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眷恋(jun) 颓圮(t) 创口(chung) 浪遏飞舟()b.供给(gng)陶冶(y) 犒劳(ko) 偏袒扼腕(tn)c.淬火(cu) 火钵(b) 奇葩(p) 星辉斑斓(nn)d.百舸(g) 悉索(su)漫溯(s)杞人忧天(q)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壁辉煌 挥斥方遒 峥嵘岁月 彷徨b.忸怩不安 张灯结彩 曲折蜿蜒 慷慨c.出离愤怒 惊心动迫 殒身不恤 喋血d.逆来顺受 申表歉意 光茫四射 婆娑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 ,我们要 吗?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义无返顾,勇往直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勇气、信心、耐心、胸怀”,我们将沿着 的目标前进!a曲折 撤退 既定 b曲折 退缩 制定c崎岖 撤退 制定 d崎岖 退缩 既定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未雨绸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在高一高二时,我们对于打好知识基础和提高基本技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简单,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教育要得法,不适当地批评学生,学生难以健康成长。 c、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班级进步很大,取得了各项评比的好名次,现在全班同学劲头十足。d、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bcd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7、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而伤长者之意9、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一项是(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籍吏民,封府库b、项伯杀人,臣活之。c、常以身翼蔽沛公d、又欲肆其西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谖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冯谖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谖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谖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谖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节录自史记孟尝君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乃西说秦王 说:劝说 b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 阴:阴暗、不高兴 c先生为客谢乎 谢:道歉 d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 趣:同“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组是 ( )a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b后召而复之,冯谖迎之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 c冯谖乃西说秦王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d冯谖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 b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谖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冯谖并不同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c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 d冯谖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5分)(2)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5分) 四、默写(8分)14、(1) ,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她静黙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4)真的猛士, ,_ 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史著作。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5、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1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5分)多面剧宗范紫东 薛龙八百里秦川,吼一声秦腔,梨园西北风过耳。秦腔以其“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艺术风貌独树一帜。秦腔史上,群星汇聚,最为耀眼者即秦腔一代宗师范紫东。范紫东以雄浑的史剧风格著称于世,被誉为“现代关汉卿”。他一生笔耕不辍,大小戏总计69本,结集为待雨楼戏曲。生于乱世,范紫东以寸管之笔书写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其“史剧”代表作有写戚继光驱逐倭寇的鸳鸯阵、写秋瑾之英烈及郑紫纶女士之仇曰以提倡爱国精神的秋风秋雨等剧目。1915年,袁世凯承认“21条”,筹备称帝,革命成果几乎葬送之时,他编写玉镜台,借剧中人物之口大声疾呼“我中国得下了不治疾病,哪有个医国手痛下针砭”。范紫东长期生活于社会下层,往来于市井剧场之间,生活阅历丰富,生活中随时留心学问,又熟悉舞台艺术规律,编起戏来能得心应手。范紫东一般上午八九点钟起床,外出以牌取乐,之后回房写戏。他打腹稿的能力很强,许多戏都是一气呵成。一天早上,将要排演的新戏稿在路边被偷走,到了戏社,范紫东才发现戏稿被偷,他马上根据记忆把戏稿重新写了出来。抗战中期,日寇日夜空袭,不少名角不得已去外地搭班演戏,易俗社著名须生耿善民被兰州某剧团重金聘去,不料到兰州后,因种种原因耿失意返陕,要求重回易俗社。当时不少剧社中人本着人才难得又值非常时期便同意接纳,唯独范紫东为维护易俗社章程坚决拒绝,同仁劝说,他断然回绝:“你们要易俗社之章程,还是要耿善民?如果硬要耿善民,我范紫东就出易俗社!”范紫东出身乡村知识分子家庭,饱读经典,自小半耕半读。劳动之余,他坚持“三余读书,研究时势。所谓三余者,即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冬者岁之余也。近世以来,西学东渐之风日盛,范紫东深感科学文化素养对民族振兴之重要性,吁呼“八股不废,则中国不兴”。范紫东常向友人感叹:“读书人不务实学,即此一事,且不如商人,何以居四民之首乎!”少年时代的范紫东跟随在礼泉、乾县开馆授业的父亲读书、学习.,耳濡目染之下也影响了他矢志教育的职业选择。1902年,陕西大旱,范紫东为生计以年仅九串钱的低酬为人课子,子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从此,范紫东有钱了就去上学,没钱了就去教书。前后七年,才于19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宏道学堂。毕业后,范紫东被西安府学聘请为理化教员,又应健本学堂王子端邀请,兼任该校语文教员,走上了一条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春,全城物资匮乏,范紫东为健本学堂师生及家人不致饿死,高筑债台,学校也被迫关张。偌大中国,竟不能有容范紫东一张教桌之地,他精神失常,几近丧命。范紫东一生迭经三世,朝代交替,国家动荡。他目睹列强入侵,国势日衰,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夙夜忧叹。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同党吴希真在乾县五峰山竖起讨袁旗帜,范紫东为之奋笔疾书讨袁檄文。范紫东执教并主持的健本学堂,既是学校也是同盟会陕西分部的秘密联络机构,为当时亲袁一派把持的地方政府所怀疑。当时的陕西警察厅长送两个孩子入健本学堂学习,名曰求学,实为侦探,校外还安插两名密探严加监视。范紫东对此有所察觉,时时提防,他发现厅长的儿子思想并不守旧,为可造之材,便竭力争取,二生得以被耳提面命、悉心指导,因此大受感动。当时,三育学校校长及民19人同日被害,而革命党人往来健本学堂,未遇祸害,便是范紫东春风化雨的缘故。1952年,范紫东以75岁高龄粉墨登场,出演回荆州里的诸葛亮一角,博得满堂喝彩。他不顾年事已高,为编纂陵墓志,实地勘察古迹,亲自步量灞桥与秦始皇陵,不想受寒感冒,引起肠胃病发作,自此抱病不起,经多方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6岁。 (选自传记文学,有删改)1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交代秦腔的特点和艺术地位,为范紫东的身份设定了特定的大背景,也肯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突出的艺术成就。b、范紫东虽然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晚睡晚起,打牌取乐,但仍然不忘坚持创作,笔耕不辍。c、陕西警察厅长送二子入健本学堂学习,本欲令其二人实施监视,但二子受范紫东人格魅力的影响,违背了父亲的心愿。d、75岁高龄出演回荆州里的诸葛亮一角仍然博得满堂彩,可见范紫东戏剧功力之深,更可见人们对范老的尊崇和爱戴。e.本文通过记述范紫东生平的典型事例及其从艺的艰难历程,让我们了解到了他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其独到的创作理论。.21、作文(60分)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