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 ) a.宗法家族意识 b男尊女卑观念 c重义的价值观 d儒家伦理思想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3、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 b c. d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5、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 b c d6.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 ) a丞相 b太尉 c九卿 d郡守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8.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说:“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9.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内部的权力制衡”系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10.贾谊在给皇帝上疏的治安策一文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他的建议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制度的弊端而提出的 ( )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11.“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选自全球通史)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汉皇帝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是指汉初全国都实行分封制 b.“汉皇帝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巩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 c.“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的汉皇帝是指汉高祖 d.“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指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12.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c.提高了行政效能,完善了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13.关于下列两幅图片,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哪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a.图一反映了唐朝节度使割据一方,中央集权削弱的事实 b.图二反映了北宋文官势大权位重,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的事实 c.图一、图二中的唐朝节度使和北宋文官出行的排场都很大 d.图二反映了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极力加强中央集权1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15.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说,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其设施自有特别之处。元朝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的“特别之处”主要是指 ( ) a.将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b设立宣慰司管辖少数民族地区 c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d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16.元史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 ) a.改变了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b.行省设丞相,拥有行政大权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d.官职有明确分工并相互协调17.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 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八旗制度18. 柳宗元曾经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则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合理的有 ( )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二人所处的社会结构不同,其说法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 a b c d19.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2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首先在中央部门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中书省起草诏令后直接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后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三 材料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请回答:21、(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三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图一至图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3分)(3)材料三、四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吗?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7分)22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四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代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人变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4)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周宣王的时候,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时,自己的地位就等同于诸侯了。从那以后,问周天子传国九鼎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把天子看做天子的了。于是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十二个诸侯国,后来又合并为七个强国,最后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材料二中的统治者在地方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这在当时有什么意义?(4分)(3)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在汉朝遭到了什么严重挑战?汉朝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3分) (4)元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元朝设置行省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置一刺史,监察地方。其督察内容规定六条:“第一,强宗豪右占有田地房屋超过规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第二,郡国相守不遵奉诏令行事,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第三,守相不体恤疑案,随意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为百姓所痛恨;守相选举不公,苟阿所爱,蔽贤宠顽;第五,守相子弟仗势欺人,私相嘱托以图逃避监察;第六,守相与下属勾结,巴结豪强,贪污受贿等。” 孔令纪等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自天宝以来,方镇屯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