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doc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doc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doc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doc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1】 内容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课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要求和目标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不能像中文专业那样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作品全面兼顾各个击破也注意避免以文学史为重心压缩对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以及对现代汉语文学魅力的感受和体悟而应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并由此带动对文学史和相关文学思潮的梳理以点到面点面结合引导学生从审美层面感悟现代文学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文学史作家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本科是必修基础课程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也属必修课程 由于二者的教学对象不同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还是在培养目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这就要求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条件和目标设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大量地阅读作品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 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火传承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均有所降低再加上教学课时也相对较少(只有80个学时)不可能像中文专业的教学一样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及作家作品面面俱到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做出取舍 下面以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历为例谈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及其经验教训 我曾给中文专业的学生讲授过几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初次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这门课时虽然对两种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也有所意识但考虑到汉语国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积淀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到20世纪初期时迎来了一次剧变中国文化由此开始走向现代之路中国现代文学形象地记录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发生裂变的大致历程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中国文学从古典演变到现代的过程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来认识中华民族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传统文化积淀无论对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文学素养还是向外传播中国现代文化都大有裨益 基于这种考虑我基本沿袭了给中文专业的授课方法文学史的梳理、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家作品的解读等全面兼顾 但受课时所制复杂的文学史过程只能作粗略化地处理;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做大概的介绍;在作家作品上除了鲁郭茅巴老曹等几位文学大师包括萧红、钱钟书、张爱玲等这样的大作家也只能浅尝辄止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无论对文学史还是对文学思潮和流派以及作家作品都有所了解却又都一知半解他们收获的是一门混沌的现代文学课 文学史的过程本来包含了复杂的思想过程和历史过程用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不仅无法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真相还可能使学生对某些复杂文学现象的认识流于片面和武断 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的也不像一般现代文学史教材描述得那样简单明晰并且隶属同一流派的作家在创作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对思潮和流派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保证 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有助于学生感悟与领会现代汉语的语言魅力但仅仅几个文学大师还不足以撑起一部复杂的文学史 现代文学的天空之所以星光灿烂不仅有鲁郭茅巴老曹还有胡适、周作人、废名、叶圣陶、冰心、丁玲、沈从文、赵树理、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穆旦等等 他们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的清朗与辽阔、博大与深邃 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学习既没有必要也不太现实 然而走马观花似的一带而过实际效果与不讲差别不是特别明显 实践证明用给中文系上课的方法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讲授现代文学是行不通的 既然现代文学教学不能做到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作品面面俱到就必须做出取舍在“点”(作家作品)和“面”(文学史)中确定一个中心 在第二次授课时我尝试以文学史为主采用由面及点点面结合的方法 其优点是有利于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一种宏观的文学史观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始终有一个文学史坐标的参照 但随着教学的进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在文学史上用力过多大大压缩了对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从审美层面上领悟现代文学的存在价值 更大的问题是对文学史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容量和知识积累这种授课方式更适合对现代文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而言显然超出了目标范围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在第三次讲授现代文学时我将重心放在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上由点及面点面结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充分感受现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问题是文学史的复杂面貌被简化之后仅仅了解一些初步的文学史知识可能会将学生引入一种误区譬如对一种主流文化运动做出评价的时候常常会过滤掉一些不同的声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学衡派”和“甲寅派”等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声音的参与学生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 另一个问题是选择些作家和作品比较合适尤其是一些文学价值不高、但文学史价值较大的作品该不该进入学习的视野在讲授冰心的作品时学生曾质疑她的问题小说幼稚清浅像中学生习作不应该进入文学史 不能说学生的质疑没有道理只是缺少了文学史的参照之后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它的文学史意义 实际上这样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像胡适尝试集中的大部分诗歌早期现代白话诗甚至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用现代眼光看来其文学审美价值都不是太大但它们对文学史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以作家作品为主的教学方式还会留下一个后遗症即如果学生缺少对现代文学史的全面了解在后期学习当代文学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譬如“左翼文学”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如果学生在现代文学中没有厘清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学习 虽然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但从实践效果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以对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为主更为合适 突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熟读作品理解作家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 不过文学史的教学也不可偏废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还需要做比较细致的梳理 至于教学内容和课时的矛盾不妨通过开设中国现代作品选讲等专业选修课来解决 现代文学教学方法与研究【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有辉煌有落寞有大盛也有大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环境当中现代文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其教育教学也进入了非常严峻的时期挑战也越来越多本文全面论述了现代文学教学的现状介绍了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利弊并阐述了现代文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实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方法;研究 在语文教学的很多内容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