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绪论.ppt_第1页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_第2页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_第3页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_第4页
中医伤科学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伤科学 1 第一章伤科学绪论 一伤科学概况二伤科学成就 2 一伤科学概况 伤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属于中医外科范畴 疡医 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门学科 起源早 3 伤科学概念 是一门防治骨 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4 伤科学基本理论 1病因病因学说的发展 伤科疾病的病因主要是 损伤此外 六淫 七情也可引起伤科疾病的发生 5 伤科学基本理论 2病机外伤以损伤皮肉筋骨为主 内伤以损伤气血脏腑为主 严重损伤可有皮肉筋骨 气血脏腑经络的同时受损伤科学病机包括 阴阳学说 气血学说 脏象学说 皮肉筋骨学说 经络学说 6 伤科学诊疗技术 诊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望闻问切四诊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2触诊量诊 伤科疾病特殊的检查方法3辅助检查 现代医学诊疗技术 如X线 CT MRI 放射性核素扫描 超声波 骨密度仪等 实验室检查 7 伤科学诊疗技术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中医伤科的特色治疗方法 2外固定 夹板扎带外固定 3药物治疗 分为药物内服和外敷 4手术治疗5功能锻炼 即可防病又可治疗 伤科治疗具有传统中医的特色 临床治疗效果好 8 伤科学的成就 历代医家都创造出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1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刮骨疗毒2葛洪 肘后救卒方 夹板固定 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法3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记载了循环障碍 神经麻痹 运动障碍的症状 最早提出内固定4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最早的伤科学专著 9 伤科学的成就 5张杲 记载切开复位术6危亦林 首创悬吊牵引复位治疗脊柱骨折7 普济方 记载15个部位的骨折脱位8 医宗金鉴 记载30余种骨折脱位 归纳正骨八法 指出复位技巧 提出固定要领9明清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观点 形成不同学派 10 第二章伤科学基础 第一节伤科学的主要内容及分类第二节伤科病症病因病机第三节伤科诊断辨证与检查 11 第一节伤科学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分为两大类 损伤和骨疾病一损伤 可分为四类1骨折2脱位3筋伤4内伤 12 骨折 概念 外力引起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破坏 症状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体征 畸形 骨擦音或骨擦感 假关节活动注意骨折并发症 13 脱位 概念 损伤引起关节内各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关系 症状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体征 畸形 弹性固定 关节盂空虚或异位关节头注意脱位并发症 14 筋伤 概念 筋的范畴 皮肤 肌肉 筋膜 肌腱 韧带 关节囊 神经 血管等软组织损伤原因多种 15 内伤 可出现伤气 气滞 气闭 气逆 气脱伤血 瘀血 亡血气血两伤伤脏腑 16 二骨疾病 范围广可分为 1骨先天性疾病2骨痈疽3骨痨4骨关节痹症5骨关节退行性疾病6骨软骨病7骨肿瘤 17 第二节伤科病症病因病机 一病因外因有三 1外力伤害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肉过度收缩 持续劳损2外感六淫3外染邪毒 18 第二节伤科病症病因病机 内因 概念 人体内部因素变化影响而致的损伤 分类 1年龄 不同年龄易好发不同损伤2体质 体质强弱与损伤发生有密切关系 19 3解剖结构 损伤的好发部位与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4先天因素 先天不足易发生损伤 5病理因素 疾病状态下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损伤 6职业工种 职业疾病的发生 7七情内伤 内伤的发生与七情关系密切 20 第二节伤科病症病因病机 病机1皮肉筋骨病机 皮肉破损 多见于开放性损伤及其并发症皮肉瘀阻 多见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腠理不固 可见于骨科常见的落枕 肩周炎 腰肌劳损 寒湿腰痛皮肉失荣 可见于网球肘 腰背肌肉劳损 21 伤筋 可分为筋断碎裂 筋离其位 筋失其荣 筋挛拘急 筋纵弛软伤骨 可分为骨骼折损 关节脱位 22 2气血津液病机 气病病机 气郁 伤后忧思郁闷可致 气滞 多由闪挫 劳损 情志内伤引起 气闭 伤科多见于严重损伤 气虚 伤科多见于慢性损伤患者 严重损伤恢复期及老年患者 气脱 伤科多见于严重内伤或开放性损伤患者失血过多 23 血病病机 血虚 伤科多见于严重损伤失血过多 血瘀 多由损伤引起 气滞 气虚 气郁等均可致血瘀 气血同病病机 气滞血瘀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气血两虚 血随气逆 24 脏腑经络病机经络损伤常见病机 气滞血瘀而致经络阻塞脏腑病机 与伤科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肝脾肾 25 第三节伤科诊断辨证与检查 问诊 伤科问诊除遵循中医诊断学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外 还需结合骨伤科的发病特点 围绕骨伤科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 1主诉 伤科常见主要症状有疼痛 肿胀 麻木 功能障碍 畸形 挛缩及瘫痪等 2问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 职业 婚姻等3问发病史 受伤或发病时间 原因 地点 有无治疗及经过 26 4问伤情 详细询问症状 疼痛 时间 部位 程度 范围 性质 有无放射性疼痛 和休息气候及昼夜有无关系 肿胀及畸形 时间 部位 范围 变化情况 肢体功能 了解有无功能障碍 出现时间及程度 创口 形成时间 出血情况 是否经过治疗 27 望诊望全身 望神色望姿态 观察患者的坐立行等姿态 可了解损伤的部位及病情轻重 望舌质 舌苔 28 望局部 望畸形 有无畸形 特征性畸形提示诊断 望肿胀 瘀斑 瘀斑部位提示损伤部位 望创口 形状 大小 深浅 肉芽组织是否新鲜 有无分泌物等望肢体功能 观察肢体功能有无受限及受限的程度 望窦道及瘢痕 观察窦道的深浅及方向 分泌物的多少 性质 颜色等 29 闻诊一般闻诊 同中医诊断学局部闻诊 听骨擦音 骨擦音的概念 意义及注意事项 听骨传导音 骨传导音的意义 检查方法 听入臼声 表示关节复位成功 听关节弹响声与摩擦音 检查方法及意义 听皮下气肿声 方法及意义 听肌腱摩擦音 听啼哭声 30 切诊包括切脉和摸诊摸诊的临床意义 摸压痛 根据压痛的部位 范围 程度来鉴别损伤的性质与程度 摸畸形 根据体表骨突的变化来判断骨折或脱位的部位 性质 移位方向 摸肤温 了解血运情况 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快 判断肿块性质 部位及大小 31 摸诊的常用手法 触摸法挤压法扣击法旋转屈伸法摇晃法 32 动诊 包括步态和关节功能检查 步态 正常步态异常步态抗痛性步态 特点是患肢触地负重时间缩短 跨步距离小于健肢 常见于骨折 关节扭挫伤及炎症 短肢性步态 一侧肢体短缩超过3厘米就会有明显跛行 33 强直性步态 见于关节僵硬 具体姿势与强直关节有关 剪刀式步态 见于大脑性瘫痪 摇摆步态 又叫鸭步 见于双侧臀中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 臀大肌麻痹步态 股四头肌瘫痪步态 慌张步态 见于帕金森病或其他基底节疾病 34 关节功能检查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可分为两类 肢体活动与疼痛的关系 35 量诊 以骨性标志为准 肢体长度的测量 上肢 上肢长度 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上臂长度 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前臂长度 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尖 下肢 下肢长度 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 或脐至内踝下缘 大腿长度 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小腿长度 膝关节内缘至内踝 36 肢体周径测量方法 注意两侧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位 临床意义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常用的记录方法有两种 中立位0度法和邻肢夹角法 注意各关节中立位及功能位需掌握 37 伤科常用特殊检查关节运动特殊检查 掌握方法 阳性征及意义 1颈部特殊检查 头部扣击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2胸腰部特殊检查 胸廓挤压试验 屈颈试验 直腿抬高实验及足背伸加强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 拾物试验 腰骶关节试验 3骨盆部特殊实验 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38 4肩部特殊检查 搭肩试验 直尺试验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 岗上肌腱断裂试验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 5肘部特殊检查 肘三角 腕伸肌紧张试验6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7髋部特殊检查 髋关节屈伸挛缩试验 艾利斯征 望远镜征 蛙式试验 股骨头大转子位置的测量 39 8膝关节特殊检查 浮髌试验 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 抽屉试验 回旋研磨试验 研磨提拉试验侧卧屈伸试验9踝部特殊检查 足内外翻试验 肌肉检查1肌张力2肌力 40 神经的检查1感觉 浅感觉 包括痛温触觉 以痛觉为主 深感觉 包括位置觉 震动觉 两点分辨觉 以位置觉为主 临床意义 有助于确定神经损害的部位 2反射 浅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肛门反射 深反射 包括腱反射和骨膜反射 病理反射 反射检查的临床意义 41 3周围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 前臂伸肌群萎缩 腕下垂 拇指不能外展和背伸 前臂后侧 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的感觉丧失 尺神经损伤 骨间肌萎缩 爪形手 第四五指屈伸不全 不能外展和内收 手尺侧皮肤 掌侧一个半手指和背侧一个半手指感觉丧失 42 正中神经损伤 拇指不能外展 不能向掌侧运动 第一二指不能屈曲 第三指屈曲不全 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和手背桡侧三个指的末节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损伤 足下垂 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