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17、礼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勾出生字、词,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到过哪些礼物。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置疑引入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板书:礼物)你想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吗?一起走进课文礼物中去解开谜底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读后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师相机指导。2、检查生字词情况,齐读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重点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词义。3、抽生读课文,生生互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三、再读课文,加深体会1、刚才你们自己读了课文,听了别人读课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请迅速勾画下来,先给你的同桌说说。2、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同学们平时会用些什么办法?教师相机点拨:有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等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到本课学习中。3、根据师生共同的内容,点拨学生采用勾画重点词进行理解,并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在交流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评价。(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抓住“砖头支起一口锅”、“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词语来体会),请大家把勾画出来的词句反复读读,并深入体会,交流感想。(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勾画出体现老婆婆心情欢快的词语:“金黄的树叶”、“小鸟和虫儿的啼鸣”、“月亮当灯笼”等。从“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等词语中体会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啊,穷困并不可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3)通过对比穷困和乐观,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感情变化(同情赞赏)。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赞赏老婆婆乐观的生活态度。读出相应的语气和情感。(4)这样一位老婆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勤劳、善良、乐观。)4、课件出示:“奇怪的是:这样穷苦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1)自由读文,全班交流,反复朗读。(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勾画下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好在哪里?揭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要抓住特征来具体描写。(3)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4)同桌互读,体会老婆婆的礼物送给哪些人?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教师引读,再次体会礼物的神奇作用,感悟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5)四人小组讨论,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又是怎样想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体会老婆婆的礼物为什么会这么神奇。把每一种人接受礼物后的心情表达出来,加深课文理解。(如:伤心的人,会想到流泪是改变不了现实的,只有勇敢面对,像老婆婆一样微笑着生活;愤怒的人,会想到老婆婆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抱怨,笑对生活,自己的怒气又从何谈起;劳累的人,会想到老婆婆生活穷困,但态度乐观,不停地劳作,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自己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6)是啊!微笑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让人们的痛苦得到缓解,让人们的疲惫得到放松这就是微笑的神奇所在。微笑吸引着每一个人!课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把你喜欢的地方再读一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再现微笑的神奇力量,从而加深对老婆婆贫困而充满阳光的生活的感悟。(7)各式各样的人,除了课文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讨论交流。四、总结感悟,拓展延伸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1、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同伴、全班交流。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18、那只松鼠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蹑手蹑脚、逃之夭夭、俘虏”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教学难点: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松鼠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1、出示松鼠图片,板书“松鼠”。提醒学生“鼠”的书写注意事项。你喜欢松鼠吗?了解它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了解松鼠。2、听到大家的介绍,我觉得松鼠十分可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那只”。3、齐读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师归纳问题。(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那只松鼠怎么了?那只松鼠在哪里?)二、初读,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读课文,自主识字。2、认读词语:惦记携带俘虏抗拒乞求缩回逃之夭夭活泼伶俐可怜巴巴高楼大厦毛茸茸蹑手蹑脚密林深处得意忘形稚气未脱饱含深情三、速读,初步把握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四、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的活泼伶俐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1、读13段,用“”划出描写松鼠的句子,在被逮到以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2、交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抓住描写松鼠外形和动作的词句,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指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到松鼠;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动作理解“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逃之夭夭”等词语。)4、那样机敏活泼的松鼠,父亲用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此时,父亲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这只松鼠的命运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五、作业1、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词。2、用“蹑手蹑脚”、“逃之夭夭”等词语造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在被捉到之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捉到松鼠的父亲心情怎么样?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一)、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1、捉到了松鼠,父亲异常兴奋,而此时的小松鼠呢?勾画描写松鼠的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思考:此时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指名读,谈感受。引导学生猜测松鼠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绝望是对失去生命、失去自由的极度恐惧;抗议是指责作者的做法不对;乞求是希望作者能放了它,给它一条生路。这时的小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有感情地齐读。2、面对这样的一只松鼠,我是怎么做的呢?感情朗读第5段,用“”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体会父亲此时的心情。3、最后我是怎么做的?你从“咬咬牙”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4、这时的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我看着它”恢复自由后的活泼、开心。5、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父亲放了松鼠后的心情的?虽然父亲不能说出放松鼠的原因,但在父亲心中,他早已想清楚了,早已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是一个关爱动物的人。(二)、学习惦记松鼠部分。1、用引读的方式学习第8、9段。第8段,体会父亲的心情,抓住女儿的语言感受她善良、美好的心灵。(相机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体会女儿的“稚气未脱”。)第9段要读出如释重负之感。2、读写结合:老师深情地点拨:父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把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虽然女儿的心愿没能实现,但是女儿不但没有责怪父亲,还深情地关注着小松鼠的命运。如果这父女俩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先写下来,再在班内交流。3、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三、总结,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搜集资料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资料(故事、图片等),在班内交流。三、板书设计18那只松鼠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19、哥哥的心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