实施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发布 目目 次次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总则 5 5 机组调试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6 6 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8 7 汽轮机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13 8 锅炉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37 9 电气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55 10 热控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65 11 化学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7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83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86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88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90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94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95 附录 G 资料性附录 96 附录 H 资料性附录 97 附录 J 资料性附录 98 附录 K 资料性附录 101 条文说明 102 1 前言前言 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颁发的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996年版 对加强火力发 电建设工程的管理 统一和规范机组调试工作和调试收费 起到了积极作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电力技术的进步 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颁发的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 工作规定 1996年版 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电力建设的形势和要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国能科技 2009 163号文 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 修 订计划的通知 中 第85项的安排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标准 2009 6号文 关于转发2009年行业标准计 划电力行业部分的通知 的要求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参照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颁发的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996 年版 结合我国电力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及机组调试的成功经验 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建设工程 机组的调试工作 提高机组的调试质量和移交水平 保证火力发电建设投资的效益 本标准中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附录 J 附录 K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上海电力建设 启动调整试验所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电力建设调试院 甘肃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四 川省电力工业调整试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冀平 孙曰泰 毛永清 刘苗 鲁学农 李贺全 时道斌 赵之东 刘 铭 司派友 许瑶 李庆 王丰 史扬 王劲松 陶雷果 顾红柏 钱麟 闫永生 魏强 商为 雷俊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颁发的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996 年版 同时作废 2 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工作应承担的主要任务和职责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 程序 应完成的工作范围 工作内容及其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的各类新建 扩建 改建的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 工作 3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900 46 电工名词术语 汽轮机及其附属系统 GB 2900 48 电工名词术语 锅炉 GB 2900 49 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 GB 2900 50 电工术语 发电 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 DL T 70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调试工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DL T 5437 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DL TXXXX XXXX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调试质量验收和评价规程 DL 408 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 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DL TXXXX XXXX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甩负荷试验导则 GB 50150 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 T 889 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 4 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3 1 在本标准中未列入的术语 均应符合 GB 2900 46 GB 2900 48 GB 2900 49 GB 2900 50 和 DL T 701 的规定 3 23 2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fossilfossil powerpower 是指利用燃烧技术的发电 如 燃煤 燃油 燃气等 不包括 水力发电 风力发电 核 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 等 3 33 3 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projectproject 是指新建 扩建 改建的火力发电工程 3 43 4 单机容量 单机容量 capacitycapacity ofof oneone setset unitunit 是指单套 单元 机组发电容量的总和 3 53 5 单体调试 单体调试 componentcomponent oror individualindividual devicedevice calibrationcalibration oror checkoutcheckout 是指元件 器件 部件 装置的调试 3 63 6 单机试运 单机试运 individualindividual equipmentequipment trialruntrialrun 是指目的为检验该设备状态和性能是否满足其设计和制造要求的单台辅机的试运行 3 73 7 分系统试运 分系统试运 systematizationsystematization commissioningcommissioning 是指目的为检验设备和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联合调整试运 3 83 8 分部试运 分部试运 trialruntrialrun inin formalformal powerpower supplysupply beforbefor wholewhole powerpower plantplant startupstartup 是指从机组厂用电受电后直至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这一阶段的试运工作 其包括单机试运和分 系统试运 3 93 9 整套启动试运 整套启动试运 wholewhole powerpower plantplant combinedcombined trialtrial operationoperation 是指机组主 辅机及其系统全部联合投入运行 直至机组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运行的机组 整套启动调整试运 3 103 10 特殊项目调试 特殊项目调试 inconventionalinconventional commissioningcommissioning itemsitems 是指相对于常规燃烧煤粉机组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机组或新设备 新系统等新技术应用项目的调 试 3 113 11 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试验项目 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试验项目 thethe testtest itemsitems forfor powerpower gridgrid safetysafety 是指电网管理部门为了确保电网安全所要求的试验项目 3 123 12 机组性能试验项目 机组性能试验项目 performenceperformence testtest itemsitems 是指对机组或系统进行的考核性验收试验项目 5 6 4 4 总则总则 4 0 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的调试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调试能力资格的单位承担 4 0 2 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 应确定承担调试的单位 并依据 电力建设工 程预算定额 调试工程 签订委托合同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调试工程 中未包括的调试 项目 合同双方协商确定调试费用 4 0 3 工程建设单位宜委托调试单位参与初步设计审查 设备招投标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前期工 作 以确保工程建设和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4 0 4 多单位参与调试的工程 建设单位应明确一个主体调试单位 为了机组调试工作的顺利进 行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主体调试单位应对调试进度进行总体安排和协调 并对结合部位的系统完 整性 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 4 0 5 机组调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程参建各单位的职责 应按照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 及验收规程 DL T5437 2009 执行 4 0 6 机组调试工作中 调试单位应认真贯彻和执行 凡事有人负责 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有人 监督 凡事有据可查 的工程建设工作基本原则 严格做好过程控制 4 0 7 机组调试质量的验收和评价 应按照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调试质量验收和评价规程 DL TXXXX 2010 执行 4 0 8 本规范调试范围为机组分系统调试 整套启动调试和特殊项目调试中的调试项目 不包括 单体调试 特殊项目调试中属于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的试验项目 机组性能试验项目 4 0 9 引进机组的调试工作 应按照建设单位与外方签订的供货合同执行 未写入合同的调试项 目 应按照本规范执行 7 5 5 机组调试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机组调试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职责 5 0 1 机组调试工作是火力发电建设工程中 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 设备选型 设 备制造 安装施工 是否能保证机组安全 可靠 经济 文明地投入生产 形成生产能力 发挥投 资效益的最后一道关键性程序 是一项多单位 多工种 多系统 多程序的技术性 协调性极强的 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 通过设备和系统的调整试运 发现和提出系统设计 设备 选型 设备制造 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最终通过机组整套启动调整试运 使机组安全 可靠 经济 文明地投入生产 形成生产能力 发挥投资效益 5 0 2 机组调试工作 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标准 规范 规程 规定 导则及设计和设 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5 0 3 调试工作应在试运指挥部的领导下 依据相关标准 规范 规程 规定 导则 设计和设 备的特点 严格按照已经审批的调试或试验措施 科学组织 合理安排 积极协调 精心实施 确 保调试安全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地缩短工程建设工期 降低机组试运消耗 5 0 4 在工程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宜安排调试单位参加工程设计审查 设备选型和评标等工程前 期工作 调试单位在参加这些活动过程中 应对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 机组启动调试设施是否合理 等 提出意见和建议 5 0 5 在工程安装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应提供给调试单位一套设计及设备制造厂家的图纸和资料 以及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一级网络计划 工程建设各种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 调试单位应依据这些 图纸 资料和相关文件 完成调试大纲 见附录 A 调试计划 调试措施 见附录 B 等各种调试 文件的编写 审核 批准工作 做好各种传动验收表 见附表 D 1 D 4 调试条件检查表 见附 表 E 1 调试仪器准备工作 并深入现场 熟悉设备和系统 对发现的问题以调试联络单 见附 表 F 1 的方式提出建议 5 0 6 在分部试运阶段 调试单位应在试运指挥部分部试运组组长的组织领导下 参加分部试运 组调度会 按照分部试运组的安排 参加单机试运条件检查 单机试运及验收 完成设备或系统联 锁保护逻辑传动 负责分系统调试措施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见附表 G 1 组织分系统试运条件检 查 负责分系统试运技术指导和分系统试运记录 见附表 H 1 填写分系统调试质量验收表 对 试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5 0 7 在整套启动试运阶段 调试单位应出任试运指挥部整套试运组组长 全面主持整套启动试 运指挥工作 主持试运调度会 组织整套启动试运条件检查确认 见附表 K 1 负责整套启动和 各项试验前技术及安全交底 组织完成各项试验项目 全面检查试运机组各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参加试运值班 监督和指导运行操作 做好试运记录 对试运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 议 组织机组进入和结束连续满负荷试运条件检查确认 见附表 K 2 和附表 K 3 填写机组整套 启动试运调试质量验收表和机组调试质量评价表 5 0 8 机组移交生产后 调试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调试报告 见附录 C 的编写 审 8 核 批准及印刷出版 按时移交调试应移交的存档资料 在生产单位的安排下 继续完成合同中未 完成的调试或试验项目 进行调试质量回访 9 6 6 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6 16 1 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 6 1 1 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 分部试运组组长和整套试运组组长在相对应阶段 全面组织 和协调各专业组进行机组的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工作 各专业组组长对本专业的试运工作全面 负责 重点做好本专业调试工作的组织及与其它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 6 1 2 在调试现场 参建各单位参加试运的人员 在分部试运阶段或整套启动试运阶段 必须服 从分部试运组组长或整套试运组组长的统一指挥 生产单位的运行操作人员 必须服从调试人员的 指导 6 1 3 调试期间必须严格执行调度纪律和生产管理规定 不得擅自作主进行并网或试验 要确保 电网安全和生产机组安全 机组调试期间 与电网调度及生产机组的联系由生产单位负责 生产单 位应按照调试计划和试运要求 提前向电网调度提出申请 6 1 4 生产单位在试运机组值班的运行值长 在机组不同的试运阶段 相应接受各试运组试运负 责人的指令 按照试运要求 安排和指挥本值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和监视 要求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有 明确分工 各尽其责 认真监盘 如试运中发现异常 应及时向试运负责人汇报 并根据具体情况 直接或在试运负责人的指导下 指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6 1 5 在进行调试项目工作时 运行人员应遵照有关调试措施或按照专业调试人员的要求进行操 作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遵照运行规程进行操作 6 1 6 在试运中发现故障 若暂不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安装和运行人员均应向试运负责人汇报 不得擅自处理或中断运行 若发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故障 可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处理 但要考 虑到对其它系统设备的影响 并及时通知现场试运指挥及有关人员 6 1 7 在进行调试工作前 调试人员须向施工 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在调试过程中 若发现异常或故障 运行人员应按照运行规程规定进行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 调试人员可以立即采 取措施 6 1 8 试运期间 设备的送 停电等操作 严格按照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执行 在配电间代保管 前 设备及系统的动力电源送 停电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 在配电间代保管后 由生产单位负责 6 1 9 施工单位在试运期间负责运行设备和系统的巡检 维护和消缺 在处理缺陷时 必须办理 工作票 对运行中的设备和系统 施工人员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但在设备出现事故并危及设备或人 身安全时 可在就地采取紧急措施 并立即报告试运负责人 6 1 10 在试运期间 设备制造厂现场服务人员 不得擅自进行所供设备的调试工作 如有工作必 须办理工作票 6 1 11 分部试运调度会由分部试运组组长主持 试运指挥部领导 参建各单位负责人须出席会议 首先 参建各单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然后 分部试运组组长提出下一步工 作安排及要求 最后 试运指挥部确定协调解决方案及原则要求 遇有重大问题时 召开专题会议 10 研究解决 会议纪要由综合管理组文秘负责编写 并负责发放给参建各单位 6 1 12 整套试运调度会由整套试运组组长主持 试运指挥部领导 参建各单位负责人 运行当班 值长须出席会议 首先 整套试运组组长通报机组试运情况和作出下一步试运安排及要求 各单位 负责人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最后 试运指挥部确定协调解决方案及原则要求 遇有重大技术 问题时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 会议纪要由综合管理组文秘负责编写 并负责发放给参建各单位 6 26 2 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程序机组调试工作的基本程序 6 2 16 2 1 调试大纲及调试措施审批程序调试大纲及调试措施审批程序 6 2 1 1 调试大纲由调试单位负责编制 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建设单位 生产单位 设计单位 监 理单位 施工单位 调试单位 主要设备制造厂家现场主要领导进行审查讨论 并编写审查会议纪 要 调试单位按照审查会议纪要完成调试大纲修改后 报调试单位授权的领导审核签字 经参加会 议各单位主要领导会签后 报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发放各单位执行 6 2 2 2 施工单位负责编写单机试运技术方案或措施 报监理单位审查 编写人按照审查意见修 改后 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 发放各相关单位执行 6 2 2 3 调试单位负责编写分系统和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报监理单位组织审查 监理单位负责编 写审查会议纪要 发送给各相关单位 调试措施编写人根据审查会议纪要进行修改 一般的调试措 施 由调试单位调试总工程师批准 重要的措施 包括厂用带电 锅炉酸洗 蒸汽吹管 各专业整 套启动调试措施及甩负荷试验措施 由调试单位调试总工程师审核 报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涉 及电网的试验措施应由生产单位报送电网公司核准 发放各相关单位执行 6 2 26 2 2 调试工作实施程序调试工作实施程序 6 2 2 16 2 2 1 单机试运程序单机试运程序 1 施工单位应按照生产单位提供的联锁保护定值清单组织相关人员完成试运设备和系统的一 次元件校验及阀门 挡板 开关等单体调试及联合传动 并向调试单位提供已具备验收项目清单 2 调试单位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完成 DCS 系统组态检查 按照生产单位提供的联 锁保护定值清单完成报警 联锁保护定值设定检查 参加单机试运条件检查 配合完成相关报警及 联锁保护逻辑传动 3 单机首次试运开始前 施工单位应提供单机试运条件检查表 并组织监理 调试 生产 建设等单位对试运条件进行检查确认和签证 4 重要设备首次启动制造厂家代表应在场 5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 指挥生产运行人员在主控室进行操作 按规定要求完成单机试运 并 做好试运记录 单机试运必须在主控室进行操作 并投入相应保护 6 单机试运结束后 施工单位负责填写单机试运质量验收表 监理单位组织施工 调试 建 设 生产等单位完成五方验收签证 11 6 2 2 26 2 2 2 分系统调试程序分系统调试程序 1 调试单位负责组织试运系统各测点 阀门 挡板 开关及联锁保护逻辑传动检查 施工单 位须完成传动检查时被传动设备的电源 气源供给 解线和恢复 施加信号等配合工作 2 分系统首次试运开始前 调试单位应完成调试措施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并做好交底记录 3 分系统首次试运开始前 调试单位应提供分系统调试条件检查表 并组织监理 施工 生 产 建设等单位对试运条件进行检查确认和签证 4 调试单位负责指挥生产运行人员完成试运系统的状态检查 运行操作和调整 做好试运记 录 5 分系统试运结束后 调试单位负责填写分系统调试质量验收表 监理单位组织调试 施工 建设 生产等单位完成五方验收签证 6 设备或系统代保管手续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 7 分系统试运完成后 电厂运行人员根据调试人员的指令 按照运行规程进行设备和系统的 正常启停操作 6 2 2 36 2 2 3 整套启动调试程序整套启动调试程序 1 在试运指挥部的领导下 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分站负责组织建设 监理 设计 施工 调试 生产等单位 对整套启动试运条件进行全面检查 并报请上级质量监督机构 到现场进行整套启动 前质量监督检查 2 试运指挥部向启动验收委员会申请召开首次会议 听取整套启动试运前工作情况汇报和整 套启动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报告 对整套启动条件进行审查和确认 作出启委会决议 3 调试单位负责提供整套启动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 组织监理 施工 调试 建设 生产等 单位进行检查确认和签证 报请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4 调试单位编制的整套启动试运计划经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后 由生产单位向电网调度提 出申请 得到电网调度批准后 整套试运组负责组织和指挥参建各单位 按照整套启动计划和调试 措施实施整套启动试运和试验 5 在完成整套启动空负荷 带负荷全部试验项目后 调试单位提供机组进入连续满负荷试运 条件检查确认表 调试 施工 监理 生产 建设等单位进行检查确认和签证 报请试运指挥部总 指挥批准 生产单位负责向电网调度提出机组进入连续满负荷试运申请 得到电网调度同意后 机 组进入 168 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 6 机组 168 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结束前 调试单位提供满负荷试运结束条件检查确认表 各 方检查确认签证 报请试运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由总指挥宣布 168 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结束 机组 移交生产 由生产单位报告电网调度部门 7 调试单位负责提供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空负荷 带负荷 满负荷调试质量验收表 监理单位 组织调试 施工 监理 生产 建设等单位在相应阶段完成确认签证 12 8 调试单位负责完成调试质量评价表填写 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 生产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调试单位完成调试质量评价表检查和签证 9 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分站负责组织建设 监理 设计 施工 调试 生产等单位 对整套启 动试运结果进行全面检查 并报请上级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整套启动后质量监督检查 10 试运指挥部申请启委会召开末次会议 听取整套启动试运工作情况汇报和整套启动试运后 质量监督检查报告 作出启委会决议 办理机组移交生产签字手续 6 2 36 2 3 热工和电气保护定值修改审批程序热工和电气保护定值修改审批程序 机组分部试运前 生产单位负责提供机组热工和电气保护定值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 生产 调试 施工 监理等单位专业人员 对其进行一次全面审查 讨论和修改 生产单位将确定的保护 定值 以正式文件形式发放给施工和调试等单位 试运期间 如需修改热工和电气保护定值 应履行报批手续 由提出修改单位提交申请 说明 修改原因 经生产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6 2 46 2 4 DCSDCS 逻辑方案修改审批程序逻辑方案修改审批程序 机组分部试运前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 调试 生产 DCS 设备制造厂家等单位 对 DCS 逻辑方案进行会审 会审结果经建设单位授权领导签字后形成正式逻辑方案 DCS 组态方应于分 部试运前根据此正式逻辑方案完成对 DCS 逻辑组态的修改 在试运过程中 对上述正式逻辑方案 需要进行修改时 应履行报批手续 由提出修改建议的单位提出逻辑修改建议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 计 调试 生产 DCS 设备制造厂家等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依据讨论结果形成逻辑修改通知单 经与会人员会签 报建设单位授权领导签字后 下发给 DCS 组态方进行修改 对已经完成传动验 收的 DCS 逻辑修改 必须经调试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6 2 56 2 5 热工和电气保护临时退出审批程序热工和电气保护临时退出审批程序 机组试运期间 如需临时退出热工或电气保护 则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首先由专业人员提出保 护退出申请 并填写保护临时退出审批单 见附表 L 1 由调试专业负责人审核 调总批准后 热工或电气专业人员一人操作 一人监护执行 同时通知生产运行当班值长 在保护退出期间应密 切监视运行状况 一旦达到保护动作值应立即手动采取措施 设备或系统正常后 经调总同意 恢 复投入该项保护 并在审批单上做好记录 同时通知运行当班值长 6 2 66 2 6 试运中消缺管理程序试运中消缺管理程序 6 2 6 1 此消缺管理程序仅适用于机组分系统和整套启动试运阶段 单机试运阶段的消缺管理由 施工单位自行负责 此消缺管理程序适用于所有参建单位 包括设备制造厂服务人员 6 2 6 2 试运期间 进行任何与试运相关的消缺工作或安装未完工作 必须事先办理工作票 在 工作许可人签字后方可开工 6 2 6 3 机组试运期间的工作票应单独增加调总签字栏 以对消缺时间作出合理安排 6 2 6 4 工作票中的许可人 为生产单位运行当班值长 工作票中的签发人 工作负责人和监护 13 人 为消缺单位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 6 2 6 5 动火工作票中的各级审批人员由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指定的人员担任 6 2 6 6 工作票的工作许可人 签发人 负责人 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和各级审批人员名单应在生 产运行值长处备案 名单以外的人员无权办理工作票和动火工作票 6 2 6 7 工作票和动火工作票各级签字人员的职责和安全责任按照有关 安全工作规程 和 消 防规程 执行 6 2 6 8 设备制造厂家服务人员消缺或工作 必须通过工作联系单位人员同意 并由工作联系单 位人员协助办理工作票 14 7 7 汽轮机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汽轮机专业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7 17 1 汽轮机专业调试的主要依据汽轮机专业调试的主要依据 7 1 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DL T 5437 2009 7 1 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 DL T XXXX 2010 7 1 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DL T XXXX 2010 7 1 4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调试工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7 1 5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DL T XXXX 2010 7 1 6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7 1 7 电业安全操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7 1 8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 1 2002 7 1 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汽轮机机组篇 DL5011 1992 7 1 10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 2000 589 号 7 1 11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 1996 111 号 7 1 12 甩负荷试验导则 DL T XXXX 2010 7 1 13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 T7596 7 1 14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 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DL T571 7 1 15 汽轮发电机漏水 漏氢的检验 DL T607 7 1 16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DL T651 7 1 17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DL T711 7 1 18 调试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 调试合同 7 1 19 设计院提供的工程系统图纸 设计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7 1 20 设备制造厂图纸 质量保证书 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设计和有关试验文件等 7 1 21 建设单位有关的文件和会议纪要 7 27 2 调试准备工作调试准备工作 7 2 1 收集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调试技术资料 7 2 2 了解机组安装情况 7 2 3 准备和校验调试需要的仪器仪表 7 2 4 对设计 安装和制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7 2 5 编制汽轮机及辅助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 汽轮机辅助蒸汽管道吹扫措施 7 2 5 2 循环水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3 胶球清洗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5 开式冷却水系统调试措施 15 7 2 5 6 闭式冷却水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7 凝结水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8 汽轮机真空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9 电动给水泵组调试措施 7 2 5 10 汽动给水泵组调试措施 7 2 5 11 高 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2 汽轮机润滑油 顶轴油及盘车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3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4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5 发电机氢气系统及内冷水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6 汽轮机高 低压旁路系统调试措施 7 2 5 17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措施 7 2 5 18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措施 7 2 5 19 汽轮机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7 2 5 20 汽轮机反事故措施 7 2 6 配合化学专业制定炉前给水系统化学清洗方案 7 2 7 配合锅炉专业制定锅炉及蒸汽管道吹管方案 7 2 8 配合热控专业编制机 炉 电大联锁试验措施 7 2 9 做好各种调试检查 记录和验收表格准备工作 7 37 3 分系统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分系统调试项目及技术要求 7 3 17 3 1 分系统调试项目分系统调试项目 下面列出了不同机组一般包含的分系统调试项目 每个建设工程可根据机组的实际选型 选择 适用的项目 7 3 1 1 闭式冷却水系统 7 3 1 2 开式冷却水系统 7 3 1 3 凝结水泵及凝结水系统 含凝结水补水系统 7 3 1 4 胶球清洗系统 7 3 1 5 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 7 3 1 6 电动给水泵组及除氧给水系统 含循环加热泵 7 3 1 7 主机润滑油 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 7 3 1 8 润滑油净化系统 7 3 1 9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及控制油系统 7 3 1 10 汽动给水泵组 16 7 3 1 11 发电机水冷系统 7 3 1 12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7 3 1 13 发电机氢冷系统 7 3 1 14 高 低压旁路系统 7 3 1 15 辅助蒸汽系统 7 3 1 16 抽汽回热系统 7 3 1 17 真空系统 7 3 1 18 轴封系统 7 3 27 3 2 分系统调试及技术要求分系统调试及技术要求 7 3 2 17 3 2 1 闭式冷却水系统闭式冷却水系统 1 检查确认泵及系统冲洗干净 2 闭式冷却水泵试运转 对系统母管进行循环冲洗 在系统冲洗未合格之前 应隔离各冷却 器 防止发生冷却器堵塞 3 闭式冷却水系统母管循环冲洗根据循环冲洗时泵滤网前后差压情况 差压超过规定值 对 滤网进行清理 重复循环冲洗直至水质合格 4 系统中各附属机械设备的冷却水在投用前应进行管道排放冲洗 5 停机 应急 冷却水泵启动调试 6 闭式冷却水泵联锁保护动态校验 7 系统投运调整 冷却器投运 各附属机械及设备的冷却水投用 稳压水箱自动补水等 7 3 2 27 3 2 2 开式冷却水系统开式冷却水系统 1 DCS 或PLC 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开式冷却水泵试运转及系统调整试运 a 开式冷却水泵试运转 b 电动滤水器 旋转滤网 调试 c 开式冷却水泵联锁试验 3 检查开式冷却水系统管道及冷却器进行冲洗合格 4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7 3 2 37 3 2 3 凝结水泵及凝结水系统 含凝结水补水系统 凝结水泵及凝结水系统 含凝结水补水系统 1 DCS 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凝结水补水泵 凝结水泵试运转及系统试运调整 a 凝结水补水泵试运转 再循环运行方式 b 凝结水补水系统试运及系统冲洗 达到系统水质清洁 无杂物 c 凝结水泵试运转 再循环运行方式 泵连续试运转 8小时 17 d 凝结水系统试运及系统冲洗 达到系统水质清洁 无杂物 e 应完成的自动调整 凝结水箱自动补水调节装置调整 凝汽器水位调整 凝结水泵最小流量调整 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旁路阀调整 除氧器水位自动控制动态调整 f 电气联锁保护调试 g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3 注意 凝结水泵再循环方式试运时 凝结水流量应大于凝结水泵设计的最小流量 再循环 管道不应发生较大振动 7 3 2 47 3 2 4 胶球清洗系统胶球清洗系统 1 DCS 或PLC 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胶球清洗装置程控调试 a 收球网检查及调整 b 胶球清洗泵试运转 c 胶球清洗装置调试 d 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测试 达到合格收球率 3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验收签证 7 3 2 57 3 2 5 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 1 DCS 或PLC 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循环水泵试运转及系统投运 a 循环水泵试运转及系统调整试运 b 循环水泵及系统报警信号 联锁保护校验 c 循环水泵停运 3 冲洗水泵及旋转滤网试运转 a 旋转滤网 冲洗水泵试运转及系统调试 b 系统冲洗 4 冷水塔投运 a 水池自动补水系统调试 b 冷水塔淋水槽 填料检查及淋水均布调整 c 冷水塔风机试运转 风机润滑油油站及油系统投运调整 5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18 6 调试注意事项 a 首次启动循环水泵时 应先启动循环水泵几秒钟 以检查其动态效应情况 如 有无 异常响声 振动情况 仪表功能 系统及泵有无泄漏点等 b 循环水泵首次启动前应对系统管道注满水 应解除泵出口电动 或液动 蝶阀联动开 启的控制功能 手动控制泵出口蝶阀开度 防止循环水管道水冲击 当循环水母管在 空管状态下启动循环水泵时 也应执行以上操作方式 c 循环水管充水驱赶空气 必须待系统管道空气放尽后关闭凝汽器水侧空气门 7 3 2 67 3 2 6 电动给水泵及除氧给水系统电动给水泵及除氧给水系统 1 电动给水泵试运转前应确认油系统冲洗完毕和油质经化验合格后进行 2 检查除氧器水箱 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冲洗合格 3 给水系统上的安全阀应在安装前经水压校验合格并有校验报告 4 DCS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5 除氧给水系统试运 6 除氧器投用调试 a 检查除氧器及管道水冲洗应合格 b 除氧器水箱安全门安装前应校验合格并具有检验合格证书 c 除氧器水位 压力联锁保护校验 d 除氧器投运及停运 e 除氧给水系统报警信号 联锁保护校验 7 电动给水泵试运转及润滑油 工作油系统调整 a 辅助油泵试运转及润滑油系统调整 b 电动机带偶合器试运转 c 电动给水泵组 含前置泵 试运转 通过再循环管道 d 润滑油 工作油系统调整及联锁保护校验 8 电动给水泵投运 9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7 3 2 77 3 2 7 主机润滑油 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主机润滑油 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 1 DCS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润滑油 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 a 交流 直流辅助油泵试运转 b 确认油系统管道 包括顶轴油管道 循环冲洗验收合格 并且油箱清理后已换上油质 合格的润滑油 汽轮机润滑油质量标准见GB T 7596 c 润滑油系统 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的监测仪表和联锁保护等静态校验合格 19 d 润滑油泵及系统调试 油箱低油位跳闸校验 交流辅助油泵启动及系统油压调整 直 流辅助油泵启动 交流辅助油泵 直流辅助油泵自启动联锁校验 e 顶轴油系统调试 顶轴油泵试转及出口压力调整 顶轴油压分配调整及轴颈顶起高度 调整 f 盘车装置调试 盘车装置投运 盘车装置自动投用和停用联锁校验 g 联锁保护项目调试 润滑油压达I值低油压 联动交流润滑油泵自启动 润滑油压达 II值低油压 联动直流润滑油泵 事故油泵 自启动 同时机组跳闸停机 润滑油压 达III值低油压 联动盘车停止 3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4 调试注意事项 a 润滑油系统管到应做承压试验 保证管道及接口无泄漏 b 调整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顶轴油进口阀 按制造厂要求调整各轴颈高度 一般轴颈顶 起高度应大于0 02mm c 盘车装置啮合和脱开时与转子应无碰撞和振动 转子转动应平稳 d 盘车投运应监视电动机电流和转子偏心度指示不超过限制值 e 润滑油压正常运行值调整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f 润滑油事故排油系统应能随时投运 g 油循环合格后机组启动前应注意拆除轴承入口临时滤网 7 3 2 87 3 2 8 润滑油净化系统润滑油净化系统 1 系统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油净化装置调试 a 润滑油输送泵试运转及管道冲洗 b 油净化装置投用 真空室真空泵试运转及管道冲洗 加热器投用调整 装置脱水 脱 色 除酸 除杂质调整 c 油净化装置投用 3 完成调试记录整理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97 3 2 9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及控制油系统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及控制油系统 1 安全油系统调整 2 控制油 调节油 系统调试 a 控制油泵出口溢流阀调整 b 高压蓄能器调整 c 低压蓄能器调整 d 联锁保护调整 油箱油位保护 控制油 调节油 油泵启动条件 泵跳闸条件调整 20 3 高 中压主汽阀和调节汽阀油动机位移调整 4 高 中压主汽阀和调节汽阀油动机关闭时间静态测定 300MW以上机组主汽阀总关闭时间 应小于0 3s 包括延迟时间 调节汽阀总关闭时间应小于0 3s 包括延迟时间 5 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静态测定并符合要求 6 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调整 7 DCS和DEH的操作和控制功能仿真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8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验收签证 7 3 2 107 3 2 10 汽动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及调节保安系统汽动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及调节保安系统 1 润滑油系统调整 2 给水泵汽轮机控制油系统调整 3 盘车装置调整 4 汽动给水泵汽轮机跳闸保护模拟试验 5 MEH的操作和控制功能仿真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校验 6 当用辅助蒸汽汽源启动调试汽动给水泵汽轮机时 可进行给水泵汽轮机危急遮断器充油试 验及电气 机械超速试验 结果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要求 7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17 3 2 11 发电机水冷系统发电机水冷系统 1 DCS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发电机水冷系统冷却水泵试运转 外循环运行方式 3 发电机水冷系统管道水冲洗 外部 内部管道正 反水冲洗 4 发电机水冷系统调整及试运 a 发电机水冷系统驱赶空气和充水 b 发电机水冷系统水箱充氮 c 发电机水冷系统冷却器投运 d 发电机水冷系统水处理装置投运 5 发电机水冷系统联锁保护调试 6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27 3 2 12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1 DCS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密封油泵试运转 汽轮发电机润滑油系统应投运 3 密封油系统 装置 调整 a 空侧油路调整 调整空侧密封油泵出口压力和密封油压差调节阀至设计值 b 氢侧油路调整 调整氢侧密封油泵出口压力和平衡阀至设计值 使氢侧与空侧密封油 21 压差符合要求 c 高压备用油路调整 d 调整密封油调节阀 使空侧密封油压高于发电机氢压至设计值 e 联锁保护及信号系统校验和试验 4 发电机运转时密封油系统调整 冷油器投运 排油烟风机试转及油箱真空调整 5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联锁保护调整 6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37 3 2 13 发电机氢冷系统发电机氢冷系统 1 检查氢系统严密性试验应合格 2 氢纯度风机试运转 3 气体干燥器试运及投运 4 氢系统联锁保护及信号调整 5 指导发电机气体置换 6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47 3 2 14 高 低压旁路系统高 低压旁路系统 1 DCS 或PLC 操作和控制功能传动试验及联锁保护投用 2 高 低压旁路管道蒸汽吹扫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在锅炉蒸汽吹管阶段中 配合吹扫高 低压旁路管道 3 检查高压 低压旁路减温水管道水冲洗且应合格 4 检查旁路控制装置油系统油冲洗且应合格 5 配合热控专业进行高 低压旁路系统的控制功能调整 6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57 3 2 15 辅助蒸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 1 辅助蒸汽系统管道蒸汽吹管 用辅助锅炉汽源或外来汽源经减温减压装置后进行吹管 a 减温减压装置调整 b 辅助蒸汽系统管道蒸汽吹管 2 辅助蒸汽母管安全阀应校验合格后回装 3 用辅助蒸汽母管汽源吹扫 a 除氧器加热用蒸汽管道 b 给水泵汽轮机供汽用蒸汽管道 c 汽轮机轴封供 回汽管道 d 抽汽至辅助蒸汽母管管道 在锅炉蒸汽吹管后阶段 通过临时管排放进行吹管 e 冷再热蒸汽管道至辅助蒸汽管道 在锅炉蒸汽冲管后阶段 通过临时管排放进行吹 22 扫 4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5 调试注意事项 a 根据管道系统运行参数决定的吹管参数蒸汽 汽源应可靠 蒸汽清洁 并要求有足够 的流量与过热度 b 吹管前要充分暖管加强疏水 防止发生水冲击 c 一般采用稳压吹管 每次吹管时间控制在5min 10min之内 两次冲管的间隔时间宜 为10min 15min之间 直至排汽清洁为止 且冲洗次数不应少于3次 7 3 2 167 3 2 16 抽汽回热系统抽汽回热系统 1 抽汽逆止门调整及防进水联锁保护校验 2 加热器联锁保护校验及投用 a 加热器水位联锁保护校验 b 水位保护投用 应与加热器投用同时进行 3 加热器汽侧冲洗与投运 a 低压加热器解除联锁开启危急疏水阀 待水质合格后恢复联锁 再切回到逐级自流至 凝汽器 b 高压加热器解除联锁开启危急疏水阀 在机组带负荷约20 时微开加热器进汽阀对加 热器进行暖管 当温度稳定后再开大加热器进汽阀直到开足 待水质合格后恢复联锁 切到逐级自流除氧器 c 加热器汽侧投运应按低压到高压的顺序进行 4 完成调试记录及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5 调试注意事项 a 加热器汽侧安全门应在安装前校验合格并有校验报告 b 在不采用随机启动方式时 加热器汽侧投运应按低压到高压的顺序进行 停运时应按 高压至低压的顺序进行 投运时应充分暖管疏水 c 机组首次整套启动调试时 高压加热器宜在机组并列后带低负荷时由低压至高压逐台 投用 d 加热器水侧清洗应在炉前系统化学清洗中完成 e 高压加热器高水位 值的联锁动作应报警并同时打开汽侧危急疏水阀及水侧旁路阀 关闭加热器水侧进出口阀和抽汽隔离阀 逆止阀 上级疏水阀 f 低压加热器高水位 值的联锁动作应报警并同时打开汽侧危急疏水阀及水侧旁路阀 关闭加热器水侧进出口阀和抽汽隔离阀 逆止阀 上级疏水阀 7 3 2 177 3 2 17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 23 1 真空泵联锁保护校验 2 真空泵试运转 3 真空系统试抽真空 一般轴封不供蒸汽时 在30min内的系统抽真空值应大于40kPa 4 真空系统严密性检查范围应包括凝汽器汽侧 低压缸的排汽部分 以及当空负荷时处于真 空状态下的辅助设备与管道 5 完成调试记录和调试质量检验验收签证 7 3 2 187 3 2 18 轴封系统轴封系统 1 轴封系统蒸汽供汽管道吹扫 a 辅助蒸汽至轴封系统的蒸汽供汽管用辅助蒸汽进行吹扫 b 冷再热蒸汽至轴封系统的蒸汽供汽管在锅炉蒸汽吹管阶段进行吹扫 c 主蒸汽至轴封系统的蒸汽供汽管用主蒸汽进行吹扫 2 轴封系统减温水管道水冲洗 启动凝结水泵 用除盐水冲洗管道直到冲洗水质清洁为止 3 轴封系统投运 a 轴封系统蒸汽供汽减温 减压装置调整 b 轴封系统安全门安装前应经校验合格且具有校验合格证 c 轴封蒸汽压力调整装置调整 d 轴封冷却器投运及轴冷风机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