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传染病防控.pptx_第1页
中国常见传染病防控.pptx_第2页
中国常见传染病防控.pptx_第3页
中国常见传染病防控.pptx_第4页
中国常见传染病防控.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传染病防控 腹泻类疾病 腹泻 每日排便3次或以上 且粪便性状异常 如稀便 水样便 黏液便 脓血便或血便等 2013年 2016年大庆市腹泻病发病情况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 志贺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急 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主要经粪 口途径传播 还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即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 夏秋季节发病高 可能和降雨多 苍蝇密度高以及进食生冷瓜果食品的机会多有关 人群普遍易感 可反复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1 4天 短者数小时 长者可达7天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其中急性菌痢根据症状轻重分为普通型 典型 轻型 非典型 重型和中毒性菌痢 普通型 典型 起病急 畏寒 发热 可达39 以上 伴头痛 乏力 食欲减退 并出现腹痛 腹泻 多先为水样便 1 2天后转为粘液脓血便 每天排便十余次至数十次 便量少 有时为脓血便 此时里急后重明显 常伴肠鸣音亢进 左下腹压痛 中毒性菌痢以2 7岁儿童为多见 起病急 突起畏寒 高热 病逝凶险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可有嗜睡 昏迷及抽搐 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 临床以严重毒血症状 休克和 或 中毒性脑病为主 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或缺如 开始可无腹痛及腹泻症状 但发病24小时内可出现痢疾样粪便 阿米巴痢疾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 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 慢性患者 恢复期患者 无症状包囊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经口感染为主要途径 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 苍蝇 蟑螂 可重复感染 潜伏期一般3周典型症状 多不发热 果酱样粘液血便 每天3 10余次 粪质较多 有腥臭 伴有腹胀或轻中度腹痛 盲肠与升结肠部位轻度压痛 右下腹压痛 粪便镜检可见滋养体 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 传染途径 受污染的水源 食物 水产品 日常生活接触 苍蝇 夏秋季流行 7 10月为多 潜伏期1 3天 数小时 5天 典型症状 无发热 腹泻 黄色水样便或 米泔水 样便 无粪臭 无里急后重 多不伴有腹痛 呕吐 多发生于腹泻后 喷射状 少有恶心 诺如病毒 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 患者传播途径 主要为粪 口 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途径 人 人接触感染 散发 食物 水受污染 暴发 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 市政供水 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普遍易感 成人和大龄儿童多见 可反复感染 秋冬季多见 常暴发流行 每次暴发流行时间约为1 2周 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占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1 3以上潜伏期12 48h 起病急 主要症状为腹泻 腹痛 恶心 呕吐 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或水样便 可伴有低热 头痛 发冷 食欲减退 乏力 肌痛等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平均2 3天成人腹泻为主 儿童先呕吐后腹泻 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诺如病毒的传播力较强 托幼机构 学校 医院 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是诺如病毒疫情高发场所 患者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 从事饮食行业的患者或隐性感染者 需连续2次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一旦出现腹泻 呕吐症状的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病人 应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员 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 并尽快采取消毒措施 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 生活物品 食品加工等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 如患者在教室 病房或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呕吐 应首先疏散人员 之后戴塑胶手套和口罩后 用抹布蘸取5000mg L 10000mg 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 作用30min以上 小心清除干净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5版 轮状病毒 A组 引起婴幼儿和新生儿的重症腹泻B组 主要在中国引起成人腹泻的大流行C组 引起散发的腹泻潜伏期 婴幼儿1 3天 成人2 3天临床特征 起病急 恶心 呕吐 腹泻 厌食或腹部不适 多数先吐后泻 粪便多为水样或黄绿色稀便 无粘液脓血 成人米汤样粪便 无里急后重 患儿可有上呼吸道症状 病程一周左右 出疹类疾病 手足口 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A16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感染最常见 主要经粪 口途径传播 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 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粘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 接触由其污染的手 日常用品 衣物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方针 勤通风 勤洗手 吃熟食 喝开水 晒衣被 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流行季节为夏 秋季节 5 7月 潜伏期3 7天 多数突然起病 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 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中 低热 38 左右 可有感冒样症状和胃肠道症状 轻症病例多见 表现为 发病期主要以手 足 臀皮疹及口痛为特征 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 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泡 周围有红晕 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或口唇 手 足等远端部位及臀部 躯干和四肢成簇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无疼痛瘙痒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 然后消退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 内有浑浊液体 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如黄豆大小不等 一般在5 10天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 不留痕迹 水痘 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传染性极强 大多见于1 10岁的儿童 易感儿童接触后90 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冬春季高发 潜伏期为10 24天 以14 16天多见 典型水痘分两期 1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在出现低热 全身不适的同时已有皮疹出现 年长儿童可由畏寒 低热 头痛 乏力 咽痛 咳嗽 恶心 食欲减退等症状 持续1 2天后才出现皮疹 2 出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和头部 后延及面部和四肢 初为红色斑疹 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 疱疹为单房性 椭圆形 直径3 5mm 周围有红晕 疱疹壁薄易破 疱液透明 后变浑浊 疱疹处常伴瘙痒 1 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 结痂 红晕消失 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为向心性分布 主要位于躯干 其次是头面部 四肢相对较少 手掌 足底更少 皮疹分批出现 同一部位可有斑丘疹 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后期出现的斑丘疹可未发展成水疱即隐退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 10天左右治愈 猩红热 A组 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发病人群以儿童最为多见全年均可发生 冬春季多 夏秋季少潜伏期1 7天 一般为2 3天发热 可达39 左右 可伴有头痛 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咽峡炎 皮疹 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 始于耳后 颈部及上胸部 后迅速蔓及全身 典型的皮疹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 压制褪色 伴有痒感 部分患者可见带黄白色脓头且不易破溃的皮疹 称为 粟粒疹 在皮肤褶皱 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 称为 线状疹 帕氏线 颜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 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 相比之下显得发白 称 口周苍白圈 病初舌覆白苔 红肿乳头突出于白苔表面 称为 草莓舌 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目前 大部分为散发病例 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 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 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 特别是中老年人 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 也可长达10天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发热 咳嗽 咳痰 可伴有头痛 肌肉酸痛 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多在发病3 7天出现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 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有咯血痰 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少数患者可为轻症 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诊断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0天内 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 排泄物 或者到过活禽市场 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2 诊断标准 1 疑似病例 符合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尚无病原学检测结果 2 确诊病例 有上述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阳性 病原学检测 采集呼吸道标本 如鼻咽分泌物 痰 气道吸出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送检 下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首选核酸检测 其他的还有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 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 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 屠宰 贩卖 运输等行业的人群 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后 应当分别于24小时和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电话 传真等 向当地县级疾控中心报告 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流行性出血热工作要求 一 采样要求1 县区疾控中心对本地报告本地病例全部采集出血热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静脉血标本 同时填写出血热患者采血及检测结果登记表 即监测方案附表3 2 用非抗凝无菌真空管采集HFRS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静脉血标本 10周岁及以上采集5ml 不足10周岁的儿童采集2 3ml 血液标本采集后冷藏保存 并于当日送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 备注 急性期和恢复期是指两次采血时间至少间隔3天以上 附表3出血热患者采血及检测结果登记表 二 流调要求1 流调表要填完整 尤其是实验室检查部分 实验室方法及结果要填 2 流调表每次报告时间为每月8号前 报告上一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