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糖尿病一、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属现代疾病,什么是现代疾病?是指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的疾病,除糖尿病外,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都属此类。现代病基本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一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如果两者同时具备就可能发展为现代疾病。但是不同的疾病内因、外因占的比例不太一样。像高血压内因(遗传因素)只占15,主要的是外因,即后天的因素。所以高血压相对比较容易预防。糖尿病内因和外因各占50,预防起来比较困难。二、糖尿病是出什么出了问题呢?主要是胰岛素出了问题。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分泌(胰腺在胃的后方,12腰椎前,重约90克左右,胰岛就是散在分布在胰腺的细胞团块)。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不够用或者作用不好(胰岛素抵抗)。据此分为2型: 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不够,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作用不好(胰岛素抵抗)。还有另外少见的类型:特殊性糖尿病(属继发性:1.胰腺疾病;胰腺切除后;胰腺肿瘤或创伤;胰腺炎;血色素沉积症 2.内分泌疾病:垂体生长激素过多,如肢端肥大症;肾上腺激素过多,如皮质醇增多症等;甲亢;胰高血糖素瘤 3.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外源性激素如皮质醇过多;噻嗪类利尿剂;肾上腺能撷抗剂;干扰素)最后还有一种叫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之前发现的不在此列而属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就是这四型。三、怎么诊断糖尿病?诊断糖尿病标准(ADA/IDF;1997)1.糖尿病症状+随意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VFPG)7.0mmol/L空腹:禁热卡摄入至少8小时以上或:3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OGTT:口服葡萄糖75g(或1.75g/kg),2h测血糖值。三条中任具一条,连续二次都达标者,即可确诊。四、糖尿病症状?胰岛素是用来利用血糖的,胰岛素少了血糖就会增高,血糖高则从尿中排的尿糖高,病人出现多尿,继而多喝水,总吃不饱(多食),时间长了就会消瘦(三多一少),进而导致血脂、血压不正常,长期下去就出现了并发症。这些就是病尿病的症状。只是现在这些症状在糖尿病身上很少了,知道的人太少了,有70%以上的病人是以并发症就医的,晚了啊!就好象车祸一样,平时不知道车子养护问题,出车祸了才觉醒,这是不是悲剧呢?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早在199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就把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目的就是要人们重视糖尿病,重视糖尿病并发症。2001年开始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每年都和一个并发症有关。第一年是糖尿病和冠心病,去年是糖尿病和眼病,今年就是糖尿病和肾病。糖尿病如果控制得好,结果非常好的,不像有些病像癌症那样,对寿命影响比较大。虽然现在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可以做到让糖尿病患者正常生活、工作,享受正常的寿命,不发生或迟发生并发症。现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超过百岁,病程有五十多年以上者。五、“三个五”战略为什么我们不让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享受正常的寿命?这是我们糖尿病教育的目的,也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做到的。具体要求怎么做呢?现在教大家一个糖尿病防治比较容易记的战略,就是 “三个五”战略。第一个五是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就是怎样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你想不得糖尿病,怎样做可以不得或者晚得,因为糖尿病有50的遗传因素,因此不敢百分之百保证你不得。如果得了糖尿病就是第二个五,驾好治疗糖尿病的五套马车。那么有什么办法看你是否驾好?就是检测五项达标,如果可以五项达标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一)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这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怎么远离糖尿病。五个要点通俗的说就是:第一多懂一点,第二少吃一点、三勤动一点、四放松一点、五是必要时药吃一点,通过以上五点让人们远离糖尿病。首先说多懂一点,外国有一个临床实验,两个社区同时观察五年,一个社区象平时一样生活,一个社区就是让社区的人多走、放松,结果这组发病率降低了50。我们的糖尿病人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是很多,所以要多懂一点。多吃会造成热量多,势必造成体重增加,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现代病的发生,这就是少吃一点。戒烟限酒,多运动,锻炼身体、控制饮食会保持正常的体型,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多动一点,就是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可以使糖尿病不发或发得晚一点。放松一点就是保持身心健康,开朗的性格。糖尿病的发生与抑郁有很大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重症抑郁障碍的糖尿病病人复发率较高,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重症抑郁障碍缓解之后,糖尿病的控制有所改善。最后一点就是药吃一点,根据国人的特点,有问题总是要服药的,因此药在必要的时候可吃一点。我们一方面大家要宣传、教育别人,一方面也是提升自己的认识。增强自己防范的意识。得了糖尿病要综合治疗,这话是一个外国人说的,这段话非常著名,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一个糖尿病专家在写的一本糖尿病手册里讲“我常把和糖尿病做斗争的糖尿病病人比做是古代战争中的战士,他驾驭的是三套马车”,三套马车一是饮食疗法、二是胰岛素疗法(药物)、三是运动疗法。他接着说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如果想驾驭好三匹马同时作战,则他必须是一个好的驯马师,要想得到真知,必须通过实践。 (二)治疗的五个要点驾好治疗糖尿病的五套马车。得了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就是: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第一是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就是增强糖尿病知识,还包括心理调整,既来之则安之,不紧张、不焦虑,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走两个极端对糖尿病是不利的。心理调整后就给糖尿病的防治做了一个心理准备。要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特点,特别是要让病人充分理解糖尿病目前虽然还不能“根治”,但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而是可治和完全可以控制的,使病人既能面对患病现实又树立治疗信心。目前已有一线曙光,就是干细胞移植,通过干细胞培育出胰岛细胞植入人体代替胰岛功能,这样就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了。要让病人了解影响其健康和寿命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控制好糖尿病就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所谓控制好就是要求达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要求的指标,使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糖控制到越接近正常越好。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再教会病人掌握一些具体的治疗技术,如饮食的调配、运动量的掌握、用药的方法和血糖的自我监测等。我国目前70%以上社会公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本人,仍有50%80%对糖尿病也不甚了解,这也是当前必须大力开展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原因。 第二就是饮食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厂家无论是卖药的、保健品的、还是卖器械的,如果他说用了他这个产品不控制饮食就可以根治糖尿病,那至少是夸大其词,甚至是假药,你可千万别轻信。有些病人卧床不起可能不需要运动,有些病人比较轻,不需要药物,但都控制饮食是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其实并不坏,不要光吃大鱼大肉。要少量多餐,一天至少吃三餐,每餐不超过二两,如果吃八两,分四段吃。另外还要吃高纤维饮食,吃点粗粮、蔬菜、蘑菇、木耳等等。还有就是清淡饮食,清就是少油,吃的肉不要太肥,炒菜油也不要太多,包括干果也不要吃得太多(含油脂)。淡是不要太甜、太咸,太甜造成血糖高,咸容易升高血压,广州吃盐一天是6G,上海是8G,北京14g,哈尔滨是16g,结果从南到北血压越走越高。第三是运动,这里有几个要点:一要持之以恒,每天至少三十分钟,二是量力而行,不要激烈运动,适可而止。三是进行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就是强度不是很大,时间比较长,全身都能得到锻炼的运动,什么方式都可以,走路、慢跑、打球、跳舞都可以,但是要坚持。运动量是否适当可用这个公式:运动后测脉搏=170-年龄第四就是药物治疗,如果心理也调整了,饮食也控制了,运动也锻炼了,血糖、血脂还没有达到目标,就是用药。有些病人在用药上太大意了,想起就吃,不舒服就吃,有的病人吃了一、两年药都不知道是什么药,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要掌握一点药物知识,饭前吃、饭后吃,吃多少是有讲究的,要和医生配合好。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降压药,稀释血脂黏度药,胰岛素,还有对症治疗的药。口服降糖药不管有多少,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是剌激胰岛素分泌药,二是胰岛素增敏药,三是糖苷酶抑制剂(抑制小肠上段葡萄糖苷酶)这些我们会在后面慢慢介绍的。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中医和一些保健品,我在临床上常听病人说,中药治疗本,西药只能治标,不知从何说起,外国人有多少国家在用中药,他们都不治本吗?中医作为辅助治疗是可以的,不能寄全部希望,保健品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我是有很多例子的。还有一个药物我想谈谈,就是胰岛素,我也经常听不少人说:“你千万不能用胰岛素啊,用了就没有救了”。我不知道他们是从那里听来的,是听谁说的。世界卫生组织曾说过:“看一个国家对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如何,就知道这个国家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如何”,使用胰岛素除了价格较贵和使用不方便外,主要副作用就是低血糖。现在我们一般医院用的都是人胰岛素,是我们自身的,副作用非常小。除糖尿病病人在危急情况下必须使用外,对血糖很高的病人和口服降糖药物无效的病人,1型糖尿病人,是必须用胰岛素的。我们使用胰岛素的的目的是从外面补充胰岛素,从而使你自己的胰岛能很好休息,休息好了自然就能重新工作了,再改用口服药物自然就更有效了,怎么会成癔呢?第五就是监测血糖,为什么要进行血糖监测呢?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如:饮食、运动、情绪变化、突发疾病、服用药物等情况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血糖的变化。我们监测血糖就是了解我们在不同情况下血糖怎样,用来指导我们怎样进食、指导我们的运动、指导我们的用药,监测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判断我们的糖尿病治疗效果怎样,是否达标(见下)。(三)监测糖尿病的五项指标我们吃药不是目的,目的是让糖尿病健康地生活、正常地工作,享受正常人的寿命。但不能说等病人盖棺定论的时候才回过头来看是不是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得在他生前就要有一些指标衡量这人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五项指标,就是前面说的“第三个五”。糖尿病怎么叫控制好?至少要达到五项标准。第一是体重达标、二是血糖达标、三是血脂达标、四是血压达标、四是血黏达标。老年人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年轻人要求低于正常体重,是为了留点余地。你现在就超重,到中年一定会胖的。控制好对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不但糖尿病需要,对你一生的健康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算自己的体重是否合适,我们医生算一个体制指数:体重(Kg) / 身高(m 2)正常:1825,27为肥胖,正常人应该在25以下,如果25到27就是超重了,就得注意了。如果到27以上就到肥胖了,还有一个简单的算法:身高(cm)-105 正常+-10% , 20%为肥胖, 20%为消瘦。超过20%就得减肥了。肥胖看胖哪也是有关的。我们经常把肥胖比做苹果型的肥胖还是梨型的肥胖。苹果是圆的,胳膊细的、中间胖,对身体特别不利,脂肪都在离心脏比较近的地方。梨是上面瘦下面胖,虽然比达标相比危害高一点,但比苹果型好一些,但也要注意。另外是血糖,血糖不好容易产生并发症,肾脏和血糖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包括眼睛、神经并发症,血糖必须控制好。另外血糖控制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高血糖可能会对胰岛进一步毒化,我们医学叫糖毒性作用,让你最后不得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所以血糖必须控制好,空服血糖最好控制在 6.1个毫末以下,血脂也要控制好,否则也会毒化胰岛。血液黏度也要达标,否则堵到哪儿,哪儿就出毛病。患者如果达到五项达标,驾好五套马车,就可以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得到正常的寿命。 糖尿病控制标准 项 目 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