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之内科疾病PPT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1页
中医食疗学之内科疾病PPT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2页
中医食疗学之内科疾病PPT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3页
中医食疗学之内科疾病PPT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4页
中医食疗学之内科疾病PPT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食疗学 内科疾病 一 感冒 中医称感冒或者伤风 根据病邪和人的体质差异 临床上常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进行辩证施治 风寒感冒属轻者可见怕风 鼻流清涕 头痛 咳嗽 舌苔薄白 脉浮 治以辛散疏表 属重者可见重伤风 怕冷 头痛发热 无汗 全身骨节酸痛 鼻塞流涕 舌苔薄白 脉浮而数 治以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则症见发热较高 微恶风寒 头痛 自汗 鼻塞无涕 或有少量浊涕 咽喉肿痛 咳嗽 痰黄稠 骨节痛 口渴 小便短黄 舌苔薄白或者微黄 脉象浮数 治以辛凉解表为主 1 概述 苏叶9克 陈皮15克 葱头15克 水煎服 每日1次 连服2 3日 用于风寒感冒 生姜9克 红糖50克 先将生姜捣烂加红糖 开水冲泡 调匀温服 服后盖被取汗 连服2 3日 用于风寒感冒 香菜15克 葱白15克 水煎服 每日1次 连服2 3日 用于风寒感冒 大枣5枚 生姜6克 葱白2根 水煎顿服 趁热饮后发汗 用于受风寒或雨淋而患感冒者 桑叶5克 菊花10克 薄荷叶10克 放入茶壶内 用开水浸泡10分钟后即成 频频服用 用于风热感冒 银花30克 菊花10克 加水煮沸3分钟后 取汁去渣 加蜂蜜调服 用于风热感冒 鲜霍香叶10克 鲜佩兰叶10克 鲜紫苏叶10克 白糖适量 水煎代茶 用于暑天感冒 大白菜根3个 大葱根7个 芦根15克 水煎服 每日1次 连服2 3日 用于风热感冒 太子参15克 苏叶10克 生姜3克 大枣5枚 水煎服 每日1剂 连服2 3日 用于气虚感冒 2 食疗 二 急性支气管炎 属中医外感热病 咳嗽等病症范畴 中医认为 急性支气管炎多因外邪侵袭而发病 外邪则以风寒 风热和燥热为主 从口鼻或皮毛侵入 肌表郁闭 肺气阴塞 清肃失司 痰浊内生而致气逆发为咳嗽 咯痰 当人体全身抗病能力减弱时 尤易感邪而发本病 由于本病以实证为主 主要表现为风寒束肺 风热袭肺和燥热伤肺3种证型 故治疗上以祛邪为主 本病全身症状不重 即便发热也多在3 5日降至正常 咳嗽则可延续2 3周 少数患者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 1 概述 甘梨1只 去皮挖芯 杏仁10枚捣烂 放入梨中 隔水炖熟 食之 用于热咳 生萝卜250克 鲜藕250克 梨子两个 切碎绞汁 加蜂蜜250毫升 调匀服用 柚子1只 取皮 削去内层白髓 切碎放于有盖的碗中 加入适量的饴糖和蜂蜜 隔水蒸至烂熟 每日早晚各服一匙 用温热水冲服 干姜末3克 热酒调服 或以饴糖和丸服之 用于寒咳 陈海蜇30克 洗净 鲜荸荠50克 煎汤频频饮之 用于热咳 鲜蓬蒿90克 水煎去渣 加入冰糖适量 分二次饮服 柿饼1枚 切开去核 夹入川贝末6克 用饭锅蒸熟服用 大橘子1个 加冰糖适量 清水翥炎 愈浓愈好 连服数次 2 食疗 三 慢性支气管炎 1 概述 属中医咳嗽的范畴 中医认为 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与肺 脾 肾有密切关系 本病一般可分为痰湿犯肺 外寒内饮 外寒内热 肺脾两虚 肺肾两虚5种证型 急性发作可参照急性支气管炎辩证施治 青果30克 生白萝卜150克 水煎成汤 一日数次饮服 可以止咳化痰 生芝麻15克 冰糖10克 共放入碗中 开水冲饮 可治夜咳不止 银耳15克 冰糖30克 鸭蛋1只 先用银耳与冰糖共煮 水沸后打入鸭蛋 每日服2次 可治阴虚燥热咳嗽 竹沥30克 粳米100克 先煮粳米作粥 临熟时入竹沥 搅匀 任意食用 治疗咳嗽黄痰 橘皮9克 芹菜根1把 饴糖30克 先将饴糖在锅内化开 再将余药炒干微焦 加水煎服 生萝卜250克 鲜藕250克 梨2个 切碎绞汁 加蜂蜜250克 热咳者生服 寒咳者须将汁蒸熟并加入3 5滴生姜汁后服用 白果20枚 银耳20克 冰糖30克 煎汤300毫升 每日早晨服用1次 橘皮10克 杏仁10克 饴糖30克 加水煎服 每天1剂 早晚各1次 2 食疗 四 支气管哮喘 属中医哮证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体内伏痰 遇有感受风寒暑湿热 情志不和 疲劳或误食过食某些食物等因素而致 本病总属邪实正虚 发作时以邪实为主 有寒哮 热哮2型 未发作时以正虚为主 有肺虚 脾虚 肾虚的不同 治疗以 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 为原则 1 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 支气管哮喘病人在饮食方面应做到一忌鱼虾海腥 二忌盐 三忌烟酒等 寒喘者不宜吃生梨 芹菜 荸荠等寒凉之品 热喘者不宜食羊肉 鹅肉 辣椒 胡椒 姜 桂 茴香等辛辣燥热之品 2 哮喘病人的饮食宜忌 苏子250克 水煎 去渣取汁 入粳米150克 共煮成粥 每天食用 净地龙干烘研末 每日2次 每次5 10克 用温开水蜂蜜调服 冬虫夏草15克 老鸭1只 把老鸭洗净 将冬虫夏草放入鸭腹内 加水适量 隔水炖烂熟后调味服食 每周1 2次 连服4周 适用于肾虚患者 鲜胎盘1个 洗净切块 冬虫夏草10 15克 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 调节器味服食 每周1次 连服5 10次 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萝卜500克 苦杏仁15克 牛 猪 肺250克 同放锅内炖至烂熟 调味服食 每天或隔天1次 连服30天 适用于痰热犯肺患者 北瓜300 500克 在其顶部五分之一处切开 然后取冰糖 生蜂蜜各30克装入瓜内 盖好盖 隔水蒸熟 趁热服食瓜瓤 连服7 10天为一疗程 第1 5天每晚睡前1次顿服 5天后可根据症状消失情况分2 3次服用 或服半量 食后喝些开水 适用于热喘患者 银杏8枚 红枣10枚 糯米50克 加水适量煮成粥 作早 晚餐食用 15天为1疗程 适用于痰热咳喘患者 生姜10克 葱白7根 杏仁15克 地龙20克 水煎服 每天1剂 分两次服用 适用于寒喘患者 3 食疗 五 高血压病 属中医眩晕 头痛等范畴 本病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如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恼怒 肝气郁滞 郁久化火 劳伤过度或肾亏 肾阴虚损 肝失所养 肝阴不足 肝阳偏亢 都可产生眩晕 头痛等症状 病情严重还会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临床一般分为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 痰湿壅盛等4种类型 1 概述 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 30克 洗净 与粳米60克 冰糖适量煮粥 早晚餐服食 每日1次 连服7 8日 适用于肝火亢盛患者 芹菜500克 苦瓜60克 同煮汤饮 或鲜芹菜250克 用沸水烫2分钟 切碎布包绞汁 加砂糖适量 开水冲服 每日1剂 连服数日 适用于阴虚阳亢患者 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 沙参 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 晒干 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 每日1剂 可以常食 用天阴阳两虚患者 车前子15克 布包 煎水去渣 入粳米60克煮粥 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 调入粥内煮熟吃 每日1剂 常吃 适用于痰湿壅盛患者 马兰头根30克 生地15克 水煎 1日分两次服 适用于高血压 眼底出血患者 荠菜100克 豆腐200克 共煮成羹食用 每日1次 竹笋250克 瘦猪肉200克 加水炖烂 入葱 姜 盐调味食用 每日1次 枸杞子15克 山楂20克 水煎服用 每日1剂 每日3次 菊花10克 芦茅根各30克 水煎服用 每日1剂 每日3次 淡菜15克 焙燥研末 用松花蛋1个蘸之 每晚1次吃完 连吃5 7日 适用于高血压伴耳鸣患者 2 食疗 六 动脉硬化 可归属中医痰症 瘀症 胸痹等范畴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中焦失职 或情志不遂 肝气怫郁 气郁化火 煎熬津液 水凝成痰所致 痰浊留于体内 阻碍气血流通 可出现头痛眩晕 胸闷心痛 肢体麻木偏瘫 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等症状 痰浊瘀滞的部位不同 其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一般按痰瘀在头 痰瘀在胸 痰瘀在腹 痰瘀闭阻4种类型辩证施治 1 概述 芹菜300克洗净切碎 苹果400克去皮 核切丁 入锅加水煎煮成汁 去渣留汁 再将粳米100克煮至将成粥时兑入芹菜 苹果汁 早餐食用 利尿降压 凉血止血 用于痰瘀在头者 粳米50克 豆浆汁500毫升 同入锅内煮粥 至粥粘稠 表面有粥油为止 加少许白糖调味 作早晚餐 补虚润燥 利尿降压 用于痰瘀在胸 腹者 瘦猪肉50克 洋葱150克切片或丝 将植物油少许倒入锅内烧至八成熟时 先后倒入猪肉 洋葱翻炒 再加各种调料炒匀即成 佐餐 降脂降压 兔肉60克 紫菜30克 豆腐50克 兔肉洗净切成薄片 加盐 黄酒 淀粉共拌匀 豆腐磨碎 紫菜撕为小片 锅中倒入清水一大碗 加盐 豆腐 中火烧开后倒入兔肉煮5分钟 加入葱花 起锅前倒入紫菜搅匀 佐餐食 清热利水 化痰软坚 用于痰瘀互结诸症 山楂250克去核煮至熟透 猪肉750克去皮煮至七成熟切片 浸在用酱油 酒 葱 姜 花椒制成的汁中 1小时后沥干 放入有少许植物油的锅内炒至微黄捞出 再把山楂放油锅内略翻炒 肉片入锅同炒 加白糖 用文火收干汤汁即可 佐餐食 可活血化瘀 鲜山楂10个打碎 红糖30克 水煎煮 日服1 2次 用于痰瘀在胸 胸闷心痛患者 2 食疗 七 冠心病 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 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 厥心痛 真心痛的范畴 认为其病主要是由痰浊上犯心胸 心阳失展 阻滞经脉 或由情志抑郁 气机失畅 导致气血郁滞 引起胸闷心痛等症状 其病之标 以痰浊 血瘀阻滞经脉为主 其本则属脏腑机能低下 故有心阳不振 气阴二虚 阳虚阳亢等基本证型 因此 在急性发作期 主要以通阳化浊 活血化瘀为主治其标症 兼及本虚 在缓解期或慢性发病过程中 则以温通心阳 益气养阴 滋阴潜阳为主 兼治其标 1 概述 2 冠心病人的饮食宜忌 冠心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合理膳食 营养全面 多素少荤 不饥不饱 戒烟少酒 患有冠心病的人平时忌吃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 以清淡饮食为宜 进餐不能吃得过饱 特别是饭后易发生心绞通的人更应注意 海参25 30克炖烂后 加大枣5枚 冰糖适量 再炖15 20分钟 每天早饭前空腹服食 疗程不限 用于气阴两虚患者 海蜇头100克 马蹄100克 红糖30克 醋10毫升 用瓦锅煮汤服 每天1次 连服15 20日 用于阴虚阳亢患者 菊花3克 生山楂片 草决明各15克 药入保温瓶以沸水冲泡半小时 频频饮用 每日数次 连服15 20日 山楂 荷叶 苡米各50克 葱白30克 放在一起煎水代茶饮 常服 适用于痰浊内阻患者 大枣 山楂 核桃仁各30克 炖汤食用 每天晚上1次 将新鲜大蒜洗净 放入米醋中浸泡1周后食用 每天3次 每次3 5瓣 猪心1个 剖开洗净 加党参 丹参各30克 同放入砂锅中 加水适量 文火炖熟 加食盐少许调味 喝汤食猪心 佛手10克 苡米30克 黑木耳6克 瘦猪肉50克 经常煮汤服用 每日1次 疗程不限 黑芝麻60克 桑椹60克 大米50克洗净后 同放入罐中捣烂 砂锅内放清水煮沸后加糖 水再沸后 徐徐加入捣烂的3味 煮成糊状即可食用 海带200克 绿豆200克 红糖200克 先浸发海带切块 绿豆洗净 共煮至豆烂 用红糖调服 每日2次 可连续食用 白木耳 黑木耳各15克 用清水泡发洗净 放入小碗内 加水 冰糖 置锅中蒸1小时 即可饮汤吃木耳 3 食疗 八 心肌炎 属中医心悸 怔忡 胸痹等范畴 一般认为本病急性期大多由邪毒感染 侵袭心脉所致 或因体质虚薄 过度疲劳 寒暖失调及时行疫毒等因素而诱发 邪毒既可由表入里 亦可直入营血 邪传心包 阻滞心络 若急性期治疗不当 或感邪太甚 内伏心络 或先天禀赋不足 均可转入慢性期 慢性期病变相对稳定 一般主要表现为胸痹心痛 心律失常等症状 临床上多从气阴两虚 心脉瘀阻 心阳虚损等证辩治 本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中医辩证多从现肾两虚 阳虚水泛 阳气暴脱等角度论治 1 概述 麦冬10克 大枣5枚 黄芪30克 冰糖25克 粳米50克共煮粥 每日两次服食 用于心肌炎气阴两虚者 生地50克 黄芪50克 煎汁200毫升 去渣 入粳米50克 大枣10枚 带芯莲子10克同煮粥 每日两次服食 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者 生姜15克煎煮取汁 伏苓20克研粉 粳米100克煮沸后入茯苓粉与姜汁 煮成粥食 用于心肌炎阳虚损者 血糯米50克 冰糖30克 加水煮粥至熟 入冬虫夏草粉6克煮至粥沸15分钟后 焖5分钟 每日1剂 分早 中 晚温食 用于心肌炎有早搏者 黑木耳6克洗净泡开 入锅煮沸后 文火煨烂 调入白糖 日食1 2次 用于心肌炎心脉瘀阻者 鲜蒲公英30克连根 洗净切细 加水煎取200毫升 去渣 入粳米50克 冰糖25克 再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 每日分两次服食 用于病毒性心肌炎邪毒热盛者 赤豆50克 桂圆肉15克 大枣10枚 共煎煮 每日分两次服食 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血不足心悸失眠者 2 食疗 九 急性胃肠炎 属中医泄泻 呕吐等范畴 亦有将轻者称之为发痧 而将剧烈腹痛 频频呕吐腹泻 甚或四肢厥冷 面目凹陷脱水等重症者称之为霍乱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时邪外感及饮食不洁所致 风寒暑湿之邪及秽浊之气侵袭脾胃 导致脾胃运化失司 升降失常 清浊不分 从而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临床辩证主要分为寒湿内蕴 暑湿熏蒸及胃肠积滞等证型 治疗以祛邪化浊 消导和中等法为主 1 概述 新鲜嫩藕1000 1500克 洗净 开水烫后 捣烂取汁 用开水冲服 1天分2次服完 连服数日 用于急性胃肠炎暑湿熏蒸者 绿茶 干姜丝各3克 放瓷杯中 以沸水冲泡 盖严泡10分钟 代茶频频饮用 每日1剂 连服2 3日 用于暑湿熏蒸 湿热内迫者 玉米芯750克 黄柏6克 干姜6克 共研细末 每次3克 每日3次 温开水送服 用于寒湿内蕴者 咸橄榄核15克 烧炭存性 研成细末 用开水送服 每日1 2次 连服3 5日 用于寒湿内蕴者 山药 山楂各25克 晒干研末 与白糖100克混合 炼蜜为丸 每丸重15克 每日3次 温水送服 用于胃肠积滞者 白萝卜100克 洗净切碎 大米100克 按常法煮成萝卜粥 调入食盐少许即可 用于国肠积滞者 鸡内金100克 晒干研碎过筛 饭前1小时用3克 以米汤冲服 每日2次 用于胃肠积滞者 2 食疗 十 慢性胃炎 属中医胃脘痛 吞酸 嘈杂等范畴 多与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有关 嗜食辛辣 长期饮酒 饮食生冷 损伤脾胃 忧思伤脾 忿怒伤肝 肝胃不和 气郁化火 伤主胃阴 以致升降失常 病久伤络 血脉瘀滞 或见中虚而生寒象 故辩证常分肝胃气滞 胃热阴虚和脾胃虚寒等证型 治疗则以调气 养胃 温中 助运为原则 1 概述 白豆蔻粉3克 面粉1000克 酵面50克 以常法发好面 加入碱水适量 撒入白豆蔻粉末 用力揉面至碱液 药粉均匀后 作成馒头 用于肝胃气滞者 莲肉50克洗净去心 煮熟压烂碎 糯米500克淘净 与莲肉泥拌匀 置搪瓷盆内 加水适量 蒸熟 待冷后压平 切块 上盘后撒白糖一层即可 作早晚餐或点心 用于脾胃虚寒者 鲫鱼250克去鳞 鳃 内脏 洗净 生姜30克洗净切片 与橘皮10克 胡椒3克同包扎在纱布中填入鲫鱼肚内 加水适量 小火煨熟 空腹喝汤吃鱼 用于脾胃虚寒者 甘蔗洗净削皮 绞汁取100毫升 分早晚2次服 用于慢性胃炎胃阴受损者 甜橙皮50克切丝 山药200克切片 加水共煮成粥 入饴糖少许 空腹食用 用于慢性胃炎腹胀纳呆者 萝卜子15克 洗净 加水共煮30分钟 取汁弃渣 下粳米100克煮粥 空腹分次服食 用于慢性胃炎腹胀腹痛或伴饮食停滞者 猪肚1具洗净 黄豆100克 加水适量 文武火炖酥 分顿食用 用于慢性胃炎日久不愈 体质虚弱者 2 食疗 十一 溃疡性结肠炎 属中医泄泻 痢疾 肠风 肠毒等范畴 多因情志所伤 或者过食肥甘 或湿热之体复因饮食生冷以致脾胃损伤 湿热内蕴 下迫大肠 损伤血络 乃见腹痛 腹泻 便下脓血 病久脾病及肾 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 故治疗上以健脾肾 清湿热为基本治则 1 概述 马齿苋60克 洗净 切碎和粳米180克 煮粥服食 清热止痢 生山药30克 三七末6克 去皮鸦胆子50颗 先煮山药粥一大碗 候温 以粥送服三七末和鸦胆子 久痢虚惫 气虚滑脱食之有效 荔枝干肉10 15枚 去核 与大米适量共煮成粥服食 1日1次 连服数日 酌加淮山药 莲子则功效更佳 用于病久脾病及肾 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 大鲫鱼1000克 大蒜60克 胡椒6克 小椒6克 陈皮6克 砂仁6克 荜拔6克 6味共入鱼腹内 水煎熟 作羹 五味调和 空腹服食 泄痢日久 脾胃虚弱者有效 马齿苋120克或干品30克 绿豆30 60克 共煎汤 顿服 连服3 6次 泄泻腹痛食之有效 无花果干品60克 猪瘦肉120克 加水适量 瓦锅隔水炖熟 调味食用 慢性腹泄食之有效 淡豆豉 大蒜等量 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 主治腹痛 腹泻 便下脓血 2 食疗 十二 肝硬化 属中医鼓胀 症瘕 积聚等范畴 其形成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多由积聚 黄疸等转变而来 肝郁气滞 脾虚失运 气不畅则血不利 脾失运则水潴留 久病则血瘀 水湿内停而伤及肾阴肾阳 或见热盛迫血妄行 或为阳气渐衰 故治疗上以祛邪 气滞 湿浊 瘀血 和扶正并举为原则 1 概述 新鲜山楂30克 生鸡肫皮15克 红枣10枚 一同入锅 加水 文武火煮 去渣饮汤 1日2次 用于肝郁气滞 脾虚失运患者 小茴香10克 陈皮10克 鸡蛋数枚 入水共煮 约10分钟后 敲碎蛋壳 继续小火焖炖半小时 食蛋1枚 1日1次 用于肝郁气滞患者 竹笋150克 马兰头250克 入水共煮 加调料 食汤吐渣 1日1次 用于肝硬化内蕴湿热伴腹水者 鲤鱼500克 赤小豆150克 陈皮6克 入砂锅共煲至烂熟 吃鱼喝汤 每日2次 用于久病血瘀 水湿内停患者 黑鱼400克除肠杂 大蒜100 150克剥去皮 放砂锅内加适量水 隔水炖至烂熟 不加调料 每日或隔日1次 用于肝硬化腹水者 鲜地耳草200克 鸡蛋2个 同煮 蛋熟后去壳复煮片刻即可 每日1次 吃2个鸡蛋 用于久病血瘀兼有水湿内停患者 黄雌草鸡肉100克 加水煮极烂 切碎 入山药300克 水适量共煮稠粘 入调料 当粥用 用于肝硬化体虚纳呆者 2 食疗 十三 贫血 本病中医属虚劳 萎黄 血枯等范畴 多由饮食不当 劳倦虚损 虫积或出血过多所致 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 生化之源 饮食劳倦伤脾 导致生化乏源是本病最常见的病理机转 精血同源 肾精亏乏亦可导致精不生血 肝藏血 心主血而脾统血 三脏机能低下亦可使气血不循常道而有各种出血性病证 再如虫积为疳 金创伤损等均可导致本病 临床上主要可分为气血两亏 脾肾二虚 肝肾阴虚 虫积耗血等基本证型 治疗以补益气血 健脾滋肾等法为主 1 概述 母鸡1只 重约1000 1500克 剖洗干净 浓煎鸡汁 黄芪15克煎汁 与粳米100克共煮粥 早晚趁热服食 用于气血两亏患者 羊骨1000克打碎 加水煎汤 取汤代水同粳米100克煮粥 待粥将成时 加入细盐 生姜 葱白适量 稍煮2 3沸即可 温热空腹食用 10 15日为一疗程 宜于秋冬季食用 用于脾肾两虚者 乌骨鸡1只去毛及肠杂 斩块 加水适量 与北芪50克同放瓦锅 隔水炖至鸡肉酥烂 加少许食盐调味 佐餐 饮汤食鸡 用于肾气不足 阴血亏虚者 鸡蛋1只 红枣30枚 龙眼肉50克 煮食 常服 用于气血不足者 山药10克捣烂 莲子10克去皮去心 荔枝肉50克加入适量水同煎煮至软烂时再放入大米250克 煮成粥即可 日服2次 用于脾虚血亏者 猪肝100克 或其它动物肝 洗净切薄片 新鲜菠菜适量 烧汤 加猪油 盐 葱花等调味食用 功有补肝养血明目 花生米100克 红枣10枚 牛肉100克 煨烂食用 补肾健脾养血 黑木耳15克 红枣15个 以温水泡发并洗净 放入小碗中 加水和冰糖适量 蒸1小时 1次或分次食用 每日2次 有补血作用 2 食疗 十四 糖尿病 属中医消渴 消瘅范畴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成因主要有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和肾阴亏损3个方面 消渴病变与五脏均有关 但主要与肺 脾 胃 肾有关 尤以肾为重 本病的特点虽为阴亏阳亢 但迁延日久 阴损及阳 亦可导致肾阳虚 而有阴阳两虚的表现 若病久累及五脏 可致精血枯竭 阴阳俱衰 燥热内蕴而并发多种病症 1 概述 苦瓜250克 蚌肉100克 先将活蚌用清水养2天 清除泥味后取出其肉 同苦瓜煎汤 油盐调味 喝汤吃苦瓜和蚌肉 用于上消肺胃燥热而多饮患者 猪胰250克 淮山药120克 天花粉120克 先把淮山药 花粉研末 再把猪胰捣烂和药末为丸 每次9克 每日3次 煮熟后服食 连服15 20日 用于中消胃阴不足而多食易饥患者 枸杞子15克 蚕茧9克 猪胰1条 加水适量 煮熟后服食 每日1剂 多食 用于下消肾气阴虚而小便频数者 2 食疗 中医学认为 糖尿病的病机是阴虚燥热所致 而肥甘厚味之品都具伤了助热之弊 故应忌食 对糖尿病人来说 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是最为重要的 平时应忌食各种食糖 糖果 果酱 蜜饯 藕粉等甜点心 薯类食品过甜不宜进食 如果饥饿感特别厉害 可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如南瓜 芹菜 小白菜 冬瓜 黄瓜 油菜 苦瓜 西红柿 韭菜等 其它如蛋品 水产品皆可适当食用 近年来研究证明 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 从而降低饭后血糖浓度 因此 对糖尿患者来说 纤维是不可少的饮食成份 如麦麸 玉米皮 豆腐渣 海带 海藻等 一天摄入的纤维量最好能超过30克 另外 饮酒会给人体增加大量的热 烟草系辛温发散之品 能伤阴耗液 而且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 使血糖升高 对糖尿病病人非常不利 因此 糖尿病患者要戒烟禁酒 3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十五 肥胖症 中医认为肥胖症的病因主要为痰 湿 瘀 其形成原因之一是饮食不节 恣食膏梁厚味 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酿生痰湿而形成肥胖 二是情志失调 肝郁犯脾 致脾运失健 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 反而酿生痰湿 若因气郁化火 则成痰湿郁火内蕴 三是素体脾肾阳虚 阳虚水湿失运而为痰湿 阳虚运血无力而为瘀滞 痰湿瘀滞交阻而为本病 根据肥胖症的临床表现 临证一般可分为脾虚痰湿内阻 痰湿郁火内蒸 痰瘀交阻 脾肾阳虚等基本证型 1 概述 白茯苓15克 粳米50克 加水500毫升煮粥食用 每日2次 用于脾虚痰湿内阻患者 玫瑰花10克 茉莉花10克 玳玳花10克 水煎代茶 频频饮服 用于痰瘀交阻患者 山楂 谷芽 麦芽各10克 煎汤后 去药渣放入粳米100克煮成饭 每日2餐 用于肥胖腹胀 消化不良者 绿豆50克 荷叶1张 白糖少许 共煮成汤代茶饮服 用于痰湿郁火内蒸患者 赤小豆30克 连翘心10克 加水500毫升煎汤饮服 每日1剂 用于肥胖热盛者 荷叶100克 粳米50克 加水1000毫升煮粥 每日2次服用 用于肥胖病血脂高者 芹菜100克 香菇50克 共炒熟调味后食用 用于有高血压 高血脂的肥胖症者 2 食疗 十六 慢性肾小球肾炎 属中医水肿 虚劳等症证范畴 一般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 本虚者 多指肺 脾 肾之亏虚 其中尤以肾虚为主 可同时影响心 肝等脏 出现阴阳气血虚损等症状 标实者 包括诸多诱发因素及病理产物 如风 寒 湿 热 疮毒 瘀血等 这些病邪往往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主要诱因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正确分辨和处理正虚邪实的标本缓急和主次轻重 如本病急性发作 可参考急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以疏风 清热 解毒 活血 渗利等方法为主 以浮肿 蛋白尿为主 可以温补肺脾 益肾摄精等法为主 以高血压为特征者 宜从滋肝养肾 活血凉血角度论治 1 概述 制附片6克 茯苓20克用布包煎汤 入粳米60克煮粥 早晚餐食用 连服10 15日为1疗程 用于脾阳困阻患者 鲜山药120克 洗净切片连同补骨脂9克 吴茱萸3克 粳米60克 同煮粥 早晚餐服食 可以常服 用于脾肾阳虚患者 大蒜100克 鳖肉500克 加白糖白酒适量 炖熟食 每日1剂 分2次服完 连服10 15日 用于肝肾阴虚患者 生黄芪50克 用水600毫升 去渣取汁 下苡仁30克 赤小豆30克 煮30分钟 再入鸡内金末10克 糯米100克 煮熟成粥 每日1剂 分2次服用 同时嚼服金橘饼1枚 连续服用3个月 新鲜鲤鱼1条 去肠及内脏 留鳞 用大蒜瓣填入鱼腹 用纸包好 用线缠住 外用黄泥封裹 于灰中煨熟 剥去纸泥 食鱼 芋头1000克 洗净切片 锅内煅灰研末 与红糖250克和匀 每次食50克 每日3次 连续服用 用于慢性肾炎水肿患者 黑豆50克 红枣7枚 一起煮至豆烂 吃豆 枣 饮汤 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 泥鳅500克去内脏 清炖至5成熟时 加入豆腐250克炖至鱼熟 加入蒜末 不放盐 用于慢性肾炎水肿患者 2 食疗 忌盐和限制水的摄入 忌食高蛋白食物 不宜多吃糖 对含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要限制 动物脑髓 鱼籽 虾子 蟹黄 鱿鱼 蛋黄和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其它刺激性食物如烟 酒 浓茶 咖啡等及辛辣调味品如葱 蒜 辣椒 味精 鲜酱油等也应忌用 应以清淡 营养丰富饮食为主 如香菇 南瓜 扁豆 蚕豆 葡萄 莲子 栗子 龙眼肉 苹果 大枣 土豆 豆腐 泥鳅 鳗鱼 牛肉等 少吃耗气伤阴之品 3 慢性肾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十七 中署 属中医之中暍 暑厥等病证范畴 其病因为外感暑热病邪 内闭腠理 不能透达而发病 正气虚弱是中暑发生的内在因素 中暑的发病常有特定的诱发因素 如在气候炎热下长时间地劳动 或者长途行走 或在高温 通风不良及湿度比较高的环境下 过度劳累等 中暑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神志症状 其病位多在心或心包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中暑阴证 中暑阳证 暑犯心包 暑热动风等4种基本证型 阳证主要为气分暑热 阴证多为气阴两虚 因此 清热 益气 养阴 开窍 熄风为中暑治疗的基本原则 1 概述 菊花3克 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同入锅 文火煮成稀粥 温热服 作早餐 中餐 用于中暑阳证 有清热解毒 生津消暑之功 菊花3朵 鸡蛋1个 冰糖适量 将菊花 打散的鸡蛋和冰糖共入锅中 加水稍煮片刻 随时可食 用于暑犯心包者 西瓜1个去瓤 留完整瓜壳 鸡肉适量切丁放入瓜壳内 加适量清水 放在陶罐中 隔水炖至鸡肉熟 倒出装在汤盆中 佐餐 用于暑伤气阴的患者 藿香15克加水煎汁 去渣留汁 粳米100克煮成粥 将成时加入藿香汁再煮1 2沸即可 食粥 有解暑 去湿 开胃 止呕之功 韭菜500克 挤汁服用 用于暑犯心包的患者 大蒜头100克争瓣 去皮 蒸半小时 然后浸泡入1000克白酒中1个月左右 可取出大蒜食用 适用于暑热纳差者 绿茶叶10克与1张鲜荷叶加水共煮 随时饮用 适用于中暑精神萎软者 2 食疗 十八 神经衰弱 属中医郁证 心悸 不寐等病证范畴 其发病原因 多与七情内伤 尤其是长期思考过度 精神抑郁关系最为密切 由于情志内伤 往往导致脏腑气机失调 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般多从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心肾不交 心脾两虚 肝气郁结等角度辩证分型 部分患者可兼有痰湿 血瘀等特点 治疗时亦应有所兼顾 1 概述 乌龟1只 约250克 去甲及内脏 切成块状 洗净 用清水煮一阵 然后放进百合30克 红枣10枚 继续熬煮 直至龟肉烂熟 药物煮透 添加少量冰糖炖化 吃肉 吃枣 饮汤汁 用于心脾血虚者 母鸡1只 乌灵参100克 用温水浸泡3 4小时 洗净切片 放入鸡腹内 将鸡放入砂锅内 清水淹过鸡面 加葱姜 旺火烧开后改文火清炖 待鸡熟后加盐少许 食鸡肉 饮汤汁 用于心脾两虚者 粳米50 100克煮粥 待粥成时加入白梅花2 5克 同煮2 3沸即成 空腹温热食 用于肝气郁结者 羊肉250克切成薄片 先往锅内放进素油 生姜丝及盐和水 煮沸后加入党参30克 再过一会儿倒进羊肉薄片 加少许五香粉 食肉饮汤 用于脾肾阳虚者 甲鱼1只 约250克 洗净 红枣7枚 龙眼肉15个 共炖熟至烂食用 用于阴虚有热者 何首乌200克 桑叶30克研细粉 与黑芝麻250克 胡桃仁250克共捣泥状 制蜜丸如梧桐子大小 每次10克 每日早晚各1次 用于肝肾阴虚者 莲子30克 百合30克 冰糖适量 水煎煮烂 睡前服用 用于心肾不交者 2 食疗 十九 更年期精神病 本病又可分为更年期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两类 更年期忧郁症表现为情绪抑郁 表情痛苦 愁眉不展 悲伤哭泣 紧张恐惧 坐卧不宁 焦虑不安 此属中医脏躁证 常因情志怫郁 心气耗伤 营血暗亏 不能奉养心神所致 更年期偏执状态的患者表情紧张 恐惧 焦虑 有妄想 幻觉 情绪激动等症状 甚至产生冲动 拒食 自伤 自杀等行为 属中医狂证范畴 多由惊恐焦虑伤肝 肝火暴张 鼓动阳明痰热 上扰神明 或久病耗气伤阴 阴不足则不能制心火 虚火上炎扰动神明 1 概述 糯米50克 小麦50克 灵芝50克 白糖30克 加水3碗 文火熬粥 用于气阴虚亏的患者 合欢花 干品 3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同入砂锅 加清水500毫升 用文火烧成稠粥 每晚空腹食 用于肝郁不舒的患者 冬虫夏草30克 用冷水浸片刻 略洗一下 与蛏干60克一起放入炖罐 用棉纸盖把炖罐口封起来 再加上盖炖3小时 喝汤吃肉 用于虚火上炎扰动神明的患者 百合适量焙干研为细末 和面粉适量一起作成饼 以菜油煎熟 作早晚餐或点心 用于阴虚不能制心火的患者 牛奶100克煮沸后加入荜芨末1克 再煮一沸即可 作早点 用于气阴不足的患者 百合60 90克 糯米适量同煮粥 加红糖适量煮沸即成 每日1次 连服7 10日 用于心脾两虚的患者 甘草10克 淮小麦50克 大红枣10枚 日煎1剂 分2次了 用于心脾两虚的患者 2 食疗 二十 中风 中医认为本病起病急骤 证见多端 变化迅速 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 故以中风名之 中风之病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乎虚 火 风 痰 瘀五端 并以有无神志障碍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前者一般无神志障碍 以肢体偏废 麻木为特征 从肝阳风火上扰 风痰瘀阻脉络 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等证论治 后者以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为特征 多从痰热腑实 风火痰闭心窍及元气虚脱等角度辩证 本病急性期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降低死亡率 恢复期以汤液 针灸 推拿等疗法为主 配合肢体功能锻炼 以降低致残率 促进康复 1 概述 天麻10克 先煎数沸后入菊花10克 取汁饮 日分2次服 用于肝阳风火上扰的患者 天门冬15 20克 先煎取浓汁 去渣 入粳米50 100克 煮粥 沸后加入冰糖适量 早晚食用 用于阴虚风动的患者 海带20克 草决明10克 煎汤饮 用于风痰瘀阻的患者 黄芪60克 桃仁10克 先煎取汁 再入粳米100克煮粥 地龙2克研粉 每次服粥调入地龙 加冰糖适量 用于气虚血瘀的患者 羚羊角锉末 每次用霜桑叶 白菊花煎汤 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