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ppt课件.ppt_第1页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ppt课件.ppt_第2页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ppt课件.ppt_第3页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ppt课件.ppt_第4页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入托前准备 入学前准备 晨检的重要性以及卫生 健康事项 晨检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杜绝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做到及早发现 治疗 防止病情严重的幼儿进入班级 把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幼儿 晨检的重要性以及卫生 健康事项 幼儿直系亲属患有肝炎等传染病时 应向园内领导汇报 并暂缓入园 经检查确无感染 方可入园 幼儿如有过敏史 高热抽搐史及其他病史需与医生讲清楚 作好记录 幼儿入园时发现身体不舒服时 应根据保健医生要求 由家长带往医院治疗 痊愈后经保健医生允许方可入园 晨检的重要性以及卫生 健康事项 如幼儿来园前发现身体不适 如在家中已经发热 呕吐 绞痛 服过药 以及经医院治疗须服用药 均应在晨检时与保健医生详细介绍情况 说明幼儿的病情 服药情况和服药要求 须要有医院病历等用药证明 晨检的重要性以及卫生 健康事项 家长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 如麻疹 腮腺炎 肝炎 手足口病 水痘 红眼病等病情 应立即与幼儿园联系 便于作好幼儿园的预防隔离工作 凡患传染病的幼儿 一律按防疫站规定进行隔离 期满后由医院证明方可入园 安全事项 幼儿来园时应穿便于运动与走路的鞋子 不能穿拖鞋或者套鞋 2 女孩子头上不宜佩带各种发卡 3 幼儿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的口袋 如发现有危险物品 如小刀 药片 铁钉 小颗粒物等 应立即取出 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4 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晨检 养成良好习惯 不要将小颗粒物等放入口中 鼻腔 耳朵内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知识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致病菌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型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 4 5 9 10型 B组的2 5型 以及肠道病毒71型 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A16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人群易感性全部人群易感 受感之后会有免疫力 主要发生于3 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作 以夏秋季最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 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约3 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 疱疹液 粪便污染的手 毛巾 手绢 牙杯 玩具 食具 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经口感染 并常造成流行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潜伏期一般2 10d 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 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 多在38 左右 主要侵犯手 足 口 臀四个部位 四部曲 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 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 不痒 不结痂 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我们可以做什么 一 做好疫情报告 及时发现病人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二 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 发现疑似病人 及时隔离治疗 隔离7d 三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 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 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衣物置阳光下暴晒 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四 流行时 做好环境 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五 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病从口入 六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 减少被感染机会 七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 休息 避免日光曝晒 防止过度疲劳 降低机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 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染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易感者 学龄前儿童多发 一次得病 包括隐性感染者 后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临床表现 腮腺肿大 疼痛 中度发热 食欲减退 全身不适 预防措施 及早隔离患儿至腮腺炎完全消退为止 在集体儿童机构等应留检3周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冬末春初为多 临床上以发热 上呼吸道炎 结膜炎 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极强 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 疹潜伏期一般在8 14天左右 起病有发热 咳嗽 流涕 打喷嚏 咽喉痛 眼结膜充血 流泪 怕光 眼睑浮肿 精神不振 烦燥啼哭 食欲减退 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至第2 3天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 周围绕以红晕 医学上称为 麻疹粘膜斑 是诊断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据 红色皮疹先在耳后 颈部 发际出现 逐渐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额 面部 躯干四肢 手掌及足底 随着体温逐渐恢复 皮疹依出疹顺序消退 附有糠秕样细屑并留下浅褐色色素沉着 麻疹的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抗病能力 隔离患者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尤其是医院 少串门 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不挑剔食物 多喝开水 自动免疫 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即使得病 病情也较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红眼病 医学名称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是一种由病毒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 接触病毒后一般于12 24小时内即可发病 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 主要症状有眼红 刺痛 异物感 伴畏光 流泪及水样分泌物 有时为血性分泌物 自然病程7 10天 一般无后遗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 最常见为眼 手 眼的传播 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 手帕 洗脸用具 电子游戏机 电脑的键盘等 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 浴池等地方游泳 洗浴 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 1 如果发现红眼病 应及时隔离 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 例如毛巾 脸盆 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 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饭前 便后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要勤剪指甲 3 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 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 就会得红眼病 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才会患病 水痘 传染途径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大多在躯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