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运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丝的直径,则细铜丝的直径是()a1.25mmb2.50mmc8.0mmd25.0mm2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琳琳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不正确的是()a身高160cmb质量400kg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3成语是中国汉字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翻山越岭b夸父逐日c顺水推舟d燕语莺声4截至2015年5月2日,在外交部、民航局、军方、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政府共派遣52架飞机,安全接回了滞留在加德满都机场的约6000名中国公民在某次救援过程中共有10架飞机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飞往加德满都,若说其中一架飞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面b白云c其中另一架飞机d月球5一辆大货车长约12m,在匀速通过93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长为58m的桥,需要用时()a5sb8sc10sd13s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下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8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b1m/sc10m/sd100m/s9张凯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学,某天他从家到学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天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a135m/sb168.7m/sc2.3m/sd2.5m/s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时,将会发生()a闹钟不再振动b听不到响声c响声比之前大d无法判断112015年4月29日晚,著名二胡大师果敢带着气新团队和新作品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多媒体功能厅隆重举行了“果敢一新丝绸之路”音乐会音乐会中的弹奏着在弹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12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口技表演者在模仿声音时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音速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b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c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误差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14如图所示的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s内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为10m/sb物体在37s内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在10s内运动了30md物体在37s内做匀速运动1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有()a狗b猫c蝙蝠d大象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毎空2分,共20分)16周末,秦月陪妈妈去逛商场,秦月站在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向上运动(如图),在上升过程中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秦月是的,秦月在上升过程中做的是(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17吴灿和秦月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1)此时,速度较大的是;(2)秦月相对于吴灿来说(选填“向东”或“向西”)运动18让全西安市民去期待已久的“豪骨西安柔情海伦堡群星演唱会”于2015年四月26日晚在西安城市体育馆火热开唱演唱会上歌手动听的歌声是通过歌手声带的产生的,又通过传到很远处观众的耳朵里19夏天黄昏或者清晨,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总是让人心生不悦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频率在hzhz之间20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不同的声音;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二者的不同三、简答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21如图所示是吴灿测量一块橡皮宽度的操作(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橡皮的宽度为cm;(2)请写出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写出两点即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共18分)22王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期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为了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2)图中ab段的路程为cm,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3)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23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亮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小亮用不同的力击打音叉,再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如图甲所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并观察实验结果(2)小亮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的有关实验二:小亮为了深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如图乙所示)(3)为了使硬纸片发出的音调不同,小亮滑动硬纸片的速度应(选填“不同”或“相同”)(4)硬纸片振动的頻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声音的音调是由决定的五、计算应用题(本题共9分)24暑假期间,家住石家庄的王萌去北京找姑姑玩如表是她乘坐的g6704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公里=1千米)(1)到车从石家庄站运行到北京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2)列车从石家庄站到北京西站的过程中,运行速度最快的路段是从站到站站名日期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车时间里程石家庄起站点 07:250定州东第一天07:4807:502分80公里保定东第一天 o8:0708:092分142公里濠州东 第一天08:3008:322分219公里北京西 第一天08:50终点站281公里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运河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丝的直径,则细铜丝的直径是()a1.25mmb2.50mmc8.0mmd25.0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从图中读出细铜丝缠绕的匝数,根据线圈长度和绕制圈数,两者之比就是铜丝的直径【解答】解:从图中读出细铜丝缠绕的匝数为20;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缠绕的细铜丝左侧与5.50cm对齐,右侧与8.00cm对齐,所以缠绕的细铜丝宽度为l=8.00cm5.50cm=2.50cm铜丝的直径为d=0.125cm=1.25mm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累积法测量铜丝直径的过程,类似的应用还有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张邮票的质量等2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琳琳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不正确的是()a身高160cmb质量400kg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符合实际;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4060kg左右,400kg太大了,不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约37,符合实际;d、健康人1min心跳75次左右,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3成语是中国汉字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翻山越岭b夸父逐日c顺水推舟d燕语莺声【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翻山越岭”这个成语人的和山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燕语莺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春日鸟儿欢叫的热闹场面,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4截至2015年5月2日,在外交部、民航局、军方、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政府共派遣52架飞机,安全接回了滞留在加德满都机场的约6000名中国公民在某次救援过程中共有10架飞机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飞往加德满都,若说其中一架飞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面b白云c其中另一架飞机d月球【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某次救援过程中共有10架飞机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飞往同一地点,若说其中一架飞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这架飞机之间的位置肯定没发生变化,只有和同时飞行的飞机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地面、白云、月球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其中一架飞机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5一辆大货车长约12m,在匀速通过93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长为58m的桥,需要用时()a5sb8sc10sd13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货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等于桥长与车长的和,然后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货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t=即可求出通过该另一座桥需要的时间【解答】解:由题知,车长l车=12m,桥长l桥1=93m,货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s1=l车+l桥1=12m+93m=105m,车的速度v=7m/s,货车全部通过另一座桥的总路程s2=l车+l桥2=12m+58m=70m,由v=得,车全部通过另一座桥的时间:t2=10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汽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为汽车长与大桥长的和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解答】解: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向和大小都不发生变化,路程时间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7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下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错解分析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错误;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8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b1m/sc10m/sd100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苏炳添百米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解答】解: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为v=10m/s故选c【点评】此题不计是简单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更能通过阅读材料,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9张凯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学,某天他从家到学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天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a135m/sb168.7m/sc2.3m/sd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从图上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1200m到1500m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1200m和1500m中间,所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10min=6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2.25m/s2.3m/s故选d【点评】对于此类图象题,一定要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关键线段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时,将会发生()a闹钟不再振动b听不到响声c响声比之前大d无法判断【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电铃正在发声,电铃一定振动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电铃声音越来越小,当抽成真空时,声音就会消失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探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112015年4月29日晚,著名二胡大师果敢带着气新团队和新作品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多媒体功能厅隆重举行了“果敢一新丝绸之路”音乐会音乐会中的弹奏着在弹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弹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口技表演者在模仿声音时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音速【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的不同,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口技演员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解答】解: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的不同,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口技表演者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的了解,特别要掌握声音是三要素,并要注意区分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b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c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误差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a正确;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故b正确;c、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测量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d、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而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4如图所示的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s内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为10m/sb物体在37s内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在10s内运动了30md物体在37s内做匀速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vt图象反应了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先读出不同时刻对应的速度,在利用速度公式得出对应的路程【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10s内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指8s对应的10m/s,故a正确;bd物体在37s内,物体的速度30m/s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d正确;c由v=可得,物体在37s内运动的路程s=vt=30m/s4s=120m,则物体在10s内运动的距离大于120m,故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vt图象的了解与掌握,明白图象中图线的含义是关键1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有()a狗b猫c蝙蝠d大象【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分析表格数据,看哪种动物的听觉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即是符合要求的动物【解答】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hz50000hz,大象听觉频率是14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和大象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毎空2分,共20分)16周末,秦月陪妈妈去逛商场,秦月站在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向上运动(如图),在上升过程中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秦月是静止的,秦月在上升过程中做的是直线(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秦月站在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向上运动,在上升过程中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秦月相对扶梯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秦月是静止的;月在上升过程中做的是直线运动故答案为:静止;直线【点评】本题以小红乘坐自动扶梯上楼为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7吴灿和秦月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1)此时,速度较大的是吴灿;(2)秦月相对于吴灿来说向西(选填“向东”或“向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2)根据两人的速度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甲、乙车的运动方向【解答】解:(1)吴灿和秦月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时间内,吴灿运动的距离大,则吴灿的速度较大;(2)吴灿和秦月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吴灿的速度大于秦月的速度,则秦月相对于吴灿来说 向西运动故答案为:(1)吴灿;(2)向西【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和物体相对运动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目18让全西安市民去期待已久的“豪骨西安柔情海伦堡群星演唱会”于2015年四月26日晚在西安城市体育馆火热开唱演唱会上歌手动听的歌声是通过歌手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又通过空气传到很远处观众的耳朵里【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解答】解:演唱会上歌手动听的歌声是通过歌手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歌声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里故答案为:振动;空气【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的产生与传播,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9夏天黄昏或者清晨,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总是让人心生不悦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解答】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故答案为:20;20000【点评】本题考查人耳的听觉范围,属于基础题20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二者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萧在演奏时,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人们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它们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色【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三、简答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21如图所示是吴灿测量一块橡皮宽度的操作(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的宽度为1.40cm;(2)请写出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写出两点即可)【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在读数前,首先要确定刻度尺的零刻度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物体末端对应刻度值为1.40cm,橡皮的宽度为1.40cm(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答案为:(1)1mm;1.40;(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共18分)22王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期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为了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停表(2)图中ab段的路程为40.0cm,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0.25m/s(3)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选填“大”或“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求“测平均速度”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量出小车行驶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相应点时的时刻,然后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求出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2)读出ab段的长度和对应的运动时间,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速度,注意长度要进行单位换算;(3)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解答】解:(1)由v=可得,除了题中给出的器材外,还需要测量路程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停表(2)由图知:ab段的距离是sab=80.0cm40.0cm=40.0cm=0.4m;tab=1.6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0.25m/s(3)如果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根据v=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停表;(2)40.0;0.25;(3)大【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求出平均速度23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亮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小亮用不同的力击打音叉,再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如图甲所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2)小亮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的振幅有关实验二:小亮为了深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如图乙所示)(3)为了使硬纸片发出的音调不同,小亮滑动硬纸片的速度应不同(选填“不同”或“相同”)(4)硬纸片振动的頻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物理实验中一般都要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或者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机买卖购销合同范本
- 工地供货意向合同范本
- 固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补课班托管合同范本
- 照明芯片采购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加工合同范本
- 防疫酒店安保合同范本
- 和香港公司合同范本
- 策划管理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合同范本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