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2书面语:是用文字来记录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3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4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5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答:它克服了口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使得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不断扩大了。书面语的产生被世界各国视为文明史的开端。6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答:(1)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绝对化。在现代社会,同一个民族使用不同语言,或几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很多,所以,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定义已经不再适用。(2)确定“民族”根本的标准是“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7.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答:1)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方言和语言的惟一标准的观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是某些西方语言学家大国主义、实用主义的表现。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3)实际上,区分方言和语言,只能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8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答:(1)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全世界从生理学的角度能确定的种族为数不多。(2)语言和种族并不是没有一点联系,特别是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3)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不是先天遗传的。9.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应用)10.索绪尔 瑞士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德新局面。.1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和“言语”是从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的两个因素。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而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的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的特色。(2)“语言”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12.符号:包括声音实体和约定俗成的意义两方面,它们好像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是无法分开的。必须贯彻语言符号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13.能指: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了一个专门的术语,称为能指,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14.所指:索绪尔给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称为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15.语言符号的特点(论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论述能指、所指的关系)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16.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答:(1)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相互影响。因此,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在供人们使用时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将音义结合稳定的词语组合成长短不等的任何单位,用来传达任何信息和思想感情,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重大意义。(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使人类有可能用有限的符号传递和表达无限多的思想和情感。17.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18.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角度:语言的“本体”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研究。19.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都有自己的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质。主要研究领域:1)最早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2)实验语音学,是现代通讯领域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的体现。3)计算机的广泛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等结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的新的应用语言学。4)也可用来侦破刑事案件。20.荀子-正名篇,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克拉底洛篇21古印度、希腊人对语法进行研究,古中国人对文字、音韵、语义进行研究。2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生的。23.普通语言学最早理论著作是德国人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24.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25.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开创结构主义语言学26.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明确地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27.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借助声音。28.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物质外壳。29.语音与-般声音的区别:(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2)并且这种声音能负载-定的意义。(3)并且是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而-般的声音不具备这些特点。30.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1.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实验表明,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并不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这是因为除了音可之外,音高等因素也会对声音的响度产生影响。比如说话时如果把嗓门压得很低,即使用很大的气力来发时,听上去仍不怎么响亮,相反,则响亮得多。32.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他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它是人类语言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33.主动发音器官: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声带等。34.被动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35.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1)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2)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古籍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3)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36.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7.汉语拼音方案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标,国际上通用国际音标。38.国际音标:1888年制定,“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39.国际音标的优点:(1)制订原则是: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2)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了拉丁字母。(3)它的符号比较完备,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能比较精确的记录世界各种语言的语音。40.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气流在声道内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须克服阻碍才能通过。(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41.元音舌位图:由前高不圆唇音【i】、前底不圆唇音【a】、后高圆唇音【u】、后底不圆唇音【】围成的一个四边形图形。42.音位: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43.音位的性质:(1)音位的辨义功能。(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44.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45.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46.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中具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47.归纳音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对立原则:一定语言或方言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如果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起区别词或语素的作用,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性关系,就可能成为名自独立的不同的音位。互补原则:如果几个音素是互补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从不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出现,那么可以划定为一个音位,音素甲出现在某一位置,音素乙就不在那儿出现。这咱现象叫互补分布。相似原则:如果一类音素是互补分布,而且在语音上相似或相近,那么这些音素就可能归并为同一音位。48.音位区别特征: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区别特征。49.音节: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50.音渡:人们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51.音节的划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来划分,(2)音节的划分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章节结构,不同的章节结构会使章节划分产生不同的结果。52.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基本结构类型:V,CV、VC、CVC.5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54.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各自的含义及两者的区别、联系:(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2)两者不是对立的,它们实际上可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3)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决定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55.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有:(1)同化、顺同化,逆同化、异化:A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叫同化。B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C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D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叫异化。(2)、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叫弱化。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阻力变小,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3)、脱落、增音:语流中有些原有的音消失的现象叫脱落;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的现象叫增音。56.弱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阻力变小,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在有声调的语言里,弱化音节在声调上也会发生变化。57.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最小的音段是音位,比音位大的音段是音位的组合序列。音位的组合序列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三个层次。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58.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有何表现。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是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韵律特征的表现:A音位层次上,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B单音节层次上,高音的变化可构成声调。C单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构成轻重音。D多语句层次上,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构成语调。59.长短音:1在有些语言或方言里,可以利用一个音的音长差别来区别意义。这种具有辨义功能的音长区别一般出现在元音上。英语seatsi:t(座位),sitsit(坐)。60.时位:长短音利用发音的长短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61.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决定调值的或调值所反映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目前标写声调调值的最通用的方法是“五度表调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5,去声5162.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调类根据调值来划分,但是调类的名称不一定由调值决定。(汉语有4个调类:阳平、阳平、上声、去声)63.连续变调:即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连续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64.调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由于声调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利用音位的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调位。65.重位:从音位分析角度看,能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66.轻音:(1)轻音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较微弱的现象。标写方法:在轻音音节前加一个小圆点“。”。(2)轻音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减弱有关。轻音的作用:它可以同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普通话中,有的音节组合有无轻音,意思是不同的,如利器与力气。67.语调:是与全句的意思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句重音、长短、高低。68.语汇的性质和特点:(1)为什么说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1)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理据性是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3)语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词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为什么说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1)普遍性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日、月,各民族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2)民族性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不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3)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普遍性使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民族性使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为什么说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1)活跃性是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从这个角度上说,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2)稳定性是指词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有极强的稳定性。(3)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也是统一的。69.语汇学的内容:语汇的类聚系统,语汇的构造形式。70.词和语的共同特点:都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都具有意义凝固,形式固定的特点。词的特点: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词的定义: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的特点:只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语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段。71.词的分类标准:a意 义 关 系 类 b音 节 数 量 c 语 素 数 量 d音 形 关 系 e地位用途72.根据词的音节数量的多少,汉语的词可分为:单音节词(书)、双音节词(阅读)、多音节词(半导体、罗曼蒂克)73.根据一个词中包含多少个语素,可以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人、了、蜘蛛);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可以分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道路、狂热)。74.单纯词、合成词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关系:(1)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合成词是从包含的语素的数量上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从音节数的多少划分的。(2)单 纯 词 不 -定就是单音节词,也可能是多音节词,如拟声词、连绵词、译音词、叠音词等。单纯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单音节词除极个别的合音词外,基本上都是单纯词。(3)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定是合成词。例如“盘尼西林”就是多音节的单纯词。75.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分为同音词、同形词。看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拼法或写法)是否相同。(1)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各种语言都有同音词和同形词。(2)根据音形关系,汉语的词可分为三种: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又同音又同形。(3)汉语同音词多的原因:语音偶合;历史音变;词义分化。76.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1)按词的地位分:基本语汇,特点: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构词的能力强。非基本语汇,特点:历史比较短、使用范围较窄、构词能力较弱。(2)按词的用途分: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根据词的使用频率上说的)(高、低)(3)通用语汇、专用语汇(根据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77.一般语汇的分类:语汇的任意性、一致性、稳固性往往是基本语汇的特点。语汇的理据性、民族性、活跃性是由一般语汇体现出来。包括:a新造词:(克隆、互联网)、b古语词:历史词语(鼎、格格)、文言词语(余、诞辰)c方言词:某一地域中使用的语言,但被全社会接受,比较广泛使用的词。(啥/干啥、咋/咋样)d外来词:也叫借词。是从外民族中翻译或借用的。汉语接收外来词的分法:a.纯粹音译(沙发、咖啡)b.半音译半意译(新/西兰、芭蕾/舞)c.音译兼意译(幽默、可口可乐)78.语的分类语即固定词语或熟语。大致可分为“专有名词”“惯用语(习语、俚语)”“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和“简缩词语”等。79.语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80.汉语语素分类即语素的类别系统:(1)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2)自由语素与不自由(黏着)语素。(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4)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81.语素的类型:(汉语)(1)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可以单用。(走、沙发)不成词语素:不可以单独成词,不可以单用。(机、子、第)(2)自由语素:既可以单独成词,又可以单说。(去、好)不自由(黏着)语素:不可以单独成词,或不能单说。(子)能单独成词,但不能单说。(的、呢)(3)定位语素:在词或词组中位置固定。把、被(前置),的、了后置)不定位语素:在词或词组中位置不固定。(人民、工人)(4)实义语素:有实在的语汇意义。(人、写)虚义语素:没有实在的语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呢)(分析“的”的语素类型:成词、黏着、定位、虚义)82.汉语语素类别交叉:(1)成 词、自 由、不 定 位、实 义 语 素,如 :笔 、走、 巧 克 力 2)成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如:再、的、似的(3)不成词、黏着、定位、实义语素,如:机、者、半(4)不成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如:子、儿、阿、老。83、词的构造:1.成词:单个语素直接形成的词。如:人、手(1)直接成词: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的单纯词。如:实 词 (自 由、不定位、实义等语素形成)花、走、参差。虚词(黏着、定位、虚义等语素形成)了、呢、把、被。(2)转化成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变性成词: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开会/会唱歌)2.构词:就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合成词。分:复合构词、附加构词、重叠构词。(1)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上一个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也叫复合式合成词或复合词。分:偏正式、支配式、陈述式、并例式、补充式构词。(2)附加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也叫附加式合成词或派生词。分:后缀式、前缀式、中缀式派生词。(3)重叠构词: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也叫重叠式合成词或重叠词。分:名词性、副词性、多重重 叠 词 。84.语、语的构造的特点:语是由词构成的固定词组或熟语。第一,语的总体的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包括: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第二,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85语的构造特点:总体上结构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指语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1)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阶段(朝思暮想暮想朝思)(2)一般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远见卓识远见和卓识)(3)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拍案叫绝拍桌叫绝)结构的整体性: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否则即使解释后的意思能够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意义了。(语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另外,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形式。86.语的结构形式特点:专有名词多为偏正词组(中国人民大学)。简缩词语可按词组或复合词分析。惯用语主要有三种结构:三字格的述宾词组(走过场、挖墙角)三字格的偏正词组(绊脚石、铺路石)两个成分构成的并列词组(又说又笑、大呼小叫)成语多为四字格(不速之客)谚语的形式多相当于句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87.离合词和词组词: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88.语法:语法即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语法规则从本质上是说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一种直觉知识。89.递归性:所谓递归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不会引起理解困难。90.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91.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92.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因此对于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是主观认识的语法,是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的关于语法的一些规则。由于受不同的语言学家在认识,归纳和说明语法时主观认识上的局限,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法体系的差异、研究范围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因而语法规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93.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历时和共时是相对的。以方言语法现象为例,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94.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实用。95.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作计算机语法,它的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特点是:精确、可靠。96.“普遍语法”“个别语法”。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开发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97.语法现象的分类:1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句法部分。这是传统语法学提出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印欧语。(1)词法:也称“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2)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份和句子类型。2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组合规则、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互相如何搭配的关系。a哪个成份在前,哪个成份在后的问题就由组合规则来管,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b组合其实不是一个一个成份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份的组合。(2)聚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份的归类规则”。(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a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份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份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份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b另一方面可以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3还有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核心语法层面、外围语法层面。(1)核心语法:指句法结构规则。(2)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98.语法单位:人们说话的长度有长有短,小到一个词,大到一句话,一段话,这些称为语言片断。可以把语言片断分成不同的单位,这就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99.组成关系、形成关系: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数量性的量变关系,也可以叫做组成关系:语素组一定包含多个语 素,词组一定包含多个词,句组一定包含多个句子。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功能性的质变关系,也可以叫形成关系: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100.语法形式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也可以说,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101.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也可以这样说,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10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都有不同的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103.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型,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又可以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即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也叫综合性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104.句法手段的区别及作用: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小类。虚词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105.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别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大致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句法范畴也可以叫做类别和关系范畴。106.体词属性范畴。这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体词性范畴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格和有定无定。谓词属性范畴。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也都有词形变化。谓词性范畴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示的意义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107.句法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句法范畴可以分为“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两类。108.关系范畴: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109.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词、句子。110. 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严格地说,语素只是构词的基本单位,而词则是造句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从另一角度说,语素或语素组可以形成词,所以词又是构词的最终单位;词或词组又可以形成句子,所以句子又是造句的最终单位;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111.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因为词和句子都同时可以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它们可以把两种语法规则联系起来。词是造句层级聚合类和组合类的核心单位,句子是表达层级聚合类和组合类的核心单位。112.基本词组:利用语序的语法手段的叫做基本词组。包括五类:(1)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2)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成分是宾语。(3)偏正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词组,有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两种类型。(4)动补词组,又叫述补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5)联合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一般都需要用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基本不变。113.特殊词组:利用虚词的语法手段的叫做特殊词组。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三种特殊词组:(1)介词词组。由“介词十名 词”构成,如:在墙上(写字)。2)数量词组。由“数词+量词”构成,如:(买了)三本。(3)“的”字词组。由“X+的”构成,如:吃的。114. 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名)词的词组。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动)词的词组。115.句子的类型最重要的有:句型类、句式类、功能类、简繁类。(1)句子的句类型,即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完全主谓句,即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句类中最主要的一类。A动词谓语句。(妈妈来了)B名词谓语句。(他都大学生了!今天又星期天!)C形容词谓语句。(今天真热!)不完全主谓句:大致上说,只要能够补足缺少的成份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省略句”。(他)没有来。你看过(这本书)吗?非主谓句:而一些不具有主谓词组的结构形式但一般又不需要或不能补充成份就能全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刮风了。我的伞呢?(哪里)a独词句:非主谓句中由一个单词直接构成的句子。(谁?好。进来!)(2)句子的句类式,即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各种语言中除完全主谓句这种基本结构形式外都有一些特殊的句子形式。英语、汉语都有“被动句”,汉语中的“把字句”,“存在句”(墙上挂着一幅画),“话题句”(那幅画我挂墙上了)(主谓谓语句)等。句子变化形式主要几种情况:a成份移位:xyyx 我看过这本书这本书我看过(即话题句主谓谓语句)b成份删略:xyx()进来)休息休息吧c成份添加:xxy你去你去吗?(加语气词)d成份替换:xx 你去上去不去上海中的“去去不去”是一种替换。练习: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变化形式:移位、添加。一名保安站在门口门口站着一名保安变化形式:移位、替换(存在句)116. 句子的功能类:陈述句,即报导一个事实的句子。“今天星期一”疑问句,即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你知道这件事么?”祈使句,即表达一种意志的句子。“别闹了!”感叹句,即抒发感情的句子。“太棒了!”117. 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一是情感,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词)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单句)和推理(复句)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要求。(2)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118.语言意义,即语义: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语境意义:而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例:他走了。走,表示死。即为语境意义。119. 语义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内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120.语义的民族性:语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例:汉语的“狗”常用于贬义:走狗、狐朋狗友。英语的“狗”常用于褒义:aluckydog幸运儿。“猫”是心地恶毒的女人)121.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一是情感,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主要包括:感情色彩义,语体色彩义,形象色彩义。122.感情色彩: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词(既:“中性色彩”),这样的词在语言的词汇中占大多数。123.词的非理性意义:它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主要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三方面。(1)感情色彩:人的主观态度。有:“褒义彩”、“贬义色彩”、“中性”(没有感情色彩)。(2)语体色彩:“口语色彩”、“书面语色彩”、“通用词语”(不带任何语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带有一定的文体色彩。例: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论断、阐明、弊端、世界观带有科学著作色彩的词语:之所以、论证、归结为、当且仅当带有文学色彩的词语:婆娑、涟漪、袅袅、恬美、暮色带有公文色彩的词语:报经、查复、查照、此布、此复(3)形象色彩:在语言中,用摹状、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天蓝、狮子狗、席卷、蝈蝈、乒乓球)引起人们对听觉、视觉形象的联想。124.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等于“意义”。125.义素: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义素”,又叫“语义成份”、“语义原子”。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其分析步骤有:义素分析通常可以按三个步骤来进行:(1)确定对比的范围。(哥哥、姐姐、妹妹)(2)比较词义的异同。(同胞、男性、年长)(结构、用途)(3)整理和描写。(哥哥的义素是同胞、年长、男性)126.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这类词叫“单义词”。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 概 括反映几个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相互联系的义项,这类词叫“多义词”。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多义词的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也叫“引申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由义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 “基本义”。127.派生义产生的途径:通过“引申”,一是比喻,是相似性引申,:“包袱”可解为包裹、思想包袱。一是借代,是相关性引申,如:“茅台”可解为地名、酒。128.同义词:即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可分为:“等义词”、“近义词”两类。如:“等义词”:维 他 命 维生素、公尺、马铃薯土豆、山河河山。“近义词”:“优秀”和“优良”;教师”(中性)、“教书匠”(贬义);“狮子狗”(有形象色彩)、“哈巴狗”(无)。129.语义场:1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鸡、鸭、鹅家禽就是它的语义场)2其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家禽),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鸡、鸭、鹅)。关系:属于同一个上位词的若干下位词都具有相同的类属义素,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3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它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它词义的变化。(古代:“牙”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门牙;现代变为一个意义“牙”。)语义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层次性。(钢笔、毛笔、铅笔笔;笔、尺、橡皮文具。)4研究语义场的意义: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1)语义场研究具有系统性。(2)语义场研究可以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3)语义场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4)语义场研究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130.语言意义:据表达形式不同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131.述谓结构:由-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132.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133.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不同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从语义上看,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谓词的语义规定着谓词与变元之间可能具有的语义关系。此外,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也同变元自身的语义有关。134.述谓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2)复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3)从属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4)降级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限定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135.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句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以同句法结构关系一136.蕴含: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蕴含用公式表示为甲乙。如果两个句子互相蕴含,它们之间就是同义关系。如果两个句子互相以对方的否定命题为蕴含,它们之间就是矛盾关系。137.预设:预设和蕴含一样,也是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也是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但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而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138.歧义: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139.词汇歧义:指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词语的同音异义可能造成口头歧义。词语的同形异义也可能造成歧义。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140.组合歧义: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又可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141.歧义与语义模糊的区别:歧义与语义模糊性质不同。歧义性是能消除的,而模糊性是不能消除的。(“新汽车牌照”可以说成“新的汽车牌照”和“新汽车的牌照”。但“新”仍旧是模糊的)142.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起源于图画。143.字符:就是文字符号。字符可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或者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意符: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即表义的字符。如:木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即标音的字符。记号: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144.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如:古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汉字、玛雅文字。145.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上创制的文字可以称为他源文字。如:日文的假名、阿拉伯、希腊文字。146.单纯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面试应急管理局公务员模拟试题集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研发成果转让及知识产权授权合同范本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班车运营安全责任与维修保障合同
- 2025年环保型产品采购与碳减排效果评估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创业公司股权代持及转让专项合同
- 2025年度郑翠与张伟婚姻解除及共同财产合理分割协议书
- 2025年生鲜产品供应链优化与电商平台数据分析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度智能车库门安全防护系统智能化改造与长期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能力培养与全面考核执行合同
- 2025年高端办公楼装修设计施工绿色环保认证合同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公平竞争审查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正式版)含答案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 2025四川农信(农商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员工社保补贴合同协议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1303.4-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4部分: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