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二)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改革史时做了如下总结,符合史实的是()A李悝和商鞅都提倡“赏罚分明”B管仲和商鞅都鼓励商业的发展C管仲和李悝都废除了井田制D商鞅和李悝都致力于维护贵族的利益解析:选A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主张,商鞅变法中也多次体现“赏罚分明”,比如按军功授爵等,因此A项正确;商鞅主张“抑商”,B项错误;管仲和李悝都只是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井田制但并没有废除,C项错误;商鞅变法的很多措施都对贵族利益造成了威胁,D项错误。2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A秦代农业生产效率高B秦代农民税赋较轻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解析:选D根据材料“用商鞅之法”“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说明作者认为商鞅废井田,开阡陌造成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分化严重,贫民生活困苦,故D项与题意相符。3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析:选D俸禄制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均田制规定农民担负固定的赋税和徭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项。4商鞅实行县制,“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而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破荫附,“编户齐民”。二者的共同作用是()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 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析:选A据材料“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破荫附”,可知二者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说法错误。5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A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C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解析:选A题干材料指出了国家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国家财政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并指出财政收入与国家安危的关系。但没有提出改革经济制度的思想。6下表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人物言论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苏辙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以夺富民之利A青苗法B保甲法C均输法 D市易法解析:选A结合材料中的“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以邀倍息”“贷者常苦于不得”及“破富民以惠贫民”,可知体现的是变法中限制高利贷,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的青苗法,故A项正确。7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王安石变法是在王朝末期时进行的,张居正改革是在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时实行的B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而张居正改革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而张居正改革并没有涉及科举制度的改革D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阶级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两次变法都发生在王朝中期,A项错误;两次变法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B项错误;D项是其共同点。8忽必烈改制的实质是汉化,也就是封建化,在其推行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转变立国之本,以农桑立国B实行民族迁徙政策,加快民族融合C以程朱理学作为科举取士的必考内容D采用汉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历史概念的内涵,“封建化”的根本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封建化”,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围绕“汉化政策”总结其影响。 第(2)问,依据所学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等角度说明。答案:(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2)说明: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二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1)材料一作者认为“魏之衰弱”的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反驳对孝文帝的指责的? (4分)(3)通过上述材料,你对民族发展和文明进步有何认识?(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等信息分析作答。第(2)问,结合“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等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民族融合、民族发展等角度分析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急于汉化,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军力。(2)作者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符合进步趋势;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封建化)。(3)中华文明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推动文明进步;融合发展中要注重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言之有理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鄞县县令。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之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题大大缓减。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为了改变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异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鄞县施政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经济状况、社会矛盾、教育状况、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归纳。第(2)问,要立足当时与后世,由材料概括归纳得出促进了吏治清廉,发展了生产,改善了民生,赢得了民心,为后来主持全国变法积累了经验。答案:(1)背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经济发展受影响;官场腐败豪强横行,社会矛盾尖锐;教育滞后;巫术盛行,民众愚昧。(2)影响:促进了吏治清廉;发展了生产;改善了民生,赢得了民心;为后来主持全国变法积累了经验。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张居正)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材料二张居正将重点放在行政纪律和税法的严格执行上。1576年,还需要皇帝亲自干预以使各省官员及时解运税收到京师。但是在1581年,首辅已经能够奏称,由于强化了财政责任与官员考成的关系,正赋不亏,征解如期。摘编自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1)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张居正改革的看法。(6分)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张居正经济改革的内容与意义。第(1)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概括,第二小问,依据第一小问逐一归纳。第(2)问,应从改革与时代需要、经济发展及改革目的(效果)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质量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抵押合同出租合同(标准版)
- 无房产证房屋买卖合同(标准版)
- 土地承包挖沙合同(标准版)
- 弱电工程分包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重庆烟草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宾语从句题库及答案高中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题测试试题(解析卷)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主要负责人A类)公路工程经典试题及答案
- (精)设备供货方案13篇
- 痘痘肌肤培训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常考同义替换120组
- GB/T 17696-1999声学测听方法第3部分:语言测听
- GB/T 11060.8-2020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
- 计算方法引论-第十一章
- 新修订《黄河保护法》PPT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试题
- 插秧机课件讲义整理
- DB11- 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高清有效)
- 钻井井场及钻前道路施工规定
- 万豪国际酒店委托管理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