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及答案_12635.pdf_第1页
习题及答案_12635.pdf_第2页
习题及答案_12635.pdf_第3页
习题及答案_12635.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3 章 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 2 换气过程的评价指标 3 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 4 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有 5 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凸轮轴布置形式有 6 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方式有 7 气门的常见耗损有 8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 二 词语解释 1 换气损失 2 配气相位 3 气门重叠角 4 配气相位图 5 气门间隙 6 气门锥角 三 选择题 1 下述各零件不属于气门组的是 A 气门弹簧 B 气门 C 气门弹簧座 D 凸轮轴 2 下述各零件不属于气门传动组的是 A 气门弹簧 B 挺柱 C 摇臂轴 D 凸轮轴 3 进 排气门在排气上止点时 A 进气门开 排气门关 B 排气门开 进气门关 C 进 排气门全关 D 进 排气门叠开 4 为了使气门座圈与气缸盖 体 结合良好 其装配时不能采用下述 种方法 A 压入后再冲压四周 B 加热座圈 C 将气门在液氮中冷却 D 采用过渡配合 5 下面零件中不是采用压力润滑方式的是 A 挺柱 B 凸轮轴轴承 C 摇臂 D 凸轮轴正时齿轮 6 为了改善气门与气门座的磨合性能 新气门锥角往往比其座圈小约 A 0 01 0 05 B 0 5 1 C 2 4 D 8 10 7 出现下列 情况时 必须更换液力挺柱 A 气门开启高度不足 B 挺柱磨损 C 挺柱泄漏 D 配气相位不准 8 做功顺序为 1 3 4 2 的发动机 在第三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时 可以检查调整 气门间隙 A 3 缸的进 排气门和 4 2 缸的进气门 B 1 4 缸的进气门和 2 缸的排气门 C 3 缸的进 排气门和 4 缸的排气门和 2 缸的进气门 D 1 缸的进 排气门和 4 缸的排气门和 2 缸的进气门 9 双凸轮轴结构不可能出现在下述 结构中 A V 型发动机 B 4 气门配气方式 C 侧置气门式 D 齿形带传动方式 10 VVT i 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是根据不同的发动机转速来改变 的 2 A 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B 进 排气门的重叠角 C 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D 进 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11 VTEC 可变气门控制机构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 A 主次气门同步开闭 B 主气门定时开闭 次气门始终关闭 C 次气门定时开闭 主气门始终关闭 D 主次气门异步开闭 四 判断题 1 非增压发动机在进气结束时 气缸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 2 发动机在排气结束时 气缸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 3 进气门迟闭角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应加大 4 气门重叠角越大越好 5 顶置式气门是由凸轮轴上的凸轮压动摇臂顶开的 其关闭是依靠气门弹簧实现的 6 因为发动机的排气压力较进气压力大 所以在 5 气门式的配气机构中 往往采用两个进气门和 三个排气门 7 高速发动机为了提高充气和排气性能 往往采用增加进气提前角和排气迟后角方法 以改善发 动机性能 8 为提高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能 气门与座圈的密封带宽度越小越好 9 为了获得较大的充气系数 一般发动机进气门锥角大多采用 45 10 由于曲轴一定是顺时针转动的 凸轮轴则一定是逆时针转动的 11 由于凸轮轴止推凸缘比隔圈厚 0 08 0 20mm 所以能保证凸轮轴有 0 08 0 20mm 的轴向窜动 量 12 气门间隙过大 过小会影响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变化 13 因为采用了液力挺杆 所以气门间隙就不需要调整了 14 VVT 传感器是检测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相互位置的传感器 15 可变气门控制机构 VTEC 既可改变配气相位 也可以同时改变气门升程 五 简答题 1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 提高充气效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 分析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4 气门干涉角的作用有哪些 5 画出气门响的诊断流程图 6 可变进气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 自由排气阶段 强制排气阶段 进气过程 气门叠开与燃烧室扫气 2 循环充量 充气效率 充气系数 单位时间充量 3 气门组 气门传动组 4 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 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 进气门顶置 排气门侧置的配气机构 5 凸轮轴下置式 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中置式 6 齿轮传动 链传动 同步齿形带传动 3 7 磨损 杆部及尾端 工作锥面 烧蚀 弯曲变形 8 逐缸法 两次调整法 二 词语解释 1 换气损失 理论循环换气功和实际循环换气功之差 2 配气相位 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 排气门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 3 气门重叠角 进 排气门同时开启过程对应的曲轴转角 4 配气相位图 表示进排气门实际启闭时刻和开启过程相对于上下止点曲拐位置所对应的曲轴转 角的环形图 5 气门间隙 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 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的为了补偿气门受热后膨胀量的 间隙 6 气门锥角 气门密封锥面与顶平面之间的夹角 三 选择题 1 D 2 A 3 D 4 A 5 A 6 B 7 C 8 C 9 C 10 A 11 A 四 判断题 1 T 2 F 3 T 4 F 5 T 6 F 7 T 8 F 9 T 10 F 11 F 12 T 13 T 14 F 15 T 五 简答题 1 1 进气终了压力 2 进气终了温度 3 压缩比 4 残余废气系数 5 配气相位 6 进气状态 2 1 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2 减少整个进气管道对气流的阻力 3 减少对新鲜充量的热传导 4 减少排气系统对气流的阻力 5 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3 分析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1 的影响 过大 废气倒流 新鲜气体随废气排走 过小 排气不彻底 进气量减小 2 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最大 过小 进气量减小 充气系数减小 功率 扭矩下降 过大 气缸内气体被压回进气道 3 过大 Pe下降 e g增加 排气管放炮 过小 排气阻力增加 功率损失增加 发动机过热 4 气门干涉角的作用 1 减小了二者之间接触面积 单位压力增加 4 2 自洁作用 能挤出二者之间的夹杂物 3 随气体压力的增加 单位压力变化较小 4 防止加工时出现负干涉角 5 6 1 为了增大中低转速和高转速时的转矩 2 中低转速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