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doc_第1页
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doc_第2页
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doc_第3页
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doc_第4页
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自科技部门工作总结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实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促进灾后重建取得进展,高科技成都建设成效明显。419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标准)累计达到822家;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6135件、16349件,同比增长36.35%、58.08%,申请量、授权量均居西部城市第一;获批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进入首批国家“5.26”知识产权执法试点工程。一、扎实推进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中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1对接国家、省重点项目取得成效。争取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20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项,共获得经费支持30.2亿元;“基于网络协同的级进模数字化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158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经费支持8183万元,占全省立项数的59.2%;374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级科技计划7827万元经费支持,组织推荐2010年第一批四川省科技计划申报项目254项。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应用”等7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精密数控机床等8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半导体照明、医疗器械技术等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筹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得到加强,获批国家大容量注射制剂、中药饮片炮制、OLED工艺等6个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机要安全SoC芯片”等11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信息系统、数字广播电视设备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都海峡教育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被评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新技术新产业加快推进。组建了新能源产业专家顾问组,成立了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制定并实施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基地、新能源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各试点单位合同采购LED灯7144盏,示范工程累计装灯721盏。全年组织实施128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支持经费3700万元。建成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综合信息短信服务平台,组织发送新技术新产业综合信息15期,编印科技决策参考专刊3期。4科技金融服务取得进展。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融资支持,全年共为15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200多万元,引导风险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15个项目、总额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帮助22家科技企业、4家风投机构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552万元。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保险金额21亿元。5区域技术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取得成效,我局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单位。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技术市场推进专项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专项经费补贴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成都市技术转移促进联盟建设,西南交大技术转移中心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年我市共登记技术合同5782项,合同成交金额达46.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98%和10.69%,其中技术交易额44.63亿元。6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不断拓展。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开通大型仪器设备等7个功能平台。平台资源更加丰富,共享资源单位达到114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达1185 台(套),价值10亿元,科技文献达到4120多万篇,资源数据库130个。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新建平台服务工作站33个,实现全市19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全覆盖。二、实施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1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集聚资源单位21家,专家250余人,新增数据1600余。推介粮油等新品种24个、配套新技术101项。新建了白酒、唐桥豆腐乳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星火科技培训,培训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在生猪、伏季水果等产业领域组建了覆盖全市131个村的农村科技信息员队伍。2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特色动植物新品种引选育及配套技术”等2大科技专项,引选育和推广新品种216个,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41项(套);继续抓好“粮食规模化”、“龙泉山脉伏季水果”等科技示范。深化彭州市黄村“农田修复及山体植被恢复”、都江堰高原村“新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等技术集成示范和邛崃市白杨等5个扶贫村科技扶贫示范。启动“龙门山脉冷水鱼产业恢复重建、邛崃市临济镇“千亩茶叶标准化”科技示范。3民生科技项目加快实施。启动了城乡医保信息化平台、农村节能住宅技术等重大项目,组建了成都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地震灾后饮用水源有机磷类农药非常规指标流动注射自动分析方法及应用等项目研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开发与应用;组织实施震后农村民宅低成本抗震房屋建筑新技术研究,在彭州小鱼洞董坪村推广技术应用达到7000平方米;完成了都江堰市玉堂安置点污水处理项目,启动了“促进灾区医疗卫生重建、加强急性突发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项目”等。三、加强环境建设,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1完善和落实科技政策法规。启动了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立法调研。制定了成都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实施细则,已评审近184个申报产品。对全市26个技术标准研制项目进行了资助,经费达85万元。配合制定出台了成都市首台(套)及关键部件产品认定试行办法,参与认定我市“CDK城市客车”等61个产品及产品系列。2组织实施成都市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4.26”宣传活动,发布了2008年成都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快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热线。深入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成功进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执法“5.26”工程试点。加快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双流县、崇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园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了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站,首批聘任了25名特派员。3举办“第三届成都科技节”等重大科技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成都科技节,开展科技活动58项,展示3G技术等30余项最新科技成就。举办了第五届“西部科学论坛”等科学讲堂系列活动20余场。组织了236家企业参加第十届西博会实物展和成果展,组织52家企业的73项高新技术成果参展和洽谈。组织了第三届中国专利周 四川省暨成都市分会场活动,组织500余项专利技术进行现场和网络展示。举办“资本盛宴-2009股权投资成都行”等科技对接活动10场次,促进了科技交流与技术转移。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