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18 父爱之舟 教案.docx_第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18 父爱之舟 教案.docx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父爱之舟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茧”“栈”等13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54生字,理解“撩起”“粜稻”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课题,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我梦中回忆的往事。3.明确细节与场景,通过品读细节、资料拓展、练笔等方法感受细节与场景之中蕴含的情感,并发现作者描写场景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明确细节与场景,通过品读细节、资料拓展、练笔等方法感受细节与场景之中蕴含的情感,并发现作者描写场景的特点。教学流程:一、导入1. 了解作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课前已经读过文章了,作者是谁?那你了解吴冠中吗?谁能说说?教师随机出示作者简介。2. 欣赏画作:既然他是画家,咱们在学的的文章前不妨先来看看他的画。(出示吴冠中的画作)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或者发现。3.引题:(都有小舟)很多人也非常好奇这一点。也许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会给我一点思考。4.齐读课题父爱之舟。二、交流预习1.字词检测。(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也完成了预习单。(PPT出示预习单)老师统计了一下,这两个词语是大家觉得最难读的。(PPT出现摘录这两个词语的学生人数统计)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撩起 粜稻(2)正音: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出示字典)。“撩”:是一个多音字,当解释成把东西掀起来的时候念第一声。 可以说:撩起长衫;把帘子撩起来。 “粜”:这个字比较难读,念“tio”。(3)释义:谁能说说“粜稻”是什么意思?(学生谈意思,引导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字型。)2.梳理检测:(1)展示学情:另外,通过预习我们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梳理。课文其实就是作者在梦中回忆了自己与父亲的几件往事。(板书:往事)瞧,老师选了两位同学的预习单,先来看这位同学的。他梳理的第一件往事是:买了茧子,卖枇杷吃,你们同意吗?(逐件明确)(2 )对比发现:与第二张对比,发现有什么不同?(第三件事情不同)(3)教师引导:是的,吃凉粽子,吃豆腐脑,做万花筒都是和父亲带我逛庙会有关,所以可以归并一下,这里画一个大括号,这样就更加清楚了。而且,这两位同学在梳理的时候都是从父亲的角度来概括的,视角与课题一致,值得表扬。(4)修改:现在请你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对自己的预习单做下修改。三、学习场景,感受特点1.过渡:课题是父爱之舟,文中有很多地方的确明明白白地写到了父亲和小舟,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回忆的哪几件往事中,写到了父亲和小舟?(3、8、9自然段)2.读往事,找细节:自由读读第3、8、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里面哪一处细节最打动你?(板书:细节)3.明确细节:那什么是细节呢?出示慈母情深片段: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现在请你也找一找像这样的细节,画画相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的词语,并批注自己的感受。4交流。(教师希沃拍摄学生的学情)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找到了打动自己的细节,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咱们先来看这一位同学,请他来谈谈自己的感受。预设1: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1)学生谈感受。(缝补棉被应该是母亲做的,而这里的父亲却是父亲在做。)(在细节后面板书:抓紧缝补)(2)有感情朗读:父亲是既做爹,又做妈,非常不容易。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3)同样找了这一处细节的同学,还有吗?谁来也来说一说。(4)其实有关父亲,在吴冠中的回忆录中他这样说到。引入资料:(录音播放)我的母亲长年卧病,不断服汤药。因为母亲的病,父亲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不再去无锡教书,他在家围起母亲的围裙洗菜、做饭、喂猪,照顾孩子。也不怕别人嘲笑,当门外来人有事高叫“吴先生!”时,他匆促解下围裙以“先生”的身份出门见客。很多时候,我对父亲与母亲的印象是重叠在一起的,也深刻的感受到父亲的不容易。(5)听着了这些背景,现在你知道父亲缝棉被的原因了吧!谁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而且在当时的农村,一个大男人做这样的事情,是会被人嘲笑的,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父亲愿意这样做,这就是你们刚才说的父亲的爱,父爱如山。)预设2: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1)学生谈感受,带着感受读句子。(板书:弯腰低头)(2)是啊,整整一夜,父亲缝补的时候很长了,也许他的腰(很痛),他的背(很酸),但他依然一针一针地缝补着。这正如孟郊所吟诵的诗句:(学生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点一下: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慈父手中线(3)有感情朗读:就是这样一个缝补棉被的背景,深深地烙印在吴冠中的心理,分外明显,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份细腻而又深层的父爱吧!(板书:分外明显)(4)点出场景:“抓紧缝补”“弯腰低头”“分外明显”,这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描写,(手指板书)如同电影里的镜头一样,一幕一幕地在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组成了这样一个“父亲为我缝补棉被”的场景。(板书:场景)5.咱们继续交流,文中的第3、第8自然段又有哪一处细节也打动了你呢?预设: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1)引导:捕捉到了父亲的一处心理,并联系读,父亲对自己是?对孩子却肯花钱,这样的反差让人动容。(2)想象画面:那么我们来想象一样,父亲动心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表情呢?心里又会想些什么?与茶房交涉的时候又会说写什么呢?预设: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1)学生谈感受。(2)想象画面:是啊,那么咱们不妨也来想象一下,这么热的天,父亲摇橹时会是什么模样?船上的你,会听到什么呢?你的心里又会想写什么呢?(4)写场景:刚才,我们通过想象,脑海里仿佛就浮现了一个一个动人的场景,现在就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展开自己的想象,写成一个场景。(5)交流,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6)其他学生评价:他笔下的这个场景之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学生交流互评。6.串读场景。在大家的笔下,一幕一幕名叫“父爱”的场景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合着音乐来读一读吧。(上高小的时候,父亲用小船送我,住客栈时,我被咬的满生大红疙瘩读;送我去报考无锡师范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读;去读师范的时候,又是那艘小船,又是父亲摇橹,晚上还要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读。)7.同类文章对比:父亲或者母亲的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永恒的爱。比如以前咱们学过的课文慈母情深,对于母亲就有这样的三处场景描写: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1)读一读这几处场景描写,想一想与我们这一篇父爱之舟中的场景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四人小组合作:四人小组交流,并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3)汇报:预设(1)相同点:都有场景描写 ;都有细节,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引导:的确,两篇文章都通过一个一个的场景,一处一处的细节,表达了父母之爱。预设(2)不同点:慈母情深里的场景都在写一件事情,而父爱之舟里的场景是分散在很多事情里的。(PPT做一张简易的思维图)引导启思:是啊。慈母情深中的几个场景都是围绕“我向母亲要钱,拥有第一本小说”这件事情来写的,而吴冠中笔下却是这样一个一个片段式的场景,给人感觉断断续续的,咱们不妨再关注一下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又什么发现吗?学生交流:这篇文章写的是做梦,因为梦就是朦朦胧胧,断断续续的,所以梦中的一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