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二、发展历程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三、发展现状1、总量与增速的平稳性随着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往来日益加深,自2001年以来,中国一东盟的贸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双方的贸易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2007年双边总贸易额已达到2025亿美元,比双方原来预计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提前了3年,距离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的2004年也只有3年时间。从2002年以来,中国一东盟间的进出口贸易展现出惊人的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年中,进出口增长最为突出。由图1可得,2003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了5494和3196,2004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增速也达到了3399。此后的几年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从总量上看,对贸易需求的增长依然迅猛。其中,在2004年实行“早期收获计划之后,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151和3783。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开始削减关税的2005年,双边的贸易额同样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44。2007年双方的贸易额增速为2592,增幅高于该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2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额增长32,拉动全国贸易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从东盟进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21,带动全国进口增长24个百分点。中国一东盟进出口增长率(2003年一2007年)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率31963783 2906 2880 3202中国对东盟进口增长率 549431511798 19382107进出口总额增长率450533992244 23382592(图1)2007年,东盟成为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第四大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7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所有对外贸易的93。下表表明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贸易依赖程度较强。(如图2)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依存度(2002年一2007年)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亿美元)5478794610647130361608420253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6207785099115455142191国与东盟的贸易依存度882934 922917914932(图2)2、结构及优化的渐进性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一直以来呈现逆差的状况,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地区之一。2004年双边贸易逆差超过200亿美元,之后贸易逆差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到2007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逆差减少为1424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对东盟的进口仍存在较大的需求,东盟是中国的重要进口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额比较及贸易逆差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进口额贸易逆差20022358531197 761220033112248337172152004428996356720668200555367749941962720067131l8952718215200794147108386 14240(图3)3、横比与亚太区域发展的协整性从横向看,2009 年东盟与亚太贸易大国的贸易均出现负增长。由图1 的贸易结构数据可见:1、2009 年,在亚太区域货物贸易当中,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下降速度最小。2、2009 年中、日、韩与东盟之间的东亚“10+3”区域贸易总额,达到9023.6 亿美元,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是中国与东盟及韩国、日本仍然保持着不小的外贸逆差。这是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数量表现。从发展的纵向时间轴来对比分析可知:1、中方对东盟的出口,依次与中方从东盟的进口、日方从东盟的进口、以及韩方对东盟的出口存在正相关性,而与日方对东盟的出口及美方对东盟出口存在逆相关;中方从东盟的进口,依次与中方对东盟的出口、日方对东盟的出口、韩方从东盟进口存在正相关,而与日方从东盟的进口逆相关。2、这3个国家对东盟的贸易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3、亚太区域内中、日、韩与东盟的贸易增长,相互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四、存在问题虽然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以来,双边和多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表现出长期的不平衡性。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且后者的增速高于前者。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贸易逆差为763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641亿美元,2004年已超出200亿美元。2005年1-7月,中国前l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中。东盟国家占了3席,分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中国对这三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达1191亿美元。广东作为中国对东盟贸易额最大的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03年和2004年每年逆差已连续超过110亿美元。自中泰进行双边贸易以来,泰方每年都处于逆差地位,特别是2008年,贸易差额由2001年的8.23亿美元激增到39.66亿美元,2010 年逆差也已达到27.66亿美元,占到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的11.11%。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扩大,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受此影响,贸易不平衡问题有所减少。中越贸易不平衡。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1996年逆差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8%,超过国际警戒线30%50%的标准。2010年,越对华贸易逆差再创纪录,增至126亿美元,占越进口总额的23%,高于东盟和欧盟,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120亿美元的105%。 2、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直接影响中国的农业发展,甚至加重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性日益显露。“早期收获”计划所列的570个税号都为农副产品降税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3、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受到某些重要、大宗产品贸易增长波动的较大冲击,对中国某些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损损害,甚至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外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敏感产品关税还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像大米、橡胶等敏感产品不可能长期用高关税来保护。如果大幅降税必然产生消极影响效应。关税下降后,中国产品将大量进入东盟市场。这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华人的忧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敏感性商品、大宗商品贸易中消极影响,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另一问题。4、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来自区域内部与外部的非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干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区域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中国东盟区域内部贸易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相互投资规模也不大,与NAFFA、EU等有世界影响的自由贸易区差距很大,这限制了CAFFA对本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中国和东盟双方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东盟成员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区域内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能适应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自由贸易区效益的发挥。如何协调好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防止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面临的任务。东盟在亚太大国间实施的全方位外交,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建立新的多边平衡关系奠定了基础。东盟在地区内的大国间谋求平衡,是为了保持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尚不存在与某个大国结盟的可能,但绝对的“等距离”也不现实。东盟个别国家甚至有可能与大国建立双边安全合作或以友好条约的方式实际形成“准军事同盟”关系。对于后一种情况,应该保持警惕。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充满风雨,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充满信心。今后几年内,自由贸易区以及双边经贸关系将出现以下发展前景:1、双方贸易将有更大的增长自2002年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双边贸易伴随着自贸区诞生而快速增长并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的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仅为548亿美元,2004年1月1日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启动,当年双方贸易额增长了35,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超千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降税进程正式启动,双方贸易合作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当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了33.70,达1303.7亿美元。自2005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3.40,达1608亿美元;2007年双边贸易额比上年增长26,达202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双边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2、双方合作领域将更加广泛随着双边贸易的扩大,经济技术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规模还比较有限,形式也不够多样,而根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专家组的建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使双方以往的经济合作扩大到金融、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等领域。在科技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都重视发展科技,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农业方面也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3、双边投资将逐步扩大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双向投资是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双方市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绘保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 心理反转测试题目及答案
- 校务办面试题目及答案
- 观后感复兴之路观后感二450字(10篇)
- 业务代理授权合同
- 诗歌与散文鉴赏能力培养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母亲河抒怀11篇
- 时尚的鸭子哦课件
- AO 史密斯热水器EES系列说明书
- 中医体重管理
- 家长会校长讲座
- 昏迷患者的评估
- 高中俄语教材必修一第一课
- 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与操作手册
- 房地产中介服务操作手册
- 管理会计说课
- 2024至2030年中国纪录片市场投资方向及未来运行状况监测报告
- 托管班安全责任承诺书
- 盘扣式卸料平台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